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1、加熱物體,內能增加,這是對的,但不是指熱能。
2、給物體加溫。如果是通過能量傳遞,也就是同種能量之間的轉移,從乙個物體到另乙個物體是屬於熱傳導;如果做功,也就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成熱量而改變物體溫度,這就是對物體做功。
3、原因是這樣的:溫度不同的ab物體發生熱傳導,a物體溫度增加,說明b物體原來溫度較高,分子熱運動較快,a物體分子熱運動較慢。a與b接觸後,分子熱運動快的b物體分子,撞擊熱運動較慢的a物體分子,從而改變a物體分子的熱運動速率,撞擊後b物體熱運動降低,a熱運動速率公升高!
時間越長,撞擊的分子數越多,巨集觀上就是b溫度慢慢低了,a溫度慢慢高了!直到溫度相同。
2樓:眼巴巴丶
不是。 熱能只是傳遞過程中的能量 不能說物體具有熱能。
熱傳遞 、.ab之間熱傳遞 導致a的溫度增加 分子運動速度才增加。
3樓:lv拉帝歐斯
首先,內能的定義是指分子平均動能,而非單純的熱能,給物體加溫有很多種,如果直接加熱,熱傳導;放在液體或其他液體內間接加熱,熱對流;如果是微波爐之類的就歸為熱輻射。
熱傳導指從溫度高的物體/部位傳到溫度低的物體/部位,是能量的轉移,a內能增加,即為分子平均動能增加,
分子的熱運動和溫度有什麼關係
4樓:溫墨徹堅亥
溫度的高低,從微觀上看就是大量分子運動的快慢。
5樓:德蘭林鵑
溫度(t):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工具是溫度計。
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
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內能也稱熱能)
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能就越大。
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
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公升高時,物體內能增大;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能減小。
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物理中 分子熱運動是指什麼
6樓:旅玉前水
擴散是個巨集觀現象,擴散是巨集觀物體之間發生的事情,不是「分子間的擴散」。對個別分子而言只能說運動不能說擴散。
大量分子通過熱運動從乙個物體跑到另一物體的內部,同時另一物體內的分子也通過熱運動跑到這個物體的內部,巨集觀上就表現為擴散。
巨集觀物體間的擴散也未必都是分子熱運動造成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乙個容器被隔板分成兩半,左邊充以2大氣壓的氧氣,右邊是1大氣壓的氮氣。將隔板抽去,兩邊氣體相互擴散,最終處處均勻。
造成擴散的原因有二:1氣體的巨集觀流動(氧氣從左到右的氣流,所有氧分子都存在這種相同方向的運動,注意這不是無規則運動!這是一種機械運動),2熱運動(機械運動使得壓強很快達到平衡,之後就停止了,但此時兩種氣體分子尚未混合均勻,分子的無規熱運動將最終使二者巨集觀上均勻分佈。
在前一階段,兩種運動是共存的,在機械運動的同時必然伴隨著熱運動。
單純由熱運動形成的擴散一般稱為「單純擴散」。
單純擴散是分子熱運動的一種表現,熱運動還有更多的表現,比方溫度、壓強的變化、內能的變化、其它物理性質的變化例如硬度、顏色等等,多了去了。
因此擴散現象不等於分子的熱運動。
物理分子熱運動知識點
7樓:封琴瑟煙雨冢
知識點1 物質的構成。
1. 構成:常見的物質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構成的。
2. 分子大小:分子很小,用肉眼和光學顯微鏡無法辨別。通常以奈米(nm)為單位度量分子。
3. 分子間有間隙:組成物質的分子並不是乙個緊挨著乙個排列的,分子之間存在間隙。
知識點2 分子熱運動。
1. 擴散現象。
1)定義: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氣體、液體、固體之間都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2)擴散現象表明:①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②分子之間有間隙。
3)對擴散現象的理解。
擴散時分子的運動是雙向的,在擴散中兩種分子會同時進入對方。
擴散現象不僅存在於狀態不同的物質之間,還存在於不同狀態的物質之間。
擴散現象整體看起來是有方向的,但如果單看某乙個分子的運動則是雜亂無章的、無規律的。
不同的物質一定要相互接觸時才發生擴散。
2. 分子熱運動。
1)定義: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2)分子熱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熱運動越劇烈。
知識點3 分子間的作用力。
1. 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分子間引力和斥力的關係。
1)分子間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且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知識斥力減小的更快。
2)當分子間距離變小時,作用力表現為斥力;當分子間距離變大時,作用力表現為引力。
3)分子間距離大於10倍分子直徑時,分子間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3. 分子動理論內容。
1)物質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構成的。
2)物質內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熱運動。
3)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和斥力。
幾道初中物理題,溫度,熱量和內能的關係
8樓:類素花皇珍
2,5對。
1,3,4,6不對。
1:其實這裡的內能增加,就可以看成是物體吸收了熱量,但物體不一定達到比熱容,所以溫度不一定增加。
3:熱量是過程量,不能說是具有。這題似乎是說物體具有熱量4:物體吸收了熱量,但不一定達到比熱容。故溫度也不一定增加6:可能是外界對它做功,導致溫度公升高的。
2:內能的概念是物體中分子動能和勢能的總和。由分子動理論可知溫度公升高,分子的運動就越劇烈,這樣分子的動能就增加了。所以內能就增加了。
5:似乎和2差不多。
9樓:漢秀愛寸妝
235對1如果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內能增加溫度就不公升高4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
溫度不公升高。
6物體內能增加也可以通過作功的方法。
物理熱和能 分子熱運動那一章的問題(附題)
10樓:網友
1.不行。(我認為應該是二氧化氮no2!
