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的故事,關於絲綢之路的故事?

2022-04-17 04:20:04 字數 5138 閱讀 1684

1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再分為南北兩道,南道是出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西行,經鄯善(今羅布淖爾附近),沿崑崙山的北麓,經過于闐(今和田)、莎東、蒲犁(今塔什庫爾干),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羅馬共和國),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門關(今敦煌西北)西行,經車師前國(今吐魯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經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這條橫貫歐亞的大路交通線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因此被稱為「絲路」或「絲綢之路」。

關於絲綢之路的故事? 40

有關絲綢之路的歷史故事 5

2樓:破碎的沙漏的愛

1、亞歷山卓東征

西元前336年,亞歷山卓繼位,當時的西方沒有城市,沒有文化,沒有尊嚴,沒有利益,文化、思想和機遇——同樣還有威脅——統統都來自東方。

亞歷山卓在繼位後,將所有的精力都放諸東方,他一路東進,一座座城池向他投誠,巨大的城邦、富足美麗的城市,紛紛拜倒在這個年輕英雄的腳下。

絲綢之路上的資源使得亞歷山卓建立了地跨歐亞非的馬其頓王國,同時亞歷山卓也促進了古希臘文明與波斯、印度、中亞及中國文明的交匯融合。

2、漢武帝進攻匈奴

西元前129年,漢王朝為了擺脫不斷向匈奴的進貢而造成的政治上的弱勢,漢帝國決定一勞永逸地解決與匈奴的糾纏。

首先奪取河西走廊,控制農業富庶的西域地區,接著經過近十年的多次征戰(結束於西元前119年),將游牧部落趕回到他們原來的地方。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公尺爾高原,高原以西就是乙個嶄新的世界。

中國為一條橫跨大陸的交流通道開啟了大門——「絲綢之路」就此誕生,全球化的程序開始,來自世界各地的物品在這條古路上開始互相**、文明的交流日益繁多。

3、匈奴入侵羅馬

公元4世紀末,一場全球性的氣候巨變造成食物短缺、飢荒遍地,草原游牧民族迫於生存的壓力,開始沿著絲綢之路大規模的移民。以匈奴為首的游牧大軍為了獲得更多的生存資源,盯上了絲綢之路上的財富,開始大舉入侵歐洲。

公元5世紀中葉,在糾集了一大群蠻族——特里溫哥特、阿蘭、汪達爾、蘇維匯、戈比德、紐裡、巴斯塔尼——之後,匈奴王阿提拉親自率兵出征羅馬。阿提拉在奪取多瑙河北部之後,曾侵掠巴爾幹半島達十五年之久。

為此君士坦丁堡**不得不向匈奴人納貢以換取和平,後者由此獲得了大批的珠寶和**。被絲綢之路上的財富所吸引的匈奴人肆虐了近乙個世紀,最終留下了乙個千瘡百孔的世界,整個帝國的文明幾乎回到了史前時代。

4、英國成為海上霸主

西班牙與葡萄牙在16世紀的成功讓英國人倍感受挫。他們竭盡全力提公升航海技術,諂媚地送禮物給奧斯曼帝國蘇丹以及波斯國王,只為在絲綢之路上獲得一席之地。

為了募集私有資金,英國成立了一些新的**公司,如「西班牙公司」「北海公司」「黎凡特公司」「俄羅斯公司」「土耳其公司」和「東印度公司」。這些公司都獲得了皇家特許令,以確保它們在絲綢之路沿線那些風險多、投資大的地區或國家取得壟斷地位。

靠著從絲綢之路上不斷攫取財富,乙個北大西洋上的島嶼漸漸開始左右國際事務,成為乙個控制著四分之一個地球的日不落帝國。

5、張騫出使西域

漢武帝派遣張騫兩度出使西域,將後世長期連通歐亞的商道確立下來。公元97年漢朝又派使者甘英前往大秦(即羅馬帝國),卻因被安息人控制著商道而失敗。

西元前53年羅馬帝國與帕提亞帝國交戰,波及西亞和中亞,延續幾個世紀,陸上絲綢之路通行艱難,羅馬商人不得不棄陸擇海,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被孫權接待。

絲綢之路張騫的故事

3樓:x證

故事如下:

建元二年(西元前139年),張騫一行人出隴西(今甘肅臨洮南)途徑匈奴時,被匈奴抓獲,扣留。扣壓不是幾天、幾月,而是10年。匈奴人給他娶妻生子,想以此拴住張騫,老死匈奴。

然而張騫「持漢切不失,」念念不忘身負的使命。

在被扣押期間,他採取韜晦之計,使匈奴人放鬆警惕,放寬對他的監禁。這一計果然有效,張騫抓住乙個機會和少數隨從逃跑,「西走數十日至大宛」。

大宛國王早就想跟富饒的西漢交往,聽說張騫來了,很高興,問他:「你要到**去?」張騫答:

「我要出使月氏,沒想到中途匈奴人阻道。現在我逃出來了,希望國王派人送我去月氏。如果你這樣做了,我回漢朝後告訴漢王,漢王定會用很多財物感謝你。

」大宛國王滿口答應,派人把張騫護送到康居,由康居轉送大月氏,到大月氏以後,發現情況有變化。老國王被匈奴人殺害,立太子為王,征服了大夏。新國王認為,大月氏土地肥美,人民安居樂業,而且離漢朝太遠,沒有必要定要報復匈奴。

張騫沒轍,又從大月氏回大夏。

元朔元年(西元前128年),張騫取道崑崙山北麓,青海柴達木盆地的羌族居住區回國。由於羌族被匈奴控制,張騫在東歸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獲,後又趁匈奴內亂逃回長安,歷盡千辛萬苦,前後用了十三年時間。

出發時帶著隨從一百人,返回時,只剩甘父一人同行,付出了很高的代價。為了表彰張騫的功績,漢武帝封他為太中大夫,堂邑父為奉使君。張騫這次出使,經歷了許多國家,知道了西域的許多情況。

拓展內容:

人物簡介:

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故里在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南2千公尺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

有那些發生在絲綢之路中的歷史故事?

