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政使和巡撫相比哪個大,布政使和按察使哪個大

2021-05-04 08:03:37 字數 5141 閱讀 5153

1樓:幸運的森林深處

布政使和巡撫屬於同級,均為從二品。

布政使,從二品,掌管一省的財政、民政。明初,沿元製,於各地置行中書省。明洪武九年(2023年)撤銷行中書省,以後陸續分為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全國府、州、縣分屬之,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各1人,與按察使同為一省的行政長官。

巡撫又稱撫臺,巡視各地的軍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撫主管一省軍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撫軍安民」而名,清代為從二品。

擴充套件資料

巡撫來歷:明巡撫之名,始見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命懿文太子巡撫陝西,亦係臨時差遣。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始設巡撫 。

永樂十九年(1421),蹇義等26人分巡各省,產生巡撫制度。宣德五年(1430) ,于謙、周忱等6人分撫南北直隸等處 ,從此各省常設巡撫官漸成制度。

巡撫初設,僅為督理稅糧 ,總理河道,撫治流民,整飭邊關,後遂偏重軍事。明代巡撫多進士出身。其初,內地巡撫由吏部會同戶部推舉,邊地巡撫由吏部會同兵部推舉;嘉靖十四年(1535),始不分內地、邊地,由九卿廷推。

明代,巡撫雖非地方正式軍政長官,但因出撫地方,節制三司,實際掌握著地方軍政大權。同時,巡撫每年要赴京師議事,也體現了朝廷對地方統轄權的加強。明後期巡撫的易置往往受朝廷門戶左右,而最後點定之權又重歸權閹。

清因明制,在各省設定巡撫。

2樓:匿名使用者

論品級的話,屬於同級,即文職從二品。但巡撫可加授吏部侍郎或都察院右副都禦使銜,即文職正二品,布政使則不加授。論權力的話,巡撫略大於布政使,存在一定的權力制衡關係,在某些事情上,兩者要相互商議定奪。

地方大員中總督的權勢最大、品級最高,一般為文職正二品,加授兵部尚書或都察院右都禦使的為從一品,掌管一省或多省的軍政、民政大權。如兩江總督掌管江蘇、江西、安徽三省,駐地江寧,江蘇巡撫則駐蘇州。不得不提的是,江蘇有2個布政使,江寧布政使和蘇州布政使,兩者分管了江蘇,是因為清代江蘇太過富庶。

注意,地方大員中的武官也不能小覷。提督、將軍或都統通常為地方軍事的最高長官,品級為武職從一品,下面還有總兵(武職正二品),副將(武職從二品),參將(武職正三品),游擊、都司等等。蘇州和江寧兩座城市可謂百官雲集,江寧知府(從四品)只能算個小把戲,江寧知縣(正七品)更是到了誰都不敢管的地步。

有些電視劇集中的描述則不符實際,我先提出幾點。1、官衙為各**辦公的場所,**不可能一直在裡面衣食住行。2、清代中期以前對於花翎的制度十分嚴格,有如知縣之類的小官不可能也弄個花翎蕩在後面。

3、縣、州、府及以上各級行政機構中均有屬員,如縣丞、縣尉、同知、通判、州判、州同等等。尤其是宰相劉羅鍋中錯誤更是百出,劉墉公升任禮部侍郎,應是正二品,不是什麼四品;順天府尹陳績善說自己是五品,實際應是正三品且通常由高管兼理,官不小了。康熙王朝中九門提督吳六一說成了三品,九門提督掌管九門戍衛,權勢極大,地位顯赫,是武職從一品,不是皇帝的親支近派不可能當上九門提督。

下面可例舉清代時常駐蘇州府內**詳情:(按品級排列,武官不在內)江蘇巡撫 (從二品)

江寧布政使 (從二品)

江蘇按察使 (正三品)

江南鹽運使 (從三品)

各類巡守道員 (正四品)

江蘇提督學政 (正四品)

蘇州知府 (從四品)

蘇州織造 (正五品)屬內務府派出機構,有欽差身份。

蘇州同知 (正五品)

江南鹽運司副使 (從五品)

蘇州府通判 (正六品)

蘇州布政使司 理問 (從六品)

蘇州布政使司 經歷 (從六品)

蘇州布政使司 允判 (從六品)

江蘇按察使司 經歷 (正七品)

江蘇按察使司 教授 (正七品)

