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練楷書字帖就練行書字帖會不會顯得根基不穩?

2025-02-02 16:30:12 字數 5568 閱讀 8450

1樓:網友

最好先練練楷書吧,這樣之後寫起行書來也會更順手。能練好楷書寫起行書來也會容易上手得多。能寫好楷書差不多究等於可以練好行書了。

再說現在社會上寫行楷比較方便實用一點,先練好楷書是個一舉兩得的選擇。

2樓:蛋白質

楷書又叫正楷、正書、真書。產生於漢末,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仍是通用的標準字型之一。楷書是從簡省漢隸的過程中逐漸變化而來的,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結構嚴謹、字形定型。

楷書在體勢上多呈長方;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勢;點畫布局上布白精密,結體緊湊,重心的安置、筆道的長短、正斜、交筆的角度十分規範,合體字中各部分的位置安排,更求合理得當;點畫形態上也極其豐富。楷書是以點畫結構為特點的漢字書體,筆法、字形非常的固定。而行楷書的字形是在楷書的點畫基礎上,略加變動而適於連筆書寫的一種實用性很強的書體,是楷書的直接快寫體。

簡而言之,就是使字的書寫更加靈活,加快書寫速度,節省書寫時間。行楷將楷書的體勢、點畫變得圓轉連帶、變化多樣。因為在書寫時,楷書的成分多,只是略有行書的筆意,因此叫行楷。

行楷結字也很自由,字的筆畫可依據不同連筆位置的需要作出靈活多樣的變化,書寫快捷,不需停筆、頓筆更長的時間。下筆收筆,起承轉合,多取順勢,一筆帶過。筆道流暢、瀟灑多姿,日常生活學習中,應用最為廣泛。

楷書的筆順比較固定,先寫哪一筆,後寫哪一筆,是根據漢字結構特點加之人們日常書寫習慣而總結出來的。就一般情況而言,楷書的筆順是不可以改變的,改變了筆順極容易造成筆畫書寫不到位,使字形走樣,影響書寫效果。行楷的筆順不是一成不變的。

行楷的書寫,根據實際需要,個別地方由於書寫到具體部位時,筆畫的連結、縈帶、減省等使字形變化,相應的筆順也隨之改變了,有的字中的筆畫可以先寫,也可以後寫,但這也只限於一些非主要的筆畫。字中的主筆是要按照書寫順序來寫的。

練行書之前要練好楷書嗎?還有就是怎麼練字帖會有效果?

3樓:十三行

這個因人而異,無所謂行書還是楷書。楷書枯燥。

的很,又不是小朋友剛學認字,所以不一定有那麼大的動力去練習。寫行書也就無所謂了。

練字不是個輕鬆的活,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還有就是要在臨帖的時候把有特點的字背下來,平時自己寫字的時候儘量的用字帖裡的字形,適應了之後自然就記住了,漸漸還能有自己的筆體。但是都有乙個很主要的事兒就是堅持。

4樓:北辰一霸

你好,是這樣的,如果是初學者的話必須練習楷書,直接倆行書是不可能的。你還不知道筆畫直接的連帶根本寫不了行書。關於字帖,想寫好字光臨摹是遠遠不夠的,得通字的結構才可以,臨貼是在通結構之後的入貼找變化,找神韻,不是單單的把字寫像貼。

希望對你有幫助。

5樓:西門慶

個人感覺靠字帖練不出來字!!

一般字帖買楷書還是行書?字難看想練練

6樓:匿名使用者

我坦白的給你說,99%的書家是從楷書學起的,除了晉朝以前的書家,因為那時候還沒有楷書。

楷書概括了字的全部規律,它的實用性非常強,但是它的藝術性也不比任何一種書體差,不要覺得楷書就是板沒有生氣必須一筆一畫的那種,如果你這樣想,你就錯了,這個沉墨/aiq說的是錯的,楷書也是有連帶關係的的,你可以上網查下趙體,4大楷書之一,你就明白了,如果你覺得楷書很單調板,建議你去看下黃自元楷書92法,總的來說,楷書有這個幾個好處是任何書體替代不了的。

1.它對基本筆畫的要求,這個不用解釋了。

2.它的精密佈局和布白。楷書絕對不是填滿格仔,或者工整排滿1排就了事的。

3.它對節奏的要求相當高,楷書是有變化的,粗細,墨的多少(即筆馱上墨的豐潤程度)運筆快慢。

4.它對手的控制能力要求相當高,這個你可以想象,在懸肘的情況下,寫不足釐公尺的小楷,寫上1-2個小時,且不說字寫好壞,這都是什麼功力?

