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月荷鋤歸的前一句,帶月荷鋤歸 這一句的妙處

2022-04-01 11:15:07 字數 2742 閱讀 9657

1樓:甜筒宋詞

出自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歸園田居》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賞析《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的結尾二句,是「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所謂「自然」,不僅指鄉村的自然環境,亦是指自然的生活方式。在陶淵明看來,為口腹所役,以社會的價值標準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追逐富貴,追逐虛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為。

而自耕自食,滿足於儉樸的生活,捨棄人與人之間的競逐與鬥爭,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不管這種認識在社會學中應作如何評價,終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種思想。當然,陶淵明作為乙個貴族的後代,乙個很少經歷真正的苦難生活的磨礪的士大夫,要完全憑藉自己的體力養活一家人,實際是難以做到的;而且事實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僕和帶有人身依附性質的「門生」為他種田。

但他確實也在努力實踐自己對人生、對社會的特殊認識,經常參加一些農業勞動,並在詩歌中歌頌這種勞動的愉悅和美感。讀者應當注意到:不能把陶淵明的「躬耕」與普通農民的種地等量齊觀,因為這並不是他維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經濟手段;也不能把陶淵明對勞動的感受與普通農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為這種感受中包含了相當深沉的對於人生與社會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現在一小部分優秀的知識分子身上。

如果要找相類的表述,讀者可以在托爾斯泰的著名**《安娜·卡列尼娜》中看到。**中的列文,在某種程度上是作者的化身,也曾親身參加農業勞動,而從中求取人生的真理,以此來批判貴族社會的虛偽、空洞、無聊。

所以,這首詩看起來極為平易淺顯,好像只是乙個日常生活的片斷,其實卻有不少需要深入體會的內涵。

首先,這詩中不易察覺地涵化了前人的作品,那就是漢代楊惲(司馬遷外孫)的一首歌辭:

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此詩原是楊惲得罪免官後發洩牢騷之作。據《漢書》顏師古注引張晏說,南山為「人君之象」,蕪穢不治「言朝廷之荒亂」,豆實零落在野,「喻己見放棄」。此說大體不錯。

將陶詩與楊詩比照,相似之處是顯而易見的。「種豆南山下」,便是「田彼南山」;「草盛豆苗稀」,便是「蕪穢不治」;「晨起理荒穢」,也是針對「蕪穢不治」這一句而寫的。考慮到陶淵明對古代典籍的熟悉,這種明顯的相似,可以斷定不是偶然巧合。

那麼,陶淵明暗用楊詩,用意又何在?首先,這種化用,已經把楊詩的一部分涵意移植到自己詩裡了。對於熟悉《漢書》的人來說,馬上會聯想到「朝廷之荒亂」、賢者無所用這樣的喻意。

但是,這詩又並不是單純地脫化前人之作,詩中所寫種豆鋤草,都是作者實際生活中的事情。陶淵明既移植了楊詩的某種涵意,表達他對現實政治的看法,又用自己親身種豆南山的舉動,針對楊詩「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的喻意,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在汙濁混亂的社會中,潔身自好,躬耕田園,才是一種可取的選擇。

楊詩結尾說:「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在一定前提下,這也是陶淵明所贊成的。

但他通過自己的詩又表明:勞作生活中包含著豐富的人生樂趣。忙時種植收穫,閒來杯酒自娛,縱身大化,忘情世外,這就是真正的「人生行樂」。

解析了此詩運用典故的內涵,便可以對詩本身作進一步的分析。

種豆南山,草盛苗稀,有人說這是因為陶淵明初歸田園,不熟悉農務。其實他的田主要不是自己耕種的,他只是參與部分勞動,這話說得沒有意思。組詩第一首《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有「開荒南野際」之句,可以證明南山下的土地是新開墾的。

所以不適合種其它莊稼,只好種上容易生長的豆類。這道理種過田的人都懂得。如果不考慮運用典故的因素,這兩句就像乙個老農的閒談,起得平淡,給人以親切感。

2樓:匿名使用者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帶月荷鋤歸 這一句的妙處

3樓:林自掀

農活回家時已經傍晚時,隨便將月兒一起同農具帶回家,作者是何嘗的寫意浪漫,卻夾帶著一絲絲玩世不恭與自命不凡的情操,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委婉心境

4樓:匿名使用者

這一句將勞動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靜謐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圖畫中,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滿足。

5樓:匿名使用者

到了晚上才披著月光回來。雖然很辛苦,但他並不抱怨,這從「帶月荷鋤歸」的美景就可以看出來。

6樓:好土豪

感受和山村靜謐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圖畫中

歸園田居其三中「帶月荷鋤歸」一句常為後世詩評稱道。說出這一句的妙處

7樓:匿名使用者

帶月荷鋤歸」,勞動歸來的詩人雖然獨自一身,卻有一輪明月陪伴。月下的詩人,肩扛一副鋤頭,穿行在齊腰深的草叢裡,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月夜歸耕圖啊!其中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

8樓:

59、讀下面的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歸田園居(之三)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1) 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這首詩描寫詩人歸隱後的日常勞動生活;表達了詩人對歸隱耕種生活的熱愛。

(2) 「帶月荷鋤歸」一句常為後世詩評家稱道。請說出這一句的妙處。

答:「帶月荷鋤歸」這一句將勞動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靜謐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圖畫中,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滿足。

9樓:匿名使用者

嗯 觀點同上

既描寫了一幅美好的月夜歸耕圖,也洋溢了詩人心情的愉快和歸隱的自豪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哲理是什麼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為了不使豆田荒蕪,詩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著月光回來。雖然很辛苦,但他並不抱怨,這從 帶月荷鋤歸 的美景就可以看出來。晨興 寫早起 帶月 寫晚歸,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勞。理荒穢 寫他歸耕後墾荒工作的艱難。儘管每天勞動時間很長,從日出到月出,身體很疲憊,然而詩人...

獵馬帶禽歸的上一句

野望bai 作者 王績 朝 du代 唐代 東皋薄zhi 暮望,徙倚欲何依。dao樹樹皆秋色,山山版唯落暉。牧人驅權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餘光。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獵物馳...

月是故鄉明的上一句,月是故鄉明的前一句是什麼故鄉

月夜憶舍弟 杜甫。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註解 1 戌鼓 戌樓上的更鼓。2 邊秋 一作 秋邊 秋天的邊境。3 長 一直,老是。韻譯 戌樓響過更鼓,路上斷了行人形影,秋天的邊境,傳來孤雁悲切的鳴聲。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遠方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