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劉禹錫的小故事

2021-03-21 23:49:59 字數 6257 閱讀 2849

1樓:金果

1、劉禹錫看病

唐朝大詩人劉禹錫曾任過監察御史一職,後被貶回家閒居,由於失意而積鬱成疾。一天,他的乙個朋友前來探望。朋友對他說:「您患病有些日子了,應該去治一治了。

我給您推薦一名良醫吧,保證您藥到病除。」劉禹錫因病痛纏身,只得跟朋友到醫生那裡去診病。那位醫生先是給他靜靜地切脈,再仔細地觀察他的臉色,接著,認真地聽聲音。

最後很有把握地說:「你的病是由於不按時作息,生活沒規律造成的。現在你的腸胃功能大大地減弱,很少能消化食物,也很少產生熱氣,變成了盛裝美味佳餚的口袋。

不過請不必擔心,我能治這種病。」說罷,取出一些藥丸,囑咐說:「你服下這丸藥,就能洗去心中的煩憂,消除長久的鬱悶,溶解隱藏著的病毒,回歸損耗的元氣了。

只是要特別注意:藥裡有毒,病癒後立即停藥,服過量的藥是會損害身體的。為此,我給你的藥劑很小。」劉禹錫將信將疑地接過藥,回家後按著醫生的囑咐小心服用。

果然,經過兩天,腿就感到輕快,不麻木了。過了十天,身上也不發癢了。過了乙個月,食慾大增,步履矯健,身體比以前強健多了。

人們知道這個訊息,紛紛前來祝賀。也有人對他說:「你獲得的藥真是神了!真難得呀!不過,據我了解,醫生給人治病,大多留一手,有意遺下病根,以抬高自己,索取錢財。

防人之心不可無,你何不前去多索取些藥,那樣不是把病治得更徹底了嗎?」劉禹錫聽後連連點頭。於是,他繼續服藥。五天以後,藥的毒性果真發作,他感到遍體脹疼,像是得瘧疾。

這時他想起醫生對於服藥的囑咐醒悟到自己做錯了事,急忙硬著頭皮再去找醫生。醫生見他病情嚴重,知道是服藥過量所致,十分生氣地說:「我早就料到你沒弄清其中的道理!」

連忙取了解毒藥給他灌下去。這才轉危為安。劉禹錫回到家中後,老老實實按醫囑服藥,身體才逐漸復原。

2、劉禹錫的成語故事

劉禹錫中了進士後,便在京做監察御史;因為他放蕩不羈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擠,被貶做蘇州刺史。就在蘇州刺史的任內,當地有乙個曾任過司空官職的人名叫李紳。

因仰慕劉禹錫的聞名,邀請他飲酒,並請了幾個歌妓來在席上作陪。在飲酒間,劉禹錫一時詩興大發,便做了這樣的一首詩:「高髻雲鬢新樣,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

斷盡蘇州刺史腸。」「司空見慣」這句成語,就是從劉禹錫這首詩中得來的。這首詩中所用的司空兩個字,是唐代一種官職的名稱。

相等於清代的尚書。從劉禹錫的詩來看,整句成語的意思,就是指李司空對這樣的事情,已經見慣,不覺得奇怪了。

3、劉禹錫題碑

在桃花源入口處,豎著一塊丈把高的石碑,上面刻著「桃源佳致」四個大字。這四個字,是唐朝劉禹錫題的。劉禹錫被貶到朗州作司馬後,經常到桃花源散心。

別人見他是個大詩人,都來請他題字。他心情不好,總搖頭拒絕。有一次劉禹錫又到桃花源裡來遊玩,發現原來見到過的一些長得很好的樹木,一些很雅緻的石頭都不見了,便虎起了臉。

找來了看山老人查問。看山老見劉禹錫生了氣,慌忙報告:「大人,你只知這是塊風水寶地,卻不知附近多少有錢有勢的人想霸佔它,我老頭哪能管得住啊!」

劉禹錫聽了,嘆了口氣,想到自己雖沒拿走這裡的一草一木,卻也沒有為它做過什麼好事。於是,便叫人拿來筆,蘸飽了墨,挑中了一塊斜靠在山邊的大石頭,寫了「桃源佳致」四個大字。

