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問題,一些高中地理問題

2021-04-14 12:47:37 字數 3889 閱讀 2498

1樓:匿名使用者

噢,好的。

來來來,做個實驗…你隨便拿出一張白紙,放太陽下看,晃眼不?

現在版拿出乙隻黑色墨權水筆,把這張紙塗黑,你眼睛再看,是不是沒那麼晃眼?

前面這種,就好比地面有很多積雪的狀態,後面這種,就是積雪融化,地面深色土壤外露的情況。

白色的物體,能反射絕大多數光線(反射光線中紅綠藍三原色都有,所以發白);而深色的物體,絕大部分光線都不反射,所以顏色深。(完全沒反射那就是純黑)

光線照射到深色物體上如果沒怎麼反射,去哪了?!答案是被吸收了。不信的話,你白紙和黑紙繼續放太陽下,同時放,過幾分鐘拿手去摸,黑紙一定更熱,太陽光的輻射能被黑紙吸收得更多,轉化為了更多的熱量。

2樓:點略教育

你可bai以把積雪和冰川想象成一片du片的鏡子,當有zhi很多這

dao樣的小鏡子的內時候,太陽輻射到它的容時候,就能更多的被反射出去,從而使得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就少,當這樣的小鏡子越來越少,自然被反射出去的太陽輻射就越來越少,也就進一步使得地面增溫的幅度也就越大。

3樓:匿名使用者

積雪和冰川表面很光滑,像鏡子一樣,能反射太陽輻射(把照射到積雪和冰川表面的太陽輻射又反射回到大氣中去了)。地表面的積雪和冰川減少了,地面的反射率不就減少了嗎。

高中地理問題??

4樓:鮑運旺喬亥

1.b東經85度在北京時

間東經120度以西,之間相差35度

20度乙個時區

那麼東經85度在東六區

比北京時間晚2個小時

所以是8點

2,c甲地阿拉伯半島是熱帶沙漠氣候,長年高溫少雨;乙地是南亞次大陸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雨非常得多(想想奇拉彭齊夏季的降水量,還有孟加拉國一到夏季就發洪水,這種氣候的特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丙地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為**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5樓:養秀榮邊碧

選c,因為低壓氣旋產生上公升氣流,可以將城市的汙染氣體,粉塵吹向城區以外,這個還可以參考一下城市熱島效應,因為城市的溫度高,所以暖空氣上公升,攜帶著汙染氣體一同向城市外飄去,城市的上空為高壓,高壓指向低壓,所以產生風吹走這些汙染氣體。

6樓:魏朔暢紫杉

27.d從東向西

解析:等流線突出的地方是河流流向

28.a

解析:等流線密集說明受侵蝕成都小,而bcd都是起這個作用的,而坡度大的話受侵蝕程度就嚴重了,所以要選a

7樓:左丘蕾鄧碧

亞歐大陸確實破壞了風帶分布規律。導致副熱帶高壓冬季南撤東退到海洋,對我國幾乎沒影響,但夏季西進北伸,控制到我國長江中下游一帶,有時候可以北進到黃河下游。

我國冬季的高壓是蒙古高壓,不是來自北冰洋。極地高壓和冰洋鋒影響不到我國。海洋上出現冷空氣沒什麼奇怪,海洋上冬季氣溫比大陸高是有條件的,就是同緯度。

北冰洋緯度高,空氣寒冷沒什麼希奇。

昆明準靜止鋒其實是緩行冷鋒受地形阻擋而靜止下來的,鋒上暖氣團比較乾燥,形不成降水。那降水是冷氣團長途跋涉吸收了沿途的水蒸氣然後受地形抬公升造成的,本質是地形雨而不是封面雨。我國大部地處中緯西風帶,地面西風被季風,地形等破壞,高處仍然維持,而且由於這個原因,我國的天氣系統總是在高空偏西氣流引導下自西向東移動。

8樓:李良劇環

嚴格的來說土壤鹽漬化屬於生態問題,當然很多時候人們都會籠統的說成是生態環境問題。因為生態問題離不開環境問題和自然災害,可以說三者是相互交融的。自然災害包括內力因素:

**,火山爆發,外力因素;洪澇,旱災,颱風等等。環境問題:如生物多樣性的破壞,水汙染,大氣汙染等等。

可以這樣說植被的破壞導致了水土流失和山洪泥石流,前者是環境問題,後者是生態問題。謝謝採納

9樓:康振平國茗

1.西南地區降水河湖密度都較大,人口密度不如華北,而華北降水較少,人口多,工農業用水量大。2.

b北方秋冬氣溫低c西北乾旱區距海遠季風影響不到d海拔高低不影響。此題選錯誤項b。3.

潛水可簡單理解為地下水。4.7月長江流域受副高控制,高溫少雨。

10樓:糜若谷酒女

很簡單,我的答案是c(6月),不是可能,是一定。

5點30分日出,說明此時太陽直射點處於北半球(白晝多,夜晚少),所以緯度15度是北緯15度,

而b和d都是處於春分和秋分日附近,這時日出是6點左右,而a處於冬至之前,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日出就更晚了,要到6點半左右。所以只有c可以滿足5點半日出的條件。

11樓:過愷步霞姝

1.寫出a、b兩點的地理座標。

a:(北)緯(40)度

(西)經(70)度

b:(南)緯(20)度

(東)經(50)度

2.當a點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最大值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b點的正午太陽高度達到最(小)值;北極圈為極(晝)

這個是怎麼算的?

