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傳的重點詞句,張衡傳原文及翻譯

2023-05-14 18:00:02 字數 3216 閱讀 1250

1樓:網友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中的雅字意思。

張衡傳原文及翻譯

2樓:黎約煽情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踰侈。

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算。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機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

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

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

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鹹怪其無徵。後數日驛至,果**隴西,於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時政事漸損,權移於下,衡因上疏陳事。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

嘗問天下所疾惡者。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

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凶倚仗,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為河間相。

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徵拜尚書。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張衡傳重點句子翻譯

3樓:盜號全家4光

《張衡傳》

詞類活用。時天下承平日久 (名詞作狀語,當時。 )

衡少善屬文( 形容詞作動詞,擅長,善於。 )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 (同上。 )

妙盡璇機之正 (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研究透了;形容詞作名詞,正確的道理。 )

大將軍鄧奇其才( 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奇。 )

四、古今異義詞。

常從容淡靜 (古義:言語舉止適度得體。今義: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舉孝廉不行 (古義:不去 ( 應薦 ) 今義:不可以。 )

公車特徵拜郎中( 古義:特地徵召。今義:事物的特點、徵象、標誌等。)

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古義:篆,篆文。文,通「紋」,花紋。今義:漢字的一種書體,如大篆、小篆等。 )

覆蓋周密無際 (古義:四周嚴密。今義:周到細緻。 )

振聲激揚 (古義:激越、傳揚。此指清脆響亮。今義:激動昂揚或激勵使振作起來。 )

尋其方面( 古義:方向。今義: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

衡下車,治威嚴 (古義:官吏初到任。今義:從車上下來。 )

上下肅然 (古義:整肅,老實收斂的樣子。今義:十分恭敬的樣子,如:肅然起敬。 )

中有都柱 (古義:大,音dū。又如:軍驚而壞都舍。今義:都市;或用作表範圍的副詞 ( 音dōu )

五、特殊 句式。

1 被動句(①—無被動詞,④—有被動詞)。

舉(被)孝廉不行 ②連闢(被)公府不就。

兵(被)挫地(被)削 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不凝滯於物 ⑥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

而自令見放為 ⑧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2 倒裝句(否定句賓語前置)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②自古及今,未之嘗聞。③殘賊公行,莫之或止。

張衡傳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張衡的

4樓:帝都小女子

第一部分(第1段)寫張衡的為人以及在文學方面的才能和成就;

第二部分(第2-4段)寫張衡在科學技術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貢獻;

第三部分(第5段)寫張衡在政治上的突出作為。

一是仕途情況,以及製作渾天儀和著《靈憲》、《算圖論》的情況;一是專門介紹候風地支儀。顯然,後者又是第二部分的重點。

5樓:張

《張衡傳》為傳統名篇,選自《後漢書》,作者范曄(398—445),是一篇精彩的人物傳記。文章以時間作為敘事線索,描述了張衡在科學、政治、文學等領域的諸多才能。

文章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段。記述張衡的學業、品德和文學上的成就。開頭兩句按歷史人物傳記的格式,記述張衡的姓名、籍貫與家世。

接著介紹其在文學上的造詣。「少善屬文」說明他具有先天的稟賦,而「游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說明他注重社會實踐。也正是因為他在青少年時代就打下了如此深厚紮實的基礎,並不斷自我提高,所以才能「通五經,貫六藝」。

在敘述了其「才」後緊接著敘述其德。「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具有謙虛穩重、超塵拔俗的品格,而面對統治者的招羅,作者連用「不行」「不就」「不應」等詞語表現他的不慕榮利的高潔品德。

而《二京賦》進一步證實其文學才能及精研精神。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2~4段,介紹張衡在科學技術上的成就。重點介紹候風地動儀的結構和功用。第段從整體上概括了張衡在科學上的成就,包括科學發明和理論著作兩部分。

在介紹其特長時與其職官聯絡起來,側面反映了二者互為因果的關係。第四段著重介紹了能代表其成就的候風地動儀。介紹地動儀雖不足二百字,但詳盡記述製造時間、質地、大小、形狀、內外結構、裝飾、功用等,文字精簡平實。

如介紹構造特點時用「中」「傍」「外」「下」四個方位詞為序,便從裡到外,從上到下簡要而清楚地寫出其構造特點。以「似酒尊」描寫其形狀非常形象具體,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的誇張描寫和「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的熱烈讚嘆著力描寫了儀器的準確無誤。最後附述了生動有趣的事件驗證其功效,使文章於平實中透出情致。

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段,介紹張衡在政治上的才幹。文章僅選取兩件事作為切入點,一是《思玄賦》的由來,表現了張衡心思細密、小心謹慎的形象。一是出任河間相時與奸黨鬥爭一事。

陰知奸黨姓名,一時收禽」表現其政治智慧型,「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表現其卓然政績。這樣,筆墨寥寥卻寫出了一位真實可感、形神豐滿的廉吏。

張衡傳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張衡的

6樓:淵源

第一部分(第1段)寫張衡的為人以及在文學方面的才能和成就;

第二部分(第2-4段)寫張衡在科學技術方面卓越的才能和貢獻;

第三部分(第5段)寫張衡在政治上的突出作為。

張衡傳通假字有哪些,張衡傳通假字

通假字。1.員徑八尺 員,通 圓 圓周 2.形似酒尊 尊,通 樽 酒器 3.一時收禽 禽,通 擒 捉拿,擒拿 古今異義。1.常從容淡靜 古義 言語舉止適度得體。今義 不慌不忙,沉著鎮定。2.舉孝廉不行 古義 不去 應薦 今義 不可以。3.公車特徵拜郎中 古義 特地徵召。今義 事物的。特點 徵象 標誌...

《張衡傳》的詞類活用有哪些,張衡傳的通假字 古今異義詞 詞類活用 特殊句式

1大將軍鄧騭 奇抄 其才 形容詞意動用法襲,認為 奇特 2 時 天下承平日久 名詞作狀語,當時。3衡少 善 屬文 擅長,善於。4安帝雅聞衡 善 術學 擅長,善於。5 妙盡 璇機之 正 研究透了 正確的道理。6又多豪右 多,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多有 我覺得應該還有,今天沒帶語文書回來,明天給你總結吧!7...

宋史 岳飛傳的選譯,《宋史 岳飛傳》原文及翻譯

宋史 岳飛傳 原文及翻譯 原文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為農。父和,能節食以濟飢者。有耕侵其地,割而與之 貰其財者不責償。飛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因以為名。未彌月,河決內黃,水暴至,母姚抱飛坐甕中,衝濤及岸得免,人異之。少負氣節,沈厚寡言,家貧力學,尤好 左氏春秋 孫吳兵法。生有神力,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