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啊七專屬湒
冕旒; 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製。漢承秦制,皇帝應該是12旒,諸侯王9旒,武帝的9旒冕。而明代皇帝的冕旒也是十二旒的,越南則是六旒的。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誌。
秦漢皇帝得皇冠的垂簾,為啥這麼設計?
2樓:默哦
皇帝戴平冕,也叫「平天冠」,垂白玉珠十旒。又叫「通天冠」、「平頂冠」。始於秦漢時期 俗稱「平天冠」,這時的冕冠「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後方,朱綠裡,玄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系白玉珠為十二旒,以其綬彩色為組纓。
三公諸侯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皆有前無後,各以其綬采色為組纓,旁垂黈纊。郊天地,宗祀,明堂,則冠之」。
漢族建立的王朝的皇帝都帶平天冠。明十三陵定陵明神宗朱翊鈞的棺材裡面出土了兩頂平天冠,其規制和先秦周朝的如出一轍。平天冠又叫冕,是古代漢族帝王的最高禮冠。
隋唐以前的皇帝平常上朝都帶平天冠,後來王朝的皇帝只有在大朝禮時才帶,例如登基大典、大婚、祭天等。
皇帝的冠冕是什麼做的? 是知足做的。
3樓:清靈於世
你是以抽象的思想來解釋皇權,你是否想說知足的皇帝才能永保皇位,貪慾不可取!
個人想法。
4樓:宋紫宸
金銀,寶石等珍貴的東西作成的。
歷朝歷代冠冕雖有不同,製作材料大都是這些東西。
5樓:匿名使用者
是紅色和白色,無數個人編織的
簡述秦漢時期的冠冕分類
6樓:匿名使用者
冕冠主要有六種樣式:大裘冕、袞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合稱六冕。六種冕冠的功能、形制有別。
大裘冕:用於帝王祀天。
袞冕:用於帝王祀祖。
鷩冕:用於帝王和百官祭祀先王,行饗射典禮。
毳冕:用於帝王和百官祭祀山川。
希冕:用於帝王和百官祭祀社稷。
玄冕:用於帝王和百官參加小型的祭祀活動。
為什麼 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 為什麼會是十二這個數字,有什麼來歷,代表什麼?
7樓:匿名使用者
周代天子冕上有十二旒,即是帽子上吊下來的穿玉絲繩,按諸侯等級旒的數目會遞減。
《尚書·益稷》中記載了十二章服圖,說明皇帝冕服上裝飾的12種紋樣;分別是元衣(外衣)上的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黃裳上刺繡的水藻、宗彝、火、粉公尺、黼(音釜)、黻(音佛)
前221年,秦朝統治者秦始皇下令收集全國兵器,銷毀並鑄成「十二金人(或稱為十二銅人)」
根據《宋史·--三六五·岳飛傳》,宋朝秦檜在一日內發出十二金牌,召回正與金作戰的岳飛回京。
我覺得十二為偶數,對稱,又因為一年為十二個月,皇帝這種自命順天應命的身份肯定會選擇這個數字的。
8樓:流星雲帝
十二排唯一能指的應該只有十二地支但在我看來意味太大,估計除了代表全天下祭天地基本不帶這麼多旒的。
十二排,那麼應該幾行?除了五行再多就有點超了。
五代表五行,十代表天乾,九代表九洲,八代表八卦...
