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敗亡,究竟是誰的錯,蜀漢滅亡到底是誰的錯

2022-02-03 13:38:23 字數 3368 閱讀 4917

1樓:餘杭之

誰的錯也不是,國力不濟的錯。蜀漢被滅的時候人口軍力和魏國相比只是相當於人家的幾分之一,而且兩國交界的秦嶺素來又是第一天塹。被打敗是比較正常的,反而像諸葛亮那樣能靠這點土地和人口,北伐中原,還能打的魏國人膽戰心驚,真真是逆天的存在。

2樓:匿名使用者

蜀國最先被滅的歷史原因實際上在關羽失荊州時就已經種下了。

按照諸葛亮的戰略設計是「……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實際上在關羽被殺之前,蜀國已經基本達到了諸葛亮的這一戰略構想,而且還超額完成任務:

取得了漢中。但是關羽的大意失荊州和後來劉備一意孤行的為關羽報仇而導致的彝陵慘敗,徹底打碎了這一有利的戰略態勢。並且,彝陵的慘敗還導致一大批老成宿將或病死或陣亡,一大批久經戰陣的士卒或被俘或戰死,據估計損失精兵4萬多人,軍事上實際已經失去了本錢。

之所以沒有立刻滅亡,還要得益於魏吳兩家的制衡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彝陵慘敗之後,蜀國實際上只剩下巴蜀一帶和漢中的一部分,這是典型的天牢地形「內人不得出、外人不得入」,這一地形表面上看不利於敵人進攻,但是在實際戰爭中也使防守一方難以靈活用兵,即不能分散用兵處處設防,又難以靈活防禦。

而且蜀地的封閉帶來另乙個惡果是人才匱乏。雖然號稱天府之國,但是文化水平普遍落後,隨著中原平靖,北方人才沒人願意闖過兇山惡水投奔蜀漢。沒有外來人才輸入,蜀地的政權統治越久就越落後,蜀漢後期出現『廖化打先鋒「的狀況也在於此。

所以,歷史上自劉備建立蜀國開始一直到明末的張獻忠,所有蜀地建立的政權全被滅了。蜀地的地理優勢與東吳的天塹相比,似乎更容易突破一些。而蜀國滅亡後,東吳與魏國之間的天塹已經不存在,魏國可以在兩個方向上同時向東吳進攻,所以東吳的滅亡在蜀國滅亡之後就已經是歷史的必然了。

蜀漢滅亡到底是誰的錯

3樓:火雲雜談

公元219年七月,關羽使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自率主力攻曹操的征南將軍曹仁於樊城,曹操遣左將軍于禁、立義將軍龐德「督七軍三萬人救樊」。八月,大雨連綿十餘日,漢水氾濫,平地五六丈,「禁等七軍皆沒」。關羽遂生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

面對如此形勢,曹操聽取了司馬懿和蔣濟的意見,作出了聯吳擊關羽的決策,「許割江南以封權」,讓孫權出兵攻打關羽,一方面派平寇將軍徐晃馳援曹仁。收到曹操承諾的孫權遣呂蒙襲取南郡,南郡一失,勢窮的關羽不得不南還退保麥城。然而士卒已被呂蒙安撫攻心,無心戀戰,孤城難保,不得已率十餘騎逃出麥城,在章鄉(一說臨沮)被朱然、潘璋二軍圍堵,最終被潘璋手下的馬忠擒獲,關羽和其子關平均被斬首。

蜀漢的來亡是誰的過失?

蜀漢為什麼必亡

蜀國滅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4樓:無影屁

主要原因

1人口。蜀亡時人口110萬,軍11萬,吏4萬,擺明了勞動力不足吃閒飯的太多,所以老百姓面有菜色。加上連年征戰賦稅過高,老百姓不敢生孩子生了也養不活。

雖然蔣琬費禕執政期間少有戰事,但賦稅依然偏高,畢竟吏四萬,當官的太多了,不管各種史料再怎麼美化諸葛也改變不了蜀國殘暴的超高稅收,美名從何而來?奇怪。說實話還被噴?

更奇怪。總之夷陵之敗蜀漢的老家底兒元氣大傷,人口又少,沒有精簡公務員減輕賦稅讓老百姓多生孩子養精蓄銳這是原則性政治指導方針的失敗,誰幹的?大家心裡有數。

2。開府治事而且只開丞相府,這太奇怪了,理應丞相府將軍府相互制約的,乙個派系說了算會導致什麼結局,咱們中國人最明白了,不用多解釋了吧。後來蜀亡時,荊州派系**除了立功的幾乎統統被撤掉了,這很說明問題。

次要原因

1人才選拔道路閉塞,益州人專搞民族和諧,荊州大士族不來,來的都是低水準庶族,又不肯起用有才能的平民。2姜維放棄鐵桶漢中策略,改用誘敵深入,門戶大開,不知道這種捉襟見肘的策略是不是故意的,反正亡國前姜維上書劉禪加強防守,奇怪的是他手下7萬大軍呢,隨便派個三五千人協防有何不可,不過屎盆確實給劉禪扣上了。3劉禪到底是不是阿斗這是很讓史學家們糾結的問題,俺就更說不清楚了,反正諸葛要打仗劉禪說不要,結果不管用,姜維要打仗劉禪說不要,結果也不管用,費禕說不要,倒是很管用。

