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養是什麼意思

2022-03-10 05:45:12 字數 4949 閱讀 3790

1樓:818故事先生

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

2樓:

養是供養的意思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譯文∶「大道通行的時代,天下都是公正無私的,選舉賢能的人主持政事,講求信義推行和睦。所以人們不單是親愛自己的父母,也不單是親愛自己的子女,使社會上的老人得以安亨天年,壯年人得以貢獻才力,小孩得以順利成長。使死了妻子的丈夫,死了丈夫的寡婦,失去父母的孤兒,失去兒子的獨老,有殘疾的人都能有所供養。

男子各有自己的職業,女子各有自己的家庭。既厭惡有力氣不肯使出來,又不非要為了自己勞作。於是各種圖謀就會消除而不會興起,盜竊、搗亂、破壞的行為就不會出現,所以門戶向外開著而不用關閉。

這就叫做大同。」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啥意思?

3樓:萌新小主

老人可以善終,年壯有力,有能力的人可以得到重用,年幼的可以有人撫養使其健康茁壯的成長,老而無妻,老而無夫,老而無子,幼而無父,身體殘疾的人都能得到撫養。

一、出自

選自《禮記·禮運》。

二、全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三、譯文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

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及時婚配。

(人們)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的現象(而要去收貯它),卻不是為了獨自享用;(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4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譯文∶「大道通行的時代,天下都是公正無私的,選舉賢能的人主持政事,講求信義推行和睦。因此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也不只把自己的孩子當作孩子,讓社會上的老人得以安亨天年,壯年人得以貢獻才力,小孩得以順利成長。讓死了妻子的丈夫,死了丈夫的寡婦,失去父母的孤兒,失去兒子的獨老,有殘疾的人都能有所供養。

男子各有自己的職業,女子各有自己的家庭。既厭惡有力氣不肯使出來,又不非要為了自己勞作。於是各種圖謀就會消除而不會興起,盜竊、搗亂、破壞的行為就不會出現,因此門戶向外開著而不用關閉。

這就是大同社會。」

5樓:花好月圓

要使老年人晚年能有保障,青壯年能發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殘疾人都得到供養。

6樓:尚秀暨彤雯

老人有歸屬,(包括死後有葬身之地),青壯年有用武之地,幼兒能得到養育,老而無婦、老而無夫、少而無父、老而無子(殘缺家庭)和殘廢、重病這樣的弱勢群體衣食無憂,這樣的社會就是理想中的大同社會

7樓:江上柳如煙不哭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意思是:

老人可以善終,年壯有力,有能力的人可以得到重用,年幼的可以有人撫養使其健康茁壯的成長,老而無妻,老而無夫,老而無子,幼而無父,身體殘疾的人都能得到撫養.

8樓:匿名使用者

老人可以善終,年幼的可以成長,老而無妻,老而無夫,老而無子,幼而無父的人都能得到撫養.

9樓:肖易財

大道通行的時代,天下都是公正無私的,選舉賢能的人主持政事,講求信義推行和睦。所以人們不單是親愛自己的父母,也不單是親愛自己的子女,使社會上的老人得以安亨天年,壯年人得以貢獻才力,小孩得以順利成長。使死了妻子的丈夫,死了丈夫的寡婦,失去父母的孤兒,失去兒子的獨老,有殘疾的人都能有所供養。

男子各有自己的職業,女子各有自己的家庭。既厭惡有力氣不肯使出來,又不非要為了自己勞作。於是各種圖謀就會消除而不會興起,盜竊、搗亂、破壞的行為就不會出現,所以門戶向外開著而不用關閉。

這就叫做大同。

10樓:

使老年人能夠善終,年壯有力的青年人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孩子能夠順利成長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啥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

親其親,不獨子內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容所用, 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譯文∶「大道通行的時代,天下都是公正無私的,選舉賢能的人主持政事,講求信義推行和睦。所以人們不單是親愛自己的父母,也不單是親愛自己的子女,使社會上的老人得以安亨天年,壯年人得以貢獻才力,小孩得以順利成長。使死了妻子的丈夫,死了丈夫的寡婦,失去父母的孤兒,失去兒子的獨老,有殘疾的人都能有所供養。

男子各有自己的職業,女子各有自己的家庭。既厭惡有力氣不肯使出來,又不非要為了自己勞作。於是各種圖謀就會消除而不會興起,盜竊、搗亂、破壞的行為就不會出現,所以門戶向外開著而不用關閉。

這就叫做大同。」

12樓:學著走路

使社會上的老人得以安亨天年,壯年人得以貢獻才力,小孩得以順利成長。使死了妻子的丈夫,死了丈夫的寡婦,失去父母的孤兒,失去兒子的獨老,有殘疾的人都能有所供養。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原文

13樓:ho94泡兒

是不是《禮記·大道之行也》啊?

全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舉出來(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所以人們不只是奉養自己的父母,撫育自己的子女,(而是)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

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及時婚配。(人們)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的現象(而要去收貯它),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

14樓:野草蒼茫

《禮記·大道之行也》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5樓:匿名使用者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guān)、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6樓:執怨跋宰

不止一篇文章提到這個的

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17樓:禾木由

這是孔子說的,出自《禮記·禮運篇》,大概意思是:使老年人得到贍養,回幼年人

得到撫養,貧困的人得到答依靠,困難的人得到幫助,鰥寡孤獨者及身體殘疾之人皆得供養。

18樓:水岸菖蒲

應該是孔bai子。

《禮記·禮運篇du

》雲:「故人不獨zhi

親其dao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

專,壯有所用,屬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儒家的社會倫理學說還要求人們「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要讓人們在年老時有人奉養,以終天年,年輕的時候,社會提供條件來發揮自己的作用,讓年幼的未成年的孩子在社會的愛護下成長,鰥寡孤獨的老人及有疾病殘疾的,皆能有所養。

這雖然是一種社會理想,但也是人們對社會道德的要求,是儒家社會倫理的主張。《論語·公冶長》記載:孔子在談到自己的志向時說,他願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就是說,孔子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和努力,使年老的人過得安逸,朋友對他相信,年少的人也會懷念他。

19樓:匿名使用者

《禮記·bai禮運》的《大同篇》中

du,有這樣的幾zhi句:「…dao…使老有所終,壯有版所用,幼有所長,權矜(同「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意思是說:讓年老的各有適當的歸宿,年輕的各有一定的用處,年幼的各有應得的成長條件,鰥寡孤獨和廢疾人,都有受到贍養的權利。這是儒家設想的所謂「大問世界」的景象。

鰥寡孤獨四個字,那個字是指女性的?

寡 寡婦 什麼叫 鰥寡孤獨 呢?禮記 說 少而無父者謂之孤,老而無子者謂之獨,老而無妻者謂之鰥,老而無夫者謂之寡。孟子 梁惠王 說 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年老的男人沒有妻子的叫 鰥 鰥夫 年老的女人沒有丈夫的叫 寡 寡婦 年老而沒有子女的叫 獨 幼年死去父親的叫 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