三教九流也可以是十二,但是三教一般不歸皇權,所以十二旒的說法我覺得除了像黃帝、天帝之類的,其他人用基本都有數目超綱的嫌疑。
戰國時期皇帝的頭冠是什麼樣的。
9樓:民族武力
皇帝是秦代才有的稱謂,所以戰國是沒有皇帝的,只有周天子。周天子頭上戴的東西叫十二旒冕冠,就是用五彩的繅(絲繩)12根,每旒貫12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1寸,每旒長12寸。這玩意諸侯也戴,不過旒最多只有9根
10樓:匿名使用者
戰國時期沒有皇帝的
都是國王,一般佩戴冕旒
11樓:喀斯貓
戰國時期是沒有皇帝的,中國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
如果問的是東周國王,頭冠就和秦漢皇帝的毓冕差不多,王冠前後有珠簾。各諸侯國的國王不能算是國王,因為他們至少在表面上還是臣服於周朝王室的,只能算是周朝的臣子,所以諸侯王的頭冠就不做必要說明了。
古代皇帝為什麼在皇冠上懸掛珠簾
12樓:匿名使用者
那個擋在皇帝眼前的那個珠簾叫旒,標準的科學稱謂叫玉藻。珠簾的根數是有講究的,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說前後各有十二旒,那就總共二十四旒)。諸侯九(十八),上大夫七(十四),下大夫五(十)。
古人如此設計,無外乎為了顯示帝王的威嚴與神聖。「旒」的設計,是大有深意的。「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
什麼意思呢?水太清澈了就沒有魚了,乙個人過於苛求明白就會曲高和寡少了信徒和朋友。——這是理論思想基礎。
所以,作為統治萬民的帝王,頭上戴個特製的帽子,帽子前面墜上珠簾,正是用來適當遮擋視線的,兩耳旁邊堵上玉塊,正是為了適當降低聽覺的。注意「蔽明」和「充耳」這兩個詞,很形象,遮蔽眼睛,塞住耳朵。
13樓:
皇帝戴平冕,也叫「平天冠」,垂白玉珠十旒。又叫「通天冠」、「平頂冠」。始於秦漢時期 俗稱「平天冠」,這時的冕冠「皆廣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後方,朱綠裡,玄上,前垂四寸,後垂三寸,系白玉珠為十二旒,以其綬彩色為組纓。
三公諸侯七旒,青玉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皆有前無後,各以其綬采色為組纓,旁垂黈纊。郊天地,宗祀,明堂,則冠之」。
漢族建立的王朝的皇帝都帶平天冠。明十三陵定陵明神宗朱翊鈞的棺材裡面出土了兩頂平天冠,其規制和先秦周朝的如出一轍。平天冠又叫冕,是古代漢族帝王的最高禮冠。
隋唐以前的皇帝平常上朝都帶平天冠,後來王朝的皇帝只有在大朝禮時才帶,例如登基大典、大婚、祭天等。
皇帝出行儀仗
14樓:行而悟
古代的儀仗形式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陳列儀仗,也叫佇列儀仗,即手執儀仗的士兵整齊地排列起來,站在原地不動,執行護衛、警戒、迎賓、檢閱等任務。再一類是隨行儀仗,也叫鹵簿儀仗、護駕儀仗。
漢代規定,皇帝出行分大駕、法駕、小駕三種,其儀仗繁簡各有不同。僅以等級最高的大駕為例,《漢官儀》記載,大駕車隊由公卿引導,大將軍隨車護衛,掌管宮廷車馬的太僕駕車,所屬車輛多達八十一乘。如果按照每乘四匹馬計算,整個車隊應有320多匹馬。
另外還有備車千乘萬騎。這樣龐大的車隊分為三道行駛,前面有司馬車駕、辟惡車駕、記道車駕、靖室車駕、象車鼓吹、式道侯開道;兩邊有大批步兵、騎隊、校尉、廷尉、太尉、將軍以及戟楯、刀楯、弓矢、鼓吹護駕;中間有九遊車、雲罕車、皮軒車、闟(xī,音稀)戟車、鸞旗車、建華車行進;後面有尚書、御史、中郞、將軍殿後。旌旗招展,華蓋翩翩,鼓樂喧天,氣勢恢巨集。
