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曹操的兒子都這麼優秀,而劉備與孫權的兒子相比沒那麼厲害?

2025-02-08 03:10:26 字數 2609 閱讀 9260

1樓:小白醬子

曹操就是非常聰明的,並且曹操的兒子勤奮好學,而劉備孫權的兒子因為習慣了榮華富貴沒有提公升自身實力!

2樓:塵一書

劉備兒子確實平庸,但孫權的兒子中二子孫和與三子孫霸都非常厲害,只是孫權無法調和兒子間的矛盾,以至最後廢了孫和並殺掉孫霸。

3樓:小夢侃文化

因為曹操的教育方法特別正確。首先,文學方面教導孩子們以身作則。其次,在軍事方面經常帶領孩子討伐逆賊。

為什麼曹操孫權劉備的孩子成不了大器?

4樓:虎影文化

曹操、孫權、劉備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他敏碧高們的兒子雖然都被認為有一定的才幹,但並沒有成就自己的事業,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 環境的變化:

隨著時代的變遷,三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對於曹操、孫權、劉備的兒子來說是乙個非常大的挑戰。他們需要適應新的環境,發揮自己的才能,但是他們並沒有能夠很好地適應這些變化。2.

個人素質的差異:曹操、孫權、劉備的兒子的個橋尺人素質是不同的,有些人在能力、性格、經驗等方面表現更好,有些人則較差。這也是導致他們各自的成就不同的原因之一。

3. 演繹能力的不足:由於曹操、孫權、劉備慧叢的兒子沒有獨立運籌帷幄的機會,他們在演繹能力方面可能比不上他們的父親。

沒有真正進入到歷史舞臺上,沒有經過實戰的錘鍊,這讓他們的實際能力難以被人們真正認可。總的來說,曹操、孫權、劉備的兒子雖然都有一定的才幹,但是他們沒有能夠像他們的父親那樣成就一番事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環境、個人素質以及演繹能力的不足等因素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劉備、曹操、孫權,誰的兒子最像樣?

5樓:小奇

曹丕,建安文學的開創者之一,典論是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專題**。立九品中正制,成功建立魏國稱帝。

曹彰,曹魏上將。

曹植,七步成詩,建安三曹之一。

曹衝,曹小象。不用多說。

6樓:網友

曹丕吧。劉禪那畢竟有諸葛亮這樣的優秀政治家幫他管理。曹丕更像曹操,能夠處理自己與那些下屬的關係。孫權的除了早死的孫登,其他的都不行。

7樓:令狐玉清

曹操兒子曹丕和孫子曹睿都像樣,至少不像劉禪那樣弱智,想孫亮那樣當得不想皇帝。

8樓:粟面男狐

嗯 劉禪 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久的君主了。

9樓:血跡殘紅

曹操的兒子武有曹彰、文友曹植、統有曹丕。

綜上所述實力最像樣。

10樓:網友

因為劉禪就他自己啊 曹家好幾個掙 孫家 大權旁落。

11樓:零下七度

曹丕好歹有兒子當皇帝還抗衡兩國那麼久。

曹操、劉備、孫權,為什麼就曹操的兒子最出色?比如曹丕、曹植。劉備的兒子昏庸無知,孫權的兒子是傀儡。

12樓:網友

曹操的兒子多,曹操,曹丕,曹植都是文學修養很高的,這與曹操本身的素養,及他所處的地位有關,把持**,人才濟濟,看看我們知道的曹丕和曹植的老師就知道了,吳質,楊修,有的善長計謀,有的富於文采,都是高尖端人才,而且曹家地位高,見多識廣,有大家風度,否則三曹也寫不出傳世的作品,況且曹操的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這是乙個政治家,亂世梟雄所必須的.

劉備46歲生的劉禪,在古代已經稱為老年得子了,劉備一生沒安穩了幾年,劉禪沒受過什麼良好教育,況且劉備的是以仁義而成事的,小環境大環境影響,所以劉禪也是心性平和,為人厚道.這是難免的.蜀國本身靠的就是得人和,劉禪的性格,適合太平年代,不適合亂世而已,但他穩做了40多年皇帝,並非只是餘蔭.此間樂,不思蜀,不正是大智若愚的表現嗎?李後主不就是因為寫了首虞美人,(什麼故國不堪回首,只是朱顏改,問君有什麼愁之類的)就被殺了嗎?

孫權的子孫並非差,只是沒有發揮的空間,孫權70多才死的,到了老年疑神疑鬼,六親不認,誰也不信任,生怕人來害他奪他的位,廢了乙個,殺了乙個,剩下的並非最強的,只是最幸運的罷了.

13樓:網友

第一:跟教育有關,曹操是三人中文化最高的沒錯吧,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二:曹操出征時都會帶著他的兒子,目的就是培養他們的各種品格,鍛鍊他們。還有就是個人的品質問題吧。

14樓:分析師聯盟

曹操是很重視教育的。曹操有一支青州軍,是從曹操老家招的。如果其部隊中有人死去。

曹操就出錢供給士兵的後人上學。而且曹操自己是愛書之人。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千古名句。

所以乙個對自己士兵的後人都那麼重視教育,何況自己的兒子呢。

劉備的兒子沒教育好,應該和劉備一直在外拼搏有關吧,我們知道劉備從赤壁後才逐漸崛起的,而他兒子早年殤母,日子過得也不會很好,所以乙個沒有面包的童年怎麼會有什麼文化基礎和思想見地呢。

孫權之子,我認為不是沒有才能,而是無法改變天下局勢了。你想想,三國中蜀國滅亡時,東吳還是孫權掌權吧。他兒子沒有機會逆天啊,諸葛亮怎麼牛,不也死了嗎。留下遺憾啊。

15樓:onlylove培

乙個成語:勝者為王。。。

16樓:網友

一是教育,二是時局,三是歷史安排。

曹操有幾個兒子,曹操有幾個兒子?最終的結局都如何?

曹操一共有二十五個兒子,曹丕是魏文帝,曹植文學造詣高,曹沖幼年就能稱象,其餘子嗣還有多位。曹操有25個親生兒子2個養子 親生兒子 曹昂,年輕時曾舉孝廉,與張繡作戰時戰死,庶出,但是由曹操原配丁氏撫養長大。曹鑠,早薨。為 跟隨曹操 一書的主人公,張建邦著。曹丕,220年迫漢獻帝禪讓帝位,是為魏文皇帝。...

三國時期,為何最後孫權和劉備都稱帝,而財力兵力最強的曹操不稱帝呢

因為曹操顧及名聲,他當時挾天子以令諸侯,不能做篡奪皇位的事情,否則會被人恥笑。曹操發跡,畢竟是靠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對於漢室還是存在一絲忌憚。天下的口風對於他向來不友好,而且,或許他在內心深處認為自己仍然是漢朝的臣子。當時東漢皇帝的正統地位還是有一定市場,有了這一王牌,曹操在和其他對手的鬥爭中,就能...

曹操為何獨看得起劉備?而且還是屢戰屢敗時的劉備?稱他為英雄嗎

我們都知道 三國演義 中有一段著名的橋段,那就是 青梅煮酒論英雄 在這個橋段中,曹操和劉備評價天下誰是英雄。在劉備故意敷衍,說了幾位當時有實力的地方勢力的首領後,曹操都不認同。最後,曹操對劉備直截了當的說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這一句話嚇得劉備的筷子都掉到了地上,多虧了當時天上響雷,劉備才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