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逐¢風
生平李清照 (1084-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章丘明水(今屬濟南)人。以詞著名,兼工詩文,並著有詞論,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
李清照她出生於乙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變後,她與趙明誠避亂江南,喪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後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悽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
她是一位在詩、詞、文、賦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長、最有名的是詞。她早年曾做《詞論》,主張「詞,別是一家」。注重詞體協音律、重鋪敘、有情致的特點,並批評了從柳永、蘇軾到秦觀、黃庭堅等詞家的不足。
最有才華的女人,生於名宦之家,幼時過目不忘,出語驚人,博覽群書。齊魯壯麗的山川涵育了李清照的創作靈性,少女時代即名噪一時,嶄露崢嶸。
婚後,李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如擅朋友之勝"。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後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趙明誠空懷滿腔熱血,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目睹國破家亡,李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李清照文詞絕妙,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名句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3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4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者次第,怎乙個、愁字了得?」
5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6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代表作《夏日絕句》
《聲聲慢》
《醉花陰》
《漁家傲》
《一剪梅》
2樓:
父:李格非,字文叔,為當時著名學者,官至禮部員外郎、京東路提點刑獄。出自韓琦門下,曾以文章受知於蘇軾,名列「蘇門後四學士」之首。
學識淵博,尤用意於經學,在齊、魯一帶頗負盛名。後因列於黨籍而被罷官。平生著述較多,現僅存《洛陽名園記》一捲。
生卒年無考,《宋史 李格非傳》僅載:「卒,年六十一。」有一子一女。
母:王氏,一說是狀元王拱辰孫女,一說為漢國公王準孫女,知書善文,有的學者推測是後者,在生下李清照後不久亡故,而前者是李格非續娶之妻,李迒生母,李清照繼母。
弟:李迒(hang),任勅(chi)局刪定官。
夫:趙明誠,生於宋神宗元豐四年(2023年),卒於宋高宗建炎三年(2023年) 八月十八日,年四十九歲。趙挺之幼子,字德父(夫、甫),性急,為金石考據家,官至江寧(今南京)知府兼江南東路經制使。
公:趙挺之,字正夫,諡號清憲,官至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右丞相),密州諸城(今山東諸城)人,移居青州,有三子一女。
婆:郭氏,東平(今山東東平)人,濮州知府、提點夔州刑獄郭概的女兒。
叔外公:王珪,李清照幼年時封岐國公,不久因病逝世。
表姐:王氏,宋奸臣秦檜之妻,但李清照一直恥其夫婦為人,無往來。
女**:韓玉真(玉父),小時曾向李清照學詩,身世也很坎坷,曾全力資助夫婿林自建赴京趕考,考中後卻被拋棄,韓四方奔波萬里尋夫,留有感懷詩《題漠口鋪並序》一首傳世。
據陸遊文中所記,她晚年欲將所學傳孫氏女,孫氏以文非女子所應學予以拒絕。
前期 李清照早年隨父住在汴京、洛陽,受過較好的文化教養。她工書,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王灼《碧雞漫志》)。在元符三年(1100)左右,寫有《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受到當時人們的好評。
建中靖國元年(1101)18歲時,與吏部侍郎趙挺之幼子趙明誠結婚。明誠當時21歲,在太學當學生,喜好收蓄前代石刻。婚後不久,新黨蔡京當政,趙挺之公升任尚書右丞。
他們極力打擊舊黨。李格非時為提點京東刑獄,竟因在黨籍而被罷官。李清照當時曾獻詩給趙挺之試圖救援其父,詩中有「炙手可熱心可寒」的話,可見在她婚後李家曾經遭到政治上的不幸,她對趙挺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滿的。
約在崇寧二年(1103),趙明誠開始出仕,曾任鴻臚少卿。他們夫妻志同道合,「有飯蔬衣練,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金石錄後序》)。經他們的蒐求尋訪,日積月累,其所藏蓄的亡詩逸史、古今名人書畫和古器物,逐漸增多。
大觀元年(1107),趙挺之死於京師,趙家隨即也遭受了政治上的災禍。當時蔡京為左僕射,由於忌恨趙挺之而對趙家進行誣陷。但因查無實據,所以只追奪了趙挺之的官職。
趙明誠弟兄可能即因此而失官。李清照便和趙明誠回到了青州(今山東益都)趙氏的故里。
趙明誠屏居鄉里的時間在10年以上。他們「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更加努力地訪求古碑、文物。大約在宣和三年(1121),趙明誠又重新出仕。
