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三思而後行」的古訓出於《論語》,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確,就是教我們要養成作事前多思考的好習慣。 「三思而後行」並不是膽小怕事、瞻前顧後,而是成熟、負責的表現。過去,我也是屬於做事比較衝動的那種型別的人,做事情的時候往往憑第一感覺,憑一時的衝動,結果有很多時候考慮問題不是很周全。
比如有的事,是自己找當事人去說,還是讓領匯出面去說,效果就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決定做一件事的時候,特別是重大問題時,必須要進行全方位的考慮,拿不準的時候多聽聽旁人的意見,也很有好處。 「三思而後行」對問題的完美解決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在這個快速多變的社會中,稍一猶豫,時機會在瞬間錯失。有的時候考慮得太多也是不好。正如鮑威爾曾經講過的:
在作決策的時候需要在掌握40%至70%資訊的時候做出你的決策。資訊過少,風險太大,不好決策;資訊充分了,你的對手已經行動了,你就出局了。 「三思而後行」與快速地把握時機並不矛盾,做事情要學會把握時機,同時在決策的時候還要多去思考。
這樣的人才有希望達到成功的彼岸,立於不敗之地。 一般都說做人做事要三思而後行,而且都是是老夫子教導我們的上帝。 老夫子如果有靈, 一定會暈倒。
可是現在有人居然理解成: 孔子說:"要再思考一次才可以。
意思是說,季文子三思而後行還不夠, 要再思一次才可以行。 而且這種解釋還能出書, 可謂誤導大了。 這也說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人同樣一句話, 可以被理解成完全不一樣, 更厲害的是能盛行於世而不被修正。
然後老師傳學生, 學生長大變老教小子, 這樣一代一代誤導下去。這句話不象有些古句,在學術界有很大的爭論。 我看了幾個比較博學的國學家對這句話的解釋都是一致的, 本人才淺沒有翻過歷代大儒的解釋, 也算是乙個遺憾吧。
中國文化傳統非常深厚,我們古代的學究也經常講「知易行難」,其實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是不對的。因為,所謂真知在**?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惡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而個人考慮問題的角度、方式、長遠都不一樣,要達到真知何其難啊!
所以,個人而言,站在善良的角度,從個人的主要目的出發,作一次明快的思考旅程就可以了,關鍵的還是行動。你看,我們偉大的革命實踐家孫中山先生提出「知難行易」,就是教導我們受傳統文化影響至深的人要實踐,勇敢地做決定並實踐啊!
2樓:知道解鵬
我們現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說三思而後行,還有的說孔子曰「三思而後行」,實際上在這兒必須要糾正一下。
什麼是三思而後行?
3樓:網友
為什麼有專業精神的人士都知道其意思,而"三思後行"這個訓誡一直流行呢? 可能的原因有三;
一、「三思後行」確實很有必要,在這個複雜的社會,要想保全自己,成就事業,必須要「三思而後行」。
二、大家都覺得這個是孔子倡導的,是一定對的。
三, 可能這個話來自其他典籍,附;南懷瑾對「三思」的分析:謹慎是要謹慎,過分謹慎就變成茄粗了小器。
季文子姓季孫,名行父,諡文,是魯國的大夫。做事情過分的小心,過分的仔細。「三思而後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
孔子聽到他這種做事的態度,便說:「再,斯可矣!」這句話有兩種解釋,從前老學究們的解釋認為:
做事情要特別小心,孩子們,想三次都不夠,孔子說『再斯可矣!』還要再想一次哪!」這種解釋是不對的。
弊; 其實,孔子認為他想得太多。作人做事誠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後行」,的確考慮太多了。學過邏輯就知道,學過《易經》的道理更懂得。
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惡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但是要三思就討厭了,相對總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統一,統一了以後又臘穗是矛盾,如此永遠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結論的。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時候,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第三次再考慮一下,很可能就猶豫不決,再也不會去做了。
所以,謹慎是要謹慎,過分謹慎就變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幾十年的人生經驗,過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這個小器顫局鎮的毛病,小器的結果,問題就多了。
所以,孔子主張,何必三思而後行,再思就可以了。
三思而後行
4樓:呆萌小怪獸
可能做事的時候都比較猶豫。因為在我們的小時候,有很多人告訴我們,一定要三思而後行。這句話雖然出自論語,卻是孔子所批判的話。
所以很多人就把孔子不認同的觀點強加給孔子,流傳了這麼多年。
然後有很多人取名字也有三思這樣的字。這名字確實有點兒招搖。
首先在古代三字表示多。就是不停地思考,思考,思考。然後做事情還是猶豫,沒有決斷。