後面又寫上自己的名字。他又叫石匠把這幾個字鏨到石碑上,抬到桃花源入口處豎了起來。後來,那些有錢有勢有人來了,一到入口處,抬頭看到那塊大石碑。

知道司馬大人劉禹錫要保護桃花源,只好悻悻地說:」既然劉司馬題了字立了碑,今後誰也不准拿一草一木!」據說,桃花源就是這樣被保護下來了。後人感激劉禹錫,便把這塊碑叫做「鎮山碑。」

4、劉禹錫陋室銘

按朝廷規定,劉禹錫的住房應在縣衙內,但是和州縣太爺是個「勢力眼」,看人下菜,給他安排到城南臨江的三間民房居住。對此,能屈能伸的劉禹錫毫不在意,搬了進去。

他環視住地有一種新鮮感,便提筆寫了一副「面對大潢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的對聯,信手貼在寢門上。知縣看了對聯,認為他因革新降職,被貶到和州縣還不服氣,一心想著爭辯。

為了教訓他,又把劉禹錫的住所遷到較遠的德勝河邊,並把住房面積減半。劉禹錫搬到新居,看到那裡依山傍水,岸柳婆娑,雜花爭艷,芳菲宜人,怡然自樂。

於是,他又撰寫了一副對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看了又惱火又害怕,惱他仍知迷不悟,怕他惹出麻煩牽連自己,又下令將他的住所搬到城中一間只能放一床。

一桌、一椅的破舊小屋,看他還怎麼接待鴻儒們來此聚會。果然因室內無立足之地,門前逐漸寂寥。絕處的努力,往往有逢生的回報,逆境使詩人的靈魂更加高潔。

這時他寫成了《陋室銘》,並請人碑刻後豎於門外。此精妙短文構思巧妙,寓意深刻又發人深思。銘文也充分顯示出作者的博大胸懷、高尚情操及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

知縣本來怕他惹事,結果此文面世後,路人爭相傳抄吟誦,一時間小城沸沸揚揚,讚賞之聲不絕於耳。

5、劉禹錫遊玄都觀

京城裡有一座有名的道觀叫玄都觀,裡面有個道士,在觀裡種了一批桃樹。那時候正是春暖季節,觀裡桃花盛開,招引了不少遊客。有些老朋友約劉禹錫到玄都觀去賞桃花。

劉禹錫想,到那裡去散散心也不錯,就跟著朋友們一起去了。劉禹錫過了十年的貶謫生活,回到長安,看到玄都觀裡新栽的桃花,很有感觸,回來以後就寫了一首詩。

劉禹錫的詩本來挺出名,這篇新作品一出來,很快就在長安傳開了。有一些大臣對召回劉禹錫,本來就不願意,讀了劉禹錫的詩,就細細琢磨起來,裡面到底有什麼含意。

也不知道哪個說,劉禹錫這首詩表面是寫桃花,實際是諷刺當時新提拔的權貴的。這一下子可惹了麻煩,唐憲宗對他也很不滿意。本來主張留他在京城的人也不便說話了。

劉禹錫又被派到播州(今貴州遵義市)去做刺史。

2樓:上官楊玉

劉禹錫在任監察御史期間,

曾經積極參與了王叔文的

「永貞革新」

,極力反對宦官當權和藩鎮勢力。革新失敗後,劉禹錫被貶郎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及安徽和州縣通判。

按當時朝廷規定,

他可以住三室三廳之房。

但是和州縣的策知縣是

個典型的勢力小人。認為劉禹錫乃被貶之人,可以給雙小鞋穿穿,以顯示自己的威風。於是就在城南給劉禹錫安排了三間小房。

對此,劉禹錫大人大量,不以為意。還根據駐地的美好景觀寫了一副「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的對聯,貼在了門上。

做賊心虛的策知縣見了,

非但不反思自己,

反而變本加厲。

馬上將劉禹錫移居別地,

並且把住房面積減去了一半。

此住房位於德勝河旁,

山青水秀,景色怡人。劉禹錫一見,頓來靈感,揮筆又是一副好聯:

「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

!好詩傳到鄉里,策知縣大怒。

下令將劉禹錫攆到城中一間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舊小房中居住,既沒有山又沒有水。

在半年的時間裡,

劉禹錫稀里糊塗地被乙個小小的知縣搬家折騰了三次。激怒憤慨之下,

劉禹錫心中有話,

如鯁在喉,

不吐不足以為快,

遂如行雲流水般一口氣寫下了著名的

《陋室銘》

,並請人碑刻立於大門之外!

