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十天幹的含義
天干地支的含義,在《史記》、《漢書》中均有部分記載,大體含義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萬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軋的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萬物炳然著見.
丁是強的意思,指萬物丁壯.
戊是茂的意思,指萬物茂盛.
己是紀的意思,指萬物有形可紀識.
庚是更的意思,指萬物收斂有實.
辛是新的意思,指萬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萬物可揆度.
由此可見,十天幹與太陽出沒有關,而太陽的迴圈往復週期,對萬物產生著直接的影響.
十二地支的含義
解釋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醜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讀音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2樓:tq小漪羅
天乾、地支,是古代人用以計數用的,十天幹和十二地支配合使用共有60個數字,所以,古人以60為一週期迴圈
3樓:功洽
十天乾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還有今年2023年是庚寅年 那2023年就是辛卯年 依次迴圈
4樓:華之宮商角徵羽
天乾:甲乙丙丁戊已庚辛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5樓:匿名使用者
羅盤上一共有二十四山。即是在原來的十二地支方向之中,在細微劃分成二十四個方向,這新加進的十二方向又有十二個不同名稱,那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羅盤將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個字加入成為八個方向的代號,戊已則入**五黃土,現在已經有二十個方位,還欠四個。
當大家看到羅盤上的十二地支方位,從北方數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是曆法上的十二地支,它代表地球的十二個方位,風水學上稱為十二山。
同時羅盤上的東南西北是南方在上,北方在下,這是風水學計算方位的次序。當大家記熟十二地支時,使可以清楚地理解羅盤上所顯示的方向。
十天幹十二地支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十天幹:甲
(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子:
鼠;醜:牛;寅:虎;卯:
兔;辰:龍;巳:蛇; 午:
馬;未:羊;申:猴;酉:
雞;戌:狗;亥:豬。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
7樓:匿名使用者
天干地支是早在西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我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定閏月。
據記載,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
天干地支,是過去人建曆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製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於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乙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幹),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干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這幾個朝代。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曆法用天乾、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乾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乙個幹和乙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乾在前,地支在後,天乾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週期的甲子迴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迴圈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執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曆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乾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迴圈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乾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乙個干支的週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補充典故:
相傳黃帝時代,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帝乃將十干圓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乾為天,支為地,然後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幹、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為天干地支之由來
8樓:匿名使用者
1.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
2.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總稱為「十二地支
3.四柱8字,即年柱 月柱,日柱,時柱,以年柱為苗,以月柱為花,以時柱為果,知富貴貧壽,由天干地支排定
9樓:集興有喜巳
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
天干地支相當於樹幹和樹葉。它們是乙個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體。中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
「天」和「幹」互聯叫做「天乾」;「地」和「支」互聯叫做「地支」,合起來就是「天干地支」。
天乾有十個字,依次順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總稱為「十天幹」。
地支有十二個字,依次順序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總稱為「十二地支」。
這種有趣的天干地支,據說其發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時期的大撓氏
十天幹,十二地支分別是什麼?
10樓:宋瓊詩巢甫
天干地支是早在西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我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定閏月。據記載,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
天干地支,是過去人建曆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製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於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乙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幹),產生陰陽合曆,發展出現在的天干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這幾個朝代。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曆法用天乾、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乾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乙個幹和乙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乾在前,地支在後,天乾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幹對陽支,陰乾對陰支(陽幹不配陰支,陰乾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週期的甲子迴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迴圈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干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執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曆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乾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迴圈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乾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乙個干支的週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補充典故:
相傳黃帝時代,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帝乃將十干圓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乾為天,支為地,然後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幹、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為天干地支之由來。
十二地支的由來是什麼,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的由來?
十二地支。爾雅 釋天 中講,歲陰者,子 醜 寅 卯 辰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264623833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為月。同樣十二地支的順序也蘊含著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子 就是 孽 表示萬物繁茂的意思 醜 就是 紐 是用繩子捆住的意思 ...
什麼是「十天幹」,十天幹的含義是什麼
天乾 有人說是樹幹的意思,表示顯而易見的,表露在外的事物,天在外不在內,以天在外的性質和樹幹裸露在外表述這一理念。是陰陽繼五行之後的進一步劃分。更是對五行性質特徵的進一步描述。所以木又分為 甲木 乙木。火又分為 丙火丁火。金又分為 庚金 辛金。水又分為 壬水 癸水。土又分為戊土 己土。甲丙戊庚壬為陽...
什麼是十天幹,十天幹的含義是什麼
十天幹 十天幹的含義 天干地支的含義,在 史記 漢書 中均有部分記載,大體含義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萬物剖符甲而出也.乙是軋的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丙是炳的意思,指萬物炳然著見.丁是強的意思,指萬物丁壯.戊是茂的意思,指萬物茂盛.己是紀的意思,指萬物有形可紀識.庚是更的意思,指萬物收斂有實.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