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謹慎還堅定的繁星
戰國四大名將中,除了王翦其他三人都沒能好死;
白起從士卒起家,一路依仗軍功公升遷,幫秦國奪下七十多座城池,秦趙長平之戰後趙國空虛,白起主張順勢滅趙;然而趙國求救於蘇秦之弟蘇代,蘇代於是向范雎進言,願意和范雎結親,還讓趙國給秦國城池,范雎擔心白起功勞太大會削弱自己,於是就找足了藉口向秦王提議退兵,秦王同意了,結果趙國食言把城池給了齊國,秦王惱羞成怒結果戰機已失,白起不願意出戰受辱,加上信陵君竊符救趙帶了8萬魏軍,秦國果然慘敗;范雎用計激怒秦王,白起被流放賜死在杜郵!
廉頗是趙國名將,結果趙王一死新王趙遷繼位,這新王做太子時的伴讀郭開和廉頗有樑子,於是進讒言讓趙王奪了廉頗兵權,結果廉頗直接帶兵把趙王派來搶飯碗的騎劫打的粉身碎骨,然後不好意思回趙國了,就去了魏國;後來趙王想重用廉頗,派人探測廉頗身體,又是郭開作祟賄賂趙王的使者,回報說:廉頗飯量雖好,但是老拉稀,趙王一聽這情況也就只能放棄廉頗了!結果廉頗在魏國也待不下去了,只能最後老死在楚國!
李牧是名副其實的趙國最後的長城。
李牧前期的對手主要是匈奴。李牧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向匈奴示弱,裝慫,自己有積極的準備。最後出奇兵殲滅匈奴十多萬。這打法跟白起打趙括的手法基本上都是一樣的。
李牧一戰打得匈奴十幾年不敢犯境。
後來李牧又被派去打燕國,抵擋秦國,逢戰必勝。把秦國名將桓齮打的不敢回家,直接逃到燕國去了。有人認為桓齮就是樊於期,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從結果看,他的改名換姓似乎沒有任何意義。
西元前229年,王翦攻打邯鄲,對手就是李牧。王翦也識貨啊,知道李牧不好打,玩起了陰招,用起了反間計。趙王設計捕殺李牧,自毀長城。三個月後邯鄲就被攻下了。
要我說啊白起才是最冤的,廉頗李牧被殺都不是君王的本意,然而白起一心為秦,卻反遭秦王所殺,可憐可悲啊!
2樓:彩虹巧克力糖豆
我覺得李牧確實是最冤枉的,他明明是乙個很有能力的人,卻不怎麼受到別人的重視,最後下場也不好。
3樓:金宇學長
李牧的確是最冤的,因為他相信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為了國家在外打仗,最後被君王一怒給處死,真的是非常的冤枉。
4樓:柏晗愛分享
是的,因為當時君主中了敵人的離間計,所以把李牧殺死了。
5樓:網友
我覺得李牧確實是最冤枉的,不管做什麼選擇都是死罪,所以他真的冤枉。
戰國四大名將為什麼是李牧?
6樓:社會暖暖風
戰國四將之首是李牧是因為他是最全能的戰神
一般將領老純含都是某一方面厲害,比如白起,攻堅戰厲害;廉頗,防守厲害;比如明末常遇春,突襲厲害;可李牧幾乎樣樣都行,與匈奴對峙,可固守,找到機會,一舉殲滅,與秦軍作戰,可長途奔襲。
李牧能攻能守,能快能慢,真正做到了「疾如風,徐如林,不動如山」,難能可貴的是,他練兵也是一把好手,跟部下同褲戚吃同住,同生共死,將士們甘於為他賣命。
李牧生平
李牧生平事蹟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
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西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侍笑後將李牧殺害。
戰國名將李牧的師傅是誰
7樓:匿名使用者
好像並沒有提到李牧的師傅是誰。或許自學成才也不一定。
戰國四大名將分別是誰,戰國四大名將
秦國王翦 白起,趙國李牧 廉頗。戰國四大名將 戰國四大名將分別為 秦國的白起 王翦,趙國的廉頗 李牧。一 白起。白起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本命公孫起,民間有 戰神 之稱呼。秦昭王時代仍然實行商鞅的政策,推行軍功爵制,白起的才能有了發揮的舞台。西元前294年,白起擔任左庶長,到西元前279年,白起受...
揭秘戰國四大名將排名戰國四大名將誰最厲害
白起最為厲害,被公認為 戰神 殺 神 白起 西元前257年 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 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 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 軍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時征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 韓 聯 軍,攻陷楚國國 都 郢 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是繼...
戰國四名將王翦的爺爺奶奶是誰,戰國四大名將,你知道他們是誰嗎?
戰國四大名將 趙國廉頗 辛棄疾詞雲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老當益壯,但趙王不能用。趙國李牧 擊退匈奴,功勞巨大,抗擊秦軍,秦不得入,使離間計,最終死於庸王之手。秦國王翦 秦統七國,王翦居功至偉,秦國戰楚國不下,王翦出征,平定楚地。王翦之子王賁亦為大將。秦國白起 一代殺神,爵封武安君,最終自傲,被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