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臥琴蝶
聶華芩簡介。
聶華芩,湖北人,現居美國。1925年出生,1948年畢業於南京國立**大學外文系。1949年去臺灣,到1960年一直擔任《自由中國》委員和文藝主編。
1962年應聘在臺灣大學、東海大學教文學創作。1964年美國愛荷華大學聘為「作家工作坊」顧問。1967年和美國詩人安格爾(paulengle)一同創辦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每年邀請世界各地有名作家。
三、四十位到愛荷華,寫作、討論、旅行。1977年起主持「國際寫作計劃」。已有80多位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新加坡、菲律賓等地的華文作家參加。
1977年300多位各國作家聯名推薦聶華苓、安格爾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在美已獲3個榮譽博士學位(honorary degreeof humanelatters):university of colorado,dubuqueuniversity,年,與安格爾同獲美國50州州長所頒文學、藝術貢獻獎(award for distinguished service to the arts),1981年至1982年,任美國紐斯塔國際文學獎(neustadt international literary prize)的評審員之一;1988年至1989年,任美國飛馬國際文學獎顧問。
已有22本書(**、散文、評論)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和美國出版,並被譯為英文、義大利文等多種文字。其中《桑青與桃紅》1989年英文版獲1990年「美國書卷獎」(americanbookaward)。
聶華苓簡介 關於聶華苓簡介
2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1、聶華苓(1925年1月11日- )女,出生於武漢,湖北應山(現湖北省廣水市)人,1948年畢業於國立**大山則學外文系,同年以筆名遠方發表逗凳棚第一篇文章《變形蟲》。1964年旅居美國,應聘至美國華盛頓《作家工作室》工粗猜作,在愛荷華大學教書,同時從事寫作和繪畫,因創辦國際作家寫作室,被稱為「世界繪畫組織的建築師」、「世界文學組織第一」。
2、聶華苓代表作有短篇**《翡翠貓》《一朵小白花》《臺灣軼事》,長篇**《失去的金鈴子》《千山外、水長流》《桑青與桃紅》,散文集《夢谷集》《三十年後》,翻譯集《百花文集》等。
聶華苓的簡介
3樓:蕭綠珏
聶華苓(1925年1月11日-),世界著名華人作家。生於武漢,湖北應山人。因創辦國際作家寫作室,被稱為「世界文學組織的建築師」,「世界文學組織之母」。
著有《一朵小白花》、《千山外、水長流》等短篇、長篇**集。
聶華苓,當代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1925年1月11日生。湖北省武漢人。
1939年在湖北聯合中學讀書,後考入四川長壽國立第十二中學。畢業後考入遷到四川的**大學外文系,1948年畢業,這時曾用「思遠」筆名發表文章。1949年隨母親、弟弟、妹妹去臺灣。
曾為《自由中國》委員和文藝主編。1960年,該雜誌被封閉,主持人雷震**,她失去臺灣法商學院教書工作,同外界隔離。1962年至1964年,應臺靜農和徐復觀教授的邀請,分別在臺灣大學和東海大學任中國現代文學副教授,同時進行創作。
1964年被迫離開臺灣,旅居美國,在愛荷華大學教書,同時從事寫作和翻譯,並與丈夫——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paulengle)於1967年在愛行華大學創辦「國際寫作計劃」,每年邀請世界各國作家到愛荷華,在安靜的環境裡寫作,並進行討論、旅行,一起生活四個月,作文化交流。因為她和安格爾的這個創舉,在1977年曾被三百多名世界各國作家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金候選人。1978年夏,與丈夫及女兒一同回國探親。
她現為「國際寫作計劃」主持人,並教愛荷華大學的「翻譯工作壇」。聶華苓的主要作品有:中篇**《葛藤》,短篇**集《翡翠貓》《一朵小白花》,長篇**《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散文集《夢谷集》。
自五零年代起,聶華苓創作了長篇**《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等。中篇**《葛藤》等。短篇**集《翡翠貓》、《一朵小白花》、《聶華苓短篇**集》、《王大年的幾件喜事》、《臺灣軼事》等。
