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藍玉成名之戰,北元十萬精銳為何慘敗?

2025-02-02 04:45:21 字數 5622 閱讀 8628

1樓:網友

因為北元在戰略上低估了藍玉的能力,輕敵造成的結果,十萬精銳潰敗。

2樓:陽光的

因為北元雖然有十萬精銳,但是統領的將軍指揮不當,沒有發揮出該有的優勢。

3樓:老陳聊文化

因為北元軍隊首領脫古思帖木兒以為明軍對地形不熟,難以找到水源,也不會這麼快找到他們,所以防備非常鬆懈,結果被明軍突然襲擊全部抓獲了。

朱元璋時代最後的名將,滅掉北元的首要功臣藍玉,為何結局非常悽慘?

4樓:職場飛人

藍玉之所以落得個悲催的結局,主要還是他個人的性格問題所造成,作為乙個大將,他居功自傲,目中無人,這在朱元璋統治下無異於找死。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是明朝出色的大將,累累戰功足以說明他出色的軍事能力。

藍玉為將初期並沒有什麼閃光點,因為和他同時代的名將太多了,根本沒有表現的機會,徐達,常遇春等將領都是他的前輩。不管名氣還是能力方面,他都排不上名,而大將徐達更是救過朱元璋的命。所以每次戰役,藍玉都是打下手的,這讓他很是鬱悶,想表現卻沒機會,看著別人立功受封,自己心裡只能乾著急。

不過是人才總會遇到自己的伯樂,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

當時滅掉北元是朱元璋心中的首要目標,可是他的手下已無可用大將,不是被自己殺了,就是年事已高,於是機會終於落到了藍玉身上。而藍玉也不負眾望,在茫茫沙漠中行軍,最終遇到了北元,並全殲敵軍。藍玉一戰成名,完成了數位前輩一生未完成的大業,成功在明朝歷史上留下了屬於自己的一頁。

然而藍玉很快就迎來了自己的末日,在班師回朝時,藍玉竟然霸佔了元主的妻子,這件事令朱元璋十分氣憤,考慮到藍玉功勞之大,便沒有追究。可是在回朝後,他還在軍隊中安排自己的親信,培養自己的勢力,然後還嫌棄朱元璋給的官職低。這一切都使朱元璋沒法在忍耐他了,終於利用謀反罪名將他打入大牢,並將他處以極刑,可惜一代名將落得如此下場。

5樓:網友

功高震主倒是次要的,徐達的功勞更大,雖然貌似也不得善終,可天子對徐家後代封賞有加,跟藍玉有本質區別。不知進退,不知輕重,不知緩急,是藍玉的致命錯誤。朱元璋一手打造了大明的江山,在軍中的威望絕非乙個藍玉所能撼動,藍玉妄圖用細柳營故事給天子施壓,這是打錯了算盤。

更主要是他碰到了乙個貧苦農民的皇帝,他窮怕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絕對不允許他人染指。天子讀書少,不懂得杯酒釋兵權的手段,在生死搏殺中,只知道死人才是安全的!

6樓:網友

因為他犯的這個錯誤已經觸碰到了朱元璋的底線,那就是軍權,這也是藍玉犯的最致命的錯誤。藍玉在軍隊中擅自任命自己的親信,逐漸形成一股屬於他自己的實力,而他的這一切自然沒有逃過朱元璋的眼睛。

7樓:相思不停

功高震主,飛揚跋扈,不懂得急流勇退。

8樓:閒看三國

一般來說,功高蓋主均不得善果,你比皇帝的名氣都大了,那讓貴為天子的皇帝面子往哪放?

9樓:體娛荒原

因為他陷入了權力的爭奪當中。

所以他的人手不夠然後被皇帝殺了。

所以想要取而代之一定要有實力說話。

10樓:tio丶

這主要是和當時的時勢有關吧,畢竟當時朱元璋一心為朱允炆鋪路,不利的都要殺。

11樓:青車上鍵

朱元璋怕藍玉威望太高日後威脅到朱家的天下,對他的兒孫不利。

12樓:焰雪信

功高震主,兒子不長進,以防造反索性忍痛殺了。

明朝末期搜出完整人皮,竟是開國大將藍玉,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13樓:娜媽詩妹

明朝末期搜出完整人皮,竟是開國大將藍玉,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藍玉作為明朝的開國大將,為何卻落得被「剝皮」的悲慘下場?