哎···懶得打字了··蜀國的破事兒實在太多了,魏延打楊儀啦李嚴自作孽啦都很奇怪的··國不置史··有的我們匪夷所思了··各種說不清楚··各種糊里糊塗

5樓:妙音

1、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政策是錯誤的,那時的蜀國已經是疲於兵戰了,應該休養生息,但諸葛亮卻一意孤行地進行北伐,這是其亡國的原因之一。

2、後主劉禪昏庸無能,又受聽小人——太監之言,不知道三多二少的笨蛋,這對於諸葛亮來說肯定是乙個令他頭痛的傢伙。事事掣肘,不敗才怪。

3、還是老諸葛的錯誤,如果按魏延所獻計策,也不失為乙個對於蜀國長治久安的國策,可惜的是諸葛就認為他有反骨,死後還把他給殺了。

4、殺馬謖,絕對是乙個錯誤,為了強求那個所為的嚴軍令麼?給自己戴高帽子沽名釣譽罷了。他難道忘記了,他出兵收拾孟獲時,這個被斬的人兒還給他出過主意:

「攻心為上。」最終收服了孟獲。

5、姜維,說穿了,是個球也完不成的東西,諸葛讓他來接掌蜀之命運不亡國才怪。最終還不是跟那個「戰戰慄慄,汗不敢出」的鍾會一起被over了?

上述五個原因。

6樓:安安小錯

多年興兵,國困民貧;吏治敗壞,離心離德

7樓:最愛吃喝邋煞睡

一、劉禪無能(不會用人)

二、無人才可用(沒有什麼有能力的將領)

三、兵力太少(也很弱) 四 、魏國太強(一打二了)五、諸葛亮後期太急功近利了

8樓:桃大蟲

原因很多,根本原因一言以蔽之:歷史的潮流

9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只是**,空城計借東風草船借箭舌戰群儒火燒博望這些三國志裡面都沒有, 更別說什麼錦囊妙計了。 用腦子想一想,你說幾萬人打仗,帶3個諸葛亮的錦囊就能贏了? 你忽悠小孩子還可以。

還有什麼反骨,那也都是**家之言,你自己看魏延傳去。 諸葛亮是傑出的政治家, 但是帶兵打仗就遠遠不如別的武將了。 你看完三國演義並不代表你了解了歷史,歷史上的東西很多都是到現在還沒搞清楚的, **永遠是誇張的也不可信。

估計羅貫中喜歡諸葛亮,所以誇的最離譜。 說回正題, 其實就是劉禪比較沒用, 然後諸葛亮自己也一直帶病打仗,每天吃飯也吃不進去,司馬懿就斷言說他馬上要死了,然後就真死了。 說好聽點就是堅持,難聽點就是固執。

諸葛亮死了之後肯定劉禪就更加管不住益州了 最後被乙個人把所有蜀國人說到投降。

10樓:匿名使用者

與其說司馬氏是三國時最後贏家,不如說,贏家是為有心者並努力爭取者而準備的!

歷史大揭秘:蜀漢滅亡後抵抗到最後的不是姜維而是這個

不吹不黑,蜀漢滅亡究竟是誰的責任

主要原因 蜀國弱小,不具備吃掉魏國的實力,卻連年北伐,勞民傷財,國力耗盡。追究個人責任,我想諸葛亮難逃責任,六出祁山無一成功。諸葛亮雖然治蜀有功,但難抵伐魏之消耗!三國中,蜀漢為何是最先滅亡的?因為蜀漢滅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著關鍵性的因素,所以是最先滅亡的,對當時產生了影響情況。是因為蜀漢的地理條...

《海濱小城》的作者究竟是誰?海濱小城究竟是哪座城市

在廣東的某個地方吧,乾淨美麗又舒適還很溫馨 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勒。小學的時候有篇課文名叫 海濱小城 我想知道他所介紹的是哪座城市?另外它的作者是誰啊?感覺像湛江。軍港 帆船 鳳凰花 榕樹這些以前在湛江都隨處可見。是湛江應該,你來玩一趟吧 海濱小城 指 作者是誰?你好,小學課本里的 濱海小城 美得宛如...

害死岳飛的幕後黑手究竟是誰

奸臣當道,當然宋高宗也不想迎回二帝,拱手讓出自己的皇位啦 真正致岳飛於死地的是秦檜他老婆!看看歷史!疑似秦檜墓驚現人間,激起了人們對誰是忠臣,誰是奸臣的又一次大辯論,誰是殺死岳飛的幕後 岳飛是不是非殺不可,秦檜是奸臣,還是替罪羔羊?岳飛是大忠臣還是偏執狂?去年秋天的乙個夜晚,涼風一陣緊似一陣,南京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