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糊塗的貝克街
王勃(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他是隋代大儒王通(文中子)的孫子,著名詩人王績的侄孫。
這又是乙個早熟的天才,六歲善辭章,九歲讀顏師古注《漢書》,居然找出一大堆毛病,寫了《漢書指瑕》十卷,十四歲就應舉及第。這樣的天才兒童,確實是很少見的。但是成名太早,名氣太大也不見得就是好事。
年輕氣盛,就不免恃才傲物,行為不太檢點,說話不知輕重。他任朝散郎時,被沛王李賢器重,召為沛府修撰。當時社會盛行鬥雞,王勃為沛王寫了一篇遊戲文章《檄英王雞》,唐高宗認為他在挑撥諸王的關係,就把他的官免了。
於是王勃去了四川,後來出任虢州參軍。他不諳世事,包庇乙個犯罪的官奴曹達。後來風聲緊了,又把曹達殺了,於是被判了死刑。
幸好遇到大赦,小命是保住了,官卻永遠做不成了。他的父親也因此受牽連,被貶為交趾令。交趾,在現在的越南。
他後來去探親,渡海的時候船翻了,受驚而死,年僅二十七歲。
王勃的詩寫得很好,被稱為「四傑」之首。他懷才不遇,命途多舛,不免滿腹牢騷,做起詩來,也就不免要舒憤懣,鳴不平了。他在《遊冀州韓家園序》中說:
「高情壯思,有抑揚天地之心;雄筆奇才,有鼓怒風雲之氣。」作品也就有一種慷慨悲涼的感人力量。他錦心繡口,詩文中多有佳聯秀句,如《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都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2樓:匿名使用者
王勃,男
王勃,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
唐代詩人王勃是什麼學家
3樓:匿名使用者
王勃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男,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萬榮)人。
王勃與於龍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於」,亦稱「初唐二傑」。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齊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冠。姓名:
王勃別名:字子安國籍:中國民族:
漢族出生地: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出生日期:公元649年逝世日期:
公元675年個人背景:詩人所處時代:唐代名言: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其他成就:「初唐四傑」之冠其他作品:
《滕王閣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樓:啊對吧對吧
詩人,「初唐四傑」之一
王勃是哪個時代的詩人?他的死因是什麼
5樓:前衍化學平台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讚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
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虢州參軍。
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王勃死因】
關於王勃之死,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是未達交趾見到父親前便死去;有說是探父之後歸途中死;有說是風浪大,漁船顛簸掉下海淹死;有說他既渴望又愧疚見到父親,無法排解心中極端矛盾而投海自殺。關於王勃溺水時事,又有兩種說法,一說風浪太大,其屍體眨眼間已被海浪沖走,根本無法打撈;一說他被船伕撈起,因不懂水性嗆水昏厥,後過度驚悸而死。王勃之死說法略有不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淹死於北部灣防城海域。
王勃至合浦郡後,再經欽州進防城境,然後有兩條線路可走,一是於防城江下船出海,一是走陸路至北崙河口再乘船出海,在防城登船下交趾,是其渡過海域最便捷且安全的主通道。公元42年,東漢馬援南征交趾,主力部隊曾走這條線路,歷代赴任交趾**,走的大多也是這條線路。因交趾郡北面防城海域處因「三險」 (風高、浪急、礁多)的緣故而劇烈顛簸,故王勃很有可能在此墜海。
越南北部的義安省宜祿縣宜春鄉原建有王勃墓地及祠廟,墓地及祠廟於2023年被美國飛機炸毀,今只存王勃雕像。
6樓:第一次飛
唐代,初唐四傑之一,坐船出了事故,淹死了
7樓:宇智波流浪
王勃是唐朝人,被人稱為初唐思傑!!由於不會游泳,渡水淹死了
與王勃並稱為"初唐四傑"的詩人有誰
8樓:老實話好聽
初唐四傑是 「王楊盧駱」 , 即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
代表作: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五律)名文《滕王閣序》著有《王子安集》
楊炯 《軍行從》。
盧照鄰《長安古意》。《盧公升之集》。《幽憂子集》
駱賓王 《在獄詠蟬》另有著名的《討武檄》作品集為《臨海集》。
複製於 《搜狗百科》 ,僅供參考 。
9樓:元夕花樹旁
「初唐四傑」是中國唐代初期四位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哪位有唐朝詩人王勃的詳細資料?
