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捭闔齋主人
我同意二樓的立場
朝代更替不存在必然性
只能說是既成事實
已經發生過的事情
貌似也無法用統一的規律去歸納
所以不可能得出必然
既成事實而已
秦朝之前的朝代更替,是部落以及諸侯國之間的鬥爭漢取代秦,是沒落貴族與普通民眾聯手造成的
魏取代漢,以及晉取代魏,宋齊梁陳取代東晉,都是士大夫、豪門篡位北朝亂象,是外族入侵
唐取代隋,是割據勢力的勝利
唐的滅亡,是因為地方武裝勢力過於強大
宋的積弱與滅亡,是外族入侵
明的滅亡,才是真正的被農民起義
而清的滅亡,則是由於世界格局的變化,以及制度更替由此觀之,我覺得,這**有什麼必然性可言呢如果非要找乙個規律,那倒也不是沒有
一句話言之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化。
2樓:
我只能反駁它:朝代的新舊更替是指王朝的替代,而事實上現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已經沒有王朝了,也就是說沒有新的王朝類替代舊的。
3樓:匿名使用者
1.舉出中國歷朝歷代的歷史即可。
2.每個朝代的存在有必然有它的不足之處,如封建王朝就是人與人之間不平等。朝代的不足之處會導致社會矛盾的產生,然後「時勢造英雄」,有人就會推翻舊朝代建立新朝代,由此產生了朝代更替。
4樓:
用哲學的一句話來解釋。新事物不斷產生,舊事物不斷滅亡,新事物必定會取代舊事物。
5樓:匿名使用者
總結下來:中國古代歷史就是開創-發展-腐朽-批判-推翻-沿襲的過程
中國古代朝代更替之所以成為必然是因為時代是不斷發展的,而腐朽的制度無法適應新的時代而被時代的大流所淹沒!
朝代更替的原因是什麼?詳細講一講
6樓:鳳翰
民心所向,君主立憲,官吏腐敗
7樓:蝶蘭滄海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無論乙個朝代如何輝煌,總免不了被人代替,被另乙個王朝推翻,「家天下」繼承的封建制度,秦皇漢武的出色無法否認子孫後代的平庸。
土地的高度集中到再分配的過程,土地是經濟活動中的主要生產資料。土地兼併是封建主義不能規避的乙個經濟現象,就像資本主義也不可避免「經濟危機」一樣,
歷史上各朝各代滅亡都因為土地高度的集中,失去土地的農民,遇到自然災害就爆發農民起義,推翻...
各個階級的矛盾,利益衝突
8樓:愛笑的桐桐爹地
生產資源的再次分配。
乙個關於朝代的興衰更替的歷史問題
9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要看他所處的歷史時期,三國、南北朝和五代時期是軍人政治,政權不太可能長久。除非軍人政治被徹底剷除。也要看他是否能順應歷史發展,三國的三個政權,都違背了當時士族地主階級執政的歷史潮流,結果兩個被滅,乙個被篡權。
仁政不是絕對有用的,要依照當時的社會狀況。
10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中有一句話:天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新的事物
代替舊的事物是必然的。當乙個朝代腐朽了,那麼必將有另乙個朝代代替它。要想將乙個朝代一直延續,那麼一定要實行仁政。
大家都知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才統一了六國,但是從他統一到滅亡只有短短十五年。
就是因為他殘暴,大興土木,長城下白骨累累。所以才有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這就是: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11樓:匿名使用者
歸根結底是制度的問題,封建制度必然不能長存。從古至今,大都數朝代都是奉行著滅亡了乙個有乙個朝代的制度,而每個朝代並沒有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加強了**集權。但還是阻擋不了它走向滅亡的腳步,每乙個封建王朝的來臨都意味著它必將是走向滅亡。
面臨著這詛咒般的一次次的發生。有人也試圖改變它,他們改革,變法,而大都是以失敗告終。與其說是受阻的力量太大,倒不如說是歷史的慣性太大,個人力量是無力回天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朝代興衰是必然的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嘛
中國朝代更替的歷史故事
13樓:匿名使用者
給你選乙個吧
