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問古代時間,古時候各個時間是怎麼說的呢?

2023-04-20 01:45:02 字數 3922 閱讀 7128

1樓:埋頭苦幹的

圭表是中國人最早創制出的利用陽光下影子移動的規律,測定二十四節氣和回歸年長度的天文儀器。所謂「表」,就是一根直立在平地上的標竿或者石柱,漢代後,改用銅製;「圭」是一根與表垂直的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漢以後,改用石製或銅製,它們共同組成「圭表」。用圭表測出表影隨著太陽的視運動在一日之內的長短變化。

中午,表影最短,落在「圭」面上,指向正北方。從正午表影長短變化的週期,可以確定乙個回歸年的長度,並能推算出「24氣」。後來幾經改進,為了使表影不落到圭外,人們又在圭的另一端立了乙個相對較短的「小表」,相當於圭的延伸,叫「立圭」,冬季時長的表影可以在立圭上反映出來。

我國古代的刻漏是在竹木制的刻箭上,按其一晝夜在水面上浮沉的長度,分刻成100個間距,每個間距即為一刻,故有「百刻」之稱。自西漢起,用12個時辰表示一晝夜的變化,每一時辰合今天的2小時。十二個時辰以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名。

從夜間十一時起到一時為子時,一時至三時為丑時,其餘類推。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乙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公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2樓:網友

古代人用的時辰。

時辰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製。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

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製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

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3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依次類推。

每兩小時為乙個時辰,一天共有12個時辰。子時指晚上11點至凌晨1點,依次類推即可。

古時候各個時間是怎麼說的呢?

4樓:漢元帝

1、「年月日」和現在一樣,其中「年」也是地球朝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月」是月球朝地球旋轉一圈的時間,「日」是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和現在的曆法基本一樣。

2、沒有「小時」的概念,用「鼓」、「更」、「時辰」代替。如「五鼓」,「三更」,「兩個時辰」。

3、更沒有「分秒」的概念,用「一炷香的時間」,「一袋煙的功夫」,「一眨眼的功夫」。

古代城市居民作息時間聽鐘鼓(這也是一些城市鐘鼓樓的作用);古代農村居民作息時間看太陽。戰爭中發起衝鋒只能敲鑼打鼓或者揮舞旗幟來傳遞資訊,將領之間絕對不會約好,下午五點一刻,準時發動進攻。

5樓:網友

十二生肖記時辰。

子時 二十三點到一點。

丑時 一點到三點。

寅時 三點到五點。

卯時 五點到七點。

辰時 七點到九點。

巳時 九點到十一點。

午時 十一點到十三點。

未時 十三點到十五點。

申時 十五點到十七點。

酉時 十七點到十九點。

戌時 十九點到二十一點。

亥時 二十一點到二十三點。

6樓:網友

心驚肉跳玩好一起來陳小春又好填下拜託謝謝。

古代的時間問題

7樓:匿名使用者

1柱香要看香有多長了,一般15分鐘左右。

1盞茶要看喝得快慢了,一般10分鐘左右。

8樓:清盈的臉容

一年有十二月,一。

月有五周,一週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2小時)有四刻,一刻(30分)有三盞茶,一盞茶(10分鐘)有兩柱香,一柱香(5分鐘)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彈指,一彈指(10秒)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鐘。

我比較喜歡這種。

9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時辰--兩小時。

半個時辰--一小時。

一炷香:三十分鐘。

一盞茶:十五分鐘。

古代人怎麼看時間,誰能告訴我答案呀

10樓:慮虎人

晚上街上有打更的人!

關於古代時間的問題

11樓:塵無中心

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時辰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

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盞茶(10分鐘或分鐘,這兩個說法都有根據)一柱香(5分鐘)

古代經常用一盞茶,一炷香,一餐飯等表達時間,並不是太嚴謹,只是表達乙個大概的時間長度。

深夜23點到子夜1點為子時,1-3點為丑時,3-5點為寅時,5-7點為卯時,7-9點為辰時,9-11點為巳時,11-13點為午時,13-15點為未時,15-17點為申時,17-19點為酉時,19-21點為戌時,21-23點亥時。

子時一刻=現代時間23:15

關於古代時間的問題

13樓:匿名使用者

除了時間段 還有 刻。

兩者加一起 就能表示具體的時間了。

子時 之類的 應該是書面的吧。

平常人們說話 常說幾更天。

14樓:匿名使用者

1. 子時和三更是同乙個時間段,都是指現在的 23:00--次日1:00

2. 每個時辰八大刻,二小刻。

15樓:匿名使用者

1個時辰相當與我們現在的倆小時。

我想問下「上古時候」和「一萬年前」,哪個時間更久點

一般上古時代是指文字記載出現以前的歷史時代。對世界各地上古時代的定義也因此不同。在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在兩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西元前5000年以前的歷史時代。因為上古時代沒有當時直接的文字記載,那個時候發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無法直接考證。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帶有神話色彩。中國上古時代傳說的帝...

南韓古時候的歷史是怎樣,關於南韓古代的所有歷史

南韓從古至今都是宇宙第一大國,不用想就知道了!古時候中國包括南韓嗎?是中國的附屬國,年年進貢,接受冊封,但從來沒有成為中國的領土過。不包括!是個附屬國,叫高麗國 朝鮮半島和日本島嶼是我國固有領土。南韓歷史概況 朝鮮古時候的歷史是怎樣的?南韓的歷史是怎麼樣的?南韓最早的史書 三國史記 的背景 三國史記...

古代的朝歌現在指的是什麼地方,古時候“ 朝歌” 是現在的哪裡啊?

朝歌位於今河南鶴壁市市區南部淇河邊。淇園是商朝的國家園林,還有三海子 摘星臺 鹿臺 淇水關 折脛河 三仁祠 箕子廟等歷史遺蹟。朝歌,是中國商王朝國都 3000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是朝歌城市的奠基者,商王盤庚時期,將商的國都遷到了沬邑,武丁 武乙 帝乙 帝辛四個帝王以沬為都,商紂王執政時期將沬改為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