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是什麼意思

2021-12-27 04:20:53 字數 4867 閱讀 2156

1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1037——2023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曾任宋翰林學士,知杭州、潁州,禮部尚書。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文俱取得不俗成就。

詩因酒而有靈性。蘇軾的作品中處處離不開酒,蘇軾的生活中也不乏酒的身影,尤其是當他失意彷徨時.酒也成就了蘇軾的千古美名。

宋嘉佑六年(2023年),蘇軾在陝西鳳翔為官,年終思鄉,寫下了《別歲》:故人適千里,臨別尚遲遲。人行猶可復,歲行那可追!

問歲安所之,遠在天一涯。已逐東流水,赴海歸無時。東鄰酒初熟,西舍亦肥。

且為一日歡,慰此窮年悲。勿嗟舊歲別,行與新歲辭。去去勿回顧,還君老與衰。

詩的前半部分意為時光一去不復返,應該鄭重地「別歲」以留下美好回憶,展望新的一年。而辭舊迎新之際,酒就成了人們寄託情感的最愛。東家拿出酒,西家拿出肉,共同歡度這新舊交替的難忘時刻,喝個一醉方休,醒來就是新的一年。

《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頻。

花間置酒清香發,爭挽長條落香雪。山城酒薄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洞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風惡,但見綠葉棲殘紅。

在乙個暮春之夜,隨風飄落的杏花,飛落在竹簾之上,它的飄落,似乎把春天的景色都給驅散了,寂寞的月光,透過花間,照見庭院,來尋覓幽稚閑靜之人,美酒置於花間,酒香更加濃郁,花與酒相得益彰。因山城偏僻,難得好酒,因此,只好請客人多多品味杯中的月光。

《滿庭芳》作於蘇軾被貶於黃州之後,反映了作者面對挫折飄逸曠達的豪放性格。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閒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

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漲。江南好,千鐘美酒,一曲《滿庭芳》。

作者用形象的藝術概括對世人熱衷的名利作了無 情的嘲諷,斥之為「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意圖在醉中不問世事,以全身遠禍。詞人在酒中忘懷了世間煩惱,最後在於鐘美酒的好江南中,高唱著《滿庭芳》,進入了精神境界的自由王國。

蘇軾飲酒作品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水調歌頭》了,「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交代了寫作的背景。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借酒詠月抒懷的千古佳作,流情極廣。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即丙辰年的中秋之夜。詞上片借月自喻高潔,下片用月感懷離別。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人生不滿百年,月亮永恆不變,而月亮誕生於何時,恐怕在古人心中永遠是個謎了。詩人藉著酒意、醉意,大膽的發出此問,進而又想起了傳說中月宮,美麗而悽婉的嫦娥奔月,離人間是那麼的遙遠,雖然清靜但未免可憐可怕,使詩人的心境既嚮往又猶豫,仙境雖好,仍不及人間熱鬧中透著的酸甜苦辣,豐富多彩。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因宦海沉浮,常身不由已,奔波各地的蘇軾,對此深有感觸,月亮與人世是相通的,月圓人難圓,詩人由衷的希望所有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團團圓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豈不是普天之下善良人們的共同心聲嗎?明月,讓人們共同仰望,共同祈禱:好人一生平安,真情天長地久。

2樓:第一旅訊

《水調歌頭》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詞如果只有詞牌名往往取第一句為名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抵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一】

這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節,為作者醉後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

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描寫、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絡的範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無限熱愛。

上片表現詞人由超塵出世到熱愛人生的思想活動,側重寫天上。開篇「明月幾時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意,通過向青天發問,把讀者的思緒引向廣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以下數句,筆勢夭矯回折,跌宕多彩。它說明作者在「出世」與「入世」,亦即「退」與「進」、「仕」與「隱」之間抉擇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態。以上寫詩人把酒問月,是對明月產生的疑問、進行的探索,氣勢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幾句,寫詞人對月宮仙境產生的嚮往和疑慮,寄寓著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寫詞人的入世思想戰勝了出世思想,表現了詞人執著人生、熱愛人間的感情。