唐高祖李淵入長安後,立煬帝孫代王楊侑為天子(隋恭帝),改元義寧,楊侑尊隋煬帝為太上皇;又以楊侑名義自加假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進封唐王,總理萬機。次年(618年)五月,接受楊侑禪讓,李淵稱帝,改國號唐,定都長安。
14樓:自由仙
殷商代夏、武王伐紂、始皇一統、楚漢滅秦、漢室滅項、王莽篡漢、光武中興、三國演義、三分歸晉、五胡亂華、宋齊梁陳、隋終一統、煬帝亡隋、盛唐誕生、黃巢起義、五代十國、黃袍加身、靖康之難、高宗南渡、崖山宋亡、蒙古建元、布衣建明、闖王進京、滿族入關、清廷建立、辛亥革命、十一建國
15樓:匿名使用者
秦滅六國,楚漢爭霸,破釜沉舟,隋末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黃袍加身等
16樓:蘋果樹下的散步
多了 像什麼殷商代夏 武王伐紂 秦王統一 楚漢滅秦 王莽篡位 光武中興 三國鼎立 三國歸晉 五胡華亂 宋齊梁陳 隋朝統一 煬帝亡隋 李淵建唐 武則天建周 五代十國 黃袍加身 崖山亡宋 朱元璋建明 靖難之變 闖王滅明 滿清入關
中國的朝代是怎麼變更的呢?
17樓:
中國的朝代變更原因基本上分為以下幾方面:
1、農民起義推翻前政權,例如隋朝、明朝;
2、地方政權推翻**政權,例如商朝;
3、權臣奪權,例如東漢;
4、前政權被外族所滅,例如西周 。
中國古代社會因出於適應自然條件需要而採用的**集權直接徵稅的制度,是中國古代社會朝代更替頻繁的重要原因。
18樓:學史部落格
中國朝代年表 - 年表
朝代 延續年數 都城 開國皇帝
夏朝 前2023年——前2023年 陽城 禹商朝 前2023年——前2023年 殷 湯西周 前2023年——前771年 鎬京(今西安西南) 周文王姬發東周 春秋 前770年——前475年 洛邑(今洛陽) 周平王姬宜臼戰國 前475年——前221年 洛陽
秦朝 前221年——前206年 咸陽(今西安附近) 始皇帝嬴政西漢 前206年25年 長安(今西安) 漢高祖劉邦新 9年——25年 長安 王莽
東漢 25年——220年 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三國 魏 220年——265年 洛陽 魏文帝曹丕蜀(漢) 221年——263年 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吳 222年——280年 建業 吳大帝孫權西晉 265年——317年 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東晉 317年——420年 建康 晉元帝司馬睿南朝 宋 420年——479年 建康 宋武帝劉裕齊 479年——502年 建康 齊高帝蕭道成梁 502年——557年 建康 梁武帝蕭衍陳 557年——589年 建康 陳武帝陳霸先北朝 北 魏 386年——534年 洛陽 魏道武帝拓跋珪東 魏 534年——550年 鄴 魏孝靜帝元善見北 齊 550年——577年 鄴 齊文宣帝高洋西 魏 535年——556年 長安 魏文帝元寶炬北 周 557年——581年 長安 周孝閔帝宇文覺隋朝 581年——618年 東(洛陽) 隋文帝楊堅唐朝 618年——907年 長安 唐高祖李淵五代十國 後 梁 907年——923年 大樑(開封) 梁太祖朱晃後 唐 923年——936年 洛陽 唐莊宗李存勖後 晉 936年——947年 汴梁(開封) 晉高祖石敬瑭後 漢 947年——950年 汴梁(開封) 漢高祖劉暠後 周 951年——960年 汴梁(開封) 周太祖郭威宋朝 960年——2023年 東京(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南宋 2023年——2023年 臨安(今杭州) 宋高宗趙構遼 907年——2023年 上京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金 2023年——2023年 中都(北京) 金太祖阿骨打元朝 2023年——2023年 大都(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明朝 2023年——2023年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清朝 2023年——2023年 京師(北京) 皇太極
19樓:冰心天龍八部
中國古代社會因出於適應自然條件需要而採用的**集權直接徵稅的制度,是中國古代社會朝代更替頻繁的重要原因。
那麼多朝代不可以一一寫出
佛說:生、住、異、滅. 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得到永恆,所有的東西都要加上乙個期限,從開始到結束都只是事物發展的過程.
