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對建築做出貢獻的古代人

2025-02-06 21:40:13 字數 2848 閱讀 1630

1樓:匿名使用者

李冰父子與都江堰。

李春和趙州橋。

梁思成(1901?1972)是著名建築教育家、古建築文物保護與研究和建築史學家。廣東省新會縣人,梁啟超長子。

戊戌變法失敗梁啟超流亡日本時,梁思成於1901年4月20日出生在日本東京,1912年隨父返國。1972年1月9日卒於北京。1923年畢業於清華學校,1924—192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院研究世界建築史。

1928年回國,創辦東北大學建築系並任系主任,是我國建築教育的開拓者之一。1933—1946年,任中國營造學社法式組主任。1934年任國民****古物儲存委員會委員,1944年任國民**教育部戰區文物保護委員會副主任。

1946年創辦清華大學建築系並任系主任直到逝世。他還曾任**研究院院士,美國耶魯大學聘任教授、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和聯合國大廈設計委員會成員等職。從1949年起,先後任北平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和北京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梁思成的一生中,除了在建築教育、城市規劃等方面做出的開拓性不朽貢獻之外,最為突出的是古建築文物的保護與調查研究工作,他在中國營造學社的十多年間,以他身體和學術的最強壯年代,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運用近代科學技術對我國眾多有價值的古建築進行了勘察、測繪、製圖並結合歷史文獻資料和對老匠師們的採訪,寫出了《清式營造則例》、《中國建築史》、《中國雕塑史》等專著和《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及山門考》、《正定古建築調查報告》、《記五臺山佛光寺建築》等眾多的調查報告與學術**,為我國建築的研究與保護這門學科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梁思成對古建築的保護維修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抗日戰爭以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之中以及新中國成立之後,都是竭盡全力,多方設法保護,立下了不朽的功績。在抗戰時期為保護敵佔區古建築文物、在解放戰爭中為保護待解放地區古建築文物領導編寫《全國重要建築文物簡目》,在作戰地圖上標示出在戰爭中避免炮擊、轟炸的建築文物的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為保護北京的城牆、牌樓、北海團城等等竭盡了全力。

他還多次為文化部舉辦的考古工作人員訓練班、古建築工作人員培訓班講課,培訓專業人才。

梁思成畢生致力於古代建築和文物保護,受到海內外建築文化界人士的普遍稱讚。梁思成和夫人林徽因還參與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任務。

2樓:網友

李格,李誡,呂彥直,梁思成,奧姆斯特德,索里亞·伊·馬泰,霍華德,賽賓,格羅皮烏斯,邁耶,格迪斯,勒柯布西耶,佩裡,阿爾託,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奈爾維。

3樓:山西鼎旭

魯班為中國建築也有間接性的發展,但是還是傢俱行業實用性較廣,我國的古建就是採用魯班的卯榫結合工藝,我們應該致敬魯班先生,為我國建築業和工業做出巨大的貢獻,純屬個人簡介 不喜勿噴 我還是個寶寶。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建築對後世的影響? 麻煩具體些,500字左右,我要具體的影響

4樓:網友

坐北朝南,還有講究對稱,尤其是四合院,你可以往這方面寫。

5樓:

四書五經中的《易經》對建築的影響就極其深遠。比如易經講天尊地卑、陰陽互用,而北京故宮等建築就應用了這種理論,如整個皇城的佈局,天安門、地安門等九門的位置設計,天壇地壇的位置設計等等。在遼寧瀋陽還有乙個八卦街,更是易經的理論的直接體現。

6樓:網友

可以檢視梁思成的著作。

中國古代建築對當今建築設計有哪些意義?

7樓:匿名使用者

傳統建築文化。

的一脈相承。

傳統文化是指文化中歷史悠久,世代相傳的部分,由於傳統文化傳承年代久遠,因而極易變化,一般是文化結構中的最穩定的核心部分,因此,它決定著每種文化的特色、型別和性質,並對外來文化和現代文化的吸收和排斥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建築師面前擺著兩種不同的創作道路:一是注意傳統文化,注意建築文化的地域性,在創作中力圖延續歷史的文脈,儘量多地體現民族文化的特徵;而另外一種則是運用已掌握的現代科學技術,利用現代人的觀念,探索未知領域,探索人類對未來的需求。這反映了全球化與地域性的關係問題。

定位自己的建築文化,是建立在對本國的傳統建築,社會心理學等等深入的研究之上的,定位我國的傳統建築文化,需要認真研究中國古建,中國古代營造典籍,中國古典哲學,中國古代歷史,立足於中國現代經濟社會等等狀況,是一項複雜而內容繁多的工作。

2. 傳統建築空間在現代建築設計的應用。

傳統建築空間的空間特徵和一些可以借鑑的傳統元素,都是在現在建築設計中可以從傳統建築中繼承的東西。

中國傳統的空間可以歸納為真實性,流動性,以及模糊性。

真實性指的是室內空間往往表現出與建築結構外形相適應的特徵。

流動性指的是空間的外介面和內部的隔斷具有流動性,不是絕對的隔絕。

模糊性則可以體現在庭院,廊子等灰空間,即室內外空間的滲透和不確定。

在空間中表達傳統文化的設計手法是值得**的。主要是營造傳統的空間感受,這種手法體現在對傳統空間的形式上面的借鑑。

其實各種型別的古建是具有共性的,可以先總結這些共性的東西,在此基礎上談對現代建築設計特點的影響。如果非要分開講的話,其實不同的建築型別是有側重的,從設計理念上看,宮殿更注重禮制、孔教等,陵墓更注重風水,園林則是君子比德山水,民居除了宗族影響之外還注重小氣候等等。。。純屬個人理解。

8樓:

如何才能看見這樣的啦。

古代被稱為建築業的鼻祖是

9樓:愛創文化

古代被稱為建築業的鼻祖是魯班,不要只想他是個木匠,班門弄斧只是其才能的一部分,因為古代還沒有那麼多種建築材料,所以一般大多數建築都是木帆敏含結構,所以那時的木匠不只是打傢俱,做桌椅,更重要的是建房子,所以我們所知的歷史上最有名的木匠就是魯班了,而他也正是建築業的鼻祖。

古代人被狗咬了他們會怎麼辦 歷史上有沒有記載

首先,被狗咬未必會都得狂犬病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人如果被狂犬 即帶病毒的瘋狗 咬傷後會感染。如果被普通的狗咬傷,一般是不會感染病毒的。而現代人們之所以被咬就打針,主要是一種預防心理吧。而如果真的被狂犬咬了,現在當然要立即送往醫院注射疫苗,但原來沒有這種疫苗的時候怎麼辦?據說有...

為我國古代科技做出貢獻的歷史人物及其成就的意義?

許多歷史人物在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過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魯班 發明了木工機械 張衡 設計了地動儀 孫思邈 創立了中醫藥 李時中 發明了可旋轉文字版印刷 郭守敬 發明了懸浮杆式渾儀 他們提供了關鍵性的創意和基礎,成就開創了相關領域內的先河,併為整個社會的各個領域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同時...

中國歷史上那位皇帝對中國的影響,貢獻最大

單純地討論bai 皇帝 顯得比du較狹隘,因為中zhi國歷朝歷代的共主,統dao一的稱呼是 天內子 天子中公認比容較完美的有 三皇五帝 堯舜禹湯 周文王 周武王 漢文帝 漢景帝 漢光武帝 隋文帝 唐太宗 宋太祖 宋太宗 明太祖 明成祖。上面歷數的幾位 聖主 三皇五帝 堯舜禹湯沒有太明確的歷史證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