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體驗設計有什麼原則?
1樓:環球青藤
1、清晰導致混淆和誤解的所有因素都會留在陰影中,這個規則也不例外。
2、背景如果您邀請使用者控制設計中的某個物件,請將介面控制項盡可能靠近它。使用者希望看到介面控制項靠近他想要控制的物件。
3、指示行為大多數使用者因為被要求而在**上執行操作。原因很明顯,因為每個人都感到害怕採取了一步他沒有任何線索。
4、持續反饋為了讓使用者感到自信,請給予他持續而明確的反饋。
5、簡化用於完成複雜任務的web設計應分為幾個可管理的操作。沒有人喜歡複雜和冗長的形式,因為它們是壓倒性的,並且總是必須仔細檢查插入的資訊是否正確。
使用者體驗設計師是做什麼的?
2樓:河南中公優就業
提到使用者體驗設計師,首先要說一說什麼是使用者體驗設計,「使用者體驗設計」(user experience design)是個廣義說法,可以包括各種設計:ui(使用者介面)、互動(interaction)、視覺、聽覺、甚至工業設計等等,所以通常ui、互動設計師也稱之為廣義上的使用者體驗設計師,但在技能及個要素材上,使用者體驗設計師又高於ui、互動設計師的標準。
基本上職責是:
1,負責包括產品的概念原型設計及細化的互動設計,配合進行使用者測試及分析;
2,團隊成員合作,交流各種想法,畫出原型,參與產品整個的週期;
3,從產品的可用、易用性角度出發,在整個產品生命週期提供可持續性的使用者體驗設計並跟蹤執行。
3樓:藍湖設計協作
體驗設計師的工作涉及多鏈路,在實實在在的解決產品的體驗問題。
1. 發掘使用者需求,打造極致的體驗。
產品體驗是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產品體驗設計師應該是最了解使用者的群體之一。
成功始於好想法。體驗設計師們採用調研、腦暴等方式,發掘使用者的潛在需求。
為使用者帶來更易用、更高效、更舒適的產品體驗,從而讓他們更愛你的產品。
2. 推動執行落地,打造有效的創新。
發掘到產品面臨的問題及使用者需求後,不要讓閃光點被淡忘,及時進行有效的落地實行,才能實打實解決問題。
3. 蒐集使用者反饋,推動產品優化。
產品上線不是體驗設計的最終結果,使用者反饋才是對體驗設計質量的檢驗。
反饋不好,再次找問題、解決問題,以此推進產品設計的持續優化。反饋好,皆大歡喜。
使用者體驗設計有哪些要素?
4樓:環球青藤
一、產品現象
了解產品現象需要明確兩個資訊,產品能給使用者提供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和產品能給使用者提供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了解產品現象也是為了之後的設計打下基礎。
二、支撐資料
支撐資料就是支撐產品現象的關鍵資料。把成功的產品現象比作一棟漂亮的大樓,支撐資料就是這大樓底下的地基。
三、使用者因素
決定支撐資料表現的內在因素是使用者因素,即使用者在做這件事過程當中是怎麼想的、有遇到什麼問題。
四、體驗細節
把引起使用者因素的產品細節點找出來,比如:通過調研,發現雪球app內容整體很密、單個內容除了標題和摘要外,沒啥有效的內容,導致沒有點選的興趣點。
五、解決方案
5樓:武漢黑箭頭手繪官方
(1)嚴謹、理性、創意。使用者體驗設計充滿了理性和嚴謹,因為它首先關注於解決使用者的問題,同時也需要優質的創意,幫助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
2)提供特定問題的解決方案。為了避免把設計當做自己無限發揮創意的舞台,以至於出現糟糕的體驗。設計師在設計前,請先問問自己,這次設計的目標是什麼?
要為什麼樣的人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如何解決?因此設計需要很好地考慮設計目標,把自己代入使用者使用的場景中去考慮問題,僅僅是依照自己的想象在創作,是不可行的。
3)不讓使用者思考。很多設計師喜歡找這樣的藉口:我這個設計很有創意,使用者第一眼看到的時候不會用沒關係,他第二次不就會了嗎?
