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國家重大文化遺產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體現什麼

2021-03-22 08:49:52 字數 869 閱讀 9661

1樓:匿名使用者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訊資源,也是歷史的真實見證。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的經濟、文化全面協調發展意義重大。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程序的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狀況受到了比較大的衝擊,所以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已經是刻不容緩。

檢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型與文明的結晶,是鏈結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繫國家統一的基礎。

保護和利用好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對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共同承載著人類社會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是維護我國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不僅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需要,也是國際社會文明對話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程序的加快,我國的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越來越大的衝擊。一些依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大量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珍貴實物與資料遭到毀棄或流失境外,隨意濫用、過度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時有發生。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已經刻不容緩。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它依託於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並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過程來說,人就顯得尤為重要。

非物質文化遺產什麼意思,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意思

寧願餓死,放不放棄的精神。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 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古遺址 古墓葬 古建築 石窟寺 石刻 壁畫 近代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等不可移動文物,歷史上各時代的重要實物 藝術品 文獻 手稿 圖書資料等可移動文物 以及在建築式樣 分布均勻或與環境景色結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歷史文化...

未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工作的趨勢是什麼?

未來非遺保護向科技化,高科技化!未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發工作的趨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數位化保護 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數位化保護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乙個重要手段。數位化保護不僅可以儲存傳統文化的資訊,還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2.創新保護 傳統的保護手段已經無法滿足現...

哪個國家是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

中國最多 毋庸置疑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簡稱中國非物遺,中國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232項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 中國29項入列 27項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7項入列。中國 相當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截止2015年,共公布1219項 國家級非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