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有影響。有好處。
會上火。
人參與西洋參的異同點
2樓:北網域名稱醫
一、人參與西洋參的不同點。
第。一、產地不一樣。
人參的主要產地是在我國的東北地區、俄羅斯、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地,不一樣的地方產的人參名字有所差異,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加工方法來區分,目前主要分為紅參白參。
而西洋參的主要產地則是在加拿大和美國,它是進口的藥材,到上個世紀70年代才開始在我國種植,目前國內的產地主要在陝西、吉林和北京。
第。二、形狀不一樣。
人參的主根是圓柱或者是紡錘形的,它比西洋參更長一些,長度在三釐公尺到十五釐公尺左右,表面顏色是灰白色,下面有很多的支根存在,質地比較硬,有比較弱的香氣存在。
而西洋參的主根比較短,長度在3釐公尺到12釐公尺左右,主根中下位置有一條或者多條側根存在,氣味跟人參差不多,但是,味道比人參要濃郁很多。
第。三、功效差異。
人參的主要功效在於能夠幫助**氣虛、陽痿、脾氣不足、驚悸健忘、心神不寧以及失眠多夢等等方面問題,而西洋參則主要用於解決陰虛火旺、腸熱便血、口舌乾燥以及今夜不足等等方面問題。
第。四、適宜人群差異。
人參比較適合體質虛弱的人群在冬季服用,當然,也可以幫助低血壓或者休克的人群**病症,雖然人參和西洋參一樣都有補氣效果,但是西洋參的適宜人群則是有陰虛火旺、口乾燥和久咳的人群來服用。
第。五、藥性不同。
人參性溫,既能補脾肺之氣,又能大補元氣,對於那些大病初癒、久病體虛而偏於氣虛者,不失為一味良藥。這類人群常表現為怕冷、頭暈眼花、愛出汗、大便稀溏、血壓偏低、脈搏無力等。
西洋參性寒,除了補氣生津,還能清火除煩、養胃益肺,不會導致「上火」、血壓公升高等問題。西洋參適合於有上述氣虛症狀,而又伴有津液損傷或陰虛內熱者,如面紅、口乾、心煩失眠的人。
二、二者的相同點。
1、西洋參與人參同屬五加科植物,藥用部位主要是其乾燥根。
2、二者同為補氣藥,均有**全身無力,精神疲憊,心慌氣短,懶於言語,食慾不振等氣虛證的作用。
3、兩者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人參皂苷,其他化學成分也基本相似。
4、二者對於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機體代謝的影響基本相同。
東洋參與西洋參的差別
3樓:北網域名稱醫
1、產地不同。東洋參(又稱牛蒡)一千多年前日本從中國引進並改良成食物,西洋參主產於美國、加拿大,是我國進口藥材的主要品種。
2、形態特徵不同。東洋參具有粗大的肉質直根,根莖筆直,可長達2公尺;西洋參的主根呈圓形或紡錘形,表面淺黃色或黃白色且較短。
3、主要功效不同。東洋參性溫,味甘無毒,通十二經脈、除五臟惡氣,久服輕身耐老。西洋參性寒,味苦微甘,不易上火,主治肺虛久咳,或見咯血,咽乾口渴。
人參與西洋參的異同點
4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1)西洋參越冬芽呈鸚哥嘴狀,人參的越冬芽是鴿子嘴狀。
2)葉形上同齡植株,西洋參葉片較寬短(多為倒卵形),葉色較深,人參葉片較狹長(披針形),葉色較淺。
3)根形上西洋參主根圓錐形,表皮環紋少而粗糙,人參主根呈圓柱形,表皮環紋細密。西洋參根粗短者較多,人參根長形者較多。
4)西洋參花軸短,花軸與莖之比為1∶2,人參花軸長,花軸與莖之比為1∶1。
5)生長發育上,西洋參比人參稍快,西洋參多數二年生就可開花結果,人參多數三年生才開花結果,一般情況下,西洋參比人參早收穫一年(人參和西洋參收穫期分別為5~6年和4~5年)。但在一年中,西洋參比人參出苗晚10~15天,開花也晚10~15天,果實成熟晚20~25天。
6)對環境條件要求基本相同,但西洋參比人參耐較高溫,因此西洋參適宜種植的地區比人參要廣些。西洋參要求溫度比人參高,這也是在一年內西洋參出苗、開花、果熟比人參晚的原因,因春天氣溫逐漸公升高,季節往後才能達到西洋參對溫度的要求。
