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為什麼不是固定日子,冬至日期固定嗎

2024-12-25 22:00:16 字數 2919 閱讀 4401

1樓:帳號已登出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曆中乙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乙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乙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完全換成冬季星空,而且從今天開始「進九」。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

比較常見的是,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

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曲阜、鄒城,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餃最為常見。

2樓:二二的小帽子

這個是因為過冬至是按照陰曆來過的,而陰曆每年都不固定。

冬至日期固定嗎

3樓:不千秋

冬至時間不是固定的。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按公曆,冬至交節是在每年的12月22-23日,這天太陽執行至黃經270度,緯度最南,陽光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北極圈以內則24小時都是黑夜)。

冬至這天,北半球中午太陽的高度也最低,比如在北京,太陽高度只有26°42′,因為這天中午的表影最長,故也稱「長至日」。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規定有冬至的月為「子月」,是十二地支序的首位。所以冬至還是乙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等。

冬至大如年:

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乙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冬至,冬至是太陽回返的始點,自冬至起太陽高度回公升、白晝逐日增長,冬至標示著太陽新生、太陽往返運動進入新的迴圈,所以古人把冬至看作「大吉之日」。

在時年八節當中,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亞於立春歲節。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節,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先秦時期,南北各地風俗文化各異,各地的風俗尚未融合普及,很多節日有歷史,乏記載。很多古已有之的節俗活動在著作上鮮有記載。

據現存著作記述,周人(陝西一帶)以冬十一月為正月,冬十一月一日為歲首。周人的冬十一月一日歲首與現行「二十四節氣」的冬至日期在同陰曆十一月,因此有說從周時期起周人就有在冬至(十一月)祭祀的活動。

4樓:胡說大本營

1.冬至,是指黃道上的「冬至點」。每年地球走到這一點,就是冬至。天文學可以算出冬至的時間,精確到毫秒。「陽曆」的「陽」,指的是太陽。

2.農曆,實際是「陰陽曆」。也就是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為乙個月,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一年。

兩者的差距,靠設定「閏月」來調整。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十九年七閏」,「三年兩頭閏」。每隔19年,農曆和陽曆重合一次。

3.地球的季節,氣候,冷暖,是太陽決定的。所以冬至的日子,按陽曆是準的,農曆不準。

5樓:中醫此生無悔

冬至這天,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加上這天是陽氣初萌而冬盡春回的日子,所以稱之為「冬至」。冬至日期不固定,一般是公曆的12月21日或22日,今年是12月22日。

6樓:淺晦澀橡皮擦

農曆是固定的,陽曆每年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12月21-23日這3天中的一天。

冬至是固定的日期嗎?

7樓:生活玲玲

冬至不是固定的日期,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

冬至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這時太陽到達黃經270°。冬至日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乙個。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之下,成為北半球一年中極夜範圍最廣的一天。對北半球其他地方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天。

冬至氣象變化

古詩有云,「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豔開。」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

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開始逐漸變長,正午太陽高度也逐漸公升高。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冬至這天是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這天,白天開始一天天變長。所以古人認為,「冬至一陽生,是陽動用而陰復於靜也。

即冬至為陰陽交替的時刻,從此陰氣盛極轉衰,陽氣開始萌生,是冬盡春來的標誌。

冬至過後,中國各地氣候都將進入乙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和「數九寒天」了。所謂「數九」,是指從冬至當天算起,九天為乙個單位,謂之「九」,過了九個「九」,剛好八十一天,即為「出九」或「完九」。從「一九」數到「九九」,冬寒就變成春暖了。

8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定日無定月…不是四號就五號…冬節定月無定日…都在農曆十一月…

9樓:匿名使用者

農曆冬至是無定日。至於國曆不太清楚。

冬至的時間好像每年都不一樣。怎麼定的呢?

10樓:匿名使用者

是由「冬至點」的時間確定的。冬至點的時間也就是正午陽光直射南迴歸線的那個時間,具體的時間各地因為時差而不同。冬至日就是冬至點時間所在的那一天。

11樓:匿名使用者

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因為冬至並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

冬至為什麼吃餃子,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傳說

餃子原名 嬌耳 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書,博採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

冬至為什麼吃狗肉冬至為什麼要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 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乙個好兆頭。肉?一般情況下,冬至吃狗肉是很普遍的一種飲食習俗,很多地方都會流行這一習俗。...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啊?

在我國北方有 冬至餃子夏至面 的說法,很多人都聽過冬至要吃餃子這句話,但是對於冬至吃餃子的起源卻不了解。有人表示水餃又叫餃餌,吃水餃是為了祛病驅寒,在嚴冬裡不凍耳朵。據說這種習俗,是因紀念 醫聖 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