下片融寫實為寫意,化景物為情思,表現詞人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解釋,側重寫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實寫月光照人間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兩句,承「照無眠」而下,筆致淋漓頓挫,表面上是惱月照人,增人「月圓人不圓」的悵恨,骨子裡是本抱懷人心事,借見月而表達作者對親人的懷念之情。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寫詞人對人世悲歡離合的解釋,表明作者由於受莊子和佛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一種灑脫、曠達的襟懷,齊龐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為社會現象的人間悲怨、不平,同月之陰晴圓缺這些自然現象相提並論,視為一體,求得安慰。結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轉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包括自己的兄弟),發出深摯的慰問和祝願,給全詞增加了積極奮發的意蘊。詞的下片,筆法大開大合,筆力雄健渾厚,高度概括了人間天上、世事自然中錯綜複雜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嚮往,既富於哲理,又飽含感情。

這首詞是蘇軾哲理詞的代表作。詞中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永恆的宇宙和複雜多變的人類社會兩者的綜合理解與認識,是作者的世界觀通過對月和對人的觀察所做的乙個以區域性足以概括整體的小小總結。作者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厭薄宦海浮沉,在皓月當空、孤高曠遠的意境氛圍中,滲入濃厚的哲學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達到了人與宇宙、自然與社會的高度契合。

4樓:絲絲瑤瑤

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此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表達了對胞弟蘇轍的無限懷念。

詞人運用形象描繪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界氛圍,反襯自己遣世獨立的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全詞設景清麗雄闊,以詠月為中心表達了遊仙「歸去」與直舞「人間」、離欲與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曠達自適,人生長久的樂觀枋度和美好願望,極富哲理與人情。立意高遠,構思新穎,意境清新如畫。

最後以曠達情懷收束,是詞人情懷的自然流露。情韻兼勝,境界壯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此詞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體現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5樓:仲梓貳瑞彩

水調歌頭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譯詩、詩意]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懷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麼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裡,現在是什麼年代了。

(傳說神仙世界裡只過幾天,地下已是幾千年,故此設問。)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在浮想聯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彷彿乘雲御風,置身天上,**象在人間!

月亮轉動,照遍了華美的樓閣,夜深時,月光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門窗裡,照著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圓,便不應有恨了,但為什麼常常要趁著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歡樂、有離別、也有團聚;月亮呢,也會遇到陰、睛、圓、缺;這種情況,自古以來如此,難得十全十美。

只願我們都健康和長在,雖然遠離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色。

6樓:英雄紀

月24日,這個團團圓圓的節日就姍姍而來了。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

7樓:冉葛羊春嬌

表層意思譯為「明月啊!你什麼時候才能捅破烏雲投向人間?我舉著酒杯借問青天」。實質是作者借明月被烏雲一擋之事來抒發自己被陷遭貶之痛恨與不甘。抒發自己的志向不該與信念不衰!

8樓:塞永汝羽

意思就是感懷過去,珍惜今朝,問明月並不是每晚都有的。事情也不是每一件都合自己心意的。我舉著酒杯問青天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9樓:來資姓清妙

說明那幾天一直在下雨,晚上看不到月亮,然後他就拿出酒杯準備去問老天,我剛好從那經過,不明白就問他,他就問我什麼時候才有明月,於是我就提筆在紙上些寫了幾個字,然後交給他,並說有月亮的時候開啟,有月亮的時候就開啟了,紙條上寫著今日有明月,然後他就把我當成神啦!

10樓:生邁尚欣美

明月從什麼時候起才有的啊,我拿著酒杯向老天發問。

李白《把酒問月》詩云:「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估計蘇軾就是從這句話中化出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句詞的。

11樓:葛偲掌鵬鯤

1.明月什麼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詢問青天。

2.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

3.。只願我們都健康和長在,雖然遠離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色。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是哪首詩裡的?

水調歌頭。宋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抵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作者是誰 題目是什麼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 有 詞如果只有詞牌名往往取第一句為名 宋 蘇軾 明月幾時有?內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容 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抵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東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此詩全詩及翻譯

出自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公元1076年 宋神宗熙寧九年 中秋在密州 今山東省諸城市 時所作。原文如下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 一作 何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