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迪恩
龐統這個人,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畢竟臥龍鳳雛兩人得其一,就可以安定天下了。那麼與諸葛亮齊名的他,究竟在歷史上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龐統一生只出過四個計謀,但就是這四個計謀,讓曹操鎩羽而歸,幫助劉備佔領益州,為蜀國的建立打下基礎。也正是在他的協助之下,劉備有了三分天下的實力,從而實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龐統到底給出了什麼樣的計謀,使得雄才大略的曹操大敗而歸呢,也致使他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機會!相信仔細閱讀過《三國演義》的小夥伴,已經知道我說的是什麼事情了,不錯,就是連環計。當曹操統一北方後,他就有了統一天下的心思,所以他率領數十萬大軍進攻南方。
劉備與孫權為了能長治久安下去,迫不得已結為聯盟,雙方也在長江邊對峙。
由於戰場是在長江邊上,自然就避免不了要水戰,可是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善水戰。如果真的打起來的話,那麼士兵的戰鬥力就全部喪失,這是曹操不能接受的。正在這個時候,龐統來拜會曹操了,給他出了乙個連環計,即將所有的船連在一起,士兵在上面如履平地,就不會頭暈嘔吐的情況了。
曹操聽見這個計策,連聲叫好,立馬將這個計劃付諸實踐。可曹操不知道的是,這個計謀正是為了後來的火攻作準備的,之後的事情也不用多說,曹操被打敗,敗走華容道!猜想曹操在心裡一定恨死了龐統,如果沒有聽信他,一統天下早已實現了!
而這剩下的三個計謀是什麼呢?這三個計謀,就是可以幫助劉備得到益州,進而三分天下!事情發生在劉備攻打蜀地的時候,劉備大敗張魯的時候,龐統就給出了三個計策。
這第乙個就是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拿下益州;二就是假裝敗退,埋伏一波,進而佔領城池;三則是退守荊州,日後再作打算。
從這三個計策裡面,我們看到第乙個最好,中間的次之,第三個最差。劉備作為乙個穩重的人,採取了第二個計謀,獲得了益州,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不過可能是天妒英才,龐統在後來的戰役中,不幸被流失射中致死,這讓劉備很傷心。
如果龐統不死,再加上諸葛亮,劉備絕對有統一天下的實力!從龐統的故事中,我們發現有能力的人,不出手則已,一齣手就是大手筆啊!一招連環計,就破敵百萬,逼得敵將落荒而逃,甚至差點丟掉了性命,可見龐統的才能不是浪得虛名!
2樓:提貓隊長
在赤壁之戰中的鐵索連環計,還有劉備入川時提出的上中下三策,這都是龐德智慧的體現,但是天妒英才,這樣的乙個人竟然英年早逝了。
3樓:武盡學長
連環計,曹操在赤壁之戰用的鐵索連環,其實就是龐統出謀劃策的;也因此取得了曹操的信任,成功打入了曹軍。
4樓:愛小樹苗
鐵索連舟,讓曹操全軍覆沒。設計幫劉備奪取益州,為日後的三分天下奠定基礎。
一代天驕,蓋世奇才,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龐統,是怎樣的人?
5樓:小自信
我個人覺得龐統的作戰能力非常的強,還有就是他的應變力和反應速度也非常的快等等。
6樓:浩宇星辰
是乙個非常偉大的人。他賀緩喊明知道前方有埋伏,哪圓自禪野己會死於前方,但是為了讓劉備出師有名,毅然決然進入敵軍的包圍。
7樓:哪吒搞笑動漫
其實龐統只是一名襯托人物,他的出現是為了襯托諸葛亮更加厲害,龐統並沒橡運有什麼出色的經歷,他只是做過一名縣令,並沒滾如做有領兵打仗的大衡實戰經驗。
龐統之死,本來是可以避免的,他為何要親自率兵上陣?
