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成就非凡
1、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於西元前113年建立了年號,先是六年乙個年號(前140—前104),後來四年乙個年號(前104—前87)。
2、第一位在統一的國家制定、頒布太初曆的皇帝,以正月為歲首這一點,一直用到現在。
3、漢武帝時期寫出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史書《史記》,對後世的史學產生了巨大影響。
4、漢武帝時期出現了秦統一後我國見於史籍記載的《輿地圖》,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僕臣公孫賀行御史大夫事……奏輿地圖,請所立國名。」《漢書·武帝紀》載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將軍公孫賀出九原」,注引臣王贊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裡,見漢輿地圖。
」據顏師古說,臣王贊生活的時代「在晉初」。這說明漢代的輿地圖晉初臣王贊還見過。這也說明漢代已明確出現了關於國家的地域概念。
這對後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5、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對策,武帝親自策問,選拔人材做官。就是所謂的察舉徵召制度。
6、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統治思想始於此。
7、元朔五年為五經博士置**五十人,復其身;地方郡國可按一定條件選送一些人,可受業如**。經考試,能通一藝以上,可用作官吏。從國立太學生中選拔官吏始於此。
8、漢武帝在獨尊儒術時,又「悉延(引)百端之學」,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的同時,又兼用百家的格局。這點對後世也影響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親臨現場督察堵塞黃河瓠子決口。自秦朝統一後,皇帝親臨現場治理黃河,這是第一次。
10、漢武帝時推廣耬車(土法播種機)下種,此後這一方法在中國用了兩千多年。
11、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這在中國史上屬首次。
12、漢武帝元封六年(前105年)以宗世女細君為公主嫁烏孫和親。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與西域國家和親。
13、在輪台、渠犁屯田,並置使者、校尉。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在今中國新疆地區屯田。
14、漢武帝時用井渠法作龍首渠,後傳入今中國新疆地區,並進而入波斯等地。
15、從西域引進葡萄、苜蓿種植,從大宛引進了良種馬———天馬,西域的樂曲、魔術傳至中國,中國的鑄鐵技術、絲織品、丼渠法、漆器傳至大宛等地。
16、漢武帝外施仁義,實行德治;同時又重視法治,用嚴刑峻法治理國家。這在歷史上也是首次。
17、元封五年(前106年),為加強對諸侯王和地方**的監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級別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級別的郡國守相。
18、為加強皇權,改革丞相制度,設立中朝(內朝),對後來的丞相制度演變發生了重大影響。
19、元鼎二年(前115年)禁郡國鑄錢,專令國家所屬上林三官鑄錢,非三官錢不得流通,郡國以前所鑄錢皆廢銷。對後世影響重大。
20、漢武帝通過大量移民在西北邊郡屯田,這對反擊匈奴戰爭的勝利、經營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對後世也有重大影響,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說「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說明了這一點。
21、漢武帝時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過任子制度使子孫當官;有錢人可通過「貲選」當官;先賢的後裔可以受照顧,如賈誼的兩個兒子就被關照當了郡守。然而,尤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舉、不拘一格。
