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哪些行為,可能導致孩子長大後沒有安全感

2022-03-13 11:09:18 字數 2729 閱讀 8582

1樓:遼寧省小齊老師

在我看來就是把我給別人帶,我所說的別人就是奶奶爺爺姥姥姥爺或者外人,我就是奶奶帶大的,對父母不親,孩子沒有親情,沒有規矩,更別提安全感,所有的安全感都要源於自己,自己會的才會覺得有安全感,如果自己乙個人,不會洗衣服不會做飯,這種感覺會很難受吧!所以自己通常比較要強,凡是都要自己來。

我有孩子,所以我討厭別人對我的孩子說,你媽媽不要你這一類的話,我真的討厭這樣,孩子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都會抱著我的大腿對我說:媽媽我愛你,你要我嗎?寶貝,媽媽要你,媽媽也愛你呢。

這種話對於大人來說是玩笑,可對於孩子來說,他的媽媽是他的全部。

讓我的孩子選擇要誰,這個也是我不接受的,孩子從小與我一起,當奶奶到的時候就會特別的疼孩子,也會問我的孩子,你想跟奶奶還是媽媽,你要跟媽媽奶奶就不要你了,奶奶就不給你買玩具,就不陪你玩了,孩子總是委屈的去找奶奶,孩子不是媽媽不跟奶奶搶你,而是媽媽真的想讓你自己選擇,媽媽不能說什麼,可是媽媽希望你的內心是陽光的,媽媽也會一忍再忍,希望過完這幾天我們又能過上正常的生活了。期待著。

在安全感這件事上我也不知道還有什麼了,不只是孩子,其實大人都一樣,我的陪伴讓我覺得我的孩子不能離開我,不是他離不開我,而是我離不開他,離開了我也會缺乏安全感。父母多多的陪伴,凡是都好。

2樓:乙隻藍人

個人覺得就是家庭矛盾,吵架!真的特別影響,我自己就是。小的時候爸媽還都年輕,脾氣都特別衝,一有不和就會吵架,嚴重的時候還會動手。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媽媽一大早帶我去棋牌室找一宿沒回去的爸爸,我已經記不清兩個人說了啥了反正就是發生了爭吵,然後在外人面前掛不住臉,最後終於兩個人肯回家了,爸媽一前一後走在路上,誰也不說話,我還不太懂事只是感覺特別害怕,然後我就拉扯媽媽說話,媽媽說了句什麼也記不得了,我就又去拉扯我爸,結果我爸上來就是乙個耳光一下就把我打懵了,但是我哭也不太敢哭。

那乙個耳光感覺就留下了陰影,也是一輩子忘不了的事情,即便當時還小,但始終對家庭矛盾畏懼,也不那麼相信親情,甚至時常擔心自己會落下乙個**浪。如今長大了,知道即便爸媽再怎麼吵,也不至於棄家不顧的,但還是沒有辦法接受類似的事情,也害怕和別人爭吵,害怕被拋棄。於是本能地渴望獨立強大,越獨立越安全,感覺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都靠不住,終有一天會離我而去。

父母常說的哪些話,會讓孩子特別沒有安全感?

父母的哪些行為可能導致孩子形成懦弱的性格?

父母的4種行為,孩子一輩子都不會原諒,你還在做嗎

家長的哪些行為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3樓:蝶夢飛花舞隨風

一、嚇唬孩子

這是一些家長慣用的伎倆,「別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作業寫不完今天晚上把你送出去」,「這碗飯不吃完,媽媽就不愛你了」!是不是很熟悉呢?

