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無論發生怎樣的會計事項都不會破壞會計等式的恆等關係

2025-01-19 21:40:12 字數 4251 閱讀 6252

1樓:稅務小火車

因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無論發生怎樣的會計事項,都要同時增減其中的兩個,所以永遠恆等。

為什麼說經濟業務的發生,都不會破壞會計恆等式的平衡關係

2樓:網友

這是因為:

一。會計等式的平衡關係是基於經濟業務發生而設計的;

二。以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記賬原則;

任何一項經濟業務的發生,必然會引起「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式中各項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歸納起來,共有四種型別、九種業務:

1、資產和權益同增,增加的金額相等:

1)一項資產和一項負債同增;

2)一項資產和一項所有者權益同增。

2、資產和權益同減,減少的金額相等:

1)一項資產和一項負債同減;

2)一項資產和一項所有者權益同減。

3、資產內部有增有減,增減的金額相等。

4、權益內部有增有減,增減的金額相等:

1)一項負債減少,另一項負債增加;

2)一項所有者權益減少,另一項所有者權益增加;

3)一項負債減少,一項所有者權益增加;

4)一項所有者權益減少,一項負債增加。

所 以以上各項業務型別表明,經濟業務的發生,不會破壞會計等式的平衡關係。

下列方法是以會計恆等式為理論依據的有

3樓:心在雲上飛

一、(首先說明,提問題目不完整,沒有顯示選項,但可根據題意回答)複式記賬法、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編制、試算平衡表中的餘額平衡等都是「以會計恆等式為理論依據」的。

二、說明。1、會計等式,又稱會計恆等式、會計方程式或會計平衡公式,它是表明各會計要素之間基本關係的等式。

2、會計等式的表現形式。

1)財務狀況等式,亦稱基本會計等式和靜態會計等式。是用以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時點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三者之間平衡關係的會計等式。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2)經營成果等式,亦稱動態會計等式。是用以反映企業一定時期收入、費用和利潤之間恆等關係的會計等式。即:收入-費用=利潤。

3、複式記賬法是指對於每一筆經濟業務,都必須用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聯絡的賬戶中進行登記,全面系統地反映會計要素增減變化的一種記賬方法。是以經濟業務的發生引起資金如何變動(資產一增一減、權益一增一減、資產權益同增、資產權益同減)都不會破壞會計要素之間的恆等關係為基礎的。

4、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的財務報表。在資產負債表日,左邊的資產合計一定等於右邊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合計數。其編制基礎是會計恆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財務報表。其編制基礎是會計等式:收入-費用=利潤。

5、試算平衡,是指根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和資產與權益的恆等關係,通過對所有賬戶的發生額和餘額的彙總計算和比較,來檢查記錄是否正確的一種方法。試算平衡分為發生額平衡和餘額平衡。餘額平衡是指全部賬戶借方期末(初)餘額合計與全部賬戶貸方期末(初)餘額合計保持平衡,即:

全部賬戶借方期末(初)餘額合計=全部賬戶貸方期末(初)餘額合計。

因為資產類賬戶餘額在借方,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餘額在貸方,資產合計數一定等於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合計數。所以餘額試算平衡的直接依據是財務狀況等式。

一、 為什麼說任何會計事項都不會破壞會計等式但可能引起資金總額的變動?

4樓:龍泉

任何一種型別經濟業務的發生,無論引起怎樣的變化,都不會破壞會計等式的平衡關係。

1.資產和權益專案之間同時增加,增加的金道額相等。資產和權益同時等額增加,雖然雙方總額髮生變動,但資產和權益兩者仍保持平衡關係。

2.資產和權益專案之間同時減少,減少的金額相等。資產內和權益同時等額減少,雖然雙方總額髮生變動,但資產和權益兩者仍保持平衡關係。

3.資產專案之間此增彼減,增減金額相等。資產專案之間一增一減,只表明資產形態的轉化,而不會引起資產總額的變動,更不涉及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專案。因此,不會破壞資產和權益之間的平衡容關係。

4.權益專案之間此增彼減,增減金額相等。權益專案之間一增一減,只表明資金**渠道的轉化,而不會引起權益總額的變動,更不涉及資產專案。因此,不會破壞資產和權益之間的平衡關係。

判斷題,無論發生什麼經濟業務,它都可以影響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但不會影響會計等式的恆等關係。

5樓:語笑嫣然

對的~~

因為記帳必須遵循: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所以,不論什麼經濟業務的發生,都不會影響會計要素的平衡關係。

例如:一項經濟業務發生可能是資產內部變化,或是資產增加同時負債增加,但平衡關係不變。

一、 為什麼說任何會計事項都不會破壞會計等式但可能引起資金總額的變動?

