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下生成共軛結構,什麼是共軛 鍵?它是怎麼形成的?

2025-01-11 21:25:09 字數 4231 閱讀 9484

1樓:網友

正常共軛效應。

又稱 - 共軛。是指兩個以上雙鍵(或三鍵)以單鍵相聯結時所發生的 電子的離位作用。英戈爾德,稱這種效應為仲介效應,並且認為,共軛體系中這種電子的位移是由有關各原子的電負性和 p 軌道的大小(或主量子數)決定的。

據此若在簡單的正常共軛體系中發生以下的電子離位作用: (例如:ch2 ch—ch ch2、ch2 ch—ch o)。

y 原子的電負性和它的 p 軌道半徑愈大,則它吸引 電子的能力也愈大,愈有利於基團—x y從基準雙鍵 a b—吸引 電子的共軛效應(如同右邊的箭頭所示)。與此相反,如果a原子的電負性和它的 p 軌道半徑愈大,則它釋放電子使其向 y 原子移動的能力愈小,愈不利於向—x y基團方向給電子的共軛效應。中間原子 b 和 x 的特性也與共軛效應直接相關。

多電子共軛效應。

又稱 p- 共軛。在簡單的多電子共軛體系中,z 為乙個帶有 p 電子對 (或稱 n電子)的原子或基團。這樣的共軛體系中,除 z 能形成 d- 共軛情況外,都有向基準雙鍵 a b—方向給電子的共軛效應:

例如 等)。z 原子的一對 p 電子的作用,類似正常共軛體系中的—x y基團。

超共軛效應。

又稱 - 共軛,它是由乙個烷基的 c—h 鍵的 鍵電子與相鄰的 鍵電子互相重疊而產生的一種共軛現象。依照多電子共軛的理論,乙個c—h鍵或整個ch基團可作為乙個假原子來看待,有如結構式 中的 z 原子: (例如 ch2 ch—ch3、o ch—ch3等) 。

超共軛效應存在於烷基連線在不飽和鍵上的化合物中,超共軛效應的大小由烷基中 -h 原子的數目多少而定,甲基最強,第三丁基最弱。超共軛效應比一般正常共軛效應和多電子共軛效應弱得多。

同共軛效應。

又稱 p 軌道與 p 軌道的 型重疊。甲基以上的烷基,除有超共軛效應外,還可能產生同共軛效應。

所有同共軛效應,原是指 碳原子上的 c—h 鍵與鄰近的 鍵間的相互作用。大量的化學活性和電子光譜的資料表明,在丙烯基離子和類似的烯羰基中,存在一種特殊的 p- 或 - 共軛現象,即所謂同共軛效應:

在丙烯基離子中是烯碳原子上的 p 軌道,與正碳離子( )上的空p軌道,作型的部分重疊;而在類似的烯羰基中,則是羰基碳原子的 p軌道與烯碳原子( )的p軌道作 型的部分重疊:

2樓:秒懂百科

共軛體系:能形成共軛π鍵的體系。

如何判斷共軛體系

3樓:小慧說教育

<>如果兩個或多個雙鍵間只有乙個單鍵相隔,那麼一般是此畢π-π共軛;如果雙鍵旁邊連有乙個p軌道上有孤對電子。

單電絕搜子或沒有,則是p-π共軛。

共軛體系是能形成共軛π鍵。

的體系,最典型的共軛體系有1,3-丁二烯和苯等有機分子森巨集芹。共軛體系比非共軛體系更加穩定,內能更小,鍵長趨於平均化的效應。

有機化學裡共軛是什麼

4樓:秒懂百科

共軛體系:能形成共軛π鍵的體系。

5樓:匿名使用者

共軛就是電子雲的交蓋使幾個集團如共軛雙鍵 苯和雙鍵的交蓋使電子在幾個集團之間的分佈更加分散 使體系的能量降低 穩定性增大。

什麼是共軛π鍵?它是怎麼形成的?

6樓:秒懂百科

共軛體系:能形成共軛π鍵的體系。

7樓:網友

在多原子分子中如有相互平行的p軌道,它們連貫重疊在一起構成乙個整體,p電子在多個原子間運動形成π型化學鍵,這種不侷限在兩個原子之間的π鍵稱為離域π鍵,或共軛大π鍵,簡稱大π鍵。

形成條件。這些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這些原子有相互平行的p軌道;

p軌道上的電子總數小於p軌道數的2倍。

8樓:容德文門雨

共軛雙鍵。

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中由乙個單鍵隔開的兩個雙鍵。以c=c-c=c表示這類化合物很容易聚合,並能發生特殊的1,4加成反應。

共軛雙鍵是以c=c-c=c為基本單位,隨著共軛度的增加,其紫外特性:最大吸收波長紅移;如有螢光,其最大激發光波長紅移,最大發射光波長紅移;如有顏色的話,顏色逐步加深。

這樣單雙鍵交替的結構導致各個碳原子的p軌道肩並肩形成離域π鍵,乙個電子同時受到幾個碳原子的作用,更加趨於穩定。

而在苯環中,就是這樣單雙鍵交替的結構,在苯環平面上下形成兩個大鍵,形成諸如車輪狀的結構,而且其電子密度極大,π(6,6)型的π鍵,就是形成這個π鍵的有6個原子,在這個大π鍵裡面有6個電子,形成富電子的結構,甚至於在一定程度上有吸引氫原子形成氫鍵的能力,自然和其他π鍵不一樣,性質更為穩定。再加上環狀結構,不難理解其穩定性之高。

什麼是 共軛關係?

