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到三國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還有呢

2022-06-17 07:30:02 字數 4959 閱讀 3342

1樓:璟靈煜魂血

1、官渡之戰 袁紹vs曹操 官渡(河南中牟東北) 公元200年 袁負曹勝,曹操統一北方

2、赤壁之戰 曹操vs孫劉聯軍 赤壁(湖北赤壁) 公元208年 曹負聯軍勝,奠定三國鼎立的局面

3、夷陵之戰 劉備vs孫權 夷陵 公元221—222年 劉備負孫權勝,蜀漢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

希望可以幫到你、、、

2樓:數佛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

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削,此後,蜀漢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

3樓:無名英雄再現

還有乙個是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劉備發動對東吳的戰爭,因戰爭爆發地點在夷陵,故史稱夷陵之戰 ,後被東吳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而回。

4樓:藍色大劍

夷陵之戰,也叫猇亭之戰

劉備和陸遜是兩邊的主帥

時間是222年

地點就是夷陵、猇亭一帶

結果是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慘敗。

5樓:焱隨風

夷陵之戰

導火線是關張之死;

而劉備出征又沒帶上諸葛亮,正值酷暑,就再樹林陰涼處紮營,連營七百餘裡,雖然有將部署圖繪製乙份給諸葛看,諸葛一看就知道要出事,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吳國排出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威望的陸遜當大都督,於是火燒連營七百里,打敗蜀軍,一舉成名。

劉備逃到白帝城,一病不起。只好白帝城託孤。

自此,劉關張三人都死了。

純手打,有關三國的問題可以再問,表述有不準確的地方也歡迎指出。

謝謝!望採納!

6樓:匿名使用者

是四大戰役,還有夷陵、猇亭之戰,蜀吳雙方,劉備慘敗

合肥之戰魏吳雙方214年 孫權敗走

7樓:匿名使用者

夷陵之戰。陸遜火燒聯營八百里。燒得劉備白帝城託孤。也標誌著蜀國的由盛轉衰。

8樓:匿名使用者

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很出名的。

東漢末年到三國三大戰役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還有乙個呢

9樓:筱鴨電影

還有乙個是夷陵之戰,交戰雙方是蜀漢和東吳,交戰地點是夷陵(在今湖北宜都北),時間是章武二年(222年)八月,以東吳的勝利而告終。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

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擴充套件資料:

三大戰役的意義:

1、官渡之戰

這場戰役中作戰雙方分別為曹操與袁紹。來看看兩方實力,建安元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縣,自此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威勢大增。

他先後擊敗呂布、袁術,佔據了兗州、 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隸。建安四年,袁紹最終戰勝公孫瓚,據幽州、冀州、青州、幷州,盡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爭天下。

總體而言,曹操與袁紹不是乙個重量級的,同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餘萬,南下進攻許都,而曹操的兵力僅有對手袁紹的十分之一,兩人於官渡決戰,著名的官渡之戰拉開序幕。

在差距懸殊如此之大時,官渡之戰的最終結果確以曹操勝利而告終。曹操能夠以少勝多,這其中荀彧、荀攸、許攸三人可是功不可沒。

荀攸給曹操獻計,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許攸與軍中將士不和,投奔曹操,獻計燒袁紹軍糧,使袁紹不戰自敗;荀彧在曹操交戰之時幫助曹操重尋信心,使得曹操最終堅持下來。

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氣,為他的軍事生涯寫下了最輝煌的一頁。經此戰役,曹操消滅袁氏集團,在戰亂年代基本統一了北方。

2、赤壁之戰

在曹操統一了北方後,野心膨脹,想進一步南下。率領大軍攻打荊州,荊州劉表病死,劉琮即位,但劉琮軟弱無能,直接投降了曹操。

曹操即率兵追殺劉備,這時孫權聽取魯肅、周瑜的建議,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於是派遣魯肅前去與劉備結盟,於是赤壁之戰的初始便以形成,孫、劉聯合抗曹。

赤壁之戰結果以孫、劉雙方取勝。首先曹操這邊勞師遠徵,士卒疲憊;北方人不習水戰;荊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在加上諸葛亮、周瑜等名將的計謀,演繹了著名的火燒赤壁,使曹操在短時間內無力在繼續南下。

赤壁之戰使得曹操失去了統一全國的可能性,而孫劉也藉此機會大力發展各自勢力,從此形成了天下三分的雛型,奠定了以後的三國基礎。

3、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劉備對孫吳發動的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劉備在稱帝三個月後,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孫吳。