先是出守萊州(今山東掖縣)。任滿後,改守淄州(今山東淄博市),又授直秘閣。這一時期,他們開始編寫《金石錄》,並繼續蒐集古物、碑銘,一同鑑賞、考訂,在學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靖康元年,金人圍攻汴京。次年,趙明誠母死於金陵,明誠攜書15車南下奔喪。隨之,北宋亡。
高宗即位後,明誠起知建康府。這時北方大亂,趙家青州故第十餘屋的書冊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攜小部分文物隨人群逃難,從此開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難生活。
後期 建炎二年(1128),李清照懷著國破家亡之痛南逃至建康。她極關心國家命運和當時的政治形勢,寫有「南來尚怯吳江冷,北狩應知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訊息欠劉琨」的詩句,表達了對於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極大不滿。次年,趙明誠移知湖州(今屬浙江),他駐家池陽(今安徽貴池),隻身馳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
當清照從池陽乘舟趕到建康時,明誠已經病危,不久死去。她懷著極大的悲痛斂葬了丈夫。這時金兵又大舉南侵,建康形勢緊急,朝廷已開始疏散、逃亡。
李清照派人先將書冊、金石刻送往洪州(今江西南昌),準備去那裡投奔趙明誠的妹丈以避亂。但洪州又失陷,道路不通。並且大部分文物又在戰亂中散失。
在趙明誠病重期間,他的朋友張飛卿曾攜一玉壺來看望他。這件事竟被人傳成是他們夫妻以玉壺頌金,並聽說有人已向朝廷告發。這樣的政治陷害使李清照大為驚恐,她決定將家中所有的銅器等物品進獻朝廷,以求得洗刷和解脫。
於是,她便追隨著高宗逃難的路線輾轉避亂,從越州到明州,經奉化、台州入海,又經溫州返回越州。最後,在紹興二年,又從越州移居杭州。這期間她不但承受著政治上的壓力,而且大量書畫、硯墨被盜,孤獨一身,各地漂泊,境況極其悲慘。
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資料記載,李清照曾經改嫁,但後來學者對此頗有爭議。
這一年冬,金人南犯,她又自臨安避亂金華,次年才返回臨安。關於李清照晚年的生活情況缺乏資料記載,但她曾寫詩送韓肖胄、胡松年使金,曾作《打馬圖經》及「自序」,還曾攜前人墨跡訪公尺友仁求題跋。這說明她一直在關心國家大事,並且一直在從事文學創作和學術活動
李清照做的全部詩詞
3樓:冷楓メ飄零
聲聲慢【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①。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 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者次第,②怎乙個、愁字了得!
【註釋】
①將息:休養。
②者次第:這許多情況。
【簡析】
這首詞層次清晰,語意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既控訴了金朝統治者發動掠奪戰爭造成的災難。又對南宋五朝的偏安政策有所遣責,它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鳳凰台上憶**
【宋】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
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
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
惟有樓前流水,應唸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簡析】
一般寫離情,總是著重寫別時如何難捨難分,此詞則擷取別前別後的兩個橫斷面。別前詞人神情慵怠,懶於梳妝,表達了害怕離別的心態。中間進行大幅度跳躍,過渡到別後。
此時丈夫趙明誠遠去,詞人被重重煙霧所封鎖,天天倚樓凝望樓前流水,覺得流水也對她的離別表示同情和憐憫。
武陵春【宋】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
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
【簡析】
此詞寫於作者晚年避難金華期間,時在紹興四年(1134)金與偽齊合兵南犯以後。其時,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盡,作者孑然一身,在連天烽火中飄泊流寓,歷盡世路崎嶇和人生坎坷,因而詞情極為悲苦。清吳衡照《蓮子居詞話》卷二評曰:
「悲深婉篤,猶令人感伉儷之重。」
點絳唇【宋】李清照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人來,襪鏟金釵溜,和羞走。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簡析】
春日,清晨,花園內。綠楊掩映著鞦韆架,架上繩縈還在悠悠地晃動。年輕的女詞人剛剛蕩完鞦韆,兩手有氣無力,懶懶地下垂。
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在她身上,涔涔香汗滲透著薄薄的羅衣。花與人相襯,顯得格外的嬌美。驀然間,進來一位客人。
她猝不及防,抽身便走,連金釵也滑落下來。客人是誰?詞中未作正面描寫,但從詞人的反應中可以知道,他定是位風度翩翩的少年。
詞人走到門口,又強按心頭的激動,回眸偷覷那位客人的丰姿。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態,她嗅著青梅,邊嗅邊看,嬌羞怯怯,暱人無那。
滿庭芳【宋】李清照
小閣藏春,閒窗銷晝,畫堂無限深幽。
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
手種江梅更好,又何必、臨水登樓?