如皇后衛子夫是從奴婢中選拔出來的。衛青、霍去病分別是從奴僕和奴產子中選拔出來的。而丞相公孫弘、御史大夫兒寬,以及嚴助、朱買臣等人都是從貧苦平民中選拔上來的;御史大夫張湯、杜周和廷尉趙禹則是從小吏中選拔出來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漢武帝任用的一些將軍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磾(音:jin'mi'di)這樣一位匈奴的俘虜在宮中養馬的奴隸,竟然與霍光、上官桀一齊被選拔為託孤的重臣。
這些情況說明漢武帝選拔人才是不受階級出身與民族差別限制的。然而,這不是說漢武帝用人沒有標準,標準還是有的,標準就是「博開藝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學」,「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者,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這就是說,只要願為漢朝事業奮鬥,有藝能、有才幹的人,能為將相和可以出使遙遠國度的人都可任用。
一句話,用人的標準是惟才是舉。正因如此,漢武帝時人才濟濟。班固就驚嘆地說:
「漢之得人,於此為盛!」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值得認真研究的。
22、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派大軍深入匈奴腹地進行決戰的皇帝。
23、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臣服於中原王朝的皇帝,為此又在今內蒙築受降城。武帝生前雖未達此目的,但在宣、元時期,匈奴歸服漢朝為藩臣。
24、李廣利伐大宛後,西域南道諸國多臣服於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漢,匈奴不敢爭西域,罷僮僕都尉。宣帝任命鄭吉為西域督護,管理西域南、北道諸國,西域諸國臣服於漢。至此,西邊直達裡海,都成為了漢朝的疆域,這在中國歷史上是首次。
25、漢武帝平定南越後,首次在今海南島置儋耳郡、珠崖郡,統治了今天的海南島與南海諸島的地區 第乙個使用年號,進入了中華民族歷史的頂峰。。穩固了**集權制度
2樓:_mike老人
漢武盛世,前接文景之治,後啟邵宣中興
為什麼漢武帝時西漢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3樓:
當然是漢武帝
在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乙個盛世,被稱為「文景之治」
但正是因為有這2個皇帝的奠基,才出現了漢朝最強盛的時期:漢武帝時期
評定歷史上某個時期的強弱與否,無外乎是看該時期的軍事,經濟,政治(清明與否),文化,與外界的交流是否開放,主動,人口等。也就是現在常說的綜合國力,而不只是某個方面。
在漢武帝時期,不僅平定了漢朝前期以及秦朝甚至是戰國時期令中原統治者最頭疼的疆域問題:匈奴入侵
這充分體現了漢武帝時中**事(國防)力量的無比強大,因為說明了漢武帝時期的經濟能力。據說在漢武帝時,連穿銅錢(實際上那時還是使用五銖錢)的繩子都爛了。
糧倉也堆滿了糧食。政治清明,人口繁榮,與外界交往無論是與秦朝還是和其之前的漢朝皇帝相比都要積極主動。
西漢王朝誰在位時進入鼎盛時期?他在位時,中國社會出現了什麼局面?為推進大一統局面他採取了什麼措施?
4樓:匿名使用者
兩千多年過去了,杜陵原風貌依舊,而劉詢的記憶,又停留在那裡呢?也許,是年少輕狂,輕歌走馬的遊學生活;也許,是初為天子,謹小慎微的困苦經歷;也許,是一展雄圖,橫掃天下的萬丈豪情;也許,是文昌武德,舉國歡騰的盛世景象。他的文韜武略,不輸於任何西漢賢君;他的重情重義,令天下之人為之動容;他從民間走來,引領國家走入全新的時代。
那是乙個,四方賓服、海內大定的時代;那是乙個政治清明、國富民安的時代;那是乙個百姓富足、文化昌明的時代;那是屬於劉詢的時代,也是西漢最好的時代。
這是央視的評價,我的答案是漢宣帝時期。
沒錯,和以上九位都不一樣,文景之治時期雖然文治尚可,而且有五千萬人口,國庫富足百姓安康,然而都沒有考慮過邊區百姓的想法,而且此時西漢版圖很小,就中原,江南,函谷關往西一帶,遼東一帶等等地方,百越地區河西地區朝鮮地區安南地區全部沒有。而且幾乎無法對匈奴進行很有效的進攻(其實如果全力的話景帝時期應該是可以和匈奴一戰的,不過虧本。)
漢武帝更不用說了,專注於打匈奴,說好聽點軍國主義,說難聽點窮兵黷武,在位期間實行了許多行政來鞏固大一統,上面九位都說過了,我姑且不重複。漢武帝時期西漢版圖大大擴張,東極朝鮮,西極隴西,南極安南,北極河套,然而這時候西漢只剩三千萬人口,而且匈奴還活著,還沒有徹底死,漢武帝晚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更有巫蠱之禍,雖然漢武帝有巨集才大略,但是過於專注軍事,晚年又糊塗,所以稱不上鼎盛。
漢昭帝被霍光控制,基本上就是在恢復漢武帝留下來的千瘡百孔的帝國,阻止了西漢滅亡(漢武帝末年也有這麼做過,不過剛做一年就駕崩了)
