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叫端硯?端字有什麼特殊意義嗎

2022-04-10 23:20:10 字數 5348 閱讀 5802

1樓:

端硯即用廣東省肇慶七星岩石料製作成的硯台。

正宗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之一的硯是端硯。

端硯在古代常作給皇帝的供品,產地肇慶古代叫端州,來自端州的硯台,以地名稱--端硯。端字沒有特殊意義,只是地名而已。

2樓:

肇慶古稱端州,其出產的硯台稱為端硯。端硯自初唐問世以來,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並得到歷朝歷代帝王將相的珍愛。在這段漫長的歷史中,端硯在中國文房四寶中所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它對傳播中華民族文化藝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樓:

產於端州,所以叫端硯。古稱肇慶一帶為端州府。

為什麼說最有名的硯是端硯

湖筆 和 端硯 的意思是?

端硯的識別

4樓:匿名使用者

端硯的真假辨認

端硯以秀麗多姿的石質和匠心獨運的雕工揚名海內外,它一直是收藏家們追逐的熱點,所以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不少的端石贗品,特別是清代端硯的贗品最多。一般來說,用其它硯石來仿製端硯的比較少,也容易辨認。市場出現最多的是銘文和硯盒上作偽,因此,在識別端硯的真偽,一般從古硯的墨鏽、硯面的包漿、硯盒的風格、古硯的款識和銘文加以識別。

在目前的古硯市場上,由於端硯石質的特殊性,用其它類似於端石的硯石來作偽,在市場出現較少,因為這種作偽我們容易辨認,只要哈一口氣看它能不能成水就能鑑別出來。市場出現的贗品主要是以新硯仿古硯,我們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辨認:一是看硯台的墨鏽,端硯的墨鏽是一種不規則的麻點,而作偽的麻點是用銳器敲打硯面出來的,是有規律的;二是看包漿,贗品的包漿是用油、墨、膠、汙垢塗抹上去的,只要放在水裡,我們就發現,真品前後是沒有變化的;三是看原盒,盒與硯是否配套,風格是否一致,謹防作偽者老瓶裝新酒的把戲;四是看款識和銘文。

如有名款,要查名人的筆跡,審字酌句,看字口有沒有包漿。此外,雕工的藝術風格也是判斷端硯真偽的重要依據。

肇慶古稱端州,其出產的硯台稱為端硯。端硯自初唐問世以來,一直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並得到歷朝歷代帝王將相的珍愛。在這段漫長的歷史中,端硯在中國文房四寶中所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它對傳播中華民族文化藝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名列名硯前茅的端硯,產於廣東肇慶,其硯石石料屬泥盆系泥質矽質雲母板岩。礦物成分為泥質、絹雲母、石英和微粒磁鐵礦,礦物粒度小於0.01公釐,成份均勻,質地細膩而易於發墨。岩石中絹雲母使硯石細密柔潤,溜而不損毫。

泥質與矽質並存,使硯石柔中有剛。板岩的緻密性,又使硯石貯墨不涸。端硯生產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聲譽海外。

端硯硯石,尤以老坑石最為名貴,有端石一斤,價值千金之說。歙硯因產於安徽省歙縣而得名,其現石石料屬元古界震旦系上板溪群的灰黑色含石英粉砂枯板岩。礦物成份為絹雲母、石英、微晶黃鐵礦、磁黃鐵礦、白鐵礦、褐鐵礦和泥質等,礦物顆粒細小,一般在0.005-0.01公釐之間。

石質緻密而細膩,因而用之不損毫,硯石中普遍含絹雲母,使發墨耐用;而石英微粒的均勻分布.使歙硯具有「細中有鋒,柔中有剛」的特點。硯石中的黃鐵礦、白鐵礦微晶呈現點點金星和銀星,稱之為「金星硯」或「銀星硯」。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對歙硯評價很高:

