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行寫日期什麼的,接下來空二格寫正攵,最後寫的給誰。
正確的書信格式怎麼寫?
2樓:晚夏落飛霜
書信格式總共有六個部分,下面分開描述:
1、稱呼
稱呼是書信的開頭,要頂格寫。敬稱是對他人表示尊敬的稱呼。在書信中應該避免和禁止使用「你」「我」這樣的直接稱謂。稱呼後面要加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2、問候語
問候語要寫在稱呼的下一行,空兩格。它可以獨立成為一段。問候是一種文明禮貌行為,也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節,體現寫信人對收信人的關心。
問候語最常見的是「您好!」「近好!」依時令節氣不同,也常有所變化,如「新年好!
」「春節愉快!」
如果收信人是長輩,可以寫「您好」;或「身體好嗎」等;
如果收信人是平輩,可以寫「你好」;
3、正文
正文一般分為連線語、主體文、總括語三個部分。每乙個部分開頭都應另起一行,空兩格落筆。
4、祝頌語
正文寫完後,通常要向對方表示致敬或祝福。祝頌語是表示致敬或祝賀一類的話,如「此致」、「祝」等。它可以緊接著正文寫,也可以獨佔一行,空兩格寫。
另外,在寫與「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禮」、「健康」一類表示祝願的話語時,一般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對長輩,可用「敬祝健康」、「恭請金安」、「福安」、「長壽」「此致敬禮」等。
對平輩,可用「祝你愉快」、「工作順利」、「祝你進步」、「春安」等。
對晚輩,可用「祝你學習進步」、「順問近好」、「望多保重」。
5、署名
在信紙的右下方寫上自己的名字,在署名的前面一般還要加上合適的稱謂,如「同學」、「好友」,「弟」「妹」等。
6、日期
發信的日期可寫在具名的後邊,也可以另起一行。應寫清年月日(不寫年份是錯誤的),以備收信人日後查閱。也可同時寫上地點。如「2023年5月16日於瀋陽」。
3樓:
①稱呼:頂格,有的還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飾詞,如親愛的等。
②問候語:如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過很少。)
③正文。這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寫。
④祝頌語。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禮"為例。"此致"可以有兩種正確的位置來進行書寫,一是緊接著主體正文之後,不另起段,不加標點;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兩格書寫。
"敬禮"寫在"此致"的下一行,頂格書寫。後應該加上乙個驚嘆號,以表示祝頌的誠意和強度。
稱呼和祝頌語後半部分的頂格,是對收信人的一種尊重。是古代書信"抬頭"傳統的延續。古人書信為豎寫,行文涉及對方收信人姓名或稱呼,為了表示尊重,不論書寫到何處,都要把對方的姓名或稱呼提到下一行的頂頭書寫。
它的基本做法,為現代書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寫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寫在祝頌語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側。最好還要在寫信人姓名之前寫上與收信人的關係,如兒×××、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寫日期。
如果忘了寫某事,則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兩格寫上"又附",再另起一行書寫未盡事情。
書信歷史悠久,其格式也幾經變化。今天,按通行的習慣,書信格式主要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擴充套件資料
手書是親手寫的信。相對含有重視、真實非假冒等意味在內,所以常區別於一般書信別稱。
如《漢書·薛宣傳》:"馮翊敬重令,又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書相曉,欲君自圖進退。"
"暴章"即揭露。"手書還稱"親筆信"、"手札"、"手翰"、"手啟"、"手柬"、"手筆"、"手記"、"手帖"、"尺墨"等等。
舉例如下:
手札: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廣陵牛相公見寄》詩:"手禮八行詩一篇,無由相見但依然。"
手翰:韓愈《與鄂州柳中丞書》:"是以前狀,輒述鄙誠,眷惠手翰還答,益增欣悚"
手啟:《三國演義》第三十六:"(程昱)待徐母如親母,時常饋送物件,必具手啟。徐母亦作手啟答之。"
手柬:明代沈德符《野獲編·臺省·房心宇侍御》:"房念眾咻不止,其勢且孤,乃盡出二給事先後託請諸手柬呈上覽。"
尺墨:《翰苑新書·戴象麓(上贛州周府判啟)》:"編摩尺墨,披瀝寸丹。"
手筆:親手寫的或畫的東西叫手筆。因此親筆信也叫手筆。劉禹錫《上杜司徒啟》:"近本州徐使君至,奉手書一函。"
手記、手帖:親自寫的文章、書信之類稱"手帖";親筆寫的筆記、日記、書信稱"手記"。如明代張居正《與薊鎮督撫書》:
"昨偶因趙帥,以李自馨手帖見寄。"魯迅**《傷逝》副題為"涓生手記"。
