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的抒情方式有什麼特點 5

2025-01-21 11:40:26 字數 1660 閱讀 7388

錦瑟的抒情方式有什麼特點

1樓:優畢苫怯參疤

唐詩鑑賞《錦瑟》李商隱。

錦瑟的主旨和情感是什麼?

2樓:靜雨

錦瑟》巨集冊的主旨或以為是愛國脊絕散之篇,或櫻氏以為是悼念追懷亡妻之作,或以為是自傷身世、自比文才之論,或以為是抒寫思念待兒之筆。

錦瑟這首詩歌的寫作特點

3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在藝術上極富個性 ,運用了典故、比興、象徵手法,詩中蝴蝶、杜鵑是象徵,珠、玉屬比興,它們創造出明朗清麗、幽婉哀愴的藝術意境。

詩的首聯由幽怨悲涼的錦瑟起興,點明「思華年」的主旨。無端,無緣無故,沒有來由。五十弦,《 史記·封禪書 》載古瑟五十弦,後雖一般為二十五絃,但仍有其制。詩的。

一、二兩句是說:繪有花紋的美麗如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歲了,一弦一柱都喚起了我對逝水流年的追憶。

詩的頷聯與頸聯是全詩的核心。在頷聯中,莊周夢蝶的故事見《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歟,蝴蝶之夢為周歟 ?」詩句中的「曉夢」,指天將亮時做的夢。

迷蝴蝶」,指對自己與蝴蝶之間的關係迷茫。面對群雄逐鹿,變化劇烈的戰國社會,莊周產生了人生虛幻無常的思想,而李商隱則是有感於晚唐國勢衰微,政局動亂,命運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用此典故,還包含著他對愛情與生命消逝的傷感。

他似乎已預感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與怨憤傾洩出來 。望帝的傳說見《 寰宇記》說 :「蜀王杜宇,號望帝,後因禪位,自亡去,化為子規 。

子規即杜鵑。詩人筆下美麗而淒涼的杜鵑已昇華為詩人悲苦的心靈。深沉的悲傷,只能託之於暮春時節杜鵑的悲啼,這是何等的淒涼。

頸聯緊接頷聯,《 新唐書·狄仁傑傳》載:「(狄仁傑 )舉明經,調汴州參軍,為吏誣訴黜陟。使閻立本召訊,異其才,謝曰:

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恪少有才名,孫權謂其父瑾曰:

藍田生玉,真不虛也。』」珠」、「玉 」乃詩人自喻,不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詩人借這兩個形象,體現自己稟具卓越的才德,卻不為世用的悲哀。

詩的尾聯,採用反問遞進句式加強語氣,結束全詩。「此情 」總攬所抒之情,「 成追憶」則與「思華年」呼應。可待即豈待,說明這令人惆悵傷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難遣,此時當更令人難以承受。

李商隱《錦瑟》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具有哪些藝術特點?

4樓:網友

表達對戀人的濃烈愛意及對年華易逝的惆悵與感慨。

詩人大量借用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田生煙等典故,採用比興手法,運用聯想與想象,把聽覺的感受,轉化為視覺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組合,創造朦朧的境界,從而藉助可視可感的詩歌形象來傳達其真摯濃烈而又幽約深曲的深思。

5樓:思醞

表達了詩人對乙份一直埋在心底帶有一些傷感的思念之情。

對仗、用典、比興~~~

6樓:網友

這是一首愛情詩,表現思念之苦。比喻,化虛為實{五十弦},用典。

錦瑟》寫了什麼內容?(概括回答,李商隱的《錦瑟》表達了什麼感情?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錦瑟 是李商隱極負盛名的一首詩,也是最難索解的一首詩。詩家素有 一篇 錦瑟 解人難 的慨嘆。有人說是寫給令狐楚家乙個叫 錦瑟 的侍女的愛情詩 有人說是睹物思人,寫給故去的妻...

《錦瑟》這首詩的頷聯運用了什麼手法

頷聯運用了對偶 借喻的手法,借用前朝古代人物的傳說經歷,來表達自己的思念 孤寂之情。錦瑟 頷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錦瑟 是一首七律,頷聯首先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其上下兩句詞性相同,平仄相對。其次,頷聯使用了用典的修辭手法。上句用 莊子 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

錦瑟中首聯為什麼作者會是抱怨的情緒?

錦瑟中首聯為什麼作者會是抱怨的情緒,這是因為作者的心情所致。錦瑟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表達了悲慨 憤懣的心情。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譯文 精美的瑟為什麼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