蘇州布政使司 都事 (從七品)

江南鹽運使司 經歷 (從七品)

蘇州布政使司 司庫大使 (正八品)

江南鹽運使司 鹽運司庫大使 (正八品)

江南鹽運使司 鹽道司大使(正八品)

江南鹽運使司 鹽課司大使(正八品)

江南鹽運使司 鹽引批驗所大使(正八品)

江蘇按察使司 知事 (正八品)

蘇州府經歷 (正八品)

蘇州府學正 (正八品)

蘇州府教諭 (正八品)

蘇州布政使司 照磨 (從八品)

江南鹽運使司 知事 (從八品)

江南鹽運使司 訓導 (從八品)

江蘇按察使司 照磨 (正九品)

蘇州府知事 (正九品)

蘇州府同知知事 (正九品)

蘇州府通判知事 (正九品)

蘇州府照磨(從九品)

蘇州府吏目(從九品)

各道道庫大使 若干員(從九品)

蘇州府宣課司大使(從九品)

蘇州府稅課司大使(從九品)

蘇州府司獄(從九品)

蘇州府廳倉大使(從九品)

江蘇按察司廳倉大使(從九品)

蘇州布政使司廳倉大使(從九品)

蘇州府巡檢(從九品)

3樓:

巡撫要大些吧。

明太祖洪武初罷元代的行中書省,至宣宗時,除南北兩京外,分全國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各一人,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後為加強統治,設定總督、巡撫等官、布政使權位乃輕。清代正式定為督、撫屬官,專司一省財賦及人事,與專司刑名的按察司並稱兩司。

康熙以後,每省設布政使一員,不分左右。又改變明代做法,於直隸亦設布政使,江蘇則設二員,分駐於江寧與蘇州。別稱「藩臺」、「藩司」。

明洪武九年(公元2023年)撤銷行中書省,以後陸續分為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全國府、州、縣分屬之,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各1人,與按察使同為一省的行政長官。宣德以後因軍事需要,專設總督、巡撫等官,都較布政使為高。清代始正式定為督、撫的屬官,專管一省的財賦和人事,與專管刑名的按察使並稱兩司。

康熙六年(公元2023年)後,每省設布政使一員,不分左右,均為從二品。但江蘇設有兩布政使,一在江寧,轄江、淮、揚、徐、通、海六府州;一在蘇州,轄蘇、松、常、鎮、太五府州。

巡撫是清代省級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總攬一省的軍事、吏治、刑獄等,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撫臺」,俗稱「撫軍」。官品為從二品,下轄兩司:1.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長官為布政使,官品為從二品,掌管一省的民政、田賦、戶籍。

2.提刑按察使司(簡稱按察司),長官為提刑按察使,正三品,掌管一省的司法和驛傳等。

4樓:

巡撫比布政使大

巡撫中國明清時地方軍政大員之一。又稱撫臺。以「巡行天下,撫軍按民」而名

清代巡撫是一省最高軍政長官具有處理全省民政 、司法、監察及指揮軍事大權

布政使明朝地方**分為三司,分別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揮使則管「一省軍務」。三司分別相當於現在的省長、省法院院長、省軍區司令。清朝布政使主管民政賦稅;按察使職掌不變;都指揮使廢置不設。

清代減去都指揮使司,變成「二司」。二司的長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稱藩臺、臬臺,同為省長。藩臺管行政財政,臬台管司法監察郵驛。

5樓:

明太祖洪武初罷元代的行中書省,至宣宗時,除南北兩京外,分全國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各一人,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後(宣德以後)為加強統治,設定總督、巡撫等官、布政使權位乃輕。

所以在明宣德以前布政使就是省長啦,不過還沒有巡撫所以沒法比較。宣德以後,當然就是巡撫大了。

清代巡撫主管一省軍政、民政。「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銜,從二品,加兵部侍郎銜,正二品。」好像明時巡撫為從二品,掌一省之政,所以這樣比較也是巡撫大啦~

ps:巡撫以「巡行天下,撫軍按民」而名。明巡撫之名,始見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命懿文太子巡撫陝西,亦係臨時差遣。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始設巡撫 。明代,巡撫雖非地方正式軍政長官,但因出撫地方,節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實際掌握著地方軍政大權。同時,巡撫每年要赴京師議事,也體現了朝廷對地方統轄權的加強。