關於劉禹錫的小故事

3樓:森海和你

劉禹錫的小故事——劉禹錫題碑

有一次劉禹錫又到桃花源裡來遊玩,發現原來見到過的一些長得很好的樹木,一些很雅緻的石頭都不見了,便虎起了臉,找來了看山老人查問。

看山老見劉禹錫生了氣,慌忙報告:「大人,你只知這是塊風水寶地,卻不知附近多少有錢有勢的人想霸佔它,我老頭哪能管得住啊!」

劉禹錫聽了,嘆了口氣,想到自己雖沒拿走這裡的一草一木,卻也沒有為它做過什麼好事。於是,便叫人拿來筆,蘸飽了墨,挑中了一塊斜靠在山邊的大石頭。

寫了「桃源佳致」四個大字,後面又寫上自己的名字。他又叫石匠把這幾個字鏨到石碑上,抬到桃花源入口處豎了起來。

後來,那些有錢有勢有人來了,一到入口處,抬頭看到那塊大石碑,知道司馬大人劉禹錫要保護桃花源,只好悻悻地說:」既然劉司馬題了字立了碑,今後誰也不准拿一草一木!」

劉禹錫,其祖先為漢景帝賈夫人之子劉勝,七代祖劉亮,事北朝為冀州刺史散騎常侍,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

父親劉緒,為避安史之亂,遷居蘇州。劉禹錫生於大曆七年(772年) ,其父、祖均為小官僚,父劉緒曾在江南為官,劉禹錫並在那裡度過了青少年時期。他很小就開始學習儒家經典和吟詩作賦,既聰明又勤奮,在做詩方面,曾得當時著名詩僧皎然、靈澈的薰陶指點。

劉禹錫的哲學思想具有鮮明的唯物主義傾向。主要著作是《天論》三篇。在宇宙論方面,他的唯物主義思想比柳宗元更進步。

關於自然與人的關係,劉禹錫提出了天與人「交相勝,還相用」的觀點,具有積極的進取精神。

他認為,人之所以產生唯心主義思想,是與社會現實有密切關係的。「法大行」的時候,社會上「是為公是,非為公非」,人們就不會產生禍福來自天命的思想;「法大弛」的時候,社會上是非顛倒,人不能勝天,天命論就在人間得到了宣揚的條件;「法小弛」的時候,社會上是非不清,人們就會對天命將信將疑。

劉禹錫用社會實踐解釋天命論產生的根源,是在認識論方面的乙個重大貢獻。這也是劉禹錫對有神論社會根源的看法。他認為,在法大行的社會裡,是為公是,非為公非,蹈道必賞,違善必罰,人們就會說,禍福決定於人的行為,與天沒有關係。

4樓:歷史答人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觸犯了當朝達官顯貴的利益。這些大官僚在道理上辯不過他,背後就在皇帝面前說劉禹錫的壞話。自古道:

「皇帝疼奸臣。」皇帝聽信了他們的讒言,就把劉禹錫貶了官,外放到安徽的和州當通判。

本來,按照當地規定的**待遇,通判在衙門裡可以住三間大房子。可是,和州的長官策知縣是個勢利小人。他見劉禹錫失勢貶官,就處處刁難他。

策知縣假說衙門裡的房子破,不好住,叫他到南門外去住。

劉禹錫知道策知縣同朝廷裡的保守派穿一條褲子,也巴不得同他分開住。因此,他什麼話也沒說,就搬到衙門外去住了。

南門本是個好地方。劉禹錫的住處正對著一條大江,叫歷水,整日船來船往,熱鬧非常。劉禹錫這時雖被貶了官,但改革的雄心仍然沒有泯滅。

因此,他寫了一副對聯,貼在他的房門上,以聯抒志。對聯是這樣寫的: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這事很快就傳到策知縣那裡去了。策知縣一聽,氣得鬍鬚倒豎。心想:

你這個劉禹錫,剛被貶了官,不閉門思過,夾起尾巴做人,反而滿心不服氣,還想再搞什麼改革,那好,我就做一雙小鞋拿給你穿穿,看你低不低頭!