「硯之美,潤而發墨,其它皆餘事也。然兩者相害,發墨者必費筆,不費筆者不退墨,二德難兼。唯歙硯不留筆,滑不振墨,二者德相兼。

」在蘇東坡眼裡,歙硯是天下之寶,硯苑之冠。

5樓:匿名使用者

松花石硯也是中國名硯之一,曾與端硯、歇硯、洮硯齊名。這種硯以松花石為原料製成,松花石又名 「松花玉」,因產於中國東北長白山區混同江砥石山松花江的發源地而得名。硯石以綠色為主,與紅色顏料可以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

松花石硯在清代被視為國寶,專供御用。松花石的色彩有深綠和淺綠,而且雜有黃色相紫紅色,紫綠相間,紋如刷絲,有如大海的波濤、流水般的旋渦、平行之紋理等。其申,以深綠色的刷絲為上品,刷絲紋中的精品又似孔雀石。

常見的松花石硯大都簡潔實用,以規矩造型為多,突出石質的美麗。這主要是因為松花石的硬度偏高,硯工在制硯時取硯材的斷面,以顯現石材的刷絲紋理。造型上依材定形,因形施藝,線條均勻,邊緣齊整,主題鮮明,這是松花石硯獨特的雕刻風格。

松花石硯的雕刻內容極其豐富,有蒼松翠柏、青竹紅梅、行雲流水、侮淮雲月、山水花卉、龍鳳、雲鶴以及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等題材。

特點:這主要是因為松花石的硬度偏高,硯工在制硯時取硯材的斷面,以顯現石材的刷絲紋理。

6樓:匿名使用者

我想問大家誰知道山東的畫家張東來先生和他的作品

歙硯和端硯有什麼區別?

7樓:匿名使用者

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肇慶是端硯產地,製作端硯的歷史達一千三百餘年,為硯台之首,久負盛名。端硯要叢質地、顏色、品種和做工四方面來鑑賞。

石質端硯是古人磨墨的工具,故古人鑑賞端硯,首先看它是否發墨。而發墨的關鍵,在硯石的石質。宋

人蔡襄認為:發墨非易磨墨。在硯中生光發豔,隨筆旋轉,滌之泮然立盡,乃石性堅潤能發起,不滯於硯耳。

故識者以易磨墨為下墨(落墨),墨如油泛為發墨。硯之佳者下墨發墨二者相兼。清人計楠在《端溪硯坑考》教人用輕敲硯石,辨其聲響的方法,來鑑賞石質。

他說:「石之嫩者,其聲清遠。嫩如泥者,其聲靜穆。

東坡(蘇軾)稱其聲磐,公尺史(公尺芾)稱下岩石細扣之清越是也。惟老者聲鏗然,不發墨矣。」可見發墨是鑑賞好端硯的條件。

石色端硯以紫色為基調,但各名坑硯石色澤有差異。觀察、比較、分辨端硯石色時,一定要以水浸石(最好是沉水觀之)才能看得清楚、準確。比如拿一塊優質老坑硯石濕水之後觀察,就會發現它的色澤是以紫藍色為硯石的主要色調,在紫藍色的基調上可以觀察到老坑硯石色採斑瀾、富有變化,紋理清晰、明淨、純潔。

而其色彩又好像是從硯石裡透出來,而不是浮在表面的。因此給人一種實的而不是虛的,凝重渾厚的而不是單薄輕浮的感覺。

此外,採硯石時代的不同,石層走向不同,石色亦不盡相同。同是乙個端溪硯坑所出之硯石,由於時代不同或不同時期開採,它的色澤也不會完全相同。即使同時開採,同乙個坑,由於石脈走向不同或者採石工作面不同,硯石色澤亦有稍微差別。

據史籍記載,唐宋時期所採的端溪硯石,絕大多數為深紫色,故人們評價端石的色澤時總認為「色貴青紫」,而以「灰蒼色」為下品。水巖(老坑),採挖至明代則有大西洞和水歸洞,其石色則不能以紫色為貴了。它以紫藍色為基調,俗稱寶藍,夾有青黑色、紫紅色、蒼白色,在紫藍的基調上色彩越多、越豐富越名貴。

要準確分辨、觀察、鑑賞端石色澤以自然光為最好。端溪石除了以「紫色」為基調的各名坑硯石外,還有以翠綠色為主色調的綠端,以及以白色為主色調的白端(如清白端硯)。綠端在端硯中是少數,但它在端硯中卻有一定位置。

