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如啼眼翻跟頭
因果絲毫不爽,絕對不會錯亂。誰殺生,誰受報。
上師和僧人,只要不叫人去殺生,就不會因殺生者錯誤的供養而有「同等的殺生罪業」。
2樓:匿名使用者
為人父不能使子仁,如何談的仁?
1, 為什麼施主殺生供養上師和僧人,施主與上師,僧人獲得同等殺生罪業?
3樓:海印放光
因果絲毫不爽,絕對不會錯亂。誰殺生,誰受報。
上師和僧人,只要不叫人去殺生,就不會因殺生者錯誤的供養而有「同等的殺生罪業」。
供養上師,還供其它的僧人嗎
4樓:因緣法
供養上師當然功德無量,供養其它僧人也一樣有功德。
供養誰,是否供養,這是出於自己的心,自己決定,沒有對錯之分。
5樓:心語無塵
當然可以,供養除上師之外的其他人,《樓房經》中說:若對僧眾供養一粒訶子、一勺飲食,未來生中決定不逢疾疫、饑饉、刀兵三大災劫。所以,如果我們遇到真一輩子出家修行比丘僧,真誠供養衣食住行,如此都不會生逢惡劫,這在佛經中均有記載。
佛教所講「因果」的種類有哪些
6樓:匿名使用者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物質的因果;作善受福,作惡受殃,是行為的因果。行為的邪正,視乎心術,心術可分二種:一是質直心,一是機械心。
質直心合於事物實際理體,稱為聖心,易招致人事失敗而感召業報的勝利;機械心偏重權謀思辨,稱為凡心,常能獲得人事勝利而感召業報上的失敗。因之,善惡之判別,不在於形式上手段之巧拙而在於加諸於人的損益關係。世俗每視巧妙的損人利己行為可以逃避法律道德的責任而博得人們的同情。
如某甲為反抗某乙淆亂群眾視聽侵奪自由權益而作不平之鳴,在常人直覺的感官接觸之下,未能審察乙的手段內容,由於憎厭甲之態度而顛倒善惡是非的認識。因果律上並不以某乙手段之巧妙而不報或以某甲作不平之鳴而視為罪惡。相反地,某甲之鳴,為出於被侵害的必然表示,往往反能贏得人力控制以外自然異熟果的勝利。
因此,果報在行為感受的回向上,常有合乎事物客觀理體的平衡作用,而不同於一般常人的主**法。
凡同一事態,可以信其發生同一現象,根據同一現象,亦可逆料其為同一原因,此均齊之事理,稱為自然齊一律,適用於一般普通事理。佛教對行為因果,並非如此。唯識學分因果為等流,離系、士用、增上、異熟五種。
除離系果為諸漏已盡證得善無為法之二乘聖者佛位之果報以外,凡由人力造作達成預期目的之果體,稱為士用果。加強業果功能之助力,稱為增上果。因結成果,果再為因,遞相變化,綿延不絕之業報現象稱為等流果。
異熟果含三義:(甲)過去造業,現在感果,其成熟不一時,名異時而熟;(乙)業因善惡相間,乃至成熟共變為無記性,互相抵銷,是為異類而熟;(丙)善惡業因由未成熟到受果中間,必有許多變異,是為變異而熟。如按其有漏、無漏的性質作大體的劃分,可歸納為離系,異熟二種:
離系為不生不滅的涅槃聖果;異熟為六道凡夫的生死業果;其餘士用、增上、等流三種只為異熟果加以人力助緣或時間伸延所呈現之各種動靜狀態而已。士用果雖有變化業用的功能,假令作者對事理之是非善惡認識不清,或昧於因果的回滅與酬償作用而採取機械性之動作,常可招致相反的報應而不能達成預期的果體。故人類一切行為聽任自然異熟果之反應,遠較人力造作之士用果為普遍。
佛學裡的不殺生如何理解
7樓:金果
不殺生跟儒家所講的「仁」意思相同。仁是會意字,是兩個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一切眾生,尤其是指有情的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乙個動物甘心情願被人殺,被殺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可是這種怨恨之心不會消失。
殺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殺的眾生懷恨在心,念念要報復,這就是佛家所謂欠錢的要還債,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為什麼?兩方面都迷。被殺的眾生不會想到,過去世我曾經殺他,這是一報還一報;就這樣算了,那這個事就完了,就沒事;若還要殺他報復是迷,這是沒有做還債想。
你殺我,我將來有機會再殺你、再報復,報復一次比一次要慘烈。
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事情,佛告訴我們,殺生招感世間刀兵的劫難。佛法教我們不殺生,不但是不與一切眾生結冤仇,同時更是培養自己的大慈悲心。
慈悲心是性德,真心裡面本來就是慈悲的,養自己的慈悲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不殺生上來培養,幫助我們明心見性,這條戒律有這麼大的功德。
殺生業障非常重,障礙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得一心不亂。因為乙個好殺的人,瞋恨心必定重,瞋恨心重的人,唸佛怎麼會得一心?修禪怎麼會得禪定?