因為no2為紅棕色氣體)co2密度比空氣大,若把co2放上面,再把玻璃片移開,co2會自然而然下來,而把co2放下面,則不能說明「氣體中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也就是說不能說明「擴散」現象!
2.「液體中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3. 1mm 「固體中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11樓:哭哭哭就知道哭
1、哎…舉個例子吧;鐵和水,我們都知道鐵的密度大於水的密度,這裡我們把二氧化碳看作鐵,空氣看作水。
我們知道鐵能沉入水裡,但不能漂浮在水面,那二氧化碳只能沉在空氣最下面,而不會漂到空氣上面。
都說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
12樓:豆漿王子
2.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隙,所以滲透。
3.不知,說明了分子之間有相互吸引的力。
初三物理,搞不懂內能,熱量與溫度間的關係
13樓:
1.是的 內能也稱熱能,吸收熱量放出熱量,自然改變內能2.不一定,例如晶體從固體熔化成液體時,溫度達到熔點後持續吸熱(內能增加),但是溫度並不改變。
3.同上一問,在熔化、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並不上公升也就是說,溫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乙個物體所含內能的多少溫度發生變化則內能一定變化,而內能變化時溫度不一定變化。
14樓:網友
1是的2不一定,如晶體熔化。
3吸收熱量就會內能增加,同上。
15樓:網友
1.吸收熱量或者放出熱量內能一定改變,教材中講了溫度影響物體的內能 溫度公升高內能變大。
2.內能增加溫度不一定改變,例如晶體 冰吸收了熱量內能增加了但是溫度沒變。
3吸收了熱量溫度不一定增加 例如晶體融化過程中 吸收了熱量但是溫度不變。
16樓:網友
物體內能和自身的熱量有關。一般來說,溫度越高,內能就會增大。特別來說,如冰塊融化時,溫度不變,內能並沒有變化。
而且內能不一定是由溫度來改變的,通過做功的方法也可以增大內能的,所以說內能增加,溫度不一定改變 就好像初二學的一樣,水加熱到100攝氏度溫度就不變了【在標準大氣壓下】所以說 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增加。
初3物理題
1 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2 乙個氧分子是由兩個氧原子組成。空氣 液氧含有氧分子。高錳酸鉀 空氣 液氧 蒸餾水中都含有氧元素,只是氧元素存在的狀態不同。高錳酸鉀中,氧元素呈負二價 空氣和液氧中為氧分子 氧氣可溶於水,蒸餾水中既有氧分子,也有水中的負二價氧。空氣和蒸餾水不是純淨...
初3物理題
峭壁c 車子 b 車子a 鳴笛處 聲音走過的路程是ab以及兩段bc 所以只要用聲音的路程減去一段bc即可得解 解 s聲 v聲 t 340 2.5 850ms ab v車 t 12 2.5 30m所以bc s聲 ab 2 820 2 410m所以鳴笛處距離s求 s聲 ab 440m 2s 12 2.5...
初3物理密度填空題,初3物理質量和密度的填空題
1.某種物質的 單位體積的 質量叫做 物質的 密度 純水的密度是 1 x 10 3 千克 立方公尺,其物理意義是 一立方公尺的純水的質量是1 10的三次方千克 0.8立方公尺的純水的質量是 800 千克。2.測石塊密度實驗 1 要測出石塊的密度,需先測出它的 體積 和 質量 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