5.它對書法本身的傳承和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他既然是基礎,必定見證了和即將見證無數人走上書法這條路,他作為1種文化符號,楷書,才是書法的真正代表。

另外我還想補充1個話,這個是某著名書家說的:寫的好楷書,不見得寫的好草書,寫的好草書,那肯定寫的好楷書。 這個雖然當時是用於說草書難度大,不易掌握,但是另乙個側面,我們也看到了,楷書是有乙個什麼樣的核心地位吧。

7樓:網友

建議買行書字帖,理由如下:

1、實用。行書的書寫速度比楷書要快得多,實際工作和生版活中行書的使權用場合比楷書要多得多。

2、易學。楷書的規矩太多,對於初學者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二是容易失去興趣。行書更符合普通人的書寫習慣。

3、符合多數人的審美情趣。楷書太工穩,行書既有楷書的端莊,又有草書的流麗,比楷書更容易表情達意,比草書更容易識別。

4、如果想專業練書法,有了一定的行書基礎,再去學書法,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

8樓:

楷書是基礎,行書是在其基礎上進行修改和改進。

9樓:手機使用者

買楷書吧,由於現在老師喜歡楷體,所以認為楷體字好看。

10樓:小大

先從楷書練起,練的差不多了再練行書。

硬筆書法可以不練楷書直接去練行書嗎?

11樓:老子毛的很

樓主,任何一門行業或技藝的發展,都是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1、書法的發展歷程,就是先有楷書,後有行書,最後才是草書。而行書的發展,正是在楷書筆畫的基礎上進行連線和揮灑的。假如基本筆畫還沒掌握,就倉促練行書,會在筆畫和字型間架上走很多不必要的彎路。

類似於小孩學走路,走還沒學會,就匆忙去跑,就摔跟斗的。

2、古往今來,各個時期的書法大家也一直在遵循「先楷書、後行書」的順序在練習,厚積才能薄發。像 田章英、司馬彥、盧中南、龐中華等書法大家的字帖都是很好的,樓主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買!

所以,初學者建議還是從楷書開始練習。

12樓:田大收鑑賞

您好,按步驟是不可以的。

楷書如同小孩學走路,行書如同跑步,行楷是界與兩隻之間。

我建議先從楷書練起,打下堅實的基礎,不要浮躁,從楷書慢慢向行書靠。

記得練字要挑一些適合大眾的字去練,尤其是一些最常用的字。所以剛開始練的時候要先挑出諸如「是、要、的、以、此」這類字重點練習,這樣你寫東西的時候用這些最常用的字點綴其中,不僅會讓人覺得「這字好像寫的不錯」,而且會增加你繼續練下去的信心。

13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碰巧進來看到你的問題,我就郭嘈一下吧。如果你最終目標只是為了日常考試和生活需要的話,跳過楷書直接學行是可以的。如果你是想成為聞名中國的書法家的話,那就得要老老實實從楷開始學。

我從小就喜歡學書法,苦於沒人指點,第一次看到行書很蕭灑,就自己學了起來。一直斷斷續續的學,小學6年我一直以行書稱霸全年級。直到初中3年,我已經是全校數一數二的「行書法家」了。。。

已經足夠應付中考了。但後來我想:我喜歡書法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麼?

想了幾個月,決定重修書法之路,從楷書開始,重新學過。現在我才18歲。樓主應該知道怎麼做了吧。

14樓:匿名使用者

就依我現在的經驗來看還是需要一定的楷書基礎,這樣練習行書會輕鬆一些。

15樓:匿名使用者

這樣作 基礎是打不勞的 還是先學楷書 再進學行書吧。

16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直接練習行書和楷書都行…到直接練習草書難度很大…不過我個人認為…楷書是基礎…先習楷書最好…

17樓:閆意賞曼吟

楷書是眾字型的基礎,練好楷書是很有必要的。練好楷書的好處良多,最主要的有可以讓你對漢字的結構有更深的瞭解與更好的把握,還可以培養你一絲不苟、認真踏實的做事態度。如果你跳過楷書練行書,切記練行書時不可油滑,須認真對待,行書也有其尺度與規範。

總之,做什麼事態度都很重要。

為什麼行書要從楷書打基礎?

18樓:網友

楷書是漢字的主要書體。這種漢字字型端正,就是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楷,是楷模,就是標準字型。楷書筆畫明快清晰,筆法比較規範一致。

而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行書是楷書的快寫,是楷書的流動。

因為行書的筆畫變化豐富,又有連帶牽絲,比楷書難一些,甚至難很多。所以,初學書法是不提倡從行書入門的。這一基本的書法學習理論,從唐代以來基本沒有改變。

實踐證明,只有經過系統的楷書練習,才能瞭解漢字行書筆畫和結構的特點和要求,才能掌握漢字的組合規律,為學寫行楷書奠定書寫基礎,從而練就一手合乎法度、流暢自然的行書。