14樓:學習點亮生命

朱元璋怕藍玉功高蓋主,以謀反罪處死藍玉,這是朱元璋心理不自信,加強皇權的手段。

15樓:在索溪峪點頭的海棠

他只是站錯了位置,與謀反的皇子有牽連,朱元嶂為鞏固政權的犧牲品而以。

16樓:網友

狡兔死,走狗烹,良弓藏。這是統治者慣用套路。除了宋太祖溫和一點以外。

17樓:許多水果雯雯

夫電影《一代宗師》了,因為在那部電影當中那個名為宮羽田的角色,其原型就是宮寶田先生。我還。

18樓:田園環喜

就不在這裡細究了。現在咱們主要說這好漢秦瓊秦叔寶。

19樓:再見孫悟空丶

推薦看下明朝那些事這本書,寫的很有趣,裡面有藍玉的詳細介紹,如何發展起來的又是如何被處死的,很值得看看!

捕魚兒海之戰,藍玉徹底終結元朝立下大功,可朱元璋為何要在駕崩之前除掉他?

20樓:d**id烏霆殲

主要是因為朱元璋在視察藍玉軍營的過程中,偶然得知藍玉收了很多義子義侄,而且這些義子義侄作戰十分勇猛,朱元璋十分擔心,認為藍玉此舉別有企圖,所以殺了他。

21樓:董公子財經

藍玉到處收乾兒子,朱元璋認為他必反。

22樓:我說週週知道

因為藍玉這個人太高調了,而且是功勞太大。

23樓:天枰曌日月凌空

捕魚兒海之戰,藍玉徹底終結元朝立下大功,朱元璋卻要在駕崩之前除掉他因為怕他功高蓋主,威脅自己的皇位。

24樓:職場雞湯小達人

因為對於明朝未來的發展是有威脅的,所以要除掉他。

25樓:網友

藍玉被除掉是因為他立功後太暴露鋒芒了,對皇帝沒有足夠的尊重,朱元璋又是乙個不想給兒子留下麻煩的人,因此藍玉是必死無疑。

26樓:阿拉哥阿羅醐

因為朱元璋懷疑藍玉有反叛之心。所以要除掉它。

27樓:風清雲淡

藍玉太狂妄,有謀反可能,朱的後代不一定能降得住。aqui te amo。

薩爾滸之戰,明朝投入了47萬精銳部隊,為何還是慘敗給努爾哈赤?

28樓:網友

「薩爾滸之戰」發生於明萬曆四十七年,是明朝和後金的戰爭。這場戰爭,是努爾哈赤在薩爾滸附近嚮明軍發起進攻的反擊戰,更是歷史上典型的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這一戰,更是明清戰爭的重要轉折點,這一場戰爭拉開了大明王朝解體直至滅亡的序幕。在這場戰爭中,明朝投入了47萬大軍,努爾哈赤總共投入8萬兵力。那麼明朝47萬大軍,人數遠勝於後金,為什麼卻會失敗得如此徹底呢?

在軍隊方面,明朝自稱雄獅百萬,但是在戰前,明軍內部已經腐敗不堪。根本沒有系統的訓練,裝備也跟不上,還是用著以前老舊的**。在這樣惡劣窮苦的環境下,本來就無法系統訓練的士兵,更加沒有所謂的士兵素養。

那麼這樣的一支部隊只是擁有人數上的優勢,從戰鬥力上來說,簡直不堪一擊。

當時的明朝腐敗不堪,國庫也基本上被掏空,從經濟上來說,根本無法支撐長久作戰。所以只能依靠增加稅收、賣官和降薪這樣的措施來支撐前線的戰事。可是這樣的方法,只能解決一時之急,時間長了,民憤也就上來了。

明朝更是在短時間內失去了民心。

當時前線作戰,後金已經佔領了撫順,可是明朝的兵部尚書的位置依然空缺。戰事吃緊,乙個那麼重要的指揮官位置,居然沒有人在上面坐鎮指揮。還是到了後金部隊已經逼近瀋陽了,無奈之下臨時讓黃嘉善上任。

也就是這空缺的一段時間,形勢已經扭轉,兵部都無法運作,怎麼能打贏這樣一場對方做好了準備的仗呢?