康熙以後,每省設布政使一員,不分左右。又改變明代做法,於直隸亦設布政使,江蘇則設二員,分駐於江寧與蘇州。別稱「藩臺」、「藩司」。

布政使和按察使哪個大

6樓:文史一家人

布政使在官階等級上要比按察使大。布政使為從二品,按察使為正三品。

一般省裡設有三司,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第三個負責指揮軍事,很少參與地方政治,故很少提及。布政使為從二品,掌管一省的財政、民政。

按察使為正三品官階,主要任務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乙個省範圍的刑法之事,相當於現代的省級公、檢、法機關。由宋代提點刑獄演變而來。

7樓:低調boy傳奇

兩者同一級別。布政使略占上風。 布政使相當於省長,按察使相當省高等人民法院院長。

清朝時候布政使又叫藩司或者東司,管一省行政,財政以及州縣**的人事安排。按察使又叫臬司或者西司,管一省的司法和武裝力量。

8樓:貞觀之風

布政使更大,布政使官階品級是從二品,而按察使是正三品,小一級。

布政使:布政使是一省的行政長官,官階為從二品。布政使的主要職責是宣達朝廷的政令;徵收全省各地賦稅,負責財政收支。考核府、縣各級**;管理全省各府戶籍、田數等民事內容。

從職權上來看,布政使相當於今天的省長兼省委組織部部長、財政廳廳長。

按察使:按察使是一省的司法長官,俗稱臬臺,官階為正三品。按察使的主要職責是考核全省吏治,主官省內的司法、刑獄事務。

從職權上來看,按察使相當於今天的司法廳廳長兼公安廳廳長、省檢察院檢察長、省法院院長。

9樓:

清朝時候布政使又叫藩司或者東司,管一省行政,財政以及州縣**的人事安排。按察使又叫臬司或者西司,管一省的司法和武裝力量。

兩者同一級別。布政使略占上風。 布政使相當於省長,按察使相當省高等人民法院院長。

承宣布政使,官名。明初,沿元製,於各地置行中書省。明洪武九年(2023年)撤銷行中書省,以後陸續分為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全國府、州、縣分屬之,每司設左、右"布政使"各1人,與按察使同為一省的行政長官。

宣德以後因軍事需要,專設總督、巡撫等官,都較布政使為高。清代始正式定為督、撫的屬官,專管一省的財賦和人事,與專管刑名的按察使並稱兩司。

康熙六年(公元2023年)後,每省設布政使一員,不分左右,均為從二品。但江南省(後分為安徽、江蘇兩省)、陝西省(後分為陝西、甘肅兩省)和湖廣省(後分為湖南、湖北兩省)設有兩布政使。二司的長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稱藩臺、臬臺。

一般省裡設有三司,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第三個負責指揮軍事,很少參與地方政治,故很少提及。從二品,掌管一省的財政、民政。

布政使和巡撫哪個品級和權力大巡撫和按察使都是從二品,哪個權力大

明清各有不bai同 清代的一省行政長du官為巡 zhi撫,布政使為巡撫的僚屬,略如近dao代的副省長和民版政廳長。布政權使給巡撫的公文用 詳 巡撫行文用 札飭 即純屬上下級的關係。在明代,布政使卻是一省的行政長官,故也稱為方伯或藩臺,都是一方之長的意思。至於巡撫,在明代初期,類似近代的 特派員,只能...

清朝的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通商大臣是什麼意思

按察 相當於古代的 陳臬 因此按察使又叫 臬臺 明朝地方 分為三司,分別是布政使司 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布政使管 民政 按察使管 刑名 都指揮使則管 一省軍務 三司分別相當於現在的省長 省法院院長 省軍區司令。清朝布政使主管民政賦稅 按察使職掌不變 都指揮使廢置不設。清代減去都指揮使司,變成 二司...

禮部侍郎和巡撫大人哪個大,古代的巡撫大人,是幾品官員啊?

要看是哪個朝 如果是清朝的話侍郎大半級,清朝侍郎是正二品巡撫除了山東巡撫其餘都是從二品 巡撫加侍郎銜才是正二品 不加銜的總督也是正二品。在清朝同級別的京官地位和實際權力要比地方官大更何況侍郎比巡撫還大半級 禮部侍郎是京官,正三品。巡撫,省一級的軍事民政的最 員,具體級別看兼職。巡撫的名義上地位比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