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的校徽是魯迅設計的嗎 有什麼來歷

2021-06-16 02:56:19 字數 4872 閱讀 7076

1樓:哆啦a夢是夢想家

是的。魯迅在他2023年的日記中記錄了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委託他設計校徽的這段往事,魯迅雖為作家文豪,但亦有深厚的美術功底,蔡元培基於對魯迅的瞭解,並對其美學主張的信任,才寫信委託,魯迅欣然應允。

魯迅設計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國傳統的瓦當形象,簡潔的輪廓給人現代的感覺。“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對背側立的兩個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揹負二人,構成了“三人成眾”的意象。

徽章用中國印章的格式構圖,筆鋒圓潤,線條流暢,透出濃厚的書卷氣和文人風格。同時,“北大”二字還有“脊樑”的象徵意義,魯迅用“北大”兩個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樑骨,藉此希望北京大學畢業生成為國家民主與進步的脊樑。

魯迅對北大校徽的看法

魯迅設計的北大校徽被認為是現代標識史上的經典作品,它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正是“五四”前夕知識分子對人的價值、尊嚴、個性與創造精神的肯定。他是抱著對改造舊社會的熱切期望設計北京大學校徽的,今天我們仍可以從這枚校徽中窺見“五四”前夜的時代風潮,它成為大時代的一個小注腳。

2023年,北大建校27年的時候,魯迅寫了一篇短文《我觀北大》,他稱讚“北大是常與黑暗勢力抗戰的,即使只有自己。”並堅信“北大究竟還是活的,而且還在生長的。凡活的而且在生長者,總有著希望的前途。

”這幾乎可以看成是魯迅對北大校徽的文字註解。

2樓:寇璧蘇義

北京大學的校徽最早可以追溯至2023年,是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請魯迅設計的。在這枚校徽上,“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構成背對背的兩個側立的人像,而“大”字構成了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即大學要“以人為本”。

北京大學的校徽是魯迅設計的嗎?有什麼來歷

3樓:匿名使用者

校徽是"北大"兩個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構成背對背的兩個側立的人像,而"大字"構成了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雖然校徽的外在形式是確定下來了,但對其內涵的闡釋又再次陷入了無盡的分歧,也就是說校徽終究還是"形定神不定"。北大官方(招生網)對校徽的解讀是這樣的:

校徽裡全是人,是為了突出"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這個解讀未免生硬淺薄。魯迅先生自己的意圖似乎是這樣的:

"大"字的人形是大學的教員和職工,而上面的"北"字相對的兩個人形,是學生,校徽表現了學校員工當為學生服務這個觀點。而還有一種說法下面的"大"字是北大人,而上面的"北"字就是中華民族,校徽的象徵意義就是:北大人當肩負開啟民智的重大使命

4樓:聖劍之光

北京大學的校徽最早可以追溯

至2023年,是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先生請魯迅設計的。在這枚校徽上,“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構成背對背的兩個側立的人像,而“大”字構成了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即大學要“以人為本”。

魯迅設計北大校徽的含義是什麼

5樓:相惠然碩福

由魯迅先生於2023年8月設計完成。“北大”兩個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構成背對背的兩個側立的人像,而“大字”構成了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個辦學理念,即大學要“以人為本”。

大學,因大師而大,更因大學生而大。也有人說,上面的是學生,下面的是老師,教師就是要甘為人梯;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於藍勝於藍。北大的許智巨集校長說,真正的“大”學,學術之大,責任之大,精神之大,盡在其中。

下面是魯迅為北大設計的校徽。請用簡潔的語言說明校徽的設計內容和特點。要求:①

6樓:手機使用者

北大校徽採用來中國自

印章形式的構圖,由兩個同心圓構成(1分)。裡層的圓中,“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1分),上部的“北”字是背對背側立的兩個人 像,下部的“大”字是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1分),有如一人揹負二人,構成了三人成眾的意象(1分),兩圓間 的圓環上半部分是“北京大學”的大寫英文字母,底部是北大建校時間2023年(1分)。該校徽象徵著北大人肩負著開啟民智的重任(1分)。