漢宣帝幹了什麼?保住劉家宗室,清除霍家,正式確立儒家獨尊,同意出版史記(史記沒少黑劉家的,畢竟漢武帝閹了太史公,我自己看史記看漢武帝的時候基本記載的全是祭祀祭祀祭祀祭祀),確立王霸之道共用(法德兼治類似現代),設立西域都護府,掃除匈奴威脅(漢武帝的畢生願望),他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百姓安康,國富民強,文化昌盛,絕對稱得上是西漢鼎盛時代。
史稱孝宣中興,或者孝宣之治,廟號漢中宗,西漢四個有廟號的皇帝之一,武帝的廟號還是他要求百官討論的。
純手打,資料均來自於漢書。
禁止剽竊
5樓:蘇尹何
漢武帝。
此時國家經濟繁榮,庫府充盈。他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政治體制:限制丞相權力,形成「中朝」決策機構;設定十三州部刺史和司隸校尉;察舉制和興太學。
財政制度:實行鹽鐵官營;頒布算緡令;實行均輸法和平準法。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頒布推恩令,打擊和削弱地方分割勢力。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加強了對外交往。
漢末兩次對西域用兵,第一次用兵樓蘭和車師。第二次攻打大宛。
頒布《罪己詔》。
6樓:手機使用者
漢武帝劉徹在位時西漢進入全盛時期。此時的中國文化圈正式形成,影響世界。漢武帝北據匈奴五百里,使其退入燕山以北;南定西南諸夷,封夜朗,定西郡;西北遣張騫開絲綢之路。
內定漢律,罷黜百家。制五珠錢興國家,頒推恩令削諸侯。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乙個盛世!
7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真正的鼎盛時期是「文景之治」時期。這個時期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國庫充足,為漢武帝的南征北戰積累了物質基礎。
大家的意思都是說漢武帝是鼎盛時期,雖然從表面上看來是這樣,但是實際上這個時期的鼎盛只是軍事上的鼎盛,在內政方面,國庫裡面都耗空了,直接導致了西漢的沒落。
看鼎盛,不能只看某一方面的。假如說漢武帝是外功高手,漢文帝、漢景帝則是內功高手。我個人更佩服內功高手。
8樓:匿名使用者
漢武帝在位時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在位時反擊匈奴,國力鼎盛,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行「外儒裡法」的政策,為了減小各封國的勢力他頒布推恩令
9樓:匿名使用者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0樓:匿名使用者
最鼎盛鼎盛的就是漢武帝時候了,因為通過文帝、景帝的積累(文景之治),給武帝留下乙份偌大的基業,武帝開疆拓土,使漢王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最繁榮的國家.
11樓:感人至深的帥
漢武帝,他在位的時候國庫裡穿錢的繩子都爛掉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為推進大一統,設州郡刺史。
漢武帝為什麼設立內廷,漢武帝時期設立了什麼官職
漢代相權很重,丞相可以開府設官 自行法令 實質是 令出兩頭 又經常和後戚結合,對皇權的鉗制力很強。因此漢武帝為了集中權力到自己身邊,故設立內廷,政事由此進出,則架空丞相權力。主要是削弱相權。另外武帝初期,竇嬰和田鼢都是外戚丞相。武帝是十分痛恨外戚掌權的 這麼一個 集權的皇帝,初期處處受他媽和他奶奶牽...
漢武帝時期西漢的強盛表現在哪些方面?知道的幫個忙吧
漢武帝劉徹 西元前156年 西元前87年 漢族,出生於長安,幼名劉彘,是漢朝的第五代皇帝。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 漢文帝劉恆的孫子 漢高祖劉邦的曾孫,其母是皇后王娡。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漢王朝最輝煌的功業之一。諡法 說 威強睿德曰武 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
漢武帝時是什麼盛世,漢武帝時的那個盛世是什麼名字啊
沒有,他之前是文景之治.漢武帝時的那個盛世是什麼名字啊 漢武帝劉徹是個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他當政期間,持續的開疆拓土消耗了大量的國力,老百姓過的並不算太殷實。這個時代也並沒有特別的稱謂。東漢有個盛世 光武中興。歷史書上都沒有寫明,難道可以編造出來嗎?為什麼漢武帝時期沒成盛世?文景之治是漢初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