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的人
諸葛亮輔佐劉備建立蜀漢,併聯吳抗曹,致力於統一事業,政績斐然.儘管「出師表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但他那巨集偉遠大的抱負,堅韌不拔的毅力,忠貞不渝的赤誠,超凡絕倫的才智,卓爾不群的人品,達到了儒道法的和諧統一,構成了我國歷史上罕見的才德兼備的人物形象,羽扇綸巾的諸葛孔明成了集智慧型、謀略道德於一身的永恆的偶像.
諸葛亮「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他知識淵博,多才多藝,處事注重調查研究,瞻前顧後,深思熟慮,具有乙個偉大政治家非凡的品格.所謂品格,顧名思義,即入的品質通俗地說,就是指人的「德行」.我國古代歷來都十分重視人的德行,講究人的品行修養的重要作用.
關於諸葛亮的人品,突出表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其一是諸葛亮處理國家大事善於集眾思,廣忠益,聽得進不同意見和建議.劉備定蜀後,曾任命董和為掌軍中郎將,前後跟隨諸葛亮共事七年.期間,董和對於諸葛亮某些處理不當的事,敢於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或者是反對意見,有時其至連提十餘次.
但諸葛亮總是十分讚賞董和這種忠於國家的大無畏精神,說大家如果都能像董和這般認真、勤勉,「則亮可以少過矣」.在他擔任蜀漢丞相後,經常教育下邊的人說:「幹工作,就是要集眾思,廣忠益.
如果只因為一些小嫌隙,就聽不進不同意見,難免要犯大錯誤.聽了淨言,獲得了正確的結論,那就好比丟棄了廢舊破爛而得到了珍貴的璣珠寶玉.」
其二是諸葛亮能夠嚴肅無情地正視自己的錯誤,勇於引咎自罰,痛下針砭,深刻檢討,知過能改.公元二二七年,諸葛亮親率大軍準備攻魏.雖然他制定的作戰計畫是正確的,但由於錯用了馬謖當先鋒,結果在街亭打了大敗仗,使整個北征計畫受挫.
事情發生後他即以《街亭自貶疏》上書,「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並坦誠深刻地檢討說:「咎皆在臣,授任無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閱」.認為錯誤全在於自己用人不當,願承擔對這些過失所負的全部責任,並請求官職降低三等,以懲罰自己這個過錯.
其三是諸葛亮通體光明,清廉謙退,不貪財、不求奢,毫無自私之利之心.諸葛亮臨終前曾上表後主劉禪,表明他至死不要任何封贈賞賜,不使自己內有餘帛、外有贏財的心跡.他最終將自己鑄成了乙個高尚的人,乙個純粹的人,乙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乙個有高度道德品質的人.
對於他身後之事,也早就立下了遺囑,「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需器物」.全然不像有些官吏要搞厚葬:死後埋葬丘隴必巨,棺槨必重,衣衾必多,文繡必繁.
由此觀之諸葛亮對喪葬制度頗有超前的革新精神.他的這種精神處在我國封建社會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有關諸葛亮的小作文200字
2樓:匿名使用者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後來東晉政權推崇諸葛亮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等,並改造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死於寶雞岐山五丈原。
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的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型化身。成都、寶雞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贊諸葛亮。
諸葛亮 ,做能臣不容易。第一要忠,第二要能。忠而無能曰庸,能而不忠曰奸,都不是能臣。
但,光是又忠又能,還不夠,還得大家都承認。這第三條最難。因為嫉妒別人的能,是官場的通病;懷疑臣下的忠,是帝王的通病。
所以歷史上的能臣,好下場的不多。不是生前被貶,便是死後挨罵,能做到生前生後都沒有什麼人說閒話的,大約也就是諸葛亮。
然而諸葛亮活得好累!
諸葛亮的形象,千百年來走樣得利害。在一般人心目中,他老先生很是瀟灑的。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那結果都是事先料定了的。
計謀也很現成,甚至早就寫好了,裝在乙個袋子裡,只等執行者到時候拆開了看。自己則既不必親自上陣殺敵,也不必操心費神,只要戴個大頭巾,搖把鵝毛扇,泡壺菊花茶,擺個圍棋盤,便「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真是何等瀟灑。
其實,諸葛亮的心理壓力大得很。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際遇,歷來就被看作君仁臣忠、君明臣賢的楷模。尤其是那有名的「三顧茅廬」,千百年來讓那些一心想出來做官又要擺一下臭架子的文人羨慕到死。
實際上他們君臣之間的猜忌和防範,沒有一天不深藏於心。君臣關係畢竟不是朋友關係,最信任的人往往同時也就是最疑忌的人。因為雙方相處那麼久,交往那麼深,知根知底,對方有多少斤兩,彼此心裡都有數。
這就不能不防著點了。你看白帝城託孤那段話,表面上看是心不設防,信任到極點,其實是猜忌防範到不動聲色。劉備對諸葛亮說,我這個兒子,就託付給先生了。
先生看他還行,就幫他一把;不行,就廢了他,取而代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是扯淡!