白端不大適於研墨,沒有「發墨」和「下墨」可言,多用來研磨繪畫所需的硃砂、石綠、白鉛(鋅)粉等顏料之用,近幾十年一直沒有刻製。

石品魚腦凍

魚腦凍的色澤是白中有黃而略帶青,也有白中微帶灰黃色的,是硯石中最細膩、最幼嫩之處。最佳的魚腦凍應是潔白如晴雲,白中帶淡青色或白中帶淡紫色,色澤清晰、透徹。刻硯藝人,一般都把魚腦凍完整地保留在墨堂之中。

有魚腦凍的硯石,質地高潔,石質特別細膩、幼嫩、滋潤。

蕉葉白蕉葉白又稱蕉白,其特點如蕉葉初展,一片嬌嫩,白中略帶青黃色,最佳的蕉葉白呈含露欲滴、成片(即成半圓形)狀。

青花青花是自然生長在硯石中的青藍色的微小斑點,一般要水濕方能顯露,青花以細者、活者、沉者佳,粗者、枯者、露者次之。而以如細塵掩明鏡、墨沈濡紙者為絕品。有青花的端硯石質地細膩、幼嫩、滋潤。

火捺火捺也稱火烙,以其似火烙或灼傷的肌肉色澤得名。一般以老、嫩區分;老者紫中帶黑,嫩者紫中帶微紅。細分則有胭脂暈火捺、馬尾紋火捺、豬肝凍、金錢火捺等。

天青天青如秋雨乍晴、蔚藍無際,在端硯石中色青微帶灰白,純潔無瑕。

翡翠翡翠在端硯石中呈翠綠色的圓點、或橢圓點,或條狀,並有翡翠紋、翡翠斑、翡翠點、翡翠條和翡翠凍之別。

金銀線金銀線恰似線條狀橫斜或豎立在硯石之中。黃色者為金線,白色者為銀線。金銀線是水巖硯中獨有的一種石品花紋(麻子坑、坑仔巖偶然也有發現)。

冰紋冰紋有如懸崖的瀑布,一瀉千尺。白中有暈,向兩邊融化開去,似線非線,似水非水。冰紋是水巖獨有的一種石品花紋(坑仔巖、麻子坑偶有發現,但極少)。

鷓鴣斑鷓鴣斑也稱麻雀斑,是呈橢圓形的小斑點,疏密不一的灑落在硯石上,斑點有白中帶黃色,黃中帶褐色或青中帶黑色,恰似鷓鴣或麻雀身上毛色的斑點,故名。石眼

石眼是端溪硯中天然生長的如鳥獸眼睛狀的「石核」。端硯石眼呈翠綠、黃綠、公尺黃、黃白或粉綠等色,大小不一,3-5公釐不等,個別大於7-10公釐。

端硯石眼神態各異,區別有三:一是從形態分,一般以其形似而名其石,且又多以鳥獸類眼來定名。如萬曆《肇慶府志》載,眼之品有六,名鴝鵒眼、鸚哥眼、雀兒眼、雞公眼、貓兒眼、綠豆眼。

二是從神態區分,有所謂瞎眼、怒眼、死眼、活眼、淚眼、翳眼等;三是從眼的生長位置來分,有所謂高眼、低眼和底眼等。明學士劉定之認為,活眼勝淚眼、淚眼勝死眼。活眼圓明層暈,或暈為一點間色而已;又認為上眼勝中眼、中眼勝下眼。

上眼在硯池上,墨不及。中眼墨所及,下眼在池底。

製作工藝

端硯形制與雕刻藝術流派歷代各有不同,大體可分為自然端硯、粗刻端硯與精刻端硯三種。自然端硯就硯石開採時形狀略加修飾。粗刻與精刻端硯多以天象、山水、人物、動植物為題材,融中國傳統繪畫與書法技巧於雕刻藝術,具有於精細中見豪放的嶺南特色。

歙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是硯史上與端硯齊名的珍品。以硯石在古歙州府治加工和集散而得名。