10樓:蘿蔔愛寶寶
王 勃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人,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為隋末大儒王通的孫子,王通生二子,長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縣令、六合縣令、齊州長史等職。可知王勃生長於書香之家。
關於王勃的生卒年,至今尚有歧說。楊炯《王勃集序》說他於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卒,年28歲。據此,王勃應生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
而王勃《春思賦》載:「咸亨二年(671年),餘春秋二十有二。」據此推算,則當生於高宗永徽元年(65o年)。
此為王勃自述,當可信,所以現在大多數學者認為王勃生於永徽元年(650年),卒於上元三年(676年),生年27歲。王勃是初唐詩壇上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詩人,只活了27歲,確實令人痛惜。
王勃自幼聰慧好學,為時人所公認。《舊唐書》本傳謂王勃:「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
此王氏三珠樹也。」又有楊炯《王勃集序》說:「九歲讀顏氏《漢書》,撰《指瑕》十卷。
十歲包綜六經,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時師百年之學,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立談可見。」太常伯劉公稱王績為神童。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王勃上書右相劉祥道,中有「所以慷慨於君侯者,有氣存乎心耳」之語,求劉祥道表薦。劉即表薦於朝,王勃乃應麟德三年(666年)制科,對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職。此時的王勃,才14歲,尚是一少年。
沛王李賢聞王勃之名,召王勃為沛府修撰,十分愛重他。當時諸王經常鬥雞為樂,王勃鬧著玩,寫了一篇《檄周王雞》,不料竟因此罹禍,唐高宗認為是使諸王鬧矛盾,將王勃趕出沛王府。其實王勃此次受打擊,並非真的因《檄周王雞》而觸怒高宗,而是因才高被嫉,所以楊炯《王勃集序》說他「臨秀不容,尋反初服」。
王勃被趕出沛王府後,便去遊蜀,與楊炯等放曠詩酒,馳情於文場。《舊唐書·楊炯傳》說:「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傑。
」初唐四傑,在中國文學史上是乙個非常著名的集團。作為乙個集團,他們反對六朝以來頹廢綺麗的風氣,提出一些革新意見,開始把詩文從宮廷引向市井,從台閣移到江山和邊塞,題材擴大了,風格也較清新剛健,對於革除齊梁余風、開創唐詩新氣象,起了重要的作用。講中國文學史,尤其是唐代文學史,沒有不講到王楊盧駱的。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擊,是在虢州參軍任上殺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咸亨二年(671年)秋冬或第二年年初,王勃從蜀地返回長安參加科選。他的朋友凌季友當時為虢州司法,說虢州藥物豐富,而他知醫識藥草,便為他在虢州謀得乙個小小的參軍之職。
就在他任虢州參軍期間,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犯罪,他將罪犯藏匿起來,後來又怕走漏風聲,便殺死曹達以了其事,結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虧遇大赦,沒有被處死。此事甚為蹊蹺,王勃為什麼要保護罪犯曹達,既藏匿保護又怎能將其殺死。
據新舊《唐書》所載,王勃此次被禍,是因情才傲物,為同僚所嫉。官奴曹達事,有人懷疑為同僚設計構陷王勃,或者純屬誣陷,不無道理。總之王勃兩次遭受打擊,都與他的才華超人有關。
這次被禍,雖遇赦未丟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終結,也連累了他的父親。王福峙因兒子王勃犯罪,被貶為交趾縣令,遠謫到南荒之外。王勃遠行到交趾去看望父親,途中溺水而死,從而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
王勃的死,是渡水時遇難不幸而死,還是自殺,無從查考,總歸是懷著一腔愁憤離開人世的。
王勃詩文俱佳,不愧為四傑之首,在扭轉齊梁余風、開創唐詩上功勞尤大,為後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傑作,久為人們所傳誦,「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已成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們引用。而王勃最為人所稱道、千百年來被傳為佳話的,是他在滕王閣即席所賦《滕王閣序》。
對此事,《唐摭言》所記最詳。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成,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前往拜見,閻都督早聞他的名氣,便請他也參加宴會。
閻都督此次宴客,是為了向大家誇耀女婿孟學士的才學。讓女婿事先準備好一篇序文,在席間當作即興所作書寫給大家看。宴會上,閻都督讓人拿出紙筆,假意請諸人為這次盛會作序。
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辭不寫,而王勃以乙個二十幾歲的青年晚輩,竟不推辭,接過紙筆,當眾揮筆而書。閻都督老大不高興,拂衣而起,轉入帳後,教人去看王勃寫些什麼。聽說王勃開首寫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說:
不過是老生常談。又聞「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沉吟不語。等聽到「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嘆服道:
「此真天才,當垂不朽!」。《唐才子傳》則記道:
「勃欣然對客操觚,頃刻而就,文不加點,滿座大驚。」
《唐摭言》等書所記,或者有些誇張,但王勃《滕王閣序》,確實為不朽之名篇。王勃於南昌閻都督宴上賦《滕王閣序》的佳話。實乃中國文學史上最為動人的故事。
《新唐書》本傳說王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公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也說;「王勃每為碑頌,先磨墨數公升,引被覆面臥,忽起一筆數之,初不竄點,時人謂之腹稿。」據此可知王勃文思敏捷,滕王閣上即興而賦千古名篇,並非虛傳。
王勃作為古代一位極富才華的作家,未及而立之年便逝去,實在是中國文學的一大損失。
王勃雖然只活了27個春秋,但著述仍很多,曾撰《漢書指瑕》十卷,《周易發揮》五卷,《次論語》十卷,《舟中纂序》五卷,《千歲歷》若干卷,可惜皆佚失。今所傳者,唯《王子安集》16卷,也非全本。何林天教授點校整理的《重訂新校王子安集》,收錄了輯自日本的一些佚文,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勃怎麼去世的?詩人王勃是怎麼死的
王勃是溺水而死。咸亨二年 671年 秋冬或第二年年初,王勃從蜀地返回長安參加科選。他的朋友凌季友當時為虢州司法,說虢州藥物豐富,而他知醫識藥草,便為他在虢州謀得乙個小小的參軍之職。就在他任虢州參軍期間,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犯罪,他將罪犯藏匿起來,後來又怕走漏風聲,便殺死曹達以了其事,結果因此而犯了死罪。...
王勃是個怎樣的人,王勃是個什麼樣的人用幾個成語概括一下
後人的評價 舊唐書 本傳謂王勃 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 此王氏三珠樹也。楊炯 王勃集序 九歲讀顏氏 漢書 撰 指瑕 十卷。十歲包綜六經,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時師百年之學,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立談可見。生平 王勃幼年時就非常聰慧,六歲時便能作詩,...
王勃的詩有詩句的意思是,王勃最經典的詩句
王勃的詩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是唐代詩人王勃的作品。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 頷聯為寬慰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 頸聯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 友情深厚,江山難阻 的情景,使友情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