在北京農田栽培西洋參和人參,研究它們對土壤溼度反應的結果表明,在土壤相對含水率80%以內,兩種作物的產量都隨土壤溼度的增加而提高,當土壤溼度相對含水率達時,對人參已表現不利,而對西洋參卻無不利影響,說明西洋參比人參耐溼性強。
7)它們都是滋補強壯藥,但人參以熱補為主,年輕人服後易上火,最適合於年老體弱的人。西洋參以涼補為主,服後不易上火,春夏秋冬,老幼皆宜。
8)從化學成分上看,人參特有的成分為人參皂苷rf,西洋參的特有成分為人參皂苷f11,此兩種特有成分在沒有植株只有藥材的條件下,為能準確無誤地鑑別人參和西洋參提供了科學依據。人參篇。
5樓:匿名使用者
**及植株
人參植株。西洋參植株。
人參與西洋參同屬五加科植物,所以我們觀察他們的葉子都為「一片五葉狀」。不同點是,人參藥用部位是乾燥根和根莖,主產於國內的吉林、遼寧、黑龍江;而西洋參的藥用部位是其乾燥根,主產於國外美國、加拿大,我國也有栽培。所名西洋參,也是由其從外國傳入而得來。
2.飲片特點
人參切片。西洋參切片。
人參與西洋參飲片極為相似,普通觀察不仔細區分很難看出端倪。兩者皆是由其根或根莖切成薄片製成中藥飲片,有如下區分:
邊緣:人參為齒輪狀不整齊,而西洋參近似圓形較整齊。
斷面:人參為白色,樹脂道顏色淺,具有較細的向心性菊花紋;西洋參為黃白色,樹脂道顏色深,形成層環明顯,木部呈菊花紋。
質地:人參較為松泡(藥材質地疏鬆且有空洞,捏之下陷);西洋參堅實緻密,為角質樣(用指甲刮之無粉滑落)
氣味:人參氣香,味微苦甜,較淡;西洋參氣清香,味微苦,回甜(類似於喝茶的回甘)
3.功效及使用注意
人參與西洋參均有補益元氣之功,可用於氣虛欲脫的氣短神疲,脈細無力等症。但人參益氣救脫之力較強,單用即可收效;西洋參偏於苦寒,兼能補陰,具有補氣養陰而不助熱的特點,較宜於氣陰兩傷而有熱者。二藥又能皆補脾肺之氣,可用治脾肺氣虛之證。
其中也以人參作用較強, 但西洋參多用於脾肺氣陰兩虛之證。兩藥還有益氣生津的作用,均可用於津傷口渴和消渴症。此外,人參尚能補益心腎之氣,安神益智,還常用於失眠健忘,心悸怔仲及腎不納氣的虛喘氣短等。
我們日常使用時,要注意,西洋參性寒涼,能傷陽助溼,所以如果**衰微,胃有寒溼不宜服用。茶小草西洋參薄片更易吸收,功效更顯著。
東洋參與西洋參的差別
6樓:匿名使用者
東洋參(牛蒡)是性溫的,而西洋參是性寒的,一起吃沒事。
不過兩種參的功效還是有一些差異的;
西洋參: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用於氣虛陰虧,內熱,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咽乾。
東洋參:牛蒡性溫、味甘無毒,通十二經脈、除五臟惡氣,久服輕身耐老。有清熱、解毒、祛溼、健脾、開胃、通便、滋陰、補腎、益氣、降壓、防中風之功效。飲牛蒡茶具有利尿、通便、防治痔瘡,排毒、清血養顏,調節血糖血脂,降血壓、膽固醇,健脾胃,補腎壯陽,對糖尿病、類風溼、肥胖症、癌症有明顯的效果。
7樓:董鮮參
西洋參軟質跟硬質的區別,國產西洋參跟進口西洋參的區別。
8樓:匿名使用者
東洋參是一種食用蔬菜,西洋參是藥材,二者功效也不一樣。
怎樣種植西洋參,怎樣種西洋參
西洋參播種分春播和秋播。1 春播 東北地區為4月下旬土壤解凍後即可,春播使用裂口種子,5月上旬就可出苗。其他地區可提早播種。2 秋播 在土壤封凍前進行,播種方法可依據當地條件多半採用株行距5釐公尺 5釐公尺 5釐公尺 6釐公尺。做法 將畦面弄平,然後用木製壓穴器從畦的一端開始,連續壓穴,每穴播1粒種...
西洋參含片怎麼吃,西洋參片的使用禁忌
首先,西洋參的吃法有很多種,和菊花一起煮水喝,也可以和雞肉,鴨肉,等肉類一起泡茶吃,也可以把西洋參泡酒喝,但是西洋參最好的方法是西洋參煮水,之後反覆沖泡,需要在早飯前服用,取西洋參片2到5克,先用水浸泡,然後就碗口密封好後,放進鍋中隔水蒸燉20到30分鐘後就可以取出冷卻食用。也可以適量地加入一些枸杞...
哪有種植西洋參的土地,西洋參種植方法
我國種植西洋參主要有兩種土地,一種是新林地,這是東北地區目前主要的用地。另一種是用農田地經改良後種西洋參。林地栽參的選地可參考人參第二十六問 如何選擇栽參林地 因為西洋參對栽參林地的要求與人參相同。選擇農田土栽培西洋參要注意作物茬口 土壤質地和地勢坡向等。具體要求是 1 前茬作物以選擇小麥 玉公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