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孔子到底想表達什么,這段孔子到底想表達什麼

2022-09-29 04:10:02 字數 3690 閱讀 3551

1樓:匿名使用者

好萌的聲音,不會是小學生吧

孔子對自己一生的評價是:

2樓:無名之人

孔子對自己一生的評價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白話譯文: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3樓:腳下騰雲亦非真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為什麼孔子在談到為政, 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歷,艱苦奮鬥的精神。

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乙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乙個姐姐,對家庭, 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

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作學問, 經過十五年,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人生的 磨鍊,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作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

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範圍。

到了「六十而耳順」,這裡問題又來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麼問題不順,耳腔發炎嗎?這句很難解釋,可能在當時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耳順下面有乙個句讀。

如果照舊, 「耳順」的道理就是說,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

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 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裡平靜。注意!心裡平靜不是死氣沉沉,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改成好人,要這樣平靜,這個學問是很難的。

然後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踰矩」。

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踰矩」 。

人與人之間要有乙個範圍。「從心所欲」—

—自由而不能超過這個範圍,所以「不踰矩」,同時這句話也通於形而上的道理。

參考資料:南懷瑾 《論語別裁》

4樓:咸陽猛驢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志於道,居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5樓:朋克老青年

樓上大謬.

子曰,吾待價而賈者也.

此言道出了乙個千古秘密.

孔子生為女兒身!

若不是女子,如何能待嫁?

這才是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啊!

孔子的思想今天還有什麼現實意義

孔子對每個年齡段的評價

6樓:暢聽自然江南店

十歲不愁、二十不悔、三十 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 順、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九十老童。

7樓:匿名使用者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想對他說什麼 急急急!!!

8樓:

我想問孔子,這些思想怎麼來的,其實你可以胡亂說的,小學生正是想像力豐富的年齡,為什麼後人對你非常尊敬,其成為萬世先師。

9樓:天庭飽滿中年女

我想問孔子,他是怎麼樣會有那些思想的,他是在什麼地方發現的,其實你可以隨便說的,因為這不會難,小學生正是想像豐富的年齡

10樓:會飛的海豚

qtggw1gwjggwtt

11樓:不想有

老師,你真的是南韓人麼?

孔子說的這句話什麼意思?

12樓:匿名使用者

原句應該是:君bai子和而不du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論zhi

語。「和而不同」,dao是指君子在社會內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容種友善的關係,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便是這個道理,但對於某些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所謂「同而不和」則是指小人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並不一定抱有友善的態度。

13樓:匿名使用者

故君子和而不流

子路問強(1)。子曰:「南方之強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5303562與?

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2)寬柔以教,不報無道(3),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4)。

衽金革(5),死而

不厭(6),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7),強哉矯(8)!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9),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第10章)

【註釋】

(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學生。(2)抑:選擇性連詞,意為「還是」。而:代詞,你。與:疑問語氣詞。(3)報:報復。(4)居:

處。(5)衽:臥席,此處用為動詞。

金:指鐵製的兵器。革:指皮革製成的甲盾。(6)死而不厭:死而後已的意思。(7)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隨波逐流。(8)矯:堅強的樣

子。 (9)不變塞:不改變志向。

【譯文】

子路問什麼是強。孔子說:「南方的強呢?北方的強呢?還是你認為的強呢?用寬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對我蠻橫無禮也不報復,

這是南方的強,品德高尚的人具有這

種強。用兵器甲盾當枕席,死而後已,這是北方的強,勇武好鬥的人就具有這種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順而不隨波逐流,這才是真強啊!

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這才是真強啊

!國家政治清平時不改變志向,這才是真強啊!國家政治黑暗時堅持操守,寧死不變,這才是真強啊!」

【讀解】

子路性情魯莽,勇武好鬥,所以孔子教導他:有體力的強,有精神力量的強,但真正的強不是體力的強,而是精神力量的強。精神力量的

強體現為和而不流,柔中有剛;體現

為中庸之道;體現為堅持自己的信念不動搖,寧死不改變志向和操守。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強。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後來人。」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強。

說起來,還是崇高的英雄主義,獻身的理想主義。

不過,回到《中庸》本章來,孔子在這裡所強調的,還是「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儒學中最為高深的道行。

曰:「君子矜(1)而不爭,群而不黨。」

【註釋】

(1)矜:音jīn,莊重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君子莊重而不與別人爭執,合群而不結黨營私。」

14樓:匿名使用者

下一句復是小人群而不合。原句是「制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也就是說君子具有獨立的人格,不願意拉幫結夥,君子思想觀念和倫理常規都是相近的,小人雖然群聚一起,卻各有小九九。君子應該保持自己的節操,能團結大家而不搞小集團。

孔子的徒弟都叫什么,孔子的徒弟都叫什麼

1 顏回 子淵 2 閔損 子騫 3 冉耕 伯牛 4 冉雍 仲弓 5 冉求 子有 6 仲由 子路 7 宰予 子我 8 端木賜 子貢 9 言偃 子游 10 卜商 子夏 11 顓孫師 子張 12 曾參 子輿 13 澹臺滅明 子羽 14 宓不齊 子賤 15 原憲 子思 16 公冶長 子長 姓名 字 17 南...

孔子與孟子有什么區別,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

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 農曆八月廿七 前479年4月11日 農曆二月十一 字仲尼。排行老二,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 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 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

寶寶這段時間容易拉肚子是為什么,寶寶這段時間容易拉肚子是為什麼?

剛開始喝奶粉也經常拉肚子,還 酸臭氣味的便便,用乳糖酶,澳維塔乳糖酶參考下 通常引起夏季腹瀉的病原體有兩種 一種,是產毒性細菌引起的腸炎。第二個,是侵襲性細菌引起的腸炎,產毒性細菌引起的腸炎那他在潛伏期通常是一天到兩天比較急。化驗的時候一般白細胞低於五個或者是沒有白細胞,主要是改變就是胃腸道症狀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