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民生為本
【成語】:
【拼音】: wàn shì jù bèi zhǐ qiàn dōng fēng
【解釋】: 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麼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後乙個重要條件了。
【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曹操摔兵南下,進攻劉備和孫權的聯軍.東吳都督周瑜決定用火攻破曹軍.一切準備好了,周瑜突然想起,必須要刮東南風才能火借風勢,取得成功,而當時是冬天,刮的是西北風,那裡來得東南風呢?
周瑜急得病倒了.諸葛亮猜透了他的心事,給他寫下了十六個字的藥方: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周瑜忙向諸葛亮請教辦法.諸葛亮懂得天文,知道幾天內會刮東南風,就說自己能用法術借來東南風.後來,果然颳起了東南風,使吳軍火攻成功,曹軍大敗而歸。
中華成語故事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2樓:匿名使用者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出自《三國演義》四十九回,原文為: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原意是周瑜定計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準備,忽然想起不刮東風無法勝敵。後以此比喻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只差最後乙個重要條件。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故事
3樓:方蘭次環
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
三國時代,在赤壁發生了一次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叫「赤壁之戰」。
當時魏軍的曹操擁兵百萬,想吞併南方。吳、蜀就聯合起來,一起對抗魏。
吳軍的統帥周瑜和蜀軍的軍師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們決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輕敵情緒,採用火攻的作戰方案。
周瑜先用反間計,誘使曹操殺死了曹軍中熟悉水戰、可以抵擋他們的得力將領蔡瑁、張允。接著又叫龐統假作獻計,騙曹軍把戰船連在一起。這樣,如果著起大火,戰船不能分開,曹操的軍隊就會全軍覆沒。
周瑜又使出「苦肉計」:當著很多人的面痛打老將黃蓋,然後讓黃蓋去詐降曹操。實際上,黃蓋在歸降的船中裝滿了容易燃燒的物品,準備詐降時衝向曹營,發**攻。
一切都安排好了,周瑜卻高興不起來,反而憂慮成疾,臥床不起。原來,要達到火攻的目標,還需要乙個很重要的條件——要向北岸曹軍放火,必須依仗著東南風才能辦到。而當時正當隆冬季節,天天都刮西北風。
諸葛亮拜訪周瑜,周瑜急切地請教諸葛亮有什麼辦法。諸葛亮對周瑜說,自己能呼風喚雨,可以借三天三夜東南風來幫助周瑜放火。
周瑜立即命人築了乙個土台,叫「七星壇」。諸葛亮在「七星壇」上祈求東南風。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他通過氣象觀察,**到了刮東南風的日期。到了預定的日期,果然東南風大作,周瑜順利地完成了他的火攻計畫。
這個故事形成了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比喻什麼都準備好了,就差最後乙個重要條件了。
4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前來探病猜到了周瑜的**,便在藥方上寫下了「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大驚,便向諸葛亮請教破敵之策,諸葛亮便表示可借東風破敵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出自什麼成語故事???啊?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出自哪成語典故
5樓:不喜歡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出自《三國演義》四十九回,原文為: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原意是周瑜定計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準備,忽然想起不刮東風無法勝敵。後以此比喻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只差最後乙個重要條件。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故事(20分求)
6樓:孟曉冉
成語故事--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
三國時代,在赤壁發生了一次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叫「赤壁之戰」。
當時魏軍的曹操擁兵百萬,想吞併南方。吳、蜀就聯合起來,一起對抗魏。
吳軍的統帥周瑜和蜀軍的軍師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們決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輕敵情緒,採用火攻的作戰方案。
周瑜先用反間計,誘使曹操殺死了曹軍中熟悉水戰、可以抵擋他們的得力將領蔡瑁、張允。接著又叫龐統假作獻計,騙曹軍把戰船連在一起。這樣,如果著起大火,戰船不能分開,曹操的軍隊就會全軍覆沒。
周瑜又使出「苦肉計」:當著很多人的面痛打老將黃蓋,然後讓黃蓋去詐降曹操。實際上,黃蓋在歸降的船中裝滿了容易燃燒的物品,準備詐降時衝向曹營,發**攻。
一切都安排好了,周瑜卻高興不起來,反而憂慮成疾,臥床不起。原來,要達到火攻的目標,還需要乙個很重要的條件——要向北岸曹軍放火,必須依仗著東南風才能辦到。而當時正當隆冬季節,天天都刮西北風。
