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文化永生
這句詩的意思是:我細揣摩又核計,能舉起唯有仲山甫。
出處:先秦佚名的《烝民》
選段:人亦有言,柔則茹之,剛則吐之。維仲山甫,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強禦。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我儀圖之,維仲山甫舉之。愛莫助之。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
譯文:有句老話這樣說:“柔軟東西吃下肚,剛硬東西往外吐。”與眾不同仲山甫,柔軟東西他不吃,剛硬東西偏下肚。鰥夫寡婦他不欺,碰著**狠打擊。
有句老話這樣說:“德行如同毛羽輕,很少有人能高舉。”我細揣摩又核計,能舉起唯有仲山甫,別人愛他難相助。天子龍袍有破缺,獨有仲山甫能彌補。
詩歌賞析
周宣王派仲山甫去齊地築城,臨行時尹吉甫作詩贈之,詩歌讚揚仲山甫的美德和輔佐宣王的政績。
首章言天生仲山甫,輔佐周室;次章言仲山甫之德,第三章言王命其職;第四章言忠於職守;第五章言仲山甫剛柔相濟;第六章言能補王闕;第七章言餞行仲山甫,築城東方;末章言作詩之意,祝願仲山甫功成早日歸來。本詩以“賦”為主,邊敘邊議;很多詞語極富創造性、表現力。
2樓:什麼丿玩意
袞職,古代的一種官職。指帝王的職事。亦借指帝王。或指三公的職位。亦借指三公。
仲山甫,一作仲山父。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後裔,雖家世顯赫,但本人卻是一介平民。早年務農經商,在農人和工商業者中部有很高威望。
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受舉薦入王室,任卿士(相當於後世的宰相),位居百官之首,封地為樊,從此以樊為姓,為樊姓始祖,所以又叫“樊仲山甫”、“樊仲山”、“樊穆仲”。
這裡的意思應該是,帝王做事出了紕漏,群臣要盡力彌補。
具體可參見海瑞《治安疏》“‘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 今日所賴以弼棐匡救,格非而歸之正,諸臣責也。”後一句可視為解釋前一句,以此印證翻譯應該說是得其大意。
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 的翻譯
3樓:匿名使用者
君王您如能始終堅持向善,那麼國家就 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們有了依靠。
4樓:匿名使用者
文 本《晉靈bai公不君》
詩曰:‘靡du不有初,鮮克有zhi終dao。’夫如是,則能補版過者鮮矣。
君權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又曰:‘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
’能補過也。君能補過,袞不廢矣。”
譯 文《詩經》上說:‘沒有誰沒有個好的開頭,但很少能堅持到底。’照這樣說來,能夠糾正錯誤的人是很少的。
您能有始有終,那末國家就鞏固了,**僅僅是臣子們有所依靠呢。《詩經》又說:天子有沒盡職的地方,只有仲山甫來彌補。
意思是說過失是能夠彌補的,您能彌補自己的過失,君位就丟不了啦。”
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這句話的翻譯是什麼?
5樓:追風的飛兒
《晉靈bai公不君》
詩曰:‘靡不
du有初,鮮克有
zhi終。’夫如是,dao則能補過回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答固也,豈惟群臣賴之。又曰:‘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能補過也。君能補過,袞不廢矣。”
譯 文《詩經》上說:‘沒有誰沒有個好的開頭,但很少能堅持到底。’照這樣說來,能夠糾正錯誤的人是很少的。
您能有始有終,那末國家就鞏固了,**僅僅是臣子們有所依靠呢。《詩經》又說:天子有沒盡職的地方,只有仲山甫來彌補。
意思是說過失是能夠彌補的,您能彌補自己的過失,君位就丟不了啦。”
文言文虛詞例句
6樓:匿名使用者
一、夫、唯、其
語氣詞“夫”可
用於句首,也可用於句尾。用於句首,表示將要發表議論,引出議論的內容。如果是用在複句的最後一個分句的句首,則常常表示對上文的結語或推論。例如:
①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晉靈公不君》)
②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這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為己憂者,農夫也。(《許行》)
③慮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終如始,終始如一,夫是之謂大吉。(《荀子•議兵》)
前三例都是引出議論的內容,後一例是對上文的總結。
“夫”用於句尾,表示感嘆語氣,有進也表示疑問測度語氣,可譯“啊”、“吧”或“嗎”。例如: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②吾歌,可夫?(《史記•孔子世家》)
“唯”(惟、維)作語氣詞,可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引出主語或強調時間,一般可以不譯出。例如:
①《周書》曰:“惟命不於常”,有德之謂。(《左傳•成公十六年》)
②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晉靈公不君》)
③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王勃《滕王閣序》)
“唯”用在祈使句中,表示祈求、希望,可譯為“希望”、“請”等。例如:
①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燭之武退秦師》)
②唯天王秉利芳義焉!(《諸稽郢行成於吳》)
③惟大王少加意念惻怛之心於臣乘言。(《上書諫吳王》)
句中的“唯”(惟、維)往往用來幫助加強判斷,有的可譯為“是”。例如:
①晉楚唯天所授,保患焉!(《左傳•成公十六年》)
②黍稷非聲,明德惟馨。(《左傳•僖公五年》)
③是惟子厚之室,既固且安。(《柳子厚墓誌銘》)
語氣詞“其”往往用於句首或謂語前,表示多種語氣。
其一是表示估計、推測。往往用來表示自己的意見不一定正確,只是一種推測、估計。或者表示雖有一定看法,但為了謙虛或客氣,而使用“其”使自己的意見、看法表述得委婉、曲折些。
這種用法的“其”可譯為“大概”、“也許”、“或許”、“恐怕”等。例如:
①宣子曰:“烏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晉靈公不君》)
②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左傳•僖公五年》)
③孟子去齊,三宿而後出晝,猶曰:“王其庶幾召我!”君子之不忍棄其君,如此厚也。(蘇軾《賈誼論》)
其二是表示反問,相當於“豈”,可譯為“難道”。例如:
①孤不敢忘天災,其敢忘君王之大賜乎?(《諸稽郢行成於吳》)
②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為大夫退,其敢當君乎?(《城濮之哉》)
其三是用於祈使句中,表示勸告、祈使、命令。這種用法的“其”,仍然是要使勸告、祈使、命令的語氣變得委婉、含蓄些。一般可以不譯。例如:
①子其勉也,吾不復見子矣。(《左傳•成公十六年》)
②君幼,諸臣不佞,何以及此?君其戒之!(同上)
④ 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叔詹諫曰:“臣聞天之所啟,人弗及也。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二、常見的疑問代詞有“誰”、“孰”、“何”、“胡”、“曷”、“奚”、“安”、“惡”、“焉”等。這些疑問代詞有的稱代人,有的稱代事物,有的稱代處年,有的具有兩種或三種稱代作用。
“誰”和“孰”主要用於指人,“誰”的用法和現代漢語完全一樣,只是作賓語時要放在動詞前面。例如:
① 寡人有子,未知其誰立焉?(《左傳•閔公二年》)
② 吾誰欺?欺天乎?(《論事•子罕》)
“孰”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主要用於選擇問句中。例如:
① 吾子與子路孰賢?(《孟子•公孫丑上》)
② 雖使子厚得所願,為將相於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誌名》)
“孰”用來指人時,也有不表選擇的,這就和“誰”的用法相同了。例如:
① 王者孰謂?謂文王也。(《公羊傳•隱公元年》)
② 孰可以代之?(《左傳•襄公三年》)
③ 孰為夫子?(《論語•微子》)
“何”、“胡”、“曷”、“奚”主要用於指事物,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什麼”。“何”使用最廣泛,可以充當賓語、定語、謂語;有時也充當主語、狀語。義當狀語時相當於“怎麼”、“為什麼”。
例如:① 舉以敗國,將何賀焉?(《城濮之戰》)
② 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許行》)
③ 是何言也?(《夫子加齊之卿相》)
④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許行》)
⑤ 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史記•魏公子列傳》)
⑥ 公笑曰:“子近市,識貴賤乎?”對曰:“既利之,敢不識乎?”公曰:“何貴?何賤?”(《左傳•昭公三年》)——公:齊景公;子:指晏嬰。
例①“何”充當動詞謂語的賓語;例②“何”充當介詞的賓語;例③“何”充當定語。這三例中的“何”都可以譯成“什麼”。例④“何”充當謂語,可譯成“什麼原因”。
例⑤“何”充當狀語,可譯為“什麼”。例⑥“何”充當主語,可譯成“什麼東西”。“何”充當主語的情況比較少見。
“胡”、“曷”、“奚”的使用範圍比“何”小,主要用作狀語,表示“為什麼”、“怎麼”的意思。例如:
①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貆兮?(《詩•魏風•伐檀》)
② 田園將蕪,胡不歸?(陶潛《歸去來辭》)
③ 吾子其曷歸?(《左傳•昭公元年》)
④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論語•為政》)
⑤ 既自以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陶潛《歸去來辭》)
這幾個例子中的“胡”、“曷”、“奚”都充當狀語。例②中的“曷”是“何時”之義,並不是“歸”的賓語。“曷”在《詩經》中經常用來詢問時間,也是“何時”之義,可以作定語,也可以作狀語。
例如:① 懷哉懷或!曷月予還歸哉?(《詩•王風•揚之水》)
② 我日構禍,曷雲能榖?(《詩•小雅•四月》)——我每日都遭受禍患,怎能說命運會好呢?
例①“曷”充當定語;例②“曷”充當狀語。
“胡”、“曷”、“奚”作賓語,常和介詞“以”、“為”組成“奚以”、“胡為”、“曷為”這樣的介賓片語,在句中充當狀語,詢問原因,也是“為什麼”的意思。例如:
① 奚以為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遊》)
② 已矣乎?寓表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陶潛《歸去來辭》)
③ 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李白《蜀道難》)
④ 孟子三見宣王,不言事。門人曰:“曷為三遇齊王而不言事?”(《荀子•大略》)
“何”、“奚”有時也可以稱代所,相當於“**”、“什麼地方”。例如:
① 膠鬲曰:“西伯將何之?無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將之殷也。(《呂氏春秋•貴因》)
② 顏回見仲尼,請行,曰:“奚之?”曰:“將之衛。”(《莊子•人間世》)
“安”、“惡”、“焉”主要用來稱代處所,在句中充當賓語或狀語。
例如:① 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紀》)
② 子列子曰:“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夫有形者生無形,則天地安從生?”(《列子•天瑞》)
③ 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孟子•盡心上》)
④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莊子•知北遊》)
⑤ 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戰國策•魏策一》)
⑥ 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例①“安”充當動詞賓語;例②“安”充當介詞賓語。例③“惡”充當動詞賓語;例④“惡”充當介詞賓語。例⑤“焉”充當動詞賓語。
⑥“焉”充當狀語。以上諸例說明“安”、“惡”、“焉”充當賓語時,要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