無人到,寂寥恰似、何遜在楊州.
從來,如韻勝,難堪雨藉,不耐風揉。
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
莫恨香消玉減,須通道、掃跡難留。
難言處,良窗淡月,疏影尚風流。
憶秦娥【宋】李清照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
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聞角。
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
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漁家傲【宋】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簡析】
這首詞在黃公升《花庵詞選》中題作「記夢」。從詞的內容、情調及風格上看,可能是南渡以後的作品。前期,作者的生活美滿,詞中多為愛情的歌頌,離別相思與傷春悲秋的嘆息雖時有流露,但情調仍是歡快的,風格是爽朗的。
南渡以後的情況則有所不同了。作者經歷了靖康之亂,她舉家南逃,備嘗家破人亡與顛沛流離之苦。無疑,她的生活面擴大了,閱歷加深了,作品的內容也較前期豐富了。
很明顯,貫穿這一時期詞創作的主線是家國淪亡與個人不幸遭遇的哀嘆。早期明快、爽朗的情調已經消失,而代之以濃厚的感傷情緒。但是,這首《漁家傲》卻與作者一貫的詞風有所不同。
它借助幹夢境的描述,創造出乙個幻想中的神話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的生活熱情、對自由的嚮往和對光明的追求。作者在夢中橫渡天河,直入天宮,並大膽地向天帝傾訴自己的不幸,強烈要求擺脫「路長」與「日暮」的困苦境地,然後象鵬鳥一樣,磅礴九天,或者駕一葉扁舟,乘風破浪,駛向理想中的仙境。這首詞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詞風豪邁奔放,很近似蘇軾、辛棄疾。
黃了翁在《家園詞選》中說這首詞「無一毫釵粉氣,自是北宋風格。」可見,李清照的詞風是多樣的。
這首詞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大膽而又豐富的想象。作者創造出虛無縹緲的夢境,把天上的銀河與人間的河流聯絡起來,把閃爍的星群想象成為掛滿篷帆的航船。作者正是乘坐這艘「飛船」駛入天上的神仙世界,受到「天帝」的接待。
這的確是「穿天心,出地腑」的神來之筆。這樣的詞筆出自李清照,確實是「驚人」的。
這首詞具有闊大而又豪邁的氣度。詞中闊大的形象、闊大的志願、出自闊大的胸懷。乙個漂零無依的女詞人竟渴望借助萬里鵬風把自己映入神仙般的奇異世界。
這奇異的神仙世界是詞人理想與精神寄託之所在。詞中既有李白的放浪姿肆,又具有杜甫的沉鬱頓挫,這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終於使這首《漁家傲》成為《漱玉集》中獨具特色的詞篇。
多麗.詠白菊
【宋】李清照
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
恨瀟瀟、無情風雨,夜來揉損瓊肌。
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壽愁眉。
韓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將比擬未新奇,
細看取、屈平陶令,風韻正相宜。
微風起,清芬醞藉,不減酴醿。
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
似愁凝、漢阜解佩,似淚灑、紈扇題詩。
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
縱愛惜、不知從此,留得幾多時。
人情好,何須更憶,澤畔東籬。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 ←
☆ ★△
關於李清照的名句,關於所有李清照的名句
李清照名言名句 1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沈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2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3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4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5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6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關於李清照的作文,求一篇關於李清照的800字作文!!!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題記 你,李清照,幼有才藻,出語驚人,博覽群書,風華照人。年十八,嫁太學士趙明誠。但怎料新舊黨爭,你與夫君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於是便有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你獨守空房,處深院之中,無比寂寞,只盼夫君歸來。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
關於李清照雨的詩詞,李清照所作關於「聽雨」的詩詞有哪些?
1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初中 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2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 重陽節 宋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3 聲聲慢 尋尋覓覓 閨怨詩 宋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