很多大人為了讓小孩子足夠乖巧,按照自己的意志形式,就會有各種各樣恐嚇的語言來嚇唬孩子。孩子還小,他們信以為真,時時刻刻都有種患得患失的感覺,而且還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棒,所以媽媽才會這麼做,一點安全感都沒有,性格敏感內向膽小。

二、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一言不合就吹鬍子瞪眼睛,當著孩子的面大吵大鬧,惡語相加,有的甚至大打出手。家庭是孩子避風的港灣,父母吵架只會破壞家庭帶給孩子的安全感。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大多敏感,自卑,有的甚至還會有暴力傾向,性格孤僻冷漠。

三、在孩子面前哭窮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一些小請求不能夠滿足。孩子想要個起球,你卻說:「那東西有什麼好玩的,死貴還沒啥玩的,不買」;孩子想要個日記本時,你卻說:

「買什麼日記本,你又不寫,就會浪費錢」!當父母習慣了再孩子面前哭窮的時候,會讓孩子壓抑自己的正常需求,內心也會變的自卑,沒有安全感。而且還極有可能會被誘導,形成不正確的金錢觀。

四、不能跟孩子將心比心

一些家長這邊和孩子促膝長談,想盡辦法得知孩子的一些小秘密。說好的要一起保密,扭頭就把這件事情和七大姑子八大姨當做談笑的話柄。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回來哭訴,卻被你惡語相加,「肯定是你不聽話,要不然人家怎麼會平白無故欺負你,我才不信呢」!

在幼小的孩子心中,家長就是他們的依靠,他們企圖從家長這裡得到安全感,但是卻被家長的取笑,不當回事,無情的摧毀了!孩子自然也就毫無安全感可言,這也是近年來校園暴力頻發的重要原因。

父母常說的哪些話,會讓孩子特別沒有安全感?

4樓:喃喃感情屋

"不好好上學,以後就把你送到你媽那裡,和她一起吃苦受罪"。這句話是我爸以前為了威脅我讓我好好上學說的。當時我才上小學二年級。

那時候我根本沒有讀書的念頭,一心想要在家裡玩耍,哪怕讓我跟著種地也行。但是畢竟太小了,大人們覺得即便是輟學,也得把漢字學的差不多了才行啊,所以堅持讓我上學讀書。那會兒我爸媽已經離婚了,我就和我爸我爺爺奶奶一起過。

因為從小就不怎麼和我媽親,她的離開對我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但是聽說我媽媽是回姥爺家了,那會姥爺在山里住很貧窮,所以聽我爸這麼一說,我覺得很害怕。也就嚇得不哭了。

從那以後,也很少再提過媽媽的事情,乖乖的上學讀書。不過,作為孩子總會出現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奶奶也總是嚇唬我,不老實就把你送走。後來長大了,就天天的數落我,因為覺得把我養這麼大了,已經搭進去很多錢了。

所以再說把我送走,就有點可惜了。然後變成,如果我不聽話,就把我轟出去。好在我是個戀家的孩子,不然我肯定會一賭氣就離家出走。

所以,作為家長,不能夠動不動就用威脅孩子的安全感來教育他們,畢竟孩子也是家庭裡的一員,你有什麼權利攆他走,再怎麼氣人,也是孩子不是嗎?真走了,作為家長不是更傷心難過嗎?最好的辦法用說教的口吻,不要總是沒好氣的訓斥,以理服人,才能取信於人。

孩子也會乖乖的聽你的話。

孩子長大遠行父母的感受,子女遠行,父母叮囑的詩

從英盛觀察看來就像是讓吸菸的人戒菸,讓習慣變成不習慣,天空不夠藍,空氣不夠呼吸,就連隔壁的小狗也變的不夠可愛了!藍瘦,香菇 形容時間過的快,孩子慢慢長大的的心情說說 1 歲月的流逝,那些曾經的往事,是否還記得它呢,如今的傷感和走過的路,感情和事業的撞擊下,會隨著歲月而變淡,時光的書卷因年久而變得模糊...

從小經常被父母打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

從小經常被父母打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有2方面表現 1是很自卑,2是很暴力或者脾氣暴躁。面對攻擊,人們通常會有2個選擇,對抗或者逃跑,這是人的動物性本能。這些從小被打的孩子,長大後內心依然傷痕累累。從小經常為父母打的孩子長大應該是比較自卑的,不管做什麼樣的事情。都不會有特別自信的。長大後他們對社會會有牴...

父母離婚孩子長大以後有重新選擇權嗎

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願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可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變更撫養關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有關規定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二十九條 第三十條及有關法律規定,從有利於子女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