歙硯始於唐代。據北宋唐積《歙州硯譜》載:婺源硯在「唐開元中,獵人葉氏逐獸至長城裡,見疊石如城壘狀,瑩潔可愛,因攜之歸,刊出成硯,溫潤大過端溪。」自此以後,歙硯名聞天下。

據史料記載,盛唐時歙硯已大盛。2023年合肥出土的唐開成五年箕形歙硯,石質細潤,色澤清純, 是早期歙硯的珍貴遺存。在南唐時期,歙硯大受寵遇,中主李景精意翰墨,寶重歙石,專門在歙州設定了硯務,選硯工高手李少微為硯務官;後主李煜對歙硯極為推崇,把歙硯、澄心堂紙、李廷矽墨三者稱為天下冠。

宋代,歙硯獲得很大發展,歙石開採規模擴大,歙硯精品不斷湧現,名色之多、質地之細、雕鏤之工,為諸硯之冠。

2023年歙縣宋代窯藏出土17塊歙硯,石質與造型各異,製作巧妙,展現了歙石精美絕倫的面貌。 據硯譜記載,宋時歙石名目有眉子紋七種,外山羅紋13種,水玄金文厥狀10種,各種紋色燦然爛漫,誠如宋代書法家蔡君漠所贊:「玉質純蒼理致精,鋒芒都盡墨無聲。

相如聞道還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詩中將歙硯與卞和玉相媲美,認為歙石價值連城。元代以後,歙石開採時斷時續,但成硯依然大量湧現,成為明清宮廷和士紳之家賞鑑流連的珍品。

歙石石質優良,瑩潤細密,有「堅、潤、柔、健、細、膩、潔、美」八德。嫩而堅,潤而不滑,扣之有聲,撫之若膚,磨之如鋒,宜於發墨,兼以紋理燦爛,色擬碧天,長久使用,硯上殘墨陳垢,入水一濯即瑩潔,煥然如新。

歙石紋色有羅紋、眉子、金星和銀星幾大類。尤以羅紋、眉子之奇特者為上品。羅紋中的犀角紋、鰍背紋、細羅紋、暗羅紋,都是瑩潤發墨,呵之水出的精品,歷來為賞鑑家所寶重。

此外,歙硯在雕刻、養護、硯史著錄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特點。現代的歙硯生產, 無論開採礦坑,還是制硯工序、雕刻技術,都有很大恢復與發展,歷史上絕跡的一些花紋品種,被重新發掘出來,同時增加了若干新品種,為聞名遐耳的歙硯製作又添新的風采。

為什麼《熔爐》那部電影的名字要叫這個?有什麼意思嗎

個人認為可能是把社會比做了熔爐,人們在此煎熬 漸漸的失去了本性融入其中。不到是不是這個意思 這個你需要去問導演或者製片人。電影熔爐裡,那個小女孩寫給那個女的的那張紙條,大概是什麼意思?是說校長侵犯了她之類的 是那張小女孩躺在床上寫給女警察的紙條嗎 熔爐 這部電影為什麼叫熔爐?有什麼內含嗎?還有影片的...

曦字為什麼兇,曦字在古代有什麼特殊含意

曦讀音 x 部首 日 五筆 jugt 釋義 陽光 多指早晨的 曦 拼音 xi 筆畫 20 五行屬性 火 吉凶 兇。按字型屬性為 火。火為兇。曦字在古代有什麼特殊含意 曦 字在古代沒有特殊含意。曦x 陽光 多指早晨的 光。軒 指太陽 微 日光微明 晨 朝 zh o 春 名 形聲。從日,羲 x 聲。本義...

蘇牧為什麼會學狼叫啊?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狗的祖先不是狼麼,正常反應。只能說明你的蘇牧狼的血統比較多。應該高興才是。或者你家附近有跟他要好的狗 可能是那只小薩摩耶 在聊天呢。發情的情況也不排除。你看看他又沒找過什麼東西爬跨,比如拖把 公仔之類的。這毛病要改,別給他吃生肉 蘇牧為什麼會學狼叫啊?有什麼特殊含義嗎?我是名獸醫 狗是犬科動物,與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