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並非怕防禦攔截系統,而是那個2000公里的探測半徑,能夠覆蓋大半個中國,也就是你在家裡幹什麼別人都會瞭如指掌。
「薩德」是美國發展歷史最長的飛彈防禦系統,也是美國陸軍掌握的兩種高低搭配的防禦系統之一,其發展歷程反映出美國飛彈防禦思想的變化,也是美國反導技術發展的縮影。2023年11月23日,正在夏威夷訪問的日本防衛相中谷元稱,日本自衛隊考慮引進美國陸基攔截系統「薩德」。2023年7月,南韓官方宣布正式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當月13日,南韓國防部國防政策室長柳濟公升宣布韓美最終決定將「薩德」反導系統部署在慶尚北道星州郡。
「薩德」是美國新飛彈防禦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攔截彈、車載式發射架、地面雷達,及戰鬥管理與指揮、控制、通訊、情報系統(bm/c31)等組成。其攔截彈長6.17公尺,最大彈徑0.
37公尺,起飛重量900千克,最大速度可達2500公尺/秒,採用直接撞擊方式摧毀目標,主要攔截射程3500千公尺的彈道飛彈,最大攔截高度和攔截距離分別為150千公尺和300千公尺,防禦半徑200千公尺左右。「薩德」系統的技術起點高、風險性強,是唯一能在大氣層內和大氣層外攔截彈道飛彈的地基系統,因此其戰技術效能有著與眾不同的特點。
飛彈射程遠,防護區域大 「薩德」系統射程達到300千公尺,可以防禦半徑200千公尺的區域,而 「愛國者」2的反導射程只有15千公尺,「愛國者」3也僅為30千公尺,同樣是高空末段防禦系統的以色列「箭」式系統攔截距離為90千公尺,防護區域大致只有 「薩德」的1/5。因此「愛國者」被稱為點防禦系統,而「薩德」為面防禦系統,主要用於保護較大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和目標,用來保護美國、盟**隊、人口中心及關鍵設施免遭中、短程彈道飛彈打擊。這種系統還被以色列和日本等國家看中,數套「薩德」系統即可將這些國家完全覆蓋,相當於「國家飛彈防禦」系統。
攔截高度高,可防禦洲際彈道飛彈為實現高空攔截,美科研人員對「薩德」攔截彈進行了獨特的設計。其使用的固體火箭推進系統由一台單級固體助推火箭、乙個推力向量控制系統和乙個可的氣動喇叭瓣機構組成。助推火箭採用了高能的端羥基聚丁二烯(htpb)推進劑,殼體採用先進的輕型複合材料。
助推火箭後端所採用的新式喇叭瓣結構,發射前平直放置,發射後根據彈上計算機的指令,可向外擴張成喇叭形,以增加攔截彈在大氣層內飛行的穩定性。
「薩德」的攔截高度達到40~150千公尺,即大氣層的高層和外大氣層的低層,這一高度段實際是射程3500千公尺以內彈道飛彈的飛行中段,是 3 500千公尺以上洲際彈道飛彈的飛行末段。因此,它與「地基中段攔截」(gbi)系統配合可以攔截洲際彈道飛彈的末段,形成雙層攔截,也可以與「愛國者」等低層防禦中的「末段攔截系統」配合,攔截中短程飛彈的飛行中段,形成雙層攔截,對美國飛彈防禦系統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採用動能殺傷技術,破壞威力大 「薩德」採用的技術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kkv的「動能殺傷技術」,這是從「星球大戰」計畫就開始發展的一種新型技術,其破壞機理是「碰撞-殺傷」。這種方式看似簡單,卻對末制導和空間機動的向量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難度不亞於「子彈打子彈」。此前防空和反導飛彈一般都採用高能炸藥破片殺傷方式,依靠成千上萬片碎片破壞目標飛彈或彈頭,往往只能實現所謂的「任務破壞」而非「飛彈破壞」,一般不會完全摧毀彈頭,而只是使其偏離原定軌道,彈頭內的**物或生化戰劑仍會散落到地面。
而「碰撞一殺傷」可以高速撞擊目標彈頭,從而引爆彈頭或利用高速撞擊的高熱使生化戰劑失效。「動能殺傷技術」的另乙個優點是其戰鬥部很小,甚至可以沒有專門的殺傷部分,只依靠制導或末機動部件的質量就可以達成「碰撞一殺傷」的效果,這大幅度減少了戰鬥部質量。例如,在「薩德」系統的早期計畫e21中,其動能殺傷飛行器(kkv)的質量就從hedi的200千克降低到了40千克,而「薩德」 系統的***包括保護罩在內質量也只有40~60千克,而且使飛彈增加攔截高度成為可能。
「薩德」系統攔截彈彈頭主要由用於捕獲和跟蹤目標的中波紅外導引頭、用於制導的電子裝置(包括電子計算機和採用雷射陀螺的慣性測量裝置)以及用於機動飛行的軌控與姿控推進系統等組成。整個***(包括保護罩)長2325公釐,底部直徑為370公釐,沒有專門的殺傷部件,而且將如此多而複雜的部件安裝在只有60千克的彈頭內,其設計難度不難想象,這也是「薩德」遲遲難以面世的原因之一。
具有多次攔截能力,摧毀概率高當預警衛星或其它天基探測器發出敵方飛彈發射的預警後,首先由地基雷達進行目標搜尋,一旦捕獲到目標,即對其進行跟蹤,並將跟蹤資料傳送給bm/c3i系統。bm/c3i系統將目標資料裝定到準備發射的攔截彈上,並下達發射命令。攔截彈發射後,首先按慣性制導飛行,隨後由bm/c3i系統通過雷達向攔截彈傳送