4樓:陳琪琪學姐
回答一、稱謂,在書信的第一行頂格寫
二、問候語、招呼語,在第二行空兩格寫
一般常用的問候語,如您好!見信佳!近來身體可好?等等一些表達關切、招呼與問候之類的話語。然後再引出正文
祝賀語一般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祝,祝願之類的,再另起一行頂格寫具體的祝福內容。後面都不需要加標準符號。這部分內容是用來表達對接信人的尊敬或對其美好的祝福。
信的內容結束後,需要在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和寫信的時間。讓接信人清楚這封信是出自誰的手。
更多2條
5樓:而意已
書信一般由稱謂、問候語、正文、結尾、署名、日期所構成。
1.在首行頂格的位置寫稱謂,後加冒號,為了表示尊敬、親切,可在稱謂前加上「尊敬的」或「親愛的」等詞,這由寫信人與收信人的關係的親疏遠近而定。
2.第二行開頭空兩格寫問候語,運用禮貌語言,使收信人感到親切,受到尊敬,長者多問候身體,中年人多問候事業和家庭,青年人多問候愛情和學業,少年兒童多祝願健康成長。
3.要根據收信人的身份,寫表示祝願的話,以示禮貌,一般性的祝詞「此致」「敬禮」,格式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此致」。
4.再後寫署名和年月日期
6樓:sky碎了夢
一般的書信由六個部分構成。這六個部分是:稱呼、問候、正文、祝頌語、署名、日期。下面分別說說它們在格式上的要求。
(1)稱呼:寫一封信,先要把收信人的稱呼頂格寫在第一行,然後,再在後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3)正文:正文一般分為連線語、主體文、總括語三個部分。每乙個部分開頭都應另起一行,空兩格落筆。
(4)祝頌語:祝頌語是表示致敬或祝賀一類的話,如「此致」、「祝」等。它可以緊接著正文寫,也可以獨佔一行,空兩格寫。
另外,在寫與「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禮」、「健康」一類表示祝願的話語時,一般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5)署名:寫完信之後,在信的右下角寫上發信人的姓名叫做署名。在署名的前面一般還要加上合適的稱謂,如「同學」、「好友」,「弟」「妹」等。
(6)日期:發信的日期可寫在具名的後邊,也可以另起一行。
7樓:北方的獨狼
書信一般由稱謂、問候語、正文、結尾、署名、日期所構成。 我們以劉星給強強的一封信為例作簡單講析。
1 .稱謂
在首行頂格的位置寫稱謂,後加冒號。
為了表示尊敬、親切,可在稱謂前加上「尊敬的」或「親愛的」等詞。這由寫信人與收信人的關係的親疏遠近而定。
親愛的強強:(同學之間,關係親密,可用親愛的)
2 .問候語
第二行開頭空兩格寫問候語。
運用禮貌語言,使收信人感到親切,受到尊敬。
長者多問候身體,中年人多問候事業和家庭,青年人多問候愛情和學業,少年兒童多祝願健康成長。
你好!你在新學校的生活還習慣吧,別忘記了老同學喲
3 .正文
另起一行空兩格寫,一般一件事一段,注意要分層次敘述清楚,簡潔清晰
語言要求準確通俗,明白如話,不要作過多過深的修飾,已免造成對方難於理解。
最近我們準備開一次同學聚會,不知你有時間回來參加沒有。
另外,請你幫我到新華書店買一本語文學習資料,閱讀方面的。
4 .結尾
要根據收信人的身份,寫表示祝願的話,以示禮貌。
一般性的祝詞「此致」「敬禮」,格式是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此致」,「敬禮」下一行頂格寫。
給長者的信往往寫「祝您健康長壽」,給朋友寫「祝工作順利」,給晚輩寫「祝你學習進步」。
祝學習更上一層樓。
5 .署名和日期
最後兩行靠右寫寫信人的姓名,姓名正下方落下寫信日期。
根據寫信人與收信人的關係,在姓名前可表明身份,如「學生 ××× 」、「兒 ×× 」等。
好友:劉星
××年×月×日
8樓:
正確的書信格式應該先開頭寫,上某某好另起一行,空兩個格開始寫。最後寫上名字,然後寫上日期。
9樓:匿名使用者
但是那個問候,然後說就是那個寫親愛的某某某,然後就是那個寫正文,最後寫那個日期和你的結語,但是先苦一下。
寫一封信的格式
10樓:夢痕夜曦
1,在第一行左邊寫上對收件人的稱呼,然後標註上冒號,標識自己下面還有話要說。
2,問候語,一般信件的第一正文開始就是已問候為主的,可以說些表達自己情感的語言。
3,在下面一行開始寫自己的正文,一般段落為三段另起一行,在每一行的前頭要空出兩個字的位置以便閱讀。
4,祝頌語,祝頌語在右下角位置落筆,一般可以獨佔一行也可以連著正文寫,是表示自己對讀者的祝福和尊重。
5,署名,署名就是表示這封信是寫給誰的,一般是留收信人的姓名或者自己對他的稱呼,署名是在祝頌語的下一行的。
6,寫信的日期,在最後右下角可以留下自己寫信的日期,讓寫信人和收信人都有個時間方面的概念。
11樓:匿名使用者
巧記書信格式
秦克波書信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應用文,也是我們小學生經常接觸到的一種訓練文體。可是,不少同學對書信格式總是掌握不住,不是遺漏,就是弄錯。其實,我們只要把書信格式編成順口溜來記憶,既能輕鬆地記住,又不容易丟掉某一項內容
稱呼頂格打冒號,先向親友問個好;
正文每段空兩格,一件一件不亂套;
事情談完寫祝福,健康快樂常祈禱;
署名日期別漏掉,工整寫在右下角
寫信時格式通常都要怎麼寫?結尾的格式,求圖。 30
12樓:匿名使用者
xx(姓名,如果是老師可以寫尊敬的某老師)(空兩格)你(您)好!