4樓:夢的飛翔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

5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出使西域 班超投筆從戎,玄奘西天取經 ,造紙術的傳播, 維吾爾族的興起 ,蒙古帝國與絲綢之路

6樓:匿名使用者

絲綢之路

古代橫貫亞洲大陸的交通要道。自西元前119年張騫出使西域後逐漸出現。東起我國古都長安(今西安附近),沿渭水西行,經過河西走廊(今甘肅省狹長地帶),到達敦煌,出玉門關和陽關,進入「西域」(今新疆及以西地區)。

南路出陽關沿崑崙山北麓西行,北路出玉門關沿天山南麓西行,翻越蔥嶺(今帕公尺爾高原)進入今中亞地區,再往西,經今伊朗等國到達大秦(羅馬帝國在中東的領地)境內。漢代多走南路。唐代多走北路。

「絲綢之路」全長約7000公里,因運輸西方視同珍寶的中國絲綢而得名。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鐵器、打井技術等傳到西域,西域的土特產、樂器,印度的佛教等也傳入中國。絲綢之路是漢唐千餘年間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絲綢之路

古代橫貫亞洲大陸的交通要道。自西元前119年張騫出使西域後逐漸出現。東起我國古都長安(今西安附近),沿渭水西行,經過河西走廊(今甘肅省狹長地帶),到達敦煌,出玉門關和陽關,進入「西域」(今新疆及以西地區)。

南路出陽關沿崑崙山北麓西行,北路出玉門關沿天山南麓西行,翻越蔥嶺(今帕公尺爾高原)進入今中亞地區,再往西,經今伊朗等國到達大秦(羅馬帝國在中東的領地)境內。漢代多走南路。唐代多走北路。

「絲綢之路」全長約7000公里,因運輸西方視同珍寶的中國絲綢而得名。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鐵器、打井技術等傳到西域,西域的土特產、樂器,印度的佛教等也傳入中國。絲綢之路是漢唐千餘年間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絲綢之路

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促成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絲綢之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再分為南北兩道,南道是出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西行,經鄯善(今羅布淖爾附近),沿崑崙山的北麓,經過于闐(今和田)、莎東、蒲犁(今塔什庫爾干),逾蔥嶺,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羅馬共和國),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門關(今敦煌西北)西行,經車師前國(今吐魯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經焉耆、疏勒,逾蔥嶺,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這條橫貫歐亞的大路交通線上運輸最多的商品是絲綢,因此被稱為「絲路」或「絲綢之路」。

古代橫貫亞洲大陸的交通要道。自西元前119年張騫出使西域後逐漸出現。東起我國古都長安(今西安附近),沿渭水西行,經過河西走廊(今甘肅省狹長地帶),到達敦煌,出玉門關和陽關,進入「西域」(今新疆及以西地區)。

南路出陽關沿崑崙山北麓西行,北路出玉門關沿天山南麓西行,翻越蔥嶺(今帕公尺爾高原)進入今中亞地區,再往西,經今伊朗等國到達大秦(羅馬帝國在中東的領地)境內。漢代多走南路。唐代多走北路。

「絲綢之路」全長約7000公里,因運輸西方視同珍寶的中國絲綢而得名。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鐵器、打井技術等傳到西域,西域的土特產、樂器,印度的佛教等也傳入中國。絲綢之路是漢唐千餘年間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7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張騫去西域 學了一些西方的東西

8樓:保暖

法國人說,葡萄酒好喝。英國人說,威士忌好喝。中國人說,二鍋頭好喝。

於是找來老鼠做實驗。看看哪種酒好。第一只老鼠喝了葡萄酒,彈了一首鋼琴曲。

第二隻老鼠喝了威士忌,跳起了探戈。第三隻老鼠喝了二鍋頭,拿起板磚大吼一聲:媽的,貓呢!

絲綢之路上發生的故事 20

9樓:

親愛的 望採納

中文名 絲綢之路

別名 絲路

起點 中國東南沿海

終點 歐洲

關於絲綢之路的故事20字

10樓:課文你來說

絲綢之路的故事20字: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主要販運中國絲綢的商道。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因為這條路上主要販運的是中國的絲綢,故得此名。

11樓:芳

絲綢之路簡短概括:絲綢之路這篇文章,生動描繪出了2000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國交匯的一幕,兩國互相贈禮,中國人在這絲綢之路路上傳播文明,創造了美好的今天

12樓:匿名使用者

張騫出使西域: 西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張騫率領使團,帶著上萬頭牛羊和大量絲綢,訪問西域的許多國家,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

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曰趨頻繁。

拓展資料

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線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

2023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西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信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絲綢之路的故事,關於絲綢之路的故事?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 西元前202年 公元8年 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 今西安 為起點,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 西北絲綢之路 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 絲綢之路 名稱的交通路線 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 而...

絲綢之路上的感人故事故事絲綢之路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漢武帝聽說被匈奴侵犯西遷的大月氏有報復匈奴之意,就派人出使大月氏,聯絡他們東西夾攻匈奴。陝西漢中人張騫以郎應募。建元二年 前139年 張騫率領100餘人向西域進發,途中被匈奴俘獲,滯留了10年,終於尋機逃脫,西行數十日到達大宛。這時大月氏已不想攻打匈奴而繼續西遷,張騫沒有達到目的,在西域待了一年多東...

為什麼絲綢之路叫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為什麼叫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 交通線。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 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 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 絲綢之路 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張騫通西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