試題分析:**轉換題一般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認真審題,整體看圖。2、注意部分和細節。3、表面描述。4、深層寓意。5、語言表述要簡潔明確。

點評:圖表題綜合考查學生對圖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據圖表中的有關內容,分析有關材料,辨別或挖掘某些隱含性的資訊,或對材料進行綜合性評價。這類題型屬於語言應用能力的考查,能力層級高。

北京大學校徽的設計緣由

7樓:【哊求

創立於2023年的北京大學初名京師大學堂,2023年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2023年12月,著名教育家、民主主義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這位以“東漢之黨人,南宋之道學,明季之東林”為圭臬的浙籍人士,循自由思想原則,取相容幷包主義,推動了北大的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使北大成為傳播新文化的重要陣地。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之前,北大雖然“上承太學正統,下立大學祖庭”,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在現代的延續,但是並沒有校徽這一新生事物,亦即沒有專屬自己的旌旗標識,學生與教工出入極不方便。蔡元培上任後的第二年,即2023年,即出面請魯迅設計北大校徽。

2023年的魯迅和陳獨秀、胡適等人相比完全是兩種狀態,他每天到教育部上班,下班後便躲在紹興會館的補樹書屋抄寫古碑,這一年魯迅日記中大量記載了購舊拓本、買漢畫像、蒐集古鏡等事。半隱居的魯迅常常感到孤獨和愁悶,他說自己“見過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於是失望,頹唐得很了。

”但這並不等於魯迅處於沉淪之中,他的心中燃燒著嚮往民主科學的火焰。接受蔡元培委託後,魯迅便著手設計北大校徽,並於8月7日“寄蔡先生信並所擬大學徽章”。

魯迅設計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國傳統的瓦當形象,簡潔的輪廓給人現代的感覺。“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對背側立的兩個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揹負二人,構成了“三人成眾”的意象,給人以“北大人肩負著開啟民智的重任”的想象。徽章用中國印章的格式構圖,筆鋒圓潤,筆劃安排均勻合理,排列整齊統一,線條流暢規整,整個造型結構緊湊、明快有力、蘊涵豐富、簡潔大氣,透出濃厚的書卷氣和文人風格。

同時,“北大”二字還有“脊樑”的象徵意義。魯迅用“北大”兩個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樑骨,藉此希望北京大學畢業生成為國家民主與進步的脊樑。

魯迅設計的北大校徽被劉半農戲稱作“哭臉校徽”,但魯迅將校徽圖樣寄交蔡元培後即被北大采用,一直延續到2023年,後又因歷史原因長期棄用,上世紀80年代又重新使用。

從魯迅日記可知,魯迅設計北大校徽前後,曾與蔡元培有幾封重要的通訊,惜乎今已散佚,無法探知魯迅設計北大校徽的初衷和設計過程中的細節。但當年蔡元培為什麼要請魯迅而不是其他美術專業人士設計校徽,完全可以從蔡元培和魯迅交往的過程中得到鉤證。

蔡元培和魯迅是紹興同鄉,前者比後者大13歲。從某種意義上講,身為朝廷翰林院學士的蔡元培是後學魯迅的師長和伯樂,身為教育總長或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則是魯迅的上級。2023年,蔡元培被孫中山力薦為中華**教育總長後,便開始延攬人才。

蔡元培對推薦魯迅的許壽裳說:“我久慕其名,正擬馳函延請,現在就託先生代函敦勸,早日來京。”魯迅從紹興進教育部後,二人由此結識、訂交。

魯迅在致蔡元培的信中,總是恭敬地起於“鶴廎先生左右”,收於“專此敬請道安”,署以“晚周樹人謹上”,不敢有一絲一毫馬虎。魯迅被聘為教育部僉事、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主管科學、美術館、博物院、圖書館、**會、演藝會等事宜。雖然魯迅在那裡上班的最初感受是“枯坐終日,極無聊賴”,但是,在蔡元培的提攜下,魯迅開始了他14年的公務員生涯,這在他的一生中非常重要,魯迅藉此觸控到了生活的質地。