答:北半球夏至日,北極圈內是極晝,反之南極圈內是極夜。

3.這一日,當太陽直射東經120度時,北京時間為(6)月(22)日(12)時,a點區時為(6)月(21)日(23)時,b點區時為(6)月(22)日(7)時?

a為西經70°,屬於西五區(可以給經度加上或減去5°,使之成為15的整數,如此處70+5=75,再用75/15=5,就得到時區數了),比東八區晚13小時,所以時間是6月22日12時-13時=6月21日23時。

同理,b屬於東三區,比東八區晚5小時,是6月22日7時。

還有你說「為什麼東經往西經是減時間啊?書上寫著倫敦如果是正午12點的話東八區就是下午8點,那麼反回西五區不是應該加回去嗎?請指教!

」,倫敦時間是正午12點的時候,東八區已經晚上8點了,那就是說東八區比倫敦早8小時。

倫敦以東、日界線以西(也就是東半球)的時間比倫敦早,越往東越早。靠近日界線西側的地方時間最早,是一天時間開始的地方。

倫敦以西、日界線以東(也就是西半球)的時間比倫敦晚,越往西越晚。靠近日界線東側的地方時間最晚,是一天時間結束的地方。

當日界線時間是6月22日正午12點時,東半球是22日,倫敦是22日凌晨0點,西半球是21日,繼續往西靠近日界線,時間就越接近21日中午12點了。如果從東往西跨過日界線,要時間加1天;相反,從西往東跨過日界線,時間減掉1天。懂了麼?

12樓:司徒玉蓉朱詞

副熱帶高氣壓是氣壓帶分布規律,海洋上的冷空氣主要是由於寒流和地轉偏向力吧,準靜止風是冷暖風交匯形成的,昆明是西南和東北季風交匯吧。西風帶是氣壓帶風帶分部,由於海陸熱力性質才出現高低氣壓分部,於你所說的什麼打亂不影響風帶分部

一些高中地理問題

高中地理問題難題,進來試試

13樓:藍藍的淺

b 選項:風速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兩地氣壓梯度的大小,也就是氣壓差的大小;水面擴大主要是影響了摩擦力大小,即水面的摩擦力比較小,但是對風速的大小沒有實質性的影響。

c選項:影響降水量的大小因素有蒸發量、地形、氣溫等等,築壩建庫後,水面擴大水汽蒸發量將會增加,但是同時,植被的覆蓋面積也會減少,蒸發量也就減少了,因此築壩建庫後並不能確定蒸發量是變大還是變小,因此c不對

14樓:譚青樂揚

影響降水量的主要是,暖冷空氣交匯,促使暖濕空氣被冷空氣強迫抬公升,或由暖濕空氣沿鋒面斜坡爬公升,這個你應該知道,並不是此地地表水多就降雨多。

再者,風是大氣定向運動形成的,風的形成需要大氣的運動,由氣壓差形成,所以,寬廣的水面怎麼可能形成氣壓差?所以,這一項也不對,

15樓:匿名使用者

你自己看abc都說的什麼,是氣候。你學地理應該知道,氣候的改變時非常難的,必修3「流域的綜合治理」有講到,而植被的改變時非常快的,必修3「雨林的開發和保護」有說到,你自己多看書。題目中應該是「最有可能是....

」吧!意思就是說最容易改變的是什麼!!!!

高中地理問題,一些高中地理問題

背斜 是岩層向上拱起,儘管遭到侵蝕但仍然叫背斜 侵蝕後中間低周圍高所成地貌為 山谷 所以選b 是很好的一道題 知識不能學死,現在高考能力立意較多,比課本要難一些。高考一結束往往是 考的都沒複習,複習的都沒考 首先 要分清楚地表形態 和地質構造分別指的是什麼。地表形態一般指的是地貌特徵如山脊 山谷 高...

高中地理問題,高中地理問題難題,進來試試

地理要素分析 一 位置特點 1 半球位置 緯度位置 熱量 海陸位置 降水 經度位置 2 交通位置 沿河 沿海 鐵路相交 重要公路 路上邊界 重要航線 如 上海的水運地位 新加坡的交通地位 3 相鄰位置 鄰國 鄰區 4 地形位置 二 地形特徵 1 海拔高度總體狀況 地勢分布特點 或大致趨向 2 主要地...

高中地理問題

1.海拔越高氣壓越低,甲和乙大於乙和丙 同一水平高度,才能比較高低壓 同一等壓面氣壓值相等,甲位於等壓面上,乙位於等壓面下 乙大於甲 同理,丙大於丁 2.水平方向上,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故乙 甲,丙 丁,構成熱力環流,環流 所以乙 甲 丙 丁 乙 第一題地面氣壓 高空 所以甲 丙丁 乙 丙丁為了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