9樓:激情

共軛(conjugate),是「在相互關係上具有某些共同特點,但個別方面又有相反的特點的屬性」,數學上a+bi和a-bi 稱為共軛複數,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兩個根稱為共軛根;物理上,根據光路可逆原理,在物屏距離一定情況下(大於4倍焦距),凸鏡所成的像和物之間具有共軛關係,稱為物像共軛,交流電路中,如果電感元件的ωc等於電容元件的 ,被稱為共軛阻抗等等;化學上,是指兩個以上雙鍵(或三鍵)以單鍵相聯結時所發生的 電子的離位作用。

總之,共軛與對稱有關。

10樓:翰林學庫

軛共軛在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等學科中都有出現。 本意:兩頭牛背上的架子稱為軛,軛使兩頭牛同步行走。共軛即為按一定的規律相配的一對。通俗點說就是孿生。

基本資訊。中文名:共軛。

英文名:conjugation

出現學科:數學、物理、化學、地理。

概念:按一定的規律相配的一對。

11樓:秒懂百科

共軛體系:能形成共軛π鍵的體系。

化學上的共軛體系是什麼 什麼是化學上的共軛體系

12樓:科創

1、在化學當中,共軛體系是指具有單鍵-雙鍵交替結構的體系,其中雙鍵的p軌道通過電子離域相互源困連線,譽搜這通常會降低分子的總能量並增加其穩定性。這裡的共軛是指由乙個σ鍵相隔的p軌道之間發生軌道重疊(如果是大的原子,也可能涉及d軌道)。

2、共軛體系在單鍵、雙鍵相互交替(以及其他型別)的共軛體系中,由於分子中慶裂歷原子間特殊的相互影響,使分子更加穩定,內能更小鍵長趨於平均化的效應。

什麼是pπ共軛體系?

13樓:帳號已登出

只要是兩個不飽和鍵伍敗高通過單鍵相連,就可以形成π-π共軛體系。

如果與π鍵相連的某一原子具有乙個與π鍵相平行的p軌道,那麼這個p軌道就可以和π鍵離域,形成p-π共軛。

超共軛效應是由σ(csp3-h1s)鍵枯旁參與的腔尺共軛效應,分為σ-π超共軛,即σ(csp3-h1s)鍵與π鍵的共軛,和σ-p超共軛,即σ(csp3-h1s)鍵與p軌道的共軛。

性質:

鍵與相鄰原子上的p軌道發生的共軛。它分為多電子、缺電子與等電子p-π共軛三種型別。例如氯乙烯,ch2=ch-cl 的共軛體系是由3個原子(c,c,cl)與4個p電子(π鍵2個,氯原子2個)組成,共軛π鍵中的p電子數多於共軛鍵的原子數,稱為多電子p,π-共軛。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pπ共軛。

14樓:匿名使用者

p-π共軛。

p電子朝著雙鍵方向轉移,呈供電子效應(+c).

對同族元素來說,p電子軌道與碳滑飢原子p軌道體積越接近,重疊得越好,共軛能力寬讓虧越強,的p電子軌道體積越大,與碳的p電子軌道重疊慎神的越少,共軛能力越弱。

對同週期的元素來說,p軌道的大小相接近,元素的電負性越強,越不易給出電子,p-π共軛就越弱。

化學上的共軛體系是什麼?

15樓:世紀網路

電子共軛是原子間成鍵的一種的方式吧,具體:

1單雙鍵交替出現的體系稱為共軛體系。

2在共軛體系中,由於原子間的相互影響而使體系內的π電子(或p電子)分佈發生變化的一種電子效應稱為共叢段軛效應。

3、當c-hσ鍵與π鍵(或p軌道)處於共軛位置時,也會產生電子的離域現象,這種c-h鍵σ電子的離域現象叫做超共軛效應。

4、有p-π共軛,π-共軛,σ-超共軛和σ-p超共軛5、若鄰近有p軌道可以容納電子,這時σ電子就偏離原來的軌道滲旦譽,而趨於p軌道,使σ軌道呈現部分的重疊,從而形成σ-p超共軛,使體系更穩定。

參考遲鏈《基礎有機化學(第三版)上冊》邢其毅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舉個簡單的例子說,苯環上的碳碳鍵之間就存在共軛電子對。

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什麼情況下生成氯酸鈉

氯氣和熱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或者說,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反應 3cl2 6naoh熱 nacl 5naclo3 3h20 氯氣和氫氧化鈉溶液在溫度較冷的情況下一般會生成次氯酸鈉和氯化鈉。但是只要加熱,次氯酸鈉就會歧化反應生成氯酸鈉和氯化鈉。化學反應方程式3nacio 加熱 2naci nacio3...

什麼情況下生的孩子,智商會高於常人

1 父母比較笨,條件比較差,生出的孩子可能基因突變,再加上有危機感,智商會高 2 父母都聰明,遺傳後代也聰明 3 祖輩有智商高的人,後代可能會聰明 4 父母處於青春期,身體條件狀況非常好。智商都會很高,因為基因 從什麼特徵可以看出,乙個孩子的智商高於常人 行動和思維和常人不同,言語比其他人清楚,目的...

父母在什麼情況下生的孩子智商水平高於常人

1 父母屬遠血緣婚配生育的寶寶 一項抽樣調查結果表明 一 父母是隔省結婚的,所生育的寶寶平均智商達109 二 父母同是本地人的,所生育的寶寶平均智商為102 三 父母是表親或其他血緣關係的,所生育的寶寶大都低智商。2 最佳生育年齡生育的寶寶 經過一定的調配資料之後,專家認為,女性最佳生育期,為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