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以下兩點。第一點,沒有認清自己的困坦巖處境。
第二點,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在歐幾里得空間裡一定要遵循那三大公理。離開了這三大公理,就不是歐幾里得空間。
這就是自己所處的處境,在這個處境之下,人有哪些規則需要遵循,需要自己分析清楚。這是第乙個思。
在歐幾里得空間裡,我們畫了乙個幾何圖形。這個幾何圖形到底是佔了多少面積,一共有幾條邊,幾個角。這些就是我們,對已有知識,在現實中的應用。
根據圖形的形狀,我們要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對應的是在現實中我們知道自己的處境了以後。會利用自己所能利用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這就是孔子所說的第二個思。
如果上述兩個思之後依然不能解決。說明之前是的都沒有用,要重新來思,依然是遵照這兩點。
而三思呢,就沒有這樣的乙個步驟。就是不停地發呆,發呆,發呆汪御。事沒幹好的還是沒幹好。最後造成了自己很不好的習慣。
古代喜歡遵從古書。但有乙個問題點,就是一旦尊崇了這本古書,那麼這本書上所有說的話都成了對的。孔子的思想確實高過眾人。
他的徒弟卻不然。徒弟裡面也有很多思想,並沒有比我們境界更高的。但是我們在解釋的時候,一併把這些都當成了最高的思想指導。
所以在學的過程中就會覺得有問題。
孔子是一以貫之,能把他的學問,在任何情況下都加以實踐,然後才能得到行還是不行的這樣一種學問。首先就源於孔子本身的身體力行。所以那些解完了前後矛盾的話語,多半都是孔子不能認同的東西,在讀的過程中當然也要仔細分辨。信枝。
不要三思而後行
5樓:星座家
我們一直奉行著論語中的「三思而後行」,並流傳廣泛,卻忘記了孔子後面說的「再乎虧顫,斯可矣」。
我們都不知道其實空爛孔子對於季文子的「三思而後行」的態度是不認可的。所以才告之:「再,斯可矣」。
三思而後行,那就是想得太多,不僅浪費了時間,還容易自尋煩惱。想得太多,想了又想,容易讓事情變得不順利。最後反而磨磨唧唧。
想得越多,就是越在意,越在意就是越煩惱,越煩惱就會越燒腦細胞。最後就是折磨自己的身體。
看過一本《自控力》和《精力管理》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當你只對一件事情想得太多,那麼身體的精力對於這件事被消耗得越來越多,最後容易導致沒有精力去控制其他事情或者管理其他事情,所以說,想得太多就是這麼自己。
如何不讓思考消耗太多精力呢?給精力得以補充或者給精力有及時反饋,那就是先行動再思考。
先行動再思考,就回到了「歲敗再,斯可矣」,這裡有兩層意思,其中一層意思就是,用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所以說你應該先行動再思考,這個時候的思考才有參考價值,思考才能準確。思考才能有所反饋而不至於陷入三思,而古代的三思可以代表多次思考的意思,會多次思考就是因為沒有參考價值,沒有參考方向,所以才多次思考也不知道如何進行,最後導致自尋煩惱,消耗精力,精疲力竭;而有了行動之後,思考再思考就好了,就很快找到方向和做法了。
這樣思考用的精力就有了正面反饋,而在有方向的行動的時候是給了精力休息的時間。當行動受阻了時候,再次啟動思考,那大腦會旋轉更快,思考得更快,效率更高。
先行動後思考的好處就是在於可以快速試錯快速糾正。這世界哪有什麼是萬事俱備的,總是瞻前顧後,猶猶豫豫,束手束腳,就會慢人一大截,又導致焦慮最後惡性迴圈于思考思緒中,最後是時間飛逝,一事無成。
所以想做一件事,不要三思而後行,而是「再,斯可矣」。想多一下就好,然後立即行動,再思考。最後才可以讓事情做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誰說過凡事要三思而後行,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三思而後行,讀作s n s r h u x ng。釋義為做事謹慎,小心穩妥。出自 論語 公冶長 三思而後行 是誰說的?出自 論語 公冶長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 再,斯可矣。再,斯可矣。意思 不同角度 以外,在借鑑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譯文 季文子每件事考慮多次才行動。孔子聽說這件事,說 想兩次...
處事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嗎,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總的來說是這樣的 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 所以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在不經意的時候觸及別人的痛處 不一定.如果是愛恨情仇,不要一味的沉迷其中,做事之前一定要想後果怎樣,否則,後悔莫及.其他事也要好好分析 是這樣的,遇到事情多想想,你就會少發生一些事情,所以冷靜很重要 凡是無絕對 視情況而定。對一定要考慮周到...
如三思而後行類的句子有哪些,三思而後行相近的詞語
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 深思熟慮 事不三思終有悔 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 要三思深思熟慮 事不三思終有悔 三思而後bai行 出自 du論語 公冶長 季文zhi子三思而後行。子dao聞之曰 再,斯內可矣容。三 古人說 三 的時候,往往不指確數的 三 而是表示次數很多。但這裡和 再 相對,所以仍舊看做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