(空兩格)內容
【 祝:
身體健康(祝福詞)】
【(或者:至此,敬禮)】
信右下角:寫信人名字日期
一封信的格式是怎樣的?
13樓:舊石頭化成風
一封信主要由開頭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五部分組成。
1、開頭稱呼:
也稱「起首語」,是對收信人的稱呼。
稱呼要在信紙第一行頂格寫起,後加「:」,冒號後不再寫字。稱呼和署名要對應,明確自己和收信人的關係。
(具體可參見第四編《應酬稱謂》)稱呼可用姓名、稱謂,還可加修飾語或直接用修飾語作稱呼。
2、正文:
正文通常以問候語開頭。問候是一種文明禮貌行為,也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節,體現寫信人對收信人的關心。問候語最常見的是「您好!
」「近好!」依時令節氣不同,也常有所變化,如「新年好!」「春節愉快!
」問候語寫在稱呼下一行,前面空兩格,常自成一段。
問候語之後,常有幾句啟始語。如「久未見面,別來無恙。」「近來一切可好?」「久未通訊,甚念!」之類。問候語要注意簡潔、得體。
接下來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體文,即寫信人要說的話。它可以是稟啟、復答、勸諭、抒懷、辭謝、致賀、請託、慰唁,也可以是敘情說理、辯駁論證等。這一部分,動筆之前,就應該成竹在胸,明白寫信的主旨,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
若是信中同時要談幾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頭有尾,詳略得當,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為一談。
3、結尾:
正文寫完後,都要寫上表示敬意、祝願或勉勵的話,作為書信的結尾。習慣上,它被稱做祝頌語或致敬語,這是對收信人的一種禮貌。祝願的話可因人、因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詞,不要亂用。
(可參見下節《常用書信用語》的「祝頌語」。)
4、署名:
在書信最後一行,署上寫信人的姓名。署名應寫在正文結尾後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
5、日期:
用以註明寫完信的時間,寫在署名之後或下邊。有時寫信人還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點,尤其是在旅途中寫的信,更應如此。
我給祖國寫一封信,以書信格式寫左右
經過這次活動,我對漢字的見識有了很大的增長,比如 我知道了甲骨文通行於清朝光緒年間,是王懿榮發現的。而小纂通行於秦代。另外,我對漢字的內容也有了很大的愛好,例如 諧音笑話 對聯 諧音歇後語和字謎等。在我眼裡,漢字不是僵硬的符號 寫一封以 我和我的祖國 為題的一封書信 600字左右 心中的永恆 祖國是...
書信的封面怎麼寫,一封信的封面怎麼寫
收信人的姓名 寫在信封的中間,字型要略大一些。在姓名後空 二 三字處寫上 同志 先生 女士 等稱呼,後加 收 啟 鑑 等字。寄信人位址 姓名 要寫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並盡量寫得詳細周全一些。然後,在信的 第一行靠左寫下收信人的位址,第二行寫收信人的姓名,第三行寫下自己的位址,如某省某市某街某號。最...
給領導寫一封信,給領導寫一封信
老闆可不會等著你的身體適應了再招你.想去的人多了,而且領導們可是有大安排的,不會因為小原因而改變什麼的.除非你是他親戚.寫信我支援你 但要看老闆是什麼反映了 要知道他 她 們是老闆 我同學有和你一樣的經歷 老闆現在對他可重視了 話又說回來 要看他 她 們有沒有同情心 會不會重視人才 感動他 除非你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