所以佛法把不殺生列為一切戒條裡第一條戒,是有道理的。
8樓:丶蘇酌
不殺生
是中國大乘佛教中五戒
之一,其所說不殺生,是指不殺「有情眾生」。所謂有情眾生,實質是指「有靈魂的眾生」,表現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類和思想感情。
植物屬於無情眾生(地水火風也是無情),所以不在佛教所說的「不殺生」範圍內。
不殺生是為了:
不讓有靈魂的眾生,因為身體的損毀而感到痛苦,同時避免這些靈魂,因為痛苦而生怨恨,前來報仇
增長自己的慈悲心,令自己更容易平靜,更容易契合修行。
佛教主張不殺生,主旨在於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眾生都有生存的權利和自由,我們自己怕受傷害、畏懼死亡,眾生無不皆然。眾生的類別雖有高低不同,但眾生的生命絕沒有貴賤、尊卑之分,如果人人發揚這種平等、慈悲的精神,我們的世界一定是和諧、和平、互助、互敬、互愛、融洽無間,將沒有一人會受到故意的傷害。雖然佛經中說,殺生有果報,殺人償命,吃它半斤,還它八兩,這是說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實。
但是我們不必把不殺生的著眼點擺在害怕受報的觀點上,果報是有的,但也並非絕對不可以改變的;養成慈悲心,才是不殺生的重點,也是佛菩薩化世的精神。
眾生(佛學術語):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生命形態。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無量生死輪迴,名為眾生。
十法界中,佛、菩薩、阿羅漢、闢支佛為聖者,脫離生死,餘皆有情,天、人、阿修羅、傍生、鬼、地獄,歷經六道輪迴,是為凡夫。
梵語bahu-jana,jantu, jagat 或 sattva 之意譯。音譯僕呼那、禪頭、社伽、薩埵。又譯作有情、含識(即含有心識者)、含生、含情、含靈、群生、群萌、群類。
『眾生』一語,普通指迷界之有情。雜阿含經卷六(大二·四○上):『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
長阿含經卷二十二世本緣品載,無男女尊卑上下,亦無異名,眾共生於世,故稱眾生。俱舍論光記卷一解為受眾多之生死,故稱眾生。大智度論卷三十
一、大乘同性經卷上謂,眾生係以五蘊等眾緣假合而生,故稱眾生。又不增不減經載,法身為煩惱所纏,往來生死,故稱眾生。一般以為無明煩惱所覆,流轉生死者為眾生。
若廣義言之,佛及菩薩亦含攝於眾生之中。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五二下):『攬五陰通稱眾生。
眾生不同:攬三途陰罪苦眾生,攬人天陰受樂眾生,攬無漏陰真聖眾生,攬慈悲陰大士眾生,攬常住陰尊極眾生。』[雜阿含經卷四十
五、法華文句卷
四、大乘義章卷
六、往生論注卷上]
五戒是五條戒律或行為準則。中國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飲酒。
五戒,是佛門四眾**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須受持。
《大毗婆沙論》雲:此五戒名學處。是近事者所應學故。
又名學跡。若有遊此。便公升無上智慧型殿故。
又名學路。此為徑路。一切律儀。
妙行善法。皆得轉故。又名學本。
諸所應學。此為本故。
9樓:羽艸
按《五戒表解》講,什麼是殺生?斷命曰殺,有情曰生。
斷有情命,是為殺生。
佛陀告誡我們,生命對每乙個眾生都是寶貴的,都具有強力的求生怕死的願望,愛惜自己的生命。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每乙個人都有求生存的權力,並且當我們活著的時候應有安全感。這是人權最基本的要求。
在任何一種社會中,如果我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我們就會活得幸福,就能安心工作,社會才能向前發展,變得繁榮富強。反之,如果我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我們整天覺得自己不安全,隨時隨地都有生命危險,朝不保夕,生活在這樣極度恐懼與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想到的第乙個問題是我如何才能活著,我們的主要精力自然都放到求生存方面去了,那有時間考慮好好工作,又怎能安心工作?!這樣的社會怎能發展?!
所以在世界上,第一寶貴的是生命安全,人們愛惜自己的生命重過世界上任何一件東西,甚至是自己的妻兒。所以佛陀把「不殺生」放在第一位。
如何才算是身口意供養上師三寶,為什麼求法時要供養上師,三寶
你先皈依了,懺悔業障,隨順明師修學,生慚愧心 發菩提心 就是對上師三寶最好的供養 身口意供養,是要bai 身口意三du業清淨,身業zhi清淨即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dao淫 不飲回酒。口業清淨即 答不妄語 不惡口 不兩舌 不綺語。意業清淨即不貪 不瞋 不痴。戒律無虧無缺,這樣以自己清淨的身口意,去至誠...
為什麼說「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請根據文中相關內容概
殺生 沉睡了一夜的他渾身立即湧上來一股清爽的勁頭,絲毫沒有猶豫,就轉身回到帳篷拿來了杈子槍,他舉槍瞄了起來 他雙眼一閉,扳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慈善 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日那樣當即將獵獲的藏羚羊開膛 扒皮當天,他沒有出獵,在山坡上挖了...
為什麼喜歡石田彰和殺生丸的對待自己的家人和同學都很冷漠
不會啊,其實先生也很溫柔的,只是喜歡獨處而已 殺殿雖然外表冷漠但其實也挺善良的 只是他們碰巧喜歡這兩個人吧,或者他們也像這兩個人一樣,冷漠只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殼 不能這樣一概而論的,殺生丸也並不是乙個冷漠的人。可能你自己認為聲優和動漫人物有這種性格,所以也認定身邊的人是這樣。不要想太多啦,可能他們想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