15樓:勤奮的橙紅年代
皇帝出行儀仗以唐朝為例:
據《大唐開元禮》的規定,唐朝皇帝的「大駕鹵簿」由導駕、引駕、車駕、後部鼓吹、後衛部隊等前後幾部分組成。
1、 導駕:即先導儀衛,為「大駕鹵簿」的先頭儀仗隊。最前面是開道的幾輛車,依次分別乘坐京城地方官和朝廷**。
隨後是由兩隊騎兵及6行步甲隊組成的「清遊隊」,其作用是清道,以保障後面的皇帝出行順利。緊隨其後的是士兵手持的12面龍旗,分作兩排。
龍旗後則是專用車隊,其中包括指南車、記里鼓車、白鷺車、鸞旗車、闢惡車、皮軒車等。每輛車均由4匹馬牽引,有駕士14人、匠人1名。至此,導駕儀仗結束,後接引駕儀仗。
2、引駕:儀仗不同於導駕儀仗,主要以樂、仗為主,陪同皇帝出行的文武**也在其中。引駕儀仗的前導是由12排分別手執橫刀、弓箭,相隔排列的騎兵組成的衛隊。
尾隨其後的是一支龐大的鼓吹樂隊,樂隊前有兩名鼓吹令負責指揮演奏。樂隊的樂器以各種鼓為主,主要有鼓、大鼓、鐃鼓、節鼓、小鼓、羽葆鼓等,還有吹奏樂器笛、簫、笳(亦作胡笳,北方民族的一種吹奏樂器)、長鳴和中鳴(均為號筒)、大橫吹(橫笛)、篳篥(管樂器)等以及金鉦等打擊樂器,整支樂隊由750餘人組成。
樂隊之後則是由各種幡(呈下垂狀的長方形旗幟)、幢(有羽毛裝飾的旗幟)、旌旗等組成的旗陣。一些隨行的**及皇帝的24匹御馬也夾雜在旗陣中。旗陣之後,又有分列於左右的青龍旗和白虎旗。
兩面旗幟的後面則為隨行的朝廷**隊伍。在這支隊伍中間,還穿插和夾雜著手持兵器的騎兵和步甲兵。
3、車駕:引駕儀仗的後面才是皇帝乘坐的玉輅。皇帝車駕是整支儀仗隊的核心,因此警衛極其森嚴。玉輅由太僕卿駕馭,前後有41位駕士簇擁,兩側則由左、右衛大將軍(高階武將)護駕。
緊隨玉輅的是禁軍的高階將領和宦官。在這些護駕**的外圍則布列著多隊禁軍的騎兵和步卒,每隊禁兵的數量不等,但都在20人以上,並有1名軍將率領。禁兵配備有弓、箭、刀等兵器,隨時準備應付突發的情況。
跟在禁兵後面的是由孔雀扇、小團扇、方扇、黃麾、絳麾、玄武幢等組成的儀仗。
4、後部鼓吹 :皇帝的車駕後面還有一支「後部鼓吹」樂隊,樂隊配置的樂器與玉輅前的鼓吹樂隊差不多,只是規模相對較小,有樂工近300人。緊隨「後部鼓吹」之後的是皇帝專用的各種車駕,其中包括方輦、小輦、腰輦、金輅、象輅、革輅、五副輅、耕根車、安車、四望車、羊車、屬車、黃鉞車、豹尾車等。
左、右威衛折衝都尉各率200名兵士,分作4行橫排,分別持大戟、刀盾、弓箭及弩,尾隨豹尾車,作為掩後。每輛車均由馬匹牽引,並有數量不等的駕士隨從。在這支車駕隊伍中,還有一些朝廷官署的**騎馬隨車而行。
5、後衛部隊:走在儀仗最後的是後衛部隊,前面是由兩位將軍率領的左、右廂步甲隊,共48隊,分作前後兩個方陣,每隊30人,以一面旗幟為前導。
士兵均頭戴兜鍪,身著鎧甲,手持弓或刀、盾,每隊的裝束均為同一種顏色,共有5種顏色,相間排列。中間為左、右廂黃麾仗,分為12行,每行10人,分別手持弓、刀、戟、盾及孔雀氅(用羽毛製作的旗幡)、鵝毛氅、雞毛氅等。黃麾仗後為殳仗,共有500兵士,手持殳等古代儀衛兵器。
最後則為諸衛馬隊左右廂24隊騎兵和12支旗隊組成的旗陣。每支旗隊所舉的旗上繪有同一種傳說中的神怪,如辟邪、玉馬、黃龍、麒麟、龍馬、三角獸、玄武、金牛等。旗陣後,又是由步甲兵組成的黃麾仗,並有騎兵護衛。
至此,儀仗隊才結束,總人數大約在5000人以上。
中國古代帝王的出行儀仗在唐代以後規模間有增減,但其作為權力、地位的象徵在後代王朝則一直存在。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宋代《大駕鹵簿圖書》就直觀、形象、真實地反映了古代帝王出行時的盛況。
皇帝的衣服上的顏色有什麼講究?有黃色也有黑色的
