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他的下一句是 淺草才能沒馬蹄 。

2025-02-04 13:25:08 字數 1621 閱讀 8172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這首詩的意思?

1樓:劍松叔如風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乳燕啄新泥。亂花漸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沒馬蹄。」這四句是白居易此詩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為搶眼的句子,同時也是白詩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

幾處,是好幾處,甚至也可以是多處的意思。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樹上的黃鶯一大早就忙著搶佔最先見到陽光的「暖樹」,生怕一會兒就會趕不上了。

乙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而不知是誰家簷下的燕子,此時也正忙個不停地銜泥做窩,用乙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

黃鶯是公認的春天歌唱家,聽著她們那婉轉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嫵媚;燕子是候鳥,她們隨著春天一起回到了家鄉,忙著重建家園,迎接嶄新的生活,看著她們飛進飛出地搭窩,使人們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錢塘湖春行中白居易在無邊的春草春天中感嘆的詩

2樓:佳人醉月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錢唐湖春行》白居易。

此詩通過對西湖早春明媚風光的描繪,抒發了作者早春遊湖的喜悅和對西湖風景的喜愛,表達了作者對於自然之美的熱愛之情。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註釋。⑴錢唐湖:杭州西湖的別稱。因古時杭州名為錢唐,故名。後來寫成「錢塘湖」。

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賈亭:唐代杭州刺史賈全所建的賈公亭,今已不存。

初平:遠遠望去,西湖水面彷彿剛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齊平。雲腳:

古漢語稱下垂的物象為「腳」,如下落雨絲的下部叫「雨腳」。這裡指下垂的雲彩。(接近地面的雲氣,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時)

暖樹:向陽的樹。

新燕:春時初來的燕子。

亂花:指紛繁開放的春花。

沒(mò):隱沒。

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足:滿足。

白沙堤:指西湖東面的白堤,上有斷橋等名勝。

譯文。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舉目遠眺,但見水面漲平,白雲低垂。

幾隻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築新巢銜來春泥?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好遮沒馬蹄。

湖東景色,令**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中的"漸"和"才"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3樓:網友

「漸」和「才」準確的描繪了早春時節花木的特點。

4樓:網友

老師講了: 表達了詩人對春意盎然的錢塘湖的喜愛之情。

5樓:合歡相聚君子孫

「才」表現了「才能」 漸」表現了「迷入」

《錢塘湖春行》一詩中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錢唐湖春行 描述的景物有早鶯 暖樹 新燕 水面 綠楊陰 雲腳 春泥 亂花 淺草。作品簡介 錢唐湖春行 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描寫杭州西湖的七律。此詩通過對西湖早春明媚風光的描繪,抒發了作者早春遊湖的喜悅和對西湖風景的喜愛,表達了作者對於自然之美的熱愛之情。全詩結構謹嚴,銜接自然,對仗精工,語言清...

描述一下錢塘湖春行這首詩中的美景

錢塘湖春行 原文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賞析 錢塘湖春行 生動的描繪了詩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光,是一首唱給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讚歌.詩的首聯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

有沒有短一點的關於《錢塘湖春行》的小散文

今日晴空萬里,我支著扇到錢塘湖欣賞美景。一路上感覺天格外晴朗,水格外地青,花格外地美麗,我的心情格外的舒爽。藍天把水映成了藍色,分不清 是天,是誰。陽光透過雲縫射在水面上。山上樹木繁多,走過樹林,我看到了著名的孤山寺。兩邊的小鳥在爭奪著向陽溫暖的樹枝。走過孤山寺,我又看到了署名的賈亭。不知哪來的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