可惜的是,使用者可不會這麼想。他第一次遇到挫折的時候,很可能會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再也沒有第二次的機會了。
4)趣味橫生。趣味性可以為你的設計加分,讓使用者產生難以忘懷的奇妙體驗。抓住了使用者的心理和行為習慣,同時,又充滿了趣味。有趣味的產品更容易吸引使用者。
成為使用者體驗設計師要具有哪些能力
6樓:小武同學
使用者體驗設計師(ux designer)的角色可以說的複雜的、多面的同時也是責任重大的。儘管 ux設計是產品開發的乙個必要環節,但由於它相對來說比較新,所以很多人來說並不確切的知道ux設計師的責任和工作。
如果說使用者體驗是使用者與產品所有互動的體驗,那麼使用者體驗設計就是,設計師試圖確定的體驗的過程。儘管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專案,ux設計師工作職責差異很大,但大都包含以下內容:
產品研究。產品研究包括使用者和市場研究,是每個ux設計師開始乙個ux設計專案的起點,也是優秀設計的基礎。讓設計師能夠基於真實的資料做決定而不是憑空假設。之所以將產品研究放在首位是因為通過產品研究能夠獲取和了解使用者的行為、目標、動機和需求。
產品研究幫助ux設計師理解行業標準,識別特定領域產品面臨的風險和機遇,同時有利於在眾多的產品功能和特性中,做出合理的優先順序排序。
建立使用者畫像和產品使用場景。
使用者畫像是真實使用者的虛擬代表,是建立在產品和使用者研究獲取的大量真實資料之上的目標使用者模型。將使用者區分為不同型別,抽取出典型特徵,賦予名字、**,一些人口統計學要素,場景等描述,就形成了乙個人物原型。人物角色是虛擬的,但能代表一類真實使用者的行為。
當確定使用者畫像後,便可以分析和編寫使用者使用場景,使用場景需要描述產品是如何融入使用者的生活。具體的使用者使用場景分類包括使用時間、地點、使用時的心理狀態、使用裝置、周邊環境。
資訊架構設計。
資訊架構(ia:information architecture),是美國建築師沃爾曼 (richard saul wurman)先生在 1975 年提出的。包括調查、分析、設計和執行過程,它涉及到組織系統、導航系統、搜尋系統和標籤系統的設計,目的是幫助人們成功地發現和管理資訊。
關於資訊架構的內容很龐雜在這裡不敘述,對於使用者體驗設計師需要設計結構、決定組織方式以及歸類,好讓使用者容易尋找與管理,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依賴經驗,直覺和創造力,同時也要願意冒險並相信直覺。
7樓:彌皖衲
目前可能需要。因為這個行業還不完善。很多事情必須設計師自己完成。
將來隨著職業的細分,會有更細的分工。**可能不再需要設計師去寫了。
我一直認為設計師真正的工具是他會思考的大腦。而工具會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方便易用。因為優秀的使用者體驗設計師們會去漸漸改善寫**過程中的體驗。
馬化騰和賈伯斯都是很優秀的使用者體驗設計師,而這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具備寫**的能力。
8樓:匿名使用者
設計師除了專業能力,還有具備優秀的團隊協作能力。
提高與團隊成員溝通效率的方法有很多,設計師們除了通過藍湖提高與產品經理、工程師的溝通效率外,要謹記「見人說人話」的道理。在跟其他部門的同事溝通時,站在他的角度上思考,用適合他的語言與他進行溝通,往往事半功倍。
在北大當學渣是種怎樣的體驗,在清華北大當學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若想知道知道真正的體驗結果,一先考進北大,二甘願做學渣,等畢業時就明白了。在清華北大當學渣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是知乎上乙個使用者的回答。為何要說成是強答,因為我這5年都沒感覺自己是清華學生的一員。作為一名體育生,在高考 北京 只需要考到二本線60 就能上清華的人,你覺得我學習能有多好?但是當時年幼的...
在電子科技大學當學渣是怎樣的體驗?
其實就是一種很迷茫的狀態,因為有人也評價過電子科技,像材料,因為也就材料相關的基礎課多,但是更深入的課程沒有,說像弱電,幾乎沒有電子工程的專業課 說像計算機,也就c語言 軟體技術基礎這兩門課還像回事,其他的,都沒有強制必修,肯定不是科班計算機的 說像強電,除了工程實訓之外一點強電的課程都沒有,但是這...
在義大利學建築設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一種背井離鄉的感覺,有點崇洋媚外,其實沒有很好的挖掘和宣傳自己的建築,以為義大利的好,其實文藝復興也是被吹出來的,不過如此,一些過時的東西有啥好學的,在義大利上大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很多人講義大利是寬進嚴出的,相對來說確實是這樣,但是畢業 沒有想象的難。能不能順利畢業主要和三點有關。第一是自己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