策知縣叫來書丞,傳命劉禹錫從南門搬到北門去住,住房也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

劉禹錫知道,這是策知縣故意拿顏色給他看,也不多說什麼,就搬到北門去住了。

北門正好也有一條河,叫德勝河。劉禹錫住的這一間半房子正好也在河邊,河面水平如鏡,兩岸還有一排排翠綠的楊柳。劉禹錫很高興,就又寫了一副類似的對聯貼在房門上。

對聯是這樣寫的: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這裡的歷陽指的也是和州。

這事很快又傳到策知縣那裡。策知縣一聽,肺都氣炸了,大罵劉禹錫賊心不死。他又叫來書丞,命他到城中尋一間最小的房子,然後傳命劉禹錫立即搬到那裡去。

劉禹錫來到和州還不到半年,卻連續搬了三次家。這第三次搬家,搬到一間又舊又小的房子裡,裡邊只能放下一架眠床、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劉禹錫十分氣憤,心想:

這狗官實在欺人太甚,太可惡了!不過,住房雖小,卻無損於我改革的雄心。於是,他就寫了一篇文章,為他住的這間簡陋的房子大唱讚歌,題名《陋室銘》。

文章是這樣寫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劉禹錫寫完,就去請來乙個石匠,把文章刻在石板上,聳立在房門前。

這事又報到策知縣那裡。策知縣不好意思,自己跑去看,就叫人抄下《陋室銘》。他看了以後,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兩句話特別生氣。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這雖然是一間簡陋的屋子,但由於我劉禹錫道德高尚,住了卻使它散發出芳馨。這不明明是在譏笑策知縣這個狗官嗎!

策知縣看完,雖然氣得打雞罵狗,但是想不出別的打擊報復辦法,只好作罷。從此,劉禹錫這篇只有八十一字的妙文《陋室銘》就傳了下來 。

下面是簡略版 陋室銘的故事

劉禹錫的故事

劉禹錫因革新,得罪了當朝權貴寵臣,被貶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當時的規定,他應住衙門裡三間三廈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縣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他見劉禹錫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他,給他小鞋穿。策知縣先叫劉禹錫在城南面江而居。

劉禹錫不但不埋怨,反而高興的撰寫了一聯貼於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爭思辯」。他的這一舉動氣壞了策知縣,他 又令衙門的書丞將劉禹錫的房子由城南門調至城北門,住房由三間縮小到一間半,而這一間半位於得勝河邊,附近有一排排的楊柳。

劉禹錫見了此景,又作了一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他仍在此處讀書作文。

策知縣氣得肺都要炸了,又和書丞商量,為劉禹錫在城中尋了一間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僅半年,連搬三次家。劉禹錫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並請人刻於石上,立在門前,氣得策知縣一籌莫展,啞口無言。

轉眼千年已過,策知縣早已化作黃土,而劉禹錫的《陋室銘》卻代代相傳,流芳百世,成為一篇膾炙人口的不朽之作。

關於劉禹錫《陋室銘》的故事,請高手幫忙解答

孔子原話是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並不是特指 南陽諸葛廬 或 西蜀子雲亭 的。陋室銘 的小故事?劉禹錫的 陋室銘 如今 早已成了家喻戶曉的 名文 但其實這篇名文卻是被 氣 出來的。劉禹錫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裡住三間三廂的房子。...

關於雷鋒簡小故事,關於雷鋒的小故事

雷鋒 1940年12月18日 1962年8月15日 原名雷正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 共產主義戰士。1954年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5月,雷鋒作為全團候選人,被選為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2年2月19日,...

關於文明的小故事,只要左右,關於文明的小故事,只要100字左右

程門立雪 相傳,一日楊時 遊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 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 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