從 唯物主義 觀上說,這是乙個必然的結果. 時間的長短卻是偶然的 夏朝 400多年 周朝 600多年 周朝 2023年左右 漢朝 400多年 唐朝 300多年 宋朝 300多年 明朝 200多年 清朝 300多年 很多人認為朝代更替是因為朝廷政治腐敗造成的 我同意這個說法 但是這個說法不夠準確 中國歷史上只有難得幾個好皇帝,為什麼朝代3、400年才換呢? 我認為朝代更替是生產力發展不能滿足人口增長的表現 漫長的封建社會 科學技術很低 生產六水平一直沒有飛躍性發展 每當朝代變遷時 戰爭必然會使人口下降 生產力水平超過當時人口數量 社會就進步 當社會穩定了 人口就會迅速增長 生產力不能滿足人民需要 社會矛盾激烈 就會爆發戰爭 這時人口又會減少………… 如此產生朝代的更替 我相信只要科學得到充分發展 我們現在的社會會一步一步走向繁榮
20樓:原創詩歌愛好者
金伐遼,元(成吉思汗)滅金,元(忽必烈)滅南宋。明滅元,清太袓努爾哈赤統一部落,太宗皇太極建立大清。明滅亡。
21樓:路馨怡
推翻皇帝統治,建立新的政權。中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2樓:毗沙王
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替原因基本上分為以下幾方面:
1、農民起義推翻前政權,例如隋朝、明朝;
2、地方政權推翻**政權,例如商朝;
3、權臣奪權,例如東漢;
4、前政權被外族所滅,例如西周 。
你覺得明朝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朝代嗎?
我認為不是。要說黑暗,倒不如說元朝。明朝皇帝是多疑,但是永樂盛世,戚繼光抗倭寇,資本主義萌芽,加上西方傳教士拜訪中國這些都能代表明朝不會差到哪去。但是明朝真正黑暗的是那些達官貴人。魯迅 大明一朝,以剝皮起,以剝皮終,可謂始終不變!看到大家的我就放心了 確實要客觀對待 每個集權王朝都有罪惡 不能以偏蓋...
請問各朝代的歷史都是怎麼記錄的,古代歷史是怎麼記錄下來的?
前朝史官實錄,後朝專門人員修訂。司馬遷的 史記 是傳記體,也是正式修史的起源,在司馬遷去世以後,由別人補遺,記載到漢武帝為止,但是還有東漢班固修訂的 漢書 司馬光編撰的 資治通鑑 從 三家分晉 寫到 五代十國 是編年史,對我國的史學是乙個貢獻。每個朝代都有 史官 就像司馬遷,專門負責記錄歷史。由史官...
明朝關寧錦防線的構建者是誰?怎麼證明
孫承宗,他在成為遼東最高軍事領導人時,一步步建立了關錦寧防線。孫承宗,在遼陽 瀋陽相繼失陷後最早提出並逐步建立的,利用遼西走廊的狹窄地理特徵,用一連串的要塞 堡壘限制女真南下的防禦體系。孫承宗!史書明確記載!還有袁崇煥師徒倆人 孫承宗是設計者,袁崇煥等人是行動者 孫承宗 帝師 袁崇煥的老師 孫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