劉禪的無能,簡直就是明擺著的,還用看?無非因為明知諸葛亮之才「十倍曹丕」,自己兒子又不中用,放心不下,故意把話說絕,說透,將他一軍。諸葛亮是明白人,立即表態: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鐵了心來輔佐那年齡相當於高中生、智力相當於初中生的阿斗。
陳壽說,劉備的託孤,「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這種說法,如果不是拍馬屁,就是沒頭腦。誠如孫盛所言,如所託賢良,就用不著說這些廢話;如所託非人,則等於教唆人家謀反。
「幸值劉禪暗弱,無猜險之性,諸葛威略,足以檢衛異端,故使異同之心無由自起耳」。這話只說對了一半。劉備託孤成功,全因為諸葛亮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又為人謹慎,處處小心,這才沒鬧出什麼事來。
但要說劉禪沒有猜疑忌恨過,則不是事實。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各地人民懷念他,要給他建立廟宇,劉禪就不批准,說是「史無前例」。可見劉禪內心深處是忌恨厭惡諸葛亮的。
事實上,乙個人只要當了皇帝,就會忌恨手下能力比自己更強的大臣,而且越是弱智,就越是忌恨。因為所有的蠢才都一樣,只要手握權力,高人一等,便會自我感覺良好,牛皮馬屁不絕。一旦發現手下人比自己強,又會惱羞成怒,必欲去之而後快。
劉禪其實也一樣。只不過有賊心無賊膽,有賊膽也無賊力,只好在諸葛亮死後做點小動作,發點小威風,表示他還是個人物。
其實,即便劉禪對諸葛亮真心「事之如父」,也是沒意思的。這傢伙實在太蠢。又豈止是蠢,簡直就沒有心肝。
他做了俘虜後,被遷往洛陽,封安樂縣公。有一天,司馬昭請他吃飯,席間故意表演蜀國歌舞。蜀國舊臣看了,無不愴然涕下,只有劉禪,照吃照喝,「喜笑自若」。
司馬昭感慨說,乙個人的無情無意,怎麼可以到這個份上(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又一天,司馬昭問他:很想念蜀國吧?
劉禪立即答道:「此間樂,不思蜀」。舊臣郤正聽說了,就對劉禪說,下次再問,就說先人墳墓遠在隴、蜀,沒有一天不想的,說完再把眼睛閉起來。
後來司馬昭又問,劉禪果然照著說,照著做。司馬昭說,我怎麼聽著像是郤正的話呀!劉禪立即睜開眼睛,驚喜地說,猜對了,正是他!
旁邊的人都忍不住笑。當然,這也可能是為了保命,裝傻。但即便是裝傻,也是沒心肝。
事實上,除了「樂不思蜀」這句成語外,劉禪對於中國歷史半點貢獻都沒有。輔佐這麼個東西,有什麼意思?
所以諸葛亮很累。又要打天下,又要哄小孩,又怕老的起疑心,又怕小的不高興,能不累嗎?事實上,諸葛亮不像軍師,倒像管家。
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親自過問,親自操持,即所謂「事必躬親」。這固然是生性謹慎,也是勢之所然。不這麼做,他怎麼能大權獨攬而國人不疑呢?
他實在是害怕出差錯啊!
過度的疲勞,嚴重損害了諸葛亮的身體;沉重的壓力,又使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諸葛亮曾上表致劉禪雲:「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公元207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倒在了北伐途中,享年五十四歲,比曹操少活了十二年。諸葛亮的身體原本是很好的。
陳壽說他「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是個偉丈夫。如非勞累過度,心力交瘁,豈能逝世於年富力強之時?
諸葛亮實現了他的諾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其實是累死的(蜀魏交戰,相持五丈原。
蜀使至魏軍營中,司馬懿不問軍事,只問飲食起居。當他聽說諸葛亮黎明即起,深夜才睡,罰二十軍棍以上的事,都要親自過問時,便斷定說:「亮將死矣」)。
參考資料:broden - 總監 九級
諸葛亮寫《出師表》的前後故事
3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點就是劉備要死了,要他好好照顧阿斗,但是後來他沒完成劉備遺願便去世了
4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你可以看下電視劇集三國演義,或者**書前後故事太長了點
關於諸葛亮的出師表,諸葛亮的《出師表》原文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文天祥的評價。斜谷事不濟,將星殞營中。至今出師表,讀之淚沾胸。漢賊明大義,赤心貫蒼穹。世以成敗論,操懿真英雄。諸葛亮的 出師表 原文 經典詩詞朗誦 諸葛亮 出師表 mp4 諸葛亮寫 出師表 的前後故事 簡單點就是劉備要死了,要他好好照顧阿斗,但...
出師表中表明諸葛亮志趣的是,出師表中諸葛亮表明自己志趣的句子
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我認為這個合適吧 諸葛亮自把比為管仲樂毅 怎麼可能是不求聞達餘諸侯。諸葛亮之所以說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是因為為了襯托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他前期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投靠劉備的時候...
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全文,諸葛亮《前出師表》與《後出師表》的全文是什麼?
因為兩篇表的名字都叫出師表,為了區分,就用做表時間的先後分為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前出師表出自 三國志 諸葛亮傳 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 227年 蜀漢丞相諸葛亮在決定北上伐魏 奪取長安 今漢長安城遺址 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後出師表 載於三國時期吳國張儼的 默記 一般認為是諸葛亮的作品,出師表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