6樓:悠嘻嘻

因為會計是複式記賬法,任何乙個變動,都會引起兩個要素的同時變動。複式記賬的原迅扮理就是資產表示塌昌叢企業資源的去向,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表示資源的**,是對任何一筆業務變動的一體兩面,不可能團櫻存在有**沒去向的事情,也不可能存在有去向沒**的事情,所以只要有一方變動必然會帶來另一方的變動,會計恆等式是天然成立的。

但是事項的變動可能會引起資金的變動,例如企業借了債,那麼資產和負債就同時同金額增加了,雖然企業的資金總量多了,但是會計等式依然 成立。

不會引起會計恆等式發生變化的業務是:( )多選題

7樓:網友

不會引起會計恆等式發生變化的業務是:( ab)多選題。

會計恆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a:資產內部不同專案間增減,不影響等式 分錄--借:長期投資 貸:銀行存款。

b:資產內部不同專案間增減,不影響等式 分錄--借:庫存現金 貸:銀行存款。

c:資產和負債同時增加 ,影響等式二邊同時增加 分錄--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

d:資產增加和負債減少 ,影響等式二邊同時減少 分錄--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8樓:緣夢晶欣

會計恆等式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a會計分錄: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額 貸:銀行存款 b:借:庫存現金 貸:銀行存款。

c: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 d: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ab 都是資產內部變化 cd是一增一減。

9樓:

正確答案應是a、b

a是資產內部變動,銀行存款減少長期股權投資增加b也是資產內部變動,資產總數不變。

c資產和負債同增,d資產和負債同減,a和b是等式一邊的內部變動,不影響整個等式,c和d影響等式,會使等式發生變化。

求教,為什麼會計等式也稱會計恆等式,請舉例說明。

10樓:網友

會計恆等式改革了會計原恆公式,即「資金佔用總額=資金**總額」,取而代之以能夠體現企業作為法人的權利和義務的會計恆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它揭示了各會計物件要素之間的聯絡,是複式會計恆等式。

記帳、試算平衡及編制會計報表的理論依據。不同會計期間,它的會計恆等式表示方法也不相同。

例如:第一天你有銀行存款100萬。

第二天你取出來40萬現金,銀行存款剩餘60萬銀行存款100萬=現金40萬+銀行存款60萬。

11樓:匿名使用者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是會計試算平衡及編制會計報表的理論依據;

用個通俗的方式解釋,資產是你所有的錢,負債是你借來的錢,所有者權益是你自己的錢,即:你所有的錢=你借來的錢+你自己的錢,這就是會計等式的平衡意義所在,道理其實很淺顯,只是專業的說法和解釋理解起來不容易而已。

12樓:m歲寒三友

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之權益,換言之,乙個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加上負債就是企業的資產。

企業的資產有兩種方式組成,一是投資者投入的資產(稱所有者),二是借款(稱負債)。兩者加到一起就成為乙個企業的資產。

如:企業資產是100元,投資者投入70元,借款30元,那麼30+70=100元,就是企業資產。

資產100元=30元負債+70元所有之權益。

假如為了擴大生產,向銀行借款50元,銀行借款存入企業賬戶,也就是企業的銀行存款增加了50元,同時負債也增加了50元。那麼借款後 資產150=(30+50)負債+70所有之權益。資產增加、負債也增加,等式不變。

投資者追加投資,同理。

假如企業還銀行貸款30元,負債減少30元,要用企業銀行存款賬戶轉賬,那麼銀行存款也減少30元。

資產120元 (150-30)=負債(80-30)+70所有之權益,等式不變。

參考一下。

企業發生的所有經濟業務事項都需要進行會計記錄和會計核算。這

答案 錯 關於會計核算依據的基本要求 會計法 第九條規定 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任何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是指各單位在生產經營或預算執行過程中發生的包括引起或未引起資金增減變化的...

阿曼達對爸爸說無論發生了什麼,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阿曼達對他爸爸說,無論發生了什麼,他知道他爸爸總會跟他在一起.阿曼達對爸爸說 無論發生什麼 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改為轉述句 阿曼達對他的爸爸說無論發生什麼,他知道他的爸爸總會和他在一起。阿曼達對爸爸說 無論發生什麼,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改為第三人稱轉述句 阿曼達對他爸爸說,無論發生什麼事他知...

為什麼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採用權責發生制而行政單位 事業單位採用收付實現制呢

這是因為國家機關行政 事業單位不是盈利性質的經濟組織,國家機器的經濟收入和付出依靠國家頒布行政命令和法律 法規的規定強制來實現,不存在權利與義務關係。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屬於會計核算確認的不同方法。權責發生制原則要求,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