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去大學蹭課

2021-07-22 02:03:53 字數 1802 閱讀 7227

1樓:sky柏睿

大小課程都可以直接去聽,你去聽說明你喜歡這方面的只是,不會有任何人阻攔你的。放心,有課表則更有目標性。

2樓:匿名使用者

大課可以隨便進,找個同學搭訕能把課表要過來,但是專業課都是按班級算人頭的你去了容易被發現,當然你要是跟老師搞好關係自然也是能聽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直接進去聽的,老師一般不認識學生的,就算知道你不是本班的也沒事,你去蹭課老師只會是高興,說明有人專門來聽他的課,他高興啊。當然,遵守上課紀律很重要,要抱著一顆單純的想學習的心,不要是想著去泡妹子哦

4樓:藍色塵埃落定

教室裡一般有課表,你可以瞭解一下上課時間,儘量在上課前去,不用擔心被發現,沒人會趕你走,老師知道你蹭課也不會這樣,反而會幫助你,不要有心理壓力,學習是光榮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也就只有偷聽課不算偷了~蹭課一般老師都不會管,只要不是沒座位了佔用正常同學的座位一般大學老師對不會反對的。

不過我感覺尤其不該中途上課進,至少要做到不打擾同學和老師上課。中途進出我感覺那是不好的做法

教室大小都無所謂,反正只要有空座,你學你的。老師講老師的,別打岔,別說話。這樣發現了也會讚賞你而不會趕走你

6樓:

現在的大學生,課堂出勤率不高、總有翹課的情況出現你要是想旁聽,可以上課之前和老師說明。

也可以直接進去坐著聽

對於旁聽這種情況,老師基本是不管的。你去旁聽,證明他課講得好,說不定他心裡還很高興

7樓:匿名使用者

不可以,最好上課時跟同學一起進去

老師不在意

手把手教你如何在大學蹭課

8樓:甘蔗

一般大學開學時都會在布告欄裡貼上這一學期各個專業的課程表以及上課地點,主修、輔修以及公共選修科目都一清二楚。在每間教室的門口還貼著本教室這學期的每週課程表,寫的很詳細:周幾的第幾節課哪個院系的什麼專業、有幾個班級在這間教室上什麼課程、何人主講?

主要是提醒學生不要走錯教室了,同時也提醒上自習的同學這間教室什麼時候被佔用。

其實在大學裡蹭課很容易,唯一要做的功課就是為自己編制一張課程表以及日程表,幾乎可以選擇全校的各個專業,只要時間能錯得開。

大學裡的課程有小課、大課、公開課。所謂小課就是同一個班級

二、三十人在小教室上的專業課,一般到了高年級小課比較多。所謂大課就是同一個專業或同類專業的幾個班級在一個大教室上的基礎課。所謂公開課大多是在階梯大教室上的課程,聽課的學生不限專業,往往以選修或輔修為主。

公開課與大課很好蹭,只要你坐在那裡不搗亂,沒人管你是誰。有些熱門的公開課需要提前佔座,而絕大多數大課根本不需要佔座,教室裡總有空位置,因為總有人逃課,就算全來了也不可能座滿。這是大學裡一種比較特殊的現象,平時上課教室裡總坐不滿,考前上自習卻很難找地方。

只有小課聽上去似乎很不好蹭,其實也沒麻煩,教室裡肯定有空位,而且經常是第一排正**面對著老師的位置──同學們都不願坐的那麼靠前顯眼,你進去,坐在那裡聽課就行。

就算講臺上的老師知道你不是這個班的學生,而是特意跑到這裡來聽他講課的,一般也不會趕你出去,甚至心裡面還會暗暗高興。當老師的誰不願意衝著自己來聽講的學生越多越好呢?越是知名高校的知名老師,越會這樣,這也是知識分子一個普遍的特點。

此時只需厚著臉皮,面帶微笑的答一句:“我不是上自習的,很喜歡xx老師講的這門課,特意來聽,如果沒有空位我就走,有空位的話就坐著聽聽。”這種情況下沒人會趕你走,學生又不是政教處的行政**。

如此這般,在任何大學蹭課便不再是夢,當然蹭課的目的何在,只有你自己清楚了。

清華北大蹭課方便嗎,如何去北大蹭課求教

北大以前bbs對外埠沒關閉時,還可在上面找到上課資訊去蹭課,但是現在外網上不了,所以蹭不到。你若有同學在,可讓他幫你查詢。清華的bbs還能對外,你可上此網查詢http bbs.tsinghua.edu.cn frames.php,其學術科學欄中有許多論壇,裡面有時會有一些蹭課資訊。不過許多教學樓不好...

西南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首先推薦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 劉宇,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大馬院副教授。大一的時候上過他的哲學導論 西方政治思想史,開始第一學期才接觸哲學覺得很深奧,聽不太懂,但是劉宇老師他講的特別生動形象,但又不失理念的定義,直到第二學期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我再一次意識到他的講課水平,以及對哲學深入研究的...

遼寧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作為亞澳商學院的大一學生,首先要推薦的是王曉紅老師的馬克思主義課。王曉紅老師1968年出生於遼寧省錦州市,1990年畢業於遼寧大學系哲學系哲學專業。現擔任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副院長。王曉紅老師的課真的非常有意思,她總是會用最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把那些在我這個理科生眼裡晦澀難懂的文字變得能夠理解。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