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宰相是在哪裡辦公的?唐代宰相的官名是什麼?

2023-02-22 16:40:06 字數 3534 閱讀 8835

1樓:威小人物

唐初宰相辦公地點是政事堂。

政事堂是唐、宋宰相議事的地方。政事堂會議是常設的,協助皇帝統治全國的最高決策機構。唐初設政事堂於門下省。

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原僅三省長官(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右僕射),是當然宰相。其後,皇帝又以他官參加政事堂會議,稱為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三品等(以後逐漸統一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亦為宰相。唐中宗即位後,移政事堂於中書省。

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名為中書門下。但其後仍有稱為中書政事堂或中書都堂。後晉時,又曾改名為政事廳。

唐朝的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參議政事的中書侍郎、門下侍郎是宰相。尚書令,以後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書僕射為長官任宰相職。唐高宗後,尚書僕射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參議朝政的百官加參議政事、參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銜的也是宰相。

2樓:得君須妙心

首先我要糾正下··在唐朝官職制度裡面··是實行三省並相制度·即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1、中書省:正職長官為中書令,副職長官為中書侍郎。

下轄: 中書舍人、右散騎常侍、右諫議大夫、右補闕、右拾遺、起居舍人、集賢殿和史館(機構) 2、門下省:正職長官為門下侍中,副職長官為門下侍郎。

下轄: 給事中、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左補闕、左拾遺、起居郎、城門郎、符寶郎、弘文館(機構,掌管圖書、禮儀、制度沿革等) 3、尚書省:正職長官為尚書令,副職長官為左、右僕射。

六部各設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下轄六部二十四司情況: 1)吏部——掌管官吏選拔、任免、公升降、考試等。

下屬**有主事、令史、書令史、制書令史、甲庫令史、亭長、掌固 等。 2)戶部——掌管戶口、經濟、財政等。下屬**有主事、令史、書令史、計史、掌固。

3)禮部——掌管禮儀、祭祀、科舉、學校、教育等。。。注:以上三部左司統之。

4)兵部——掌管武官選拔和軍事行政。。。5)刑部——掌管司法行政和審判。。。6)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建設和後勤有關工作。。。

我正在欣賞。

唐朝朝廷有幾個部門,都是幹什麼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朝廷有三省六部。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國家的政務。同時把原尚書省諸曹正式確定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

中書省,古代皇帝直屬的中樞官署之名。封建政權執政中樞部門,漢朝始設中書令,魏國建秘書監,有監、令,魏曹丕改稱中書監、令。

晉朝以後稱中書省,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機要、釋出皇帝詔書、**政令的最高機構。沿至隋唐,遂成為全國政務中樞(三省六部制)。宋元時中書省設中書令和中書丞相,明清時期廢其名稱。

「門下省」為官署名稱,魏晉至宋的**最高**機構之一。初名侍中寺,是宮內侍從官的辦事機構,後來隋朝和唐朝開始正式設立的三省六部製成為與尚書省、中書省的三省之一。其稱為門下省,始自西晉。

官僚機構。南朝宋得名,前身為「尚書臺」。由漢代皇帝的秘書機關尚書發展而來。

是魏晉至宋的**最高政令機構,為****最高權力機構之一。隋唐對三省加以釐定,形成對後世影響極大的三省制,尚書省也最終發展成形。

唐代宰相的官名是什麼?

4樓:網友

唐朝實行三省制,分別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主決策,首腦稱中書令,門下省主審議,首腦稱侍中,尚書省主執行,首腦稱尚書令。

中書令和侍中可成宰相,尚書令因為李世民曾經擔任過,所以自他以後尚書省沒有尚書令,只有左右僕射(相當於副尚書令)。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中書省和門下省經常進行聯席會議(所謂政事堂)。如果僕射得到了參加此聯席會議的資格,所謂「知政事」者,變可以稱做宰相了。

如果沒有此資格,那麼便不能叫宰相。

「執政事筆」是指在聯席會議上宰相輪流秉筆制度。有執政事筆資格的肯定是宰相。

唐代和宋初的宰相在權責上有什麼分別,試舉例分析

5樓:人若轉蓬

就我所知,一般三省首腦中書令、侍中、尚書左右僕射並為宰相。但隨著發展,肅宗以後加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才可稱為宰相。雖然唐時宰相職權已開始分責,但是加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權責還是很大的。

像**的考核任免、軍事的決策、外交、國家大政方針等。宰相還是有很大的參與影響空間的。特別是玄宗開元之後,諸路的大都督、節度使也往往兼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可見其權責之大。