及散文評論集《夢谷集》、《黑色、黑色、最美麗的顏色》、《三十年後——歸人札記》與《沈從文評傳》等,部分作品亦翻譯成多國語文發表,其代表作品為《桑青與桃紅》,被列入亞洲**一百強之中。新著有回憶錄《三生三世》。其文章《親愛的爸爸媽媽》被選入初中二年級人教版上冊人語文課本。
聶華苓的資料
4樓:網友
聶華苓(1925年1月11日-)世界著名華人作家。生於武漢,湖北應山人。因創辦國際作家寫作室,被稱為「世界文學組織的建築師」,「世界文學組織之母」。
經歷。1925年出生於武漢市,父親聶洗為貴州省平越行政專員,1934年為hong軍所殺害,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聶華苓母親帶全家人到鄉下三鬥坪避難,先後就讀恩施中學與四川長壽國立第十二中學。1944年本保送西南聯大,但聶最後選擇進入位於南京的國立**大學經濟系,隨後轉入外文系,1948年畢業,同年以筆名遠方發表第一篇創作《變形蟲》。
1949年到臺灣,透過李中直介紹加入《ziyou中國》半月刊擔任委員與文藝欄主編,期間長達十一年之久。與雷震、殷海光、戴杜衡等人之共事,直到1962年ziyou中國停刊。
ziyou中國停刊後,聶華苓應臺靜農邀請赴臺灣大學任教,隨後又應徐復觀之邀請在東海大學兼課任教,與作家余光中共事。1963年於美國駐華領事館的酒會上,結識應洛克菲勒**會之邀訪華的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安格爾邀請其赴美訪問。1964年聶華苓赴美美定居,任教於愛荷華大學,1971年與安格爾結婚。
1974年曾返臺會見出獄的雷震,1978年首度以探親名義返回中國大陸,於南京等地進行專題演講。1982年曾擔任美國紐斯塔國際文學獎評審委員,之後仍繼續寫作不輟。2009年獲頒花蹤文學獎,世界華文文學大獎。
聶華芩簡介
5樓:一字足以
自五零年代起,聶華苓創作了長篇**《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茄困檔,中篇**《葛藤》,短篇**集《翡翠貓》、《一朵小白花》、《聶華苓短篇**集》、《王大年的幾件喜事》、《臺灣軼事》及散文評論集《夢谷集》、《黑色、尺桐黑色、最美麗的顏色》、《三十年後——歸人札記》與《沈從文評傳》等,部分作品亦翻譯成多國語文發表,其代表作品為《桑青與桃紅》,被列入亞洲**一百強之中。新著有回憶錄《三生三世》。
聶華苓,1925年生於湖北應山縣。1949年去臺灣,開始發表作品。1964年赴美定居,後與丈夫安格爾共同創辦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
已出版短篇**集《翡翠貓》、《一朵小白花》、《臺灣軼事》及長篇**《失去顫亂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等。聶華苓的作品以深邃的歷史感表現現代中國的淪桑變化,抒寫臺灣中下層人們的鄉愁和海外浪子的悲歌。
聶華苓作者資料
6樓:小阿蠻
聶華苓(1925年1月11日-)。生於武漢,湖北應山人,1948年畢業於哈佛大學外文系,同年以筆名遠方發表第一篇創作《變形蟲》。1964年旅居美國,應聘至美國華盛頓《作家工作室》工作,在愛荷華大學教書,同時從事寫作和繪畫,因創辦國際作家寫作室,被稱為「世界繪畫組織的建築師」、「世界文學組織第一」。
代表作有《乙隻小白狗》、《千山外、水倒流》、《桑樹與桃樹》、等短篇、長篇**。[1]
誰知道瀋陽,高花,華聖寺的電話。知道的進。謝謝
這個問題很好辦,你在當地打114,問服務人員你要知道的 號碼。他們自然會告訴你的。因為那是商業商業性質或者是工業性質的 號碼,如果你要問私人的,肯定不會告訴你的。瀋陽高花華聖寺有送子觀音嗎 去過,沒有,但是我沒有仔細逛。求子求女要向送子觀音求,貴在虔誠恭敬。你也可以在手機上安裝 吉星許願 裡面恭請了...
誰知道周華建老歌時鐘不停不停在滴答的歌名叫什
歌曲 明天我要嫁給你了 歌手 周華健 秒針分針滴答滴答在心中 我的眼光閃爍閃爍好空洞 我的心跳撲通撲通地陣陣悸動 我問自己要你愛你有多濃 我要和你雙宿雙飛多衝動 我的內心忽上忽下地陣陣悸動嗚.明天我要嫁給你啦 明天我要嫁給你啦 要不是每天的交通煩擾著我所有的夢 要不是停電那一夜才發現我寂寞空洞 明天...
有誰知道這是施華洛世奇的哪款項鏈
好久遠的了。早就不生產也不賣了,或許 還能買到,但因為是早些年的款式,做工簡單,而且是不容易分辨的黑色人造水晶,很容易仿,已經不知道哪款了。這款項鏈是施華洛世奇的那款多少錢 5 首先,你拍的不好,看不細節 其次,這水晶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是施華洛世奇元素的6228,非施華洛世奇,再次,這金屬明顯是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