2樓:
「薩德」全稱為「戰區高空區域防禦系統」,2023年正式部署,與「愛國者」構成了美陸軍的高低搭配反導體系。一套「薩德」系統通常由指揮車、火控雷達、6部8聯裝發射裝置和48枚攔截彈組成,其技戰術效能有著諸多與眾不同的特點。
一是飛彈射程遠,防護區域大。「薩德」的射程達到300千公尺,可防衛半徑200千公尺的區域,而「愛國者-2」和「愛國者-3」的反導射程僅分別為15千公尺和30千公尺。因此,「愛國者」被歸為「點防禦系統」,「薩德」則為「面防禦系統」,主要用於保護較大的戰略性地區和目標。
這一特點很受日本、以色列等領土面積不大的國家青睞,因為數套「薩德」即可將其全境覆蓋,起到美國「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的作用。美軍方曾聲稱,4套「薩德」加上7套「愛國者」系統即可覆蓋南韓全境。
二是攔截高度和摧毀概率較高。「薩德」攔截高度為40至180千公尺(即大氣層的高層和外大氣層的低層),而這個攔截高度區間正好是射程3500千公尺以上的遠端和洲際飛彈的飛行末段,以及射程3500千公尺以下的中近程飛彈的飛行中段,故號稱「當今世界唯一能在大氣層內外攔截彈道飛彈的陸基反導系統」。較大的攔截高度為「薩德」提供了實施多次攔截的充足反應時間和作戰空間。
因此,「薩德」被設計為「射擊-評估-再射擊」的作戰方式,具有二次攔截和二次毀傷評定的能力,還可為「愛國者」等低層末段攔截系統提供目標指示資訊。
三是採用「動能殺傷技術」,破壞威力大。美軍此前的防空和反導飛彈一般都採用「高能炸藥破片全向飛散」的殺傷方式,往往只能實現所謂的「任務破壞」而非「飛彈破壞」,即僅使來襲飛彈偏離原定軌道,目標彈頭內的**物或生化戰劑仍會散落地面造成損傷。「薩德」系統攔截彈的破壞機理則是「碰撞-殺傷」,以高速撞擊來引爆目標彈頭,其間產生的高熱可使生化戰劑失效。
「動能殺傷」的難度不亞於「子彈打子彈」,對末制導和空間機動的向量技術要求很高,卻也大幅減少了「薩德」攔截彈的戰鬥部質量,使其增加攔截高度成為可能。
四是機動能力和系統生存性較強。每輛「薩德」發射車全重(含10枚所攜攔截彈)約40噸,可快速空運至所需戰區,並通過公路機動變換陣地躲避打擊。發射車從裝彈到完成發射準備不超過30分鐘,待命中的攔截彈接到命令後幾秒鐘便能發射。
五是資料相容性強,系統應用廣泛。「薩德」設計之初就把系統相容性確定為技術重點,並在試驗中解決了與海軍的鏈結互通問題,從而易於同「地基中段攔截」「愛國者」和海軍「宙斯盾」等系統隨機構成各種形式的多層反導體系,做到情報資源共享和協同作戰。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目標識別能力強大。「薩德」系統使用的an/tpy-2型x波段雷達,號稱當今世界上最大、功能最強的陸基移動雷達。美軍方宣稱其探測距離為500千公尺。
由於雷達探測距離與目標的雷達截面積密切相關,故該型雷達對於彈體尚未分離的上公升段中遠端和洲際飛彈的探測距離應在2000千公尺以上。該型雷達可在870千公尺距離探測到雷達截面積較小的**目標,故具備相當的反隱型戰機能力。該型雷達使用的窄波束,則能在580千公尺左右的距離精確評估目標彈頭的預計位置,並識別假彈頭。
在東北亞特定地緣環境下,「薩德」在南韓實施「前沿部署」後,其雷達監控範圍可深入覆蓋東北亞腹地,平時可攝取該地區國家諸多情報、積累目標特徵資料,戰時則充當早期識別與跟蹤工具、提公升飛彈攔截概率。這就使「薩德」不侷限於充當單純的被動防衛性「盾牌」,還具備了相當的攻勢防禦能力。
為什麼南韓部署薩德系統了,中國去南韓旅遊的人數這兩天反而變多
錢,你說南韓bai有什麼可玩的du?好吃的?我zhi南京夫子廟的小吃dao就能爆了它全國。風回景?桂林山水甲天下。答無非都是衣服化妝品之類的,很多女人一聽南韓貨,就肯買,於是 的去了。有些人自己有空,一看最近好像沒有到處都說薩德,應該能去買了,家裡化妝品快用完了呢。當然還有很多中國人就是去看看它們的...
項鍊莫泊桑主人公瑪蒂爾德的命運對我們認識生活有什麼啟發
她為自己生活的不夠富足而感到惱怒,儘管丈夫對他很好,但她還是感 到不滿足。其實如果我們仔細想想,她是很幸福的。她有愛自己的丈夫,家裡還有女僕。看看我們中國的女性,每天都要堅持工作,回家後還要照顧一家人的生活。中國有太多的中等收入家庭,不是每家都能請得起保姆的,但中國的女性還是那麼幸福的生活著,因為她...
孩子的後爸對孩子不好,我們因此還總是吵架。我想離婚,但又考慮到孩子,因為我和現在的老公也有孩
我覺得養父與孩子之間的矛盾不僅僅是因為小孩子的調皮,按你說的你們也有了乙個孩子,那我想問問他對這兩個孩子的態度一樣麼?難道這個就不調皮?之所以態度不同,我覺得是他認為這個孩子不是他的,現在卻要他來撫養,這等於是讓他給別人養孩子,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大度 的,可能你也正是擔心這方面所以在他對這個孩子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