宋朝嘛,由於本身是通過政變的方式取得政權的。所以太祖趙匡義之後的歷任帝王深知權力集中的危害。雖然兩宋時一直很倚重文官,但是文官之多是後世也很難比的。

而這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分權。宋初宰相仍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但其主要負責政事,軍事則有新設的樞密使負責,財政則有三司掌管,後來太宗時又受參知政事權力,作為副相。宰相的權責進一步被削弱。

像有名的范仲淹、王安石就任過此職,並進行了改革,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這與北宋相權過分削弱不無關係。總的來說。宋初的宰相權力要低於唐代。

唐朝丞相府邸在哪

6樓:放你——在心上

不固定。

首先要明確一點,如果你說的府邸是指的辦公場所,也就是所說的政事堂的話,那麼在政事堂有時候在皇城承天門大街東側的中書省,有時候在西側的門下省,看看到底是哪個宰相強勢;

如果你說的是私人府邸,那麼如下:

1、唐朝沒有丞相,從開始的尚書左右僕射、中書令、侍中為宰相到後來的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們,他們的本官各不相同 。

2、唐朝不為京官提供住宿,所有**們的住宅則分布在皇城外郭城內的居民區,還有窮的經常自己租住。

7樓:卡恩提蘭繆

具體哪位的,這個好像是沒有固定的地方說哪就是專門給丞相住的。一般的**的住宅都是自己的,如果卸任了也不會說把房子匯出來給下一任**。所以如果你問一位具體的丞相還有可能有人知道,問官職的府邸,沒有人可以回答。

8樓:g傾盡天下

一種是自己買地建房或直接買現成的公館,比較被皇帝看中的,也有以「賜府第」形式化官為私的,垮台了,房子也就被沒收了,或退休一旦獲准,馬上退還官舍,搬進其他房子。

假如經濟條件困難,中心地段房價太貴,所以住所在偏遠的地方的,也有在皇城附近的旅館裡包一間房的,唐朝一般不為京官提供免費住房。

丞相住在哪?

9樓:年糕沒了

各朝丞相的職位是不同的。有的就叫丞相,有的叫尚書令等等,他們分別住在對應的府第中,比如丞相府,尚書府等。

在唐朝,宰相到底為幾品官吏?

10樓:匿名使用者

宰相不是乙個人,而是三個人的合稱,所以無法有固定的官職。

11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最高權力機關為三書省,好像沒宰相這位。

12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宰相,是群相執政,宰相品級不高,高品的沒權利,一般都是正。

三品,版唐初以門下侍中,尚書左。

權右僕射,中書令等叢二品或正三品為宰相,後來三者也為虛職,,只要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侍郎也是宰相,沒有平章事的加官,不能為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品。

唐朝著名的宰相都有誰?

宋仁宗時代的宰相是誰,宋仁宗時期的宰相是哪幾位?

宰相是李若谷。李若谷,字子淵,徐州豐 今豐縣 人,進士出身。歷任宋太宗 宋真宗 宋仁宗三朝,官至資政殿大學士 吏部侍郎,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80歲,追贈為太子太傅,諡號 康靖 宋史 卷二九一 列傳五十 若谷性資端重,在 論議常近寬厚。治民多智慮,愷悌愛人,其去,多見思。若谷品性端莊穩重,在 議論時常...

明朝為什麼廢除宰相制?宰相制的弊端和優勢是什麼嗎

朱元璋為什麼廢除丞相制?首先更正一下,朱元璋廢除掉的是丞相制而不是宰相制。秦朝建立後,秦始皇設立了丞相制度,漢代保留了下來。從秦朝到明朝,丞相制度流傳了一千多年。乙個制度能夠流傳這麼久,必然是有他它存在的道理的。那麼為什麼到了朱元璋這就把它給廢除了呢?因為朱元璋想強化皇權,加強皇帝的權威。丞相的設立...

「丞相」和「宰相」是一樣的嗎?有何區別

如果說皇帝是我國古代的 一把手 那輔佐他治理天下的宰相自然就是二把手了。不過,在近年來的許多影視劇或文學作品當中,宰相 和 丞相 時常被混為一談,似乎它們含義相同,就如同 皇帝 和 帝王 一樣只是字面上有一點點差異一般。那麼,宰相和丞相意思到底一不一樣,如果一樣,為什麼有時人們說宰相而有時說丞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