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溫現象對大氣中汙染物的遷移有什麼影響

2022-02-09 13:15:04 字數 2111 閱讀 8037

1樓:浮駒弭寄

逆溫會使上下層空氣溫差減小,使他們之間減少對流,從而使空氣減少運動,汙染物漂浮在大氣上空,沒有空氣的運動,汙染物難以擴散,使得空氣中的汙染物長期存在,不利於汙染物遷移

2樓:匿名使用者

出現逆溫時大氣是上部暖,下部冷,大氣穩定不易產生對流運動,所以汙染物不易擴散.

3樓:匿名使用者

逆溫就是指隨著海拔的增高,氣溫逐漸增高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空氣的垂直運動會受到抑制,進而削弱甚至阻止空氣環流的形成。簡單說,在逆溫條件下,風很弱,對大氣汙染物的遷移擴散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在城市、工礦區等地,出現逆溫時

4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情況下,大氣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下降,每上公升100公尺,溫度降低0、6℃左右。即是說在數千公尺以下,總是低層大氣溫度高、密度小,高層大氣溫度低、密度大,顯得「頭重腳輕」。這種大氣層結容易發生上下翻滾即「對流」運動,可將近地面層的汙染物向高空乃至遠方輸散,從而使城市上空汙染程度減輕。

因而在通常情況下,城市上空為輕度汙染,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可是在某些天氣條件下,一地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公升高的反常現象,從而導致大氣層結「腳重頭輕」,氣家學家稱之為「逆溫」,發生逆溫現象的大氣層稱為「逆溫層」。它像一層厚厚的被子罩在我們城鄉上空,上下層空氣減少了流動,近地面層大氣汙染物「無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動,越積越多,空氣汙染勢必加重。

5樓:匿名使用者

會有很大的影響,無法分辨方向!

逆溫現象是如何影響大氣中汙染物的遷移的

6樓:針源鈕璇娟

大氣的對流層中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大致是每公升高1000公尺,下降6攝氏度。正因為如此,空氣下熱上冷,空氣產生對流運動,汙染物隨氣流上公升,得到稀釋、淨化。

當上空實際氣溫高於或等於理論計算值(按每公升高1000公尺,下降6度計算)時,出現逆溫現象,上公升氣流受阻,對流運動就不能完成,地表汙染物不能及時上公升、淨化、稀釋,而是聚積在地表,造成汙染。

為什麼逆溫現象,不利於大氣汙染物擴散

7樓:布吉島該叫啥

它阻礙了空氣的垂直對流運動,妨礙了煙塵、汙染物、水汽凝結物的擴散,幾十公尺甚至幾百公尺厚的逆溫層像一層厚厚的被子罩在城市的上空,近地面的汙染物「無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動」,越積越厚,煙塵遮天蔽日,空氣汙染勢必加重。

同時,空氣汙染中毒事件大都與逆溫有關。如果連續出現幾天逆溫,空氣汙染物就會大量積累,易發生空氣汙染中毒事件。

其影響因素:

1、地理位置:中緯度地區更容易產生下沉逆溫現象。緯線±30°地區,乾燥空氣下沉,壓縮並自熱,晴天多,雨水少。自熱後氣溫比下層的空氣高,較易導致逆溫現象的出現。

2、時間因素:逆溫層的分布則會隨時間產生變化,以赤道為例,夏至時陽光直射北回歸線,中緯度地區更容易產生逆溫現象。

3、天氣因素:夜間少雲時,地面熱量散發較快,溫度下降速度也隨之增加,是地面溫度和上部空氣溫度的差值降低,第二日早上出現輻射逆溫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降水天氣則會減少逆溫的出現概率,大霧天氣將增加逆溫的出現概率。

4、地形情況:多山谷多丘陵時,夜間冷空氣停滯在山谷中,不隨上層熱氣流通過,區域性滿足逆溫形成條件,會更易導致逆溫的出現。臨海地區則由於海面冷空氣吹入內陸而導致逆溫層變窄,隨後在沿岸地面產生逆溫。

5、大氣汙染程度:大氣汙染越重,逆溫層厚度越高,逆溫現象越嚴重。

逆溫現象與大氣汙染的關係

8樓:匿名使用者

逆溫會使上下層空氣溫差減小,使他們之間減少對流,從而使空氣減少運動,汙染物漂浮在大氣上空,沒有空氣的運動,汙染物難以擴散,使得空氣中的汙染物長期存在,不利於汙染物遷移

9樓:匿名使用者

逆溫現象出現後,空氣層比較穩定不容易發生對流,不容易形成降水,風比較小,汙染物不易擴散,會導致大氣汙染更嚴重。

10樓:匿名使用者

逆溫現象容易導致大氣汙染積累於低空,造成空氣汙染事件。

11樓:

逆溫現象出現後,空氣停止對流上公升運動。大氣汙染物只能是在近地表的空氣中集聚,難以通過上公升氣流擴散。以至於近地面大氣的汙染越來越重。

有機汙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過程包括哪些途徑

有機汙染物包括bai 多氯聯苯 pcbs du多環芳烴zhi pahs 有機農藥等,它dao們在土壤中的遷移過內程主要以擴散和質體容流動的方式進行。擴散是由於熱能引起的分子不規則運動,從高濃度區域向低濃度區域遷移,可以是氣態擴散,也可以是非氣態 如土壤溶液中 氣 液 氣 固介面等 質體流動是水或土壤...

水體對汙染物的自淨有哪些過程,水體自淨有哪些過程,其具體內容是什麼。

汙染物投入水體 後,使水環境受到汙染。汙水排入水體後,一方面對水體產生汙回染,另一方面答水體本身有一定的淨化汙水的能力,即經過 水體的物理 化學與生物的作用 使汙水中汙染物的濃度得以降低,經過一段時間後,水體往往能恢復到受汙染前的狀態,並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分解,從而使水體由不潔恢復為清潔,這一過程...

地球上對環境影響最廣泛的幾種汙染物有哪些(5種)

地球上對環境影響最廣泛的汙染物被列為第一類的汙染物,包括13類物質,汞,鎳,鈹,鉻,砷,鉛,銀,鎘,烷基汞,苯並 a 芘,總 放射性,總 放射性,以及永續性有機汙染物 包括pcbs等多種 以下根據樓主要求詳細介紹其中最常見的五種汙染物質 貢 元素汞基本無毒 無機汞中的昇汞是劇毒物質 有機汞中的苯基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