最後,明朝當時的主帥是楊鎬這個指揮紙上談兵的庸才,楊鎬之前在官場沉浮三十年,多是靠周旋上位獲取的官職,本身就沒有才能,而且還有兵敗的劣跡,自負的他還不把努爾哈赤看在眼裡,制定了「四路出兵,分進合擊」的戰略,部署這樣的戰略就算了,還洩露了戰前的機密,直接導致各路軍隊被伏擊,鎩羽而歸。

黃仁宇先生曾經評價「明朝不能發揮自己本身的力量,不能應用軍事科技,並不是表現於一時一事的,而是官僚組織和社會狀態為背景,積習而成。」明朝的問題一直存在,只不過是在這樣一場戰役中,徹底爆發出來了,就算打贏了薩爾滸戰役,也依然抵不過明朝氣數將盡,一樣會失去整個江山。

29樓:娛樂百事曉

明朝的軍隊在後期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而且軍隊內部的貪腐現象十分嚴重,士兵們也沒有經歷過系統的訓練,面對努爾哈赤當然不是對手。

30樓:tio丶

主要是明朝這些精銳部隊,其實一點都不精銳罷了,都是臨時拉來湊數的。

31樓:晉經綸

雖說是47萬精銳部隊,但事實上也只是47萬部隊而已,精銳估計就是說的好聽,當時明朝內部早就不行了。

32樓:閒看三國

戰爭的成敗一直都不是以兵力多少來決定的,真要是這樣,還有打的必要麼?

33樓:蘇幕遮

只是有47萬人而已,很多都只是被拉去充個數,士兵也不是精銳士兵。

34樓:勤學兔

薩爾滸之戰中,努爾哈赤決定"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方針,後金軍在作戰指揮上集中兵力、各個擊破,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明軍除行動遲緩的李如柏一路敗退倖存外,其餘幾路被後金全殲。薩爾滸大戰以後金全勝、明軍大敗而結束。

大非川之戰唐朝十萬精銳全軍覆沒, 他們到底是怎麼敗的呢?

3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從雙方動用的兵力而言,唐軍10萬,吐蕃軍對40萬。單就兵力對比而言,吐蕃佔據絕對優勢。

遠征吐蕃的唐軍卻不可能回到低海拔地區去「療養」、「恢復」,只能首先與惡劣的「高原反應」抗爭,再與與四倍於己的吐蕃軍隊血拼!這就是唐軍的作戰地域大非川,在大非川遇到的最強勁的敵人!這個「敵人」對唐軍的殺傷,應該遠勝於吐蕃軍隊的圍攻!

36樓:小飛居

是因為當時敵方的出其不意,導致十萬精銳全軍覆沒的,而且當時的地勢也不利於他們。

37樓:董公子財經

大非川之戰唐朝十萬精銳全軍覆沒, 他們的失敗主要是自己的輕敵和敵人的出其不意。

38樓:詩允love詩傑

一向以猛將著稱的唐隴右節度使王君勠這次卻採取了出人意料的對策。

39樓:murile木木

大非川之戰的戰場在高原腹地,高原的惡劣環境或許也是唐軍慘敗的一大原因之一。

40樓:痕水月

可能還是與唐朝軍隊太過於輕敵,而且在軍事戰略部署上出現了漏洞,導致了戰敗。

41樓:無奈月長人不寐

主要還是當時的唐朝軍隊不適應高原的氣候和天氣,如果真的是在軍隊熟悉的平原地區戰鬥,是不會一敗塗地的。

42樓:瀉邪瀉懈褟

因為他們不適應高原的氣候,如果是平原進步不會這麼慘敗了,還是氣候的影響。

43樓:想念的念念

一是他們不太適應那邊的氣候,二是戰術方面可能不太適合,所以才導致10萬精銳全軍覆沒。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何許人也,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什麼是個暴君

明太祖朱元璋 1328 1398 字國瑞,明朝的開國皇帝,濠州人。簡介 明王朝的開國皇帝。原名重八,後取名朱國瑞 1328 1398 出生於元朝元文宗天曆元年八月初八 公曆1328年9月12日 丁未時,漢族,濠州 今安徽省鳳陽縣東 鍾離太平鄉的乙個貧苦農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朱重八祖籍...

明朝主要的開國功臣的封號?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是誰?

劉伯溫 1311 1375年 名劉基,字伯溫,以字行。劉伯溫自幼聰穎異常,天賦極高。在家庭的薰陶下,他從小就好學深思,喜歡讀書,對儒家經典 諸子百家之書,都非常熟悉。尤其對天文 地理 兵法 術數之類更是潛心研究,頗有心得。他的記憶力非常好,讀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而且文筆精彩,所寫文章非同凡俗。他1...

為什麼李善長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76歲慘遭滅門七十餘口,究竟是怎麼回事?

李善長是明朝開國功臣沒錯。但要說他是不是第一,那就各有各的看法了。他善於政事,徐達善於軍事,劉伯溫更是多面手,這三個人真要說哪個拔尖兒也難說得很。和蕭何一樣,幫助老大贏得了政治上的勝利,穩定民心,內部架構穩定。他和蕭何在奪取乙個地方後從不去為自己奪取財富,都是去拿當地的文案資料。他還和蕭何一樣,是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