孫吳派名將陸遜應戰,陸遜採取以逸待勞的方法,最終趁劉備休息之際火燒劉備大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役,夷陵之戰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戰役。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夷陵之戰在結束後的將近40年的時間裡,三國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三國局勢也開始趨於平穩,夷陵之戰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之一。

10樓:北冥微魚

說夷陵之戰起因是劉備給關羽復仇的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

11樓:匿名使用者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分別是:1,官渡之戰。主角分別是曹操,袁紹。

最後是曹操勝利。 2,赤壁之戰。主角分別是曹操,孫權和劉備。

最後是以歷史著名的周瑜火燒赤壁而打敗了曹操。 3,夷陵之戰。主角分別是劉備,孫權。

此戰的起因是劉備為了替慘死在東吳手上的二弟關羽報仇而發動的一場戰爭,最後是被東吳的大都督陸遜火燒夷陵,把劉備打到了白帝城,最後劉備在白帝城去世,臨終前託孤諸葛亮。 這歷史上著名的三大戰役都有乙個相同之處,那就是誰先發動的戰爭,誰就失敗。

12樓:匿名使用者

1.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是 ①官渡之戰②赤壁之戰③彝陵之戰2.第一大戰役:袁紹vs曹操,以曹操獲勝告終,曹操統一了北方。

第二大戰役:孫劉聯盟vs曹操,以曹操大敗告終,揭開了三國鼎立的序幕。

第三大戰役:劉備vs孫權,以劉備失敗告終,劉備病死白帝城,三足鼎立局面確定。

有關三國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的詩

三國裡是先打了官渡之戰還是先打了赤壁之戰

13樓:不曾明了

官渡之戰在前。

官渡之戰,公元199年(建安四年)六月—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十月。

赤壁之戰,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

14樓:大炮

官渡之戰在先(公元200年),赤壁之戰在後(公元208年)。

15樓:匿名使用者

官渡在先,赤壁在後。

淝水之戰與東漢末年那次戰鬥相似,是官渡之戰還是赤壁

16樓:匿名使用者

這三個都有相似之處,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併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最終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對這三場戰役進行評述.

三國時期以少勝多的三大戰役是什麼

17樓:甘寧

不是三個,而是四個:

1.官渡之戰:曹操7萬打敗袁紹70萬,統一北方2.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30萬火燒曹船83萬,三足鼎立3.逍遙津之戰:

張遼8000打敗孫權大軍10萬,一戰成名4. 夷陵之戰:陸遜20萬火燒聯營75萬,擊敗劉備大軍

18樓:酒釀櫻桃子

1.官渡之戰

2.赤壁之戰

3.兗(yan 三聲)州之戰

19樓:敏古龍鑲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合肥之戰 定軍山之戰

20樓:冰山雪蓮

官渡之戰,袁紹被曹操擊敗。

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

夷陵之戰,劉備被東吳陸遜擊敗。

21樓:匿名使用者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22樓:匿名使用者

官渡之戰,赤壁大戰,淝水之戰

23樓:匿名使用者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漢中之戰

24樓:我也要去異界

長阪坡之戰 趙雲1住從50萬人中救出幼主劉禪 應該也算吧

東漢末年的三大戰役是哪三個

25樓:魚颯

官渡之戰(曹操與袁紹)、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夷陵之戰(劉備和孫權

26樓:匿名使用者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東漢末年分三國前面是哪國,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之後是哪幾個國家?

建議你看看下面3個連線,會有全面的認識 東漢 東漢末年 三國 當時的皇帝是劉協,朝代是漢朝,嚴格來講是東漢。一開始曹操居住在譙城,之後在東郡,再之後奉迎劉協居住許昌,打敗袁紹之後曹操大部分時間居住在鄴城。劉備黃巾起義是是在涿郡,黃巾起義失敗之後劉備做聞喜縣做縣尉,之後做平原相,再之後在徐州投依陶謙,...

三大戰役起止時間,三大戰役時間先後順序

三大戰役按照時間的抄順序為 bai遼瀋戰役第一,淮海戰役第二,平du津zhi戰役第三。遼瀋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開始至dao11月2日結束。淮海戰役從1948年11月6日開始至1949年1月10日結束。平津戰役從1948年12月5日開始至1949年1月31日結束。中國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具體開始時...

三大戰役的最主要意義是什麼三大戰役勝利的最重要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中學歷史課本中國近現代史上有,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瀋 淮海 平津三個戰略性戰役。遼瀋戰役是第乙個戰役。遼瀋戰役從 月 日發起,東北野戰軍先後分路奔襲北寧路。到 月 日,切斷了北寧路,一部分主力進抵錦州城下。月 日,由華北國民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