8樓:網友
歷史上對於龐統之死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說龐統這個人過分自大、太想要出風頭、想要增加劉備對自己的信任度、想要和諸葛亮爭搶頭功,所以才不聽從諸葛亮的勸說選擇了親自帶兵上陣,再加上劉備對龐統這個軍師疼愛有加,在臨行前將龐統的雜種馬換成了自己心愛的白馬,隨後龐統帶兵進入落鳳坡,中了張任的提前設好的埋伏,讓張任誤以為他就是劉備,最終被亂箭射死。
龐統曾經想要勸說劉備攻打併且佔領西川,可是卻被劉備拒絕了,他說:「如果沒有任何緣故就攻打西川的話,這就和我的信仰仁義背道而馳了呀,所以我不能去攻打西川」。話雖如此,但是劉備心中卻不是這麼想的,他只是怕在事成之後,失去民心,所以他不肯這麼做。
龐統理解劉備,於是就自下決策,說劉備即將從落鳳坡經過,並且命令手下故意將這個訊息洩露出去,讓劉璋知道,劉璋自以為掌握了確切訊息,便立刻命令讓張任蹲在落鳳坡守候,之後,龐統身騎白馬走向落鳳坡,張任也不知道來者是何人,於是看到白馬便下令放箭,就這樣,龐統最終被亂箭射死於落風坡。但是龐統也不是白白的前去送死,早在他行動前,他就將這一切寫了下來,讓將士在他走後交給劉備,還讓將士們到處宣揚劉璋無緣無故射殺劉備軍師,這樣劉備便可以正大光明的攻取西川,不用再擔心任何事情了。龐統真是個英雄。
所以我認為龐統的死主要是由於自己心急、想爭頭功,還有劉備的仁義導致的。
9樓:網友
他為了求功,但是自身的本領又不夠,加上過於自信,所以要親自率兵,最終導致被箭射死。
10樓:斜陽下的寶寶媽
因為他急於求成,想表現自己的能力,沒想到弄巧成拙,反而把自己給害了,這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11樓:無塵先生
三國演義中,龐統作為三國時期的三大謀士之一,和諸葛亮同在劉備麾下效力,他當時不聽諸葛亮的勸告,急功近利,一心想要取勝,所以才會在落鳳坡下中了張任的埋伏,被飛箭射死。
12樓:冷淼淼淼
龐統本作為謀士,不需要親自上戰場的,但是他急著想要證明自己的實力,帶兵上陣,導致被亂箭射死。
13樓:白小度
龐統和諸葛亮的能力其實不分上下,他應該顧全大局留在軍營的,可是他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
14樓:lu不羈
我覺得是因為他想快點取勝,想早點立下戰功,又低估了敵人的實力,所以戰死了。
15樓:網友
據說他是因為太自大了,自以為自己能力很強而已,所以親自率兵上陣,才落得個悽慘下場。
16樓:荒王爺
也許是因為過於自信或者形勢所迫,他不得不親自帶兵,加之文武兼備,並非簡單的上馬衝鋒,下馬吟詩。乙個將軍幕僚需要軍事實踐。
17樓:_怣
主要是龐統有些心急,急於立功求成,表現自己,所以作為謀士的他,他的死其實本來可以避免的。
18樓:東辰嬌嬌
主要是龐統想要表現一下自己,不想讓諸葛亮自己出風頭,也就是說龐統要和諸葛亮爭功,增加自己在劉備身邊的話語權,只是不小心玩砸了,落了個命喪身死的下場。
19樓:不想當無所謂了
劉備包圍雒城的一戰中,龐統作為謀士不應該上戰場,身在後方也比較安全,但是他也是為了更好的指揮去了戰場,被敵人數箭射中。
龐統明明只是乙個軍師,為何還要衝鋒陷陣,最終中流矢而亡?
20樓:網友
軍師只是後世對龐統的一種稱呼和認知,認為謀士不用上戰場,實際上在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謀士程昱,荀彧等人都帶兵作戰過,東吳更是儒將輩出,文能運籌帷幄,武能馳騁疆域,出將入相是那個時代有才之士的最高理想。
龐統是荊州襄陽人,年紀很輕時就得到穎川名士司馬徽的賞識,周瑜攻取南郡後,被封為南郡太守,任用龐統為功曹,不久周瑜病故,龐統離開東吳投奔劉備,一開始劉備只讓他做了耒陽縣令,因為龐統荒廢政務被罷免,魯肅給劉備寫信認為龐統不是百里之才,應該委以重任,諸葛亮也向劉備舉存龐統,劉備於是召見龐統,經過一番交談,非常佩服龐統的才華,任用他為軍事中郎將,和諸葛亮一起成為劉備最信賴的謀士。
龐統向劉備提出攻取西川的謀略,劉備最終採納了龐統的戰略方針,在戰術上龐統向劉備提出了上中下三條進攻策略,劉備最後採取了中策,在劉備攻取雒城的時候,龐統親自帶兵攻城,在戰鬥中中箭而亡,終年三十六歲。劉備非常傷心,追贈龐統關內侯,諡號靖侯,因為龐統號「鳳雛」,所以埋葬龐統的地方也被後人稱之為落鳳坡。
龐統親自上戰場,一方面是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入為腹心謀士,出為將帥之才也是三國眾多儒將的寫照,龐統身為中郎將並不僅僅是謀士,也是將帥之才,可惜就像後代評價他的那個志長命短,沒能來得及發揮更大的才能就英年早逝了。
21樓:夢哈伴你讀文化
作為乙個軍師,如果他衝鋒陷陣了的話,很有可能就是他看不過去,面對國家的存亡他想要去奉獻自己的力量,還有就是可能是被別人命令去的。
22樓:網友
龐統不只是乙個軍師,還是乙個非常的大將軍,他的軍事能力和謀略都是非常厲害的,參與戰爭衝鋒陷陣,最終中箭而亡。
23樓:董公子財經
龐統明明只是乙個軍師,之所以要衝鋒陷陣,最終中流矢而亡,是因為軍師不好混。
24樓:好好學習哇咔
龐統雖然是乙個軍師,但是有時候還是要上戰場的,要不然只能是紙上談兵,只可惜這樣乙個好人才了。
25樓:北夕
龐統雖然只是乙個軍師,但是也具有帶兵打仗的能力的,當時情況下,他不得不衝鋒陷陣。
26樓:貓仔仔的花
可能是因為當時的兵力不足,所以身為軍師的他還要衝鋒陷陣,最後下場就非常的不好。
27樓:肖兔兔的大堅果
雖然他只是乙個軍師,但是他也是具有一定的帶兵打仗的能力的。況且當時情況危急。
本來龐統之死可以避免,為什麼他還要親自率兵上陣?
