1樓:網友
1.效率=40×1÷(25×2)=
g滑輪=25×2-40=10n ,即:1kgf2=(90+10)÷2=50n
效率2=90×1÷(50×2)=
v=at=6m/s s=?a×t2=9m w=fs=54jp平均=54/3=18w p瞬=fv=36 w多加幾分,謝謝~
2樓:網友
1)人作功w=25*2=50j,而物體勢能增加值為40*1=40j,所以機械效率為40/50=80%
滑輪重25*2-40=10n
若提公升的重物變為90n,機械效率為90/(90+10)=90%
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體作加速運動a=6n/3kg=2m/ss v=at=2*3=6m/s
s=1/2*a*t*t=9m,則力f在3s內對物體所做的功w=fs=6*9=54j
力f在3s內對物體做功的平均功率p=w/t=54/3=18w
在3s末,力f對物體做功的瞬時功率p= fv=6*6=36w這些題很簡單,你上課要認真聽講,課後要看看教科書,做做基礎題。
輸入內容已經達到長度限制。
高一物理,求解,謝謝
3樓:彭強22阮
答案acd。
審題,初始狀態彈簧拉力為6n,此時小車對物體的摩擦力也是6n,方向向左(二力平衡),此條件說明物體與小車間最大靜摩擦大於6n(也就是說兩者間摩擦力不大於6n的時候物體與小車不會發生相對位移)。
小車開始運動時,彈簧拉力(t)與摩擦力(f)為物體提供加速度。因為小車加速度向右,方向與拉力相同,而加速度逐漸增大,即t-f(物體合外力)逐漸增大,當加速度為的時候,物體所受合外力=8×,此時物體所受拉力即為合外力,摩擦力為〇——c
當加速度為1m/s²的時候,合外力t-f=8n,求得f=-2n,也就是向右2n———d
而自始至終物體所受摩擦力f≤6n,也就說明物體與小車未發生相對滑動,而既然未發生滑動,那麼彈簧長度就未發生改變→彈力未發生改變———a
高一物理,求解,謝謝
4樓:星空遠望啊
1)改變加速度前移動距離=1/2a1t²
改變加速度後的移動距離=-a1t×t+1/2a2t²,兩位移數值想等1/2 a1t²=-a1t²+1/2 a2t²解得,3a1=a2
a1/a2=1/3
2)加速度改變時的速度為a1t,對於改變後的起始速度應當算為-a1t-a1t+a2t=5
把1)的結果代入得,a1t=5/2m/s
高一物理求解 很急謝謝了
5樓:
s=t=廠(2*s/g)
v下=g*t=g*廠(2*s/g)
v=廠(v下*v下+v平*v平)=廠(g*g*2*s/g)+v平*v平)=廠(g*2*s+v平*v平)
廠(10*2*1+4*4)=6
這個題中質量是混淆視聽的,物體下落速度與質量無關。
高一物理 謝謝謝謝 詳細過程。高一物理。謝謝
這麼跟你說吧 直角三角形裡有37度角 代表著這個三角形的三邊比正好是5比4比3 就是剛學勾股定理時候的三角模型 37度所對邊為3 拉力30牛所在邊為5 另乙個角所對的邊為4 在水平方向上30牛的分力就是4所對應的力 乘以為96.04 這是木塊重力,重力減去30牛的豎直分力就是對地壓力,壓力為牛,78...
高一物理,謝謝各位啦YY
首先可以證明,設兩個勁度係數相同均為k的彈簧,串接起來組成乙個新的彈簧,新彈簧的勁度係數k 符合 k k 2 證明如下,設原來的彈簧異端固定,另一端施加乙個恒力f,則彈簧伸長x f k 設這個新彈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施加乙個恒力f,彈簧伸長為兩個彈簧伸長之和2x f k 所以有k k 2 反過來,把一...
高一物理題,幫幫忙
7選a d a 因為曲線運動是方向時刻改變的運動,所以加速度與速度不共線才能使方向改變,有加速度合外力一定不為0 b 平拋運動,合外力為重力,是恒力,加速度始終為g。c 速度方向與合外力方向相同就做直線運動了。d 比如勻速圓周運動,速度不變,方向時刻改變,是曲線運動。9選a c a 物體只受重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