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scsi 主要用於小型伺服器。可以支援超過10塊以上的硬碟,可以熱插拔。硬碟多為10000轉以上的伺服器硬碟。可以每天24小時,工作3-5年以上。
sata 民用為主,用於提高硬碟的傳輸速度,目前從數度上來說可以和scsi媲美,但是每個介面只能聯結一塊硬碟,硬碟多為7200轉,每天8小時工作,可以保障1-3年的工作。
scsi和sata有區別?
2樓:寫在楓葉上的故事
一、標準不同
scsi是一種用於計算機和智慧型裝置之間(硬碟、軟碟機、光碟機、印表機、掃瞄器等)系統級介面的獨立處理器標準。
sata是一種基於行業標準的序列硬體驅動器介面,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碟介面規範。
二、工作方式不同
scsi完全通過獨立的高速的scsi卡來控制資料的讀寫操作。
sata介面需要硬體晶元的支援,例如intel ich5(r)、via vt8237、nvidia的mcp raid和sis964,如果主機板南橋晶元不能直接支援的話,就需要選擇第三方的晶元。
三、裝置效能不同
scsi裝置**高些,效能更穩定、耐用,可靠性也更好。
sata資料傳輸快,節省空間,**也比scsi裝置便宜。
四、連線方式不同
sata不需要設定主從盤跳線。bios會為它按照順序編號。
scsi需要在scsi母線上可以連線主機介面卡和八個scsi外設控制器,外設可以包括磁碟、磁帶、cd-rom、可擦寫光碟驅動器、印表機、掃瞄器和通訊裝置等。
3樓:網友
自然有區別,或者說根本就是不同的型別。
scsi:是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的意思,就是早期硬碟或者光碟機的介面型別,多用在伺服器電腦上。資料線有50芯或者68芯的。
sata:是現在的硬碟或者光碟機介面,是序列介面。現在的電腦一般都用這種型別,資料線是7芯的。
4樓:網友
sata其實是scsi體系裡抽取出的一部分,也就是說scsi能相容sata,但sata反過來就不行。scsi本質上還是為伺服器準備的磁碟系統,它非常強調所有的控制可以由scsi體系自己完成,不需要cpu控制,所以scsi非常省資源,而sata需要cpu介入控制傳輸過程。
5樓:匿名使用者
燒錄的速度遠小於硬碟讀取速度,用哪個都一樣,沒區別。
sas硬碟和sata硬碟的區別是什麼?
6樓:床前明月兒
一、主體不同。
1、sas:即序列連線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術。
2、sata:又稱串列埠硬碟,是未來pc機硬碟的趨勢,已基本取代了傳統的pata硬碟。
3、ssd:即固態電子儲存陣列硬碟。
二、特點不同。
1、sas:每乙個sas埠可以最多可以連線16256個外部裝置,並且sas採取直接的點到點的序列傳輸方式,傳輸的速率高達3gbps。
2、sata:儲存結點由儲存器運賀控制介面 mci 和 sata 硬碟控制器構成。
3、ssd:主體其實就是一塊pcb板,而這塊pcb板上最基本的配件就是控制晶元、快取晶元和用於儲存資料的快閃記憶體晶元。
三、優勢不同。
1、sas:是並行scsi介面之後開發出的全新介面。此介面旁行派的設計是為了改善儲存系統的效能、可用性和擴充性,並且提供與sata硬碟的相容性。
2、sata:能有效的將雜訊從正常訊號中濾除,良好的雜訊濾除能力使得sata只要使用低電壓操作即可。
3、ssd:控制資料寫入,糾錯,擦除等,可實現效能優化,資料加密和防寫功能,帶巖資料安全擦除模式,自毀功能等。
電腦硬碟SATA介面和IDE介面問題
這種情況我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一般都不用在bios裡進行設定,只要設好ide硬碟的跳線在第一組 靠近資料線的一邊 也就是ide硬碟為主盤,sata硬碟的跳線設為從盤 靠近資料線的第二組 當然也有的sata可以不用設跳線,在設了ide為主盤的情況下系統會自動把sata硬碟列為從盤,目前的sata用的都是...
SATA2 0和SATA3 0硬碟資料線有什麼區別
sata2.0的理論介面速率是150mb s 而sata3.0的是300mb s。但是理論上標明的介面速率在實際使用當中是沒有明顯的感覺的。如果硬碟和主機板都是支援sata3.0的裝置標準,而是用的卻是sata2.0的線纜則實際的效果可能也就是sata2.0的標準了。如果使用的主機板上的sata3....
SATA2的電腦,裝SATA3的固態硬碟有多快速度
速度和sata3差不多。1 固態硬碟的速度,分為連續傳輸和隨機讀寫。隨機讀寫在測試軟體中是4k速度。2 固態硬碟的優勢,主要在啟動系統,執行程式,所以,90 以上的應用,都依賴於隨機讀的速度,也就是4k讀取的速度。絕大多數的固態硬碟,這個速度都不超過270mb s,這個差不多就是sata2的極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