28樓:牛奶聊情
龐統是劉備的重要謀士,號稱鳳雛,和諸葛亮齊名,演義中有,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由此可見龐統確實有才,不在諸葛亮之下,做為重要謀士,龐統卻死於兩軍陣前,非常可惜。龐統之死,本來可以避免,他為何要親自率兵上陣?
在正史中,龐統是率軍攻雒城時,被流矢射中而死,在演義中,龐統是被劉璋大將張任在小路埋伏,亂箭射死。
具體內容見《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張任曰:「城東南山僻有一條小路,最為要緊,某自引一軍守之。
諸公緊守雒城,勿得有失。」忽報漢兵分兩路前來攻城。張任急引三千軍,先來抄小路埋伏。
見魏延兵過,張任教盡放過去,休得驚動。後見龐統軍來,張任軍士遙指軍中大將:「騎白馬者必是劉備。
張任大喜,傳令教如此如此。
劉備率軍從大陸進攻,龐統率兵從小路進攻,而張任很有謀略,得知劉備有軍隊從小路走,就開始設伏,而且聽說後隊有騎白馬的劉備,於是,放過了前隊魏延,專門等待後隊。
三國演義》第六十三回:卻說龐統迤邐前進,抬頭見兩山逼窄,樹木叢雜;又值夏末秋初,枝葉茂盛。龐統心下甚疑,勒住馬問:
此處是何地?」數內有新降軍士,指道:「此處地名落鳳坡。
龐統驚曰:「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於吾。」令後軍疾退。
只聽山坡前一聲炮響,箭如飛蝗,只望騎白馬者射來。可憐龐統竟死於亂箭之下。時年止三十六歲。
龐統見魏延的先頭部隊過去了,沒事,沒有防備,問題就出在這裡,張任等到騎白馬的龐統之後,以為是劉備,專門射騎白馬的,龐統因此而死。
那麼,作為謀士,而且是劉備的重要的謀士,龐統為什麼要上陣呢?你在後面運籌帷幄不好嗎?哪有謀士帶兵的?
曹操陣營的謀士郭嘉,沒帶兵上陣,孫權陣營的謀士張昭,也沒帶兵上陣,龐統應該在後面出謀劃策,派大將去執行就可以了。
但是,劉備也忽略了這一點,加上龐統有些心急,急於立功,急於表現自己,導致被射死,如果龐統不帶兵上陣,絕對死不了。
而龐統一死,劉備無奈,調鎮守荊州的諸葛亮和張飛、趙雲等人入川,這又導致了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如果龐統不死,諸葛亮就不會離開荊州,荊州就不會丟失,可以說,是龐統之死,間接導致了蜀漢的衰落。
後人仿照杜甫憑弔諸葛亮的詩句「出師為捷身 滿襟」,所寫的表達後人對哪位歷史人物的痛惜懷念敬仰之情
b 文天祥 理由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後人仿照杜甫憑弔諸葛亮的詩句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所寫的 出師未捷身冤死,常使後人淚 a試題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南宋時期岳飛的知識,通過對材料中的關鍵句 出師未捷身冤死 中的 冤 字的分析,我們可判斷出該材料講述的是 秦檜以所謂 謀反罪 殺...
我家的橡皮樹快兩年了未長葉,也未死請問怎麼回事謝謝
橡皮樹喜高溫高濕 光照充足的環境,你的橡皮樹可能是由於夏季空調降溫 放置環境光照不足 肥水管理不善所致。生長最適溫度為30 左右,低於20 則不易生長新葉。光照宜充足,長期置於光線陰暗處不易生新葉。澆水宜乾濕交替進行,夏季生長環境的溫度高於32 可保持盆土濕潤。但絕對不可澇漬積水。施肥宜薄施勤施,可...
00後未老先禿,當代大學生的壓力有這麼大嗎?
有,我就是乙個不折不扣的零零後,其實現在的大學生壓力很大的,有人說,以前大家都不讀書,那時候壓力都沒那麼大,怎麼到了你們這一代,只要是有一點挫折就要死要活的,真不懂小孩有什麼壓力大的。但是我想說的是,這種想法是片面的,錯誤的,我聽了無數次我的父母和我說這些話,我們不妨想一下,在父母的那個年代,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