諸葛亮拜訪周瑜,周瑜急切地請教諸葛亮有什麼辦法。諸葛亮對周瑜說,自己能呼風喚雨,可以借三天三夜東南風來幫助周瑜放火。
周瑜立即命人築了乙個土台,叫「七星壇」。諸葛亮在「七星壇」上祈求東南風。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他通過氣象觀察,**到了刮東南風的日期。到了預定的日期,果然東南風大作,周瑜順利地完成了他的火攻計畫。
這個故事形成了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比喻什麼都準備好了,就差最後乙個重要條件了。
7樓:blaster_刀片
赤壁之戰,諸葛草船借箭成功,與周瑜同坐商議如何攻曹,時值冬日,每日盡是西北風,於作戰不利。周瑜此情景之下,感慨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8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四十九回: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原意是周瑜定計火攻曹操,作好了一切準備,忽然想起不刮東風無法勝敵。後以此比喻一切準備工作全部作好,等待行動。
成語故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生活中風是從什麼到什麼
9樓:奧爾斯丁之歌
東風是從西向東掛的風。而「中風」多指突然昏僕、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舌蹇不語,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為主要表現的腦神疾病。
三國演義萬事俱備只欠東風300字
10樓:匿名使用者
曹操與孫權劉備在赤壁會戰,孫劉聯軍軍力遠不及曹操。必須出奇制勝,孫劉聯軍的只要謀士周瑜和諸葛亮不謀而合打算使用火攻。於是孫劉聯軍準備好了火船(裝有油料和柴草的快船)。
但是當時盛行西北風,如果放出火船對北岸的曹軍不能產生很大傷害。這便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此時,諸葛亮通過星象學**天氣,發現不久風向將會轉變。
於是,立起神壇假裝施法,最終另周瑜五體投地。
我自己的講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根據《三國演義》什麼
11樓:匿名使用者
釋義: 一切都準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刮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麼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後乙個重要條件了。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成語故事:
公元208年,曹操在掃滅了中原各路諸侯之後,揮師80萬南下長江赤壁,決心一統天下。
在一江之隔的東吳,少年英雄周瑜,力派眾議,指出了雖然曹軍人多勢眾,但是他們不會水戰、遠來疲頓、人心不齊、糧草不足等等,終於說服吳主孫權聯合劉備抗曹。
因為曹操勢大,周瑜決定採用火攻。為此,周瑜用反間計除去了曹操的水軍都督,用連環計使曹軍將戰船連在一起,用苦肉計在曹軍中做好了內應。做好一切準備後,周瑜站在山上眺望江南曹軍大營,覺得勝券在握。
這時一陣風過,軍旗旗角打在周瑜臉上,周瑜才突然想起來:曹操的船在江北,自己的船在江南,這時是冬季,只有西北風,如果用火攻,燒不到曹操,反而會燒到自己。
周瑜病倒了,什麼藥也治不好,眾將士都很著急。這是劉備的軍師諸葛亮來探望周瑜,諸葛亮對周瑜說:「我有個藥方,能治好你的病。
」寫了16個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遞給周瑜,周瑜見諸葛亮說中了自己的心事,病也好了,趕快爬起來向諸葛亮請教。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比喻一切都已俱備,只差最後乙個重要條件。
(出自《三國演義》四十九回)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根據什麼戰役而來的
赤壁之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出自 三國演義 四十九回,原文為 孔明索紙筆,屏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原意是周瑜在赤壁之戰中定計火攻曹操,做好了一切準備,忽然想起不刮東風無法勝敵。後以此比喻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只差最後乙個重要條件。原意是周瑜定計火攻曹操,作好...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與「三國」中的哪個人有關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與曹操和諸葛亮有關。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拼音 w nsh j b i,zh qi n d ngf ng 是一則 於歷史故事的複句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於 三國演義 四十九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原意是周瑜定計火攻曹操,做好了一切準備,忽然想起不刮東風無法勝敵。後以此比喻一切準備工作...
成語中的「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是根據《三過演義》什麼戰役中「周瑜定計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來的
赤壁之戰 兩個成語 1 初出茅廬 人物 諸葛亮 故事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剛剛走出茅廬,就為劉備設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軍,因此才能得到肯定.2 一身是膽 人物 趙雲 故事 漢中之戰時,曹軍圍攻趙雲營寨,趙雲一人獨當寨門,因此曹軍不敢進.當曹軍回頭時,趙雲揮兵殺出,大敗曹軍.因為趙雲之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