16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以前的君王、皇帝,對穿什麼顏色的袍服,時有規定,時無規定。西周、東周時期,據專門記載此時典章制度的書籍《禮記 月令》記載,天子「著青衣」。春秋時期,各諸候國紛爭,其國君的袍服無法統一。
那時有「五霸」,他們穿什麼顏色的袍服也僅僅是出於自己的喜愛。《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載:「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
」這說明紫服並不是君王的專利。由於紫衣甚貴,相當於普通衣服的五倍,齊桓公擔心百姓承受不起,在丞相管仲的建議下,他又帶頭不穿紫衣。從此,境內再沒人穿紫衣了。
從戰國到秦漢魏晉之際盛行「五行」(水火木金土)終始說,中國第乙個皇帝秦始皇按水、火、木、金、土(五行)與黑、白、青、赤、黃(五色)分別相配的「五德」說,穿黑色袍服。因為秦王朝實行的是水德制度,故衣服、旌旗等以黑色為貴。晉 代實行金德制度,以赤色為貴,故晉代皇帝著紅袍,後來,「五德」說受到挑戰,一此皇帝也不再以「五德」說為惟一行事準則。
到了隋朝,文帝、煬帝著黃袍,但未明令禁止他人穿黃色衣服。《隋書》卷十二《禮儀志》記載,煬帝在大業六年(610年)下詔:「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黑,士卒以黃。
」到了唐高祖武德年間(618-626年),開始在百官百姓中禁穿黃色衣服,黃袍遂成為皇帝專用之服。《新唐書》卷二十四《車服志》說:「至唐高祖,以赭黃袍、中帶為常服,接著天子袍衫,稍用赤黃,遂禁臣民服。
」並規定了其他**的服色:三品以上為紫,四品五品為朱,六品七品為綠,八品九品為青。
說到皇帝穿黃袍,不能不提到宋太祖趙匡胤因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的典故。據宋代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建隆元年(960年)記載,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趙匡胤手下的一些將領,全副武裝帶領一些士兵,直奔他的寢室。
趙匡胤驚恐的穿好衣服,未及應酬,諸將們便將他攙扶到外議事,還有人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到他的身上,於是,大家跪拜在庭下高呼萬歲。由於這是乙個人們非常熟悉的歷史事件,所以使皇帝穿黃袍得以廣為人知。
秦漢時期化妝特點,秦漢時期的服飾特點?
1 妝粉 1 鉛粉秦漢時的妝粉除了公尺粉之外,還發明了糊狀鉛粉用以化妝。鉛粉通常以鉛 錫等材料為之,經化學處理後轉化為粉。鉛粉的形態有固體及糊狀兩種。固體者常被加工成瓦當形及銀錠形,稱 瓦粉 或 定 錠 粉,糊狀者則俗稱 胡 糊 粉 或 水粉 2 紅粉 敷粉,是化妝的第乙個步驟。從秦代開始女子便不再...
東方之冠的冠幾聲,東方之冠的冠讀第一聲還是第四聲?為什麼
看是bai用在什麼地方了。我覺得吧。du兩個音都是要麼zhi是 daogu n 要麼是 gu n 如果專是第一調,就是東方屬的皇冠的意思。應該是用來比喻的。如果是第四調,應該是用來比喻東方的第一的意思。其實個人覺得兩個聲調都可以。看用在什麼地方。形容什麼。東方之冠的冠讀第一聲還是第四聲?為什麼?讀第...
台灣演員秦漢歲數,台灣演員秦漢兒子是誰
71歲姓名 秦漢 生日 1946年4月24日 簡介 秦漢,本名孫祥鐘,1946年4月24日生於中國上海,祖籍四川華陽,中國台灣男演員。就讀過士林中學 開平高中。台灣演員秦漢兒子是誰 孫國豪孫國豪,台灣知名主持人 演員。秦漢與邵喬茵的兒子。1974年生於台北,在美國就讀戲劇專業,回到台灣後並沒有依靠自...