19樓:無為_老子

我不認為要從楷書打基礎,我認為應從篆書打基礎才是正道。

20樓:古裡巴人

行書不需要從楷書打基礎。楷書是在唐朝才達到頂峰,而行書早在東晉時期就已經達到頂峰了。楷書還沒成熟的時候,行書就已經發展到了相當完善的程度。

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帖》的作者蘇軾,其本人坦承寫不好楷書,但並不影響他的行書宋朝第一天下第三。第一行書《蘭亭序》的作者王羲之,他的楷書比不上他的行書,也比不上顏柳歐。所以行書要從楷書打基礎是嚴重的誤導。

如果按這錯誤理論去實踐,蘇軾永遠寫不出天下第三行書了。

其實,不練字帖也能寫好字

21樓:剛陽文化

有許多人問過我,字是怎麼練的,練了多少本字帖啊。我的都是:我不練字帖,什麼時候想寫了就亂寫一通,沒有什麼系統的規則方法。

重要的乙個原因就是,我從小就喜歡摘抄,如果字寫的不好看,就覺得很對不起那些美好的詩文,就很影響抄寫的心情。所以每次抄寫,都十分的認真,對每個字的結構,筆畫都很仔細,在這樣乙個長久的過程中,字也慢慢開始有些樣子。

沒有什麼特殊的規則方法可以分享,畢竟學習不繫統。那些有關的方法,網上有很多,但看了學了未必有用。只要閒下來的時候,不管在**,都想拿起筆,摘抄一些詩詞句子,或者寫寫心情。

起初的時候,有許多字,寫出來很難看,就反覆寫那個字,看它的結構,還有筆法,每個細節,直到寫到好看為止,然後就記憶深刻,下次再寫到那個字,就不會忘記。

還有就是,只要你喜歡好看的字型,不管在**看到好的書法,都會為之駐足**,在心裡臨摹一遍。剛開始,寫的跟自己想的可能出入很大,會很煩躁,但靜下心來寫了,會讓自己變得很平靜,然後看見自己寫的好的一些字,心情自然無此的愉悅,欣賞自己的作品,同樣也是欣賞自己,是一件很滿足很自豪的事情。

這樣的寫字方法,是乙個比較慢的過程,可能今天寫好看一兩個字,明天寫好看一兩個字,一兩年下來,許多基本的簡單字型都寫好看了,其他的字也自然就寫好看了。然後,再寫一年,在原有的基礎上,那些原來寫的有些缺陷的字,會慢慢的越來越好看,直到最後,每個字都寫的很滿意。

相信,有許多字寫的很好的人,也有相似的經歷,這種方法只是能讓字寫的好看一些,並不是真正的書法,如果被方家看了,也會笑話的!書法有二,一是字形結構,二是筆法,這種不正規的方法,只能把字形寫的好看一些,學到不全面的一些筆法。如果追求書法之美,這樣就是誤導了。

還是要系統全面的去臨習各種名帖的。

現在也並不能把每個字寫的很好看,把這個野方法分享,希望你也能寫自己滿意的字,摘抄好看的筆記,寫漂亮的日記。在以後每個寫字的過程中都體驗到一種愉悅滿足的心情。心情不好,能通過書寫來疏散一下心情,把心情寄之書寫,通過書寫,達到一種心情寧靜的從容。

練了兩本楷書字帖,接下來練行書的時候感覺有些比劃看不懂怎麼寫的,是不是我臨摹的順序有問題?有人知道

是你寫字的筆畫順序有問題,我看過 臺漢字聽寫的那些孩子,寫字就是不按順序,只要把字寫像了就算完事。行書有一半是連筆寫,如果順序不對,就沒法寫快,所以不好看。行書是正楷字寫快了形成的定式規範,那是規定了的寫法,記住後多練習,再感受下為什麼要那樣寫,你就有進步了。可以買本字帖,不管是楷體還是行書,裡面有...

想練行書不知道買誰的字帖,我想練行書或行楷!誰的字帖比較好?

您要練行書不知道買誰的貼,其實學習行書要有一定的楷書基礎的,不然就會柔媚無骨,或就會過多使用蠻力,總而言之就是書寫時找不到輕重提按的節奏感。很累的。在這樣情況下是不能寫好行書的。如果先練習楷書可以從二王流派 王羲之王獻之 學起,等你有了一定基礎,可以學習趙孟頫的楷書,再到行書。到時候你下筆就像演唱家...

每天練,8天就練完一本字帖,同樣的字貼,每天練,要練幾天

6天,你是小學生嗎。3 8 4 24 4 6 天 我每天練3頁,8天就練完一本字帖。同樣的字貼,我每天練4頁,幾天能練完呢?總共有3 8 24頁 一天4頁 24 4 6天 所以6天能練完 3 8 4 24 4 6 練字帖要練多久,一天練多少頁才會有效果?不要貪多求快。要先把基本畫筆練習,然後乙個字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