可以說,沒有蔡元培的提攜,魯迅的人生也許就得改寫。無論在行政隸屬關係上,還是在人情世故上,後學魯迅都有責任有義務為蔡元培所託效力。

蔡元培託魯迅設計校徽,是對其美術功底與美學主張的信任與首肯。魯迅一生雖然沒有專事美術,但自幼喜愛美術,有著很好的美術訓練,比如用“明公紙”描摹繡像**等。魯迅是現代美術的旗手,他領導的左翼木刻運動即使放到同期西方大景觀中也毫不落伍,很多精神和品質在今天都不過時。

魯迅非常重視美術教育,2023年,他在任職教育部僉事期間,發表了《擬播布美術意見書》一文,顯示出了對美學源流的深入瞭解,主張將美術“傳諸人間,使與國人耳目接,以發美術之真諦,起國人之美感,更以冀美術家之出世也”。魯迅的這些主張與蔡元培的主張不期而遇,與蔡氏可謂心有慼慼焉。蔡元培畢生注重美育,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曾在籌辦北京夏期講演會時,指派魯迅講授《美術略論》,魯迅十分樂意地接受了這一任務。

蔡元培被迫辭職後,新任總長竟把“美育”刪除,代之以道德教育,魯迅對此感到極為憤恨:“聞臨時教育會議竟刪美育,此種豚犬,可憐可憐!”黃裳先生認為魯迅在美術園地的辛勤耕耘與他在《自由談》上所寫的戰鬥雜文,“幾乎是雙峰並峙的同樣的戰鬥工作”,此言極確。

正是由於魯迅不俗的美術功底以及蔡元培與魯迅在美育方面的心思相通,使蔡氏毫不猶豫地把設計校徽的重任託付給了魯迅。

魯迅設計的北大校徽,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正是“五四”前夜先進知識分子高舉民主與科學大旗,對人的價值、尊嚴、個性與創造精神進行肯定與張揚的表現。這一對後世影響至深的思想潮流體現在魯迅的平面設計上,便以大氣、簡潔的形式詮釋著北大的過去、現在與將來,成就了現代標識史上的經典作品。“北大者,為囊括大典,包羅萬眾之最高學府”,“無論何種學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命運,即使彼此相反,也聽他們自由發展。

”(蔡元培)其時還處於蟄伏期的魯迅是抱著對北大的期望,抱著對改造舊社會的熱切期望設計北京大學校徽的,並以此反映了五四前夜的時代風潮。

2023年,北大建校27年的時候,魯迅寫了一篇短文《我觀北大》,發在2023年12月的《北大學生會週刊》創刊號上,從中可以看出他對於北大的態度:“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要使中國向著好的,往上的道路走。雖然中了許多暗箭,背了許多謠言;教授和學生也都逐年地有些改換了,而那向上的精神還是始終一貫,不見得弛懈。

”“北大是常與黑暗勢力抗戰的,即使只有自己。”並且堅信“北大究竟還是活的,而且還在生長的。凡活的而且在生長者,總有著希望的前途。

”魯迅關於北大的這段文字,幾乎可以看到是對北大校徽的文字註解。

北大校徽的特點及寓意,北京大學校徽含義是什麼?

校徽突出乙個辦學理念,即大學要 以人為本 大學,因大師而大,更因大學生而大。也有人說,上面的是學生,下面的是老師,教師就是要甘為人梯 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於藍勝於藍。北大的許智巨集校長說,真正的 大 學,學術之大,責任之大,精神之大,盡在其中。許多畢業了多年的北大學生回想起來,都不約而同...

北京大學有鐵路工程專業嗎,北京大學有什麼專業

醬油黨路過 有也不建議報考。北大工科不行啊 去問問這個專業哪個學校最強吧 北京大學有什麼專業 北京大學專業設定情況 一 本科專業 數學 資訊科學 統計與概率 計算數學及其應用 工程結構分析 理論與應用力學 大氣科學 物理學 化學 應用化學 生物科學 地理資訊系統 地球物理學 地質學 空間物理學 城市...

北京大學是什麼時候建立的,北京大學是誰在多久建立的?

北京大學 peking university 簡稱 北大 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第乙個以 大學 之名創辦的學校,其成立標誌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