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的瘋樹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於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鬱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於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淨沙·秋思》
以景託情,寓情於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構成一種淒涼悲苦的意境。中國古典詩歌十分講究意境的創造。意境是中國古典詩歌美學中的乙個重要範疇,它的本質特徵在於情景交融、心物合一。
情與景能否妙合,成為能否構成意境的關鍵。清王夫之《萱齋詩話》曰:「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
神於詩者,妙合無垠。」王國維《人間詞話刪稿》雲:「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馬致遠這首小令,前四句皆寫景色,這些景語都是情語,「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濃郁的秋色之中蘊含著無限淒涼悲苦的情調。而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作為曲眼更具有畫龍點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為人活動的環境,作為天涯斷腸人內心悲涼情感的觸發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馬致遠旅途中之所見,乃眼中物。
但同時又是其情感載體,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以動襯靜,更顯其靜,構成了一種動人的藝術境界。
譯文。天色昏黃,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
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路口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淒涼的夜色裡,唯有孤獨傷心的遊子漂泊在遠方的路上。
2樓:手機使用者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樓:ainoudneg丶我
枯藤老樹昏鴉。小巧流水人家。
《天淨沙·秋思》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4樓:芊芊和你說教育
《天淨沙·秋思》抒發了乙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悽苦愁楚之情。
一、原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二、翻譯。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淒寒的夜色裡,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三、出處。元·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四、賞析。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個字,全曲無一秋字,但卻描繪出一幅淒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並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悽苦的心境。被贊為秋思之祖這首成功的曲作,從多方面體現了中國古典歌的藝術特徵。
天淨沙秋思是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情感?
5樓:最愛娛樂秀
天淨沙·秋思》
的內容:此曲寫的是在深秋村野,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
迎著悽苦的秋風,信步漫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
天淨沙·秋思》的意境:枯藤、老樹、昏鴉這些意象表現的是蕭索淒涼的景象,從而表達了漂泊在外的遊子孤獨、惆悵、淒涼的心境。
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
創作的一首小令。
原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
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
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遊子前行。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極度憂傷的旅人還漂泊在天涯。
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個字,全曲無一「秋」字,但卻描繪出一幅淒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並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悽苦的心境。這首被贊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從多方面體現了中國古典詩歌。
的藝術特徵。
已選入7年級上人教版語文4課古代詩歌四首之一,8年級下蘇教版語文書詩詞曲三。
首之一,8年級下上教版語文書第十六課。
這首《天淨沙 秋思》寫了些什麼?
主旨 全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了長期漂泊他鄉的遊子的羇旅之愁。在詩中,作者的寫作時間是在黃昏,一天快要結束。夕陽斜掛在山頭欲落還留的樣子,依依不捨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滿目淒涼,藤是枯萎的藤,已經沒有了生命。樹是千年老樹,颯颯的西風在吹著它走向風燭殘年。道是...
《天淨沙秋思》這首詩作者描繪蒼涼蕭瑟的秋景有什麼用意
1 作者通過描繪蒼涼蕭瑟的秋景抒發了乙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 倦於漂泊的悽苦愁楚之情。2 原文 天淨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3 詞句註釋 天淨沙 曲牌名。枯藤 枯萎的枝蔓。昏鴉 黃昏時的烏鴉。昏 傍晚。人家 農家。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
《天淨沙秋思》馬致遠的這首詩裡面小橋流水人家一句的表達效果
描寫景物,與上下文銜接,形成一幅從前至後的完整畫面,給人以環顧四周的動態感。描繪一幅靜謐的畫面,體現溫馨舒適的景象,與後文西風瘦馬一句形成鮮明對比,令感情更加強烈。總結 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這幾個意象本身已經帶給人無盡淒涼蕭瑟之感,此時對比